首页 陇县人

【乞巧专题】陇南西和乞巧节:中国七夕民俗的“活化石”

(来源:网站编辑 2024-10-07 19:26)
文章正文

【乞巧专题】陇南西和乞巧节:中国七夕民俗的“活化石”

2017-07-25 19:43

“七月初一天门开,我请巧娘娘下凡来;

巧娘娘想你着,我把巧娘娘请下凡……”

这首已经传唱了几千年的“迎巧歌”在西汉水流域的几十个村庄里再次唱起,姑娘们用这种特殊的民俗方式表达着自己春情荡漾的心声。“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唐代诗人林杰笔下的民俗如今仍在甘肃陇南西和、礼县一带流传着。

西和乞巧节

乞巧文化是中国丰厚文化资源丛中的一朵奇葩,是起源并流传于甘肃陇南西汉水流域的秦人遗风,从每年农历七月初一前夜开始,到七月初七晚上结束,历经七天八夜,姑娘们以虔诚的心情、隆重的仪式,祈求“巧娘娘”赐予聪慧、灵巧和如愿配婚、生活幸福美满。其活动传承之久远、唱词之淳朴、歌舞之精彩、情感之真挚、程式之完整、人数之众多,在国内独一无二,绝无仅有,是中国古代乞巧民俗的“活化石”,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女儿节”。

秦人古老遗风传承

七夕乞巧,是中国传统民俗,流传甚广,历史悠久。它源于汉文化中织女、牵牛、河汉三种天象,后来演变成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东汉崔寔的《四民月令》,已经记载七月七为重要民俗节日,但并未言及乞巧,而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记载:“汉彩女常以七月七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这是古文献中关于乞巧民俗的最早记载。“乞巧”是向神灵讨要智慧的意思,“乞”指乞求,“巧”则指心灵手巧或有巧思妙想。

盛行于陇南西和县长道及礼县永兴、盐官一带20多个乡镇的乞巧习俗,据传是秦人古老遗风。因为这里是秦帝国的发祥地、秦文化的渊源和秦人立国以至后来统一中国的摇篮。据专家考证,秦人东迁前建立的第一个都邑西垂即位于此地,秦人四大陵园之一的西垂陵园即被发现于礼县大堡子山上,乞巧习俗是这里世世代代、生生不息的秦人后裔从事的民间祭祀活动。

据《史记·秦本纪》记载:“帝颛顼之苗裔孙女修,女修织,玄鸟陨卵,女修吞之,生子大业。”大业为秦人之祖,传说中的秦人始祖女修,就是以织而闻名,传于后代。相传周人的始祖叔均发明了牛耕,女修与叔均的传说结合在一起,逐渐演变后形成牛郎织女的传说,这也是我国古代农村社会男耕女织经济结构的反映。

西和乞巧风俗中的“汉”字,既指天上的星,也指地上的河。秦人先民居住汉水上游,因而将晴天夜晚天空呈现的银白色光带也称作“汉”,“汉”或“云汉”、“天汉”成了银河的通用名称。秦人将银河北侧呈三角形排列的一大两小三颗星称作织女星座,以纪念自己的始祖。而专家指出,西和民间供奉的“巧娘娘”有传说是王母娘娘的第七个女儿,即七仙女,但实际上就是织女。

乞巧民俗活化石

西和境内湖光山色,峡谷丛岭,为其构成了灵妙地利;牛郎织女的美丽传说,观世音菩萨驻世妙庄国,妙善公主修成正果等故事,更为这片土地抹上了神秘色彩。生活在这里的女人们,以心灵手巧的“巧娘娘”为崇拜偶像,怀着对美好生活的企盼,经过不断的口耳相传和丰富锤炼,创造出了属于自己唱不完的“乞巧歌”和世代相传的乞巧节。

西和乞巧节是秦人古老遗风,“巧娘娘”原型就是秦人先祖女修,因擅长纺织,被演绎为天上善织云锦霞衣的织女。据载,天上织女“年年机杼”,善织“云锦天衣”,所以人们尊称她为“巧娘娘”。

资料显示,七夕乞巧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中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是在古代文献中,最早关于乞巧的记载。

在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多有记述。唐朝王建“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的诗句就是一例。据《开元天宝遗事》载:唐太宗与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宫夜宴,宫女们各自乞巧。到了宋元之际,七夕乞巧无论是在官方还是民间都受到空前的重视,仪式隆重、场面宏大。

乞是乞求,巧则是心灵手巧,“乞巧”是向神灵讨要智慧、乞求幸福的意思。

出于对劳动的热爱和崇拜,西和女儿怀着对先祖“巧娘娘”的虔诚崇拜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每年都请她下凡“赐巧”。祈求巧娘娘赐以聪慧、灵巧,故当地称其为“乞巧节”。因参加乞巧的多为未出嫁的姑娘,历代文人又称“女儿节”。

在七天八夜的乞巧过程中,最基本的活动就是“唱巧”。唱巧,即姑娘们从白天直至深夜,按一定的程式,用不同的歌曲在巧娘娘像前尽情地载歌载舞,以此表达夙愿、抒发情感、展示才艺。

“乞巧歌”主要是以“娱神”为目的。歌词有传统和新编之分;曲调有正歌和副歌之别。演唱上除节前排练外,仅限于“乞巧节”这段日子,其余时间谁也不再演唱。“乞巧节”是姑娘们的节日,“乞巧歌”是姑娘们唱的歌。就民歌的形式来说,它不是“山野之曲”,而是“里巷之曲”,是一代代姑娘们集体不断创作的结晶。

在乞巧的过程中,除举行个人“针线卜巧”外,还要在七月初七晚,举行集体“照瓣卜巧”。即用巧芽在水中的投影图案问自己的巧拙、祸福,俗称“照花瓣”。

照瓣卜巧举行后,意味着乞巧活动即将结束。此时,姑娘们怀着惜别的心情,抓紧送巧前仅剩的一段时间尽情唱巧。直至把所有乞巧歌曲反复唱到尽兴为止。深夜12时左右,乞巧组织者宣布送巧仪式开始,姑娘们分站神桌两旁,齐唱《送巧歌》。至此,西和地区一年一度的传统乞巧活动落下帷幕。

甘肃的文化名片

源远流长的乞巧文化,已成为西和县一张独具魅力的文化名片。

悠久的历史形成了深邃厚重的文化积淀,使西和县积累了一大批丰富的文化艺术遗产,乞巧、山歌、春倌、羊皮扇鼓舞等民俗文化活动,乡土气息浓郁,地方特色鲜明,传承多年,久盛不衰。正是在这种氛围中,乞巧风俗被完整地保留了下来。

“秦文化发源于天水西南的西汉水上游之地,西和的乞巧节民俗文化保存得如此完整,与其所在特殊地域文化不无关系。”有专家说,这里作为秦文化和周文化的交汇之处,文化的交融与碰撞更多一些,它是星辰崇拜和祖先崇拜的结合,得以保存至今。

正因如此,西和县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乞巧文化之乡”,西和“乞巧节”被增补录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以此为契机,西和县先后举办了四届中国乞巧文化旅游节。节会上,通过大型民俗文艺演出、乞巧文化动漫展播、山歌比赛等活动,全方位展现独具魅力的乞巧文化。

近年来,西和县围绕境内乞巧文化、伏羲文化、仇池文化、先秦文化等文化资源和仇池山、晚霞湖、云华山等旅游资源,进一步挖掘乞巧民俗的文化内涵,全面提升乞巧文化。

同时,当地有关部门搜集整理出版了《仇池乞巧风俗录》《西和县乞巧志》《西和乞巧歌》等珍贵的文史资料,拍摄了大型纪录片《寻找失落的女儿国》在央视播出,创作了民俗秦腔剧《七月七》、民俗歌舞剧《乞巧情》。在20个乡镇选拔了一批优秀的民间文化传承人,为“乞巧节”的传承发挥了积极作用。

西和县还以姜席镇、石堡、长道、稍峪等乡镇为核心,以晚霞湖为龙头,修建巧娘娘雕像、乞巧文化墙、乞巧文化展馆,开发乞巧旅游线路和乞巧文化产品,使乞巧文化品牌和知名度全面提高。

目前,西和县乞巧文化生态文明长廊建设公路沿线绿化美化工程已经完成,按照秦汉风格统一打造的谢庄、姜窑等环晚霞湖乞巧民俗村、乞巧文化生态园和星级农家乐已开门迎客。

毋庸置疑,这些都为西和乞巧节走向全国、乞巧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打下了坚实基础。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