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陇县人

走在石鼓流传的路上之宝鸡

(来源:网站编辑 2024-10-28 13:04)
文章正文

   金台古观的石鼓展览-宝鸡青铜器馆-三畤塬-八庙村-凤翔县石落务村-八旗屯


10月30日晚,汽车到西安已经很晚,没有赶上去宝鸡的火车。在车站附近住了一夜,早5点起身赶去坐到宝鸡的火车,8点半钟到达宝鸡。

  从宝鸡火车站出来后看到的是一个广场,远处是平原,再远的雾中山影朦胧。我们人生地不熟,于是先去找市文物局问石鼓的出现地。

  旧文物局在火车站后面的山上金台观里。古观里正好有石鼓展览。真巧!在金台古观的门口我们遇到了宝鸡市文物局副局长任南方同志,他先带我们进了金台古观。金台古观是明朝道人张三丰修道的地方,现在的石窑相传是张三丰修道时的住所,门前的葫芦形炉里冒出浓浓的香烟。

  任副局长给我们一本石鼓展览的介绍册,上面叙述了李仲操先生论证的石鼓刻石年代、出现地和对石鼓文的注解,介绍上写道:“密畤作于秦宣公四年(公元前672年),则石鼓的刻石年代应在这年”,“石鼓出土于陈仓石鼓山”。展览的进门处是一幅石鼓山的全景照片。石鼓展览是根据宝鸡市博物馆李仲操先生对石鼓的论证设计的,展出的10面石鼓是故宫石鼓的复制品。展览的面积不大,但展品和展柜都很规整。

  从古观出来后,我们坐任局长的车到了城区李仲操老先生的家,听老人谈起往事。老人已有七十多岁的高龄,多年来他曾多次到石鼓的出现地石鼓山考察。1965年,他与文物局的一位同志去石鼓山,在河滩中发现一块清嘉庆十三年(1808年)重修石鼓寺的碑,他将碑文手抄后,又拓了拓片,1965年夏天寄给了故宫博物院。想让故宫的专家鉴定一下,可惜后来事情没有了下文。文化大革命中,石碑让当地的农民当磨面机的底托了,上面的字完全磨没了。李先生认为碑文能说明他的石鼓出自石鼓山的论点,可惜现在没有了证据。说到这里的时候老人的眼里流露出惋惜和悲伤的神情。我安慰老人说回京后帮他询问一下拓片的下落。老先生拿出他的两篇论文,同行的老马下楼复印去了。这时候老先生又说起石碑的拓片,我心里明白,没有拓片来证明他的“石鼓出自石鼓山”的论点,社会上的人们是不会认同他的观点,那可是他几十年的研究成果,半生的心血啊!老人要亲自陪我们去石鼓山,看到他那么大的年龄,我们婉言谢绝了。告别了老人,走在大街上,我心里一直在想,来宝鸡前曾经看过郭沫若、唐兰等老先生所写关于石鼓的文章,文中提到石鼓出自陈仓的三畤塬,这里只见市区的高楼大厦,哪儿还有所谓的三畤塬呢。

  下午去宝鸡青铜器馆参观。宝鸡有青铜之乡的美称,青铜器馆的外形象一只硕大的长方形鼎。二层展厅里面展览着近几年宝鸡地区出土的青铜器,有少量的古代建筑材料,也有两面复制的石鼓。展厅里的观众很少,在博物馆的一层文物商店里,商店经理帮了我们的忙。经理也是文物局的职工,他跟我们说宝鸡地区研究石鼓的人有五、六个人,除了李仲操,县火车站的综合商店经理蒋五宝也是研究石鼓、秦都城及出土青铜器成果较多的人。

  我们立即赶往宝鸡县,辗转之后终于在县文史办公室见到蒋五宝。他五十岁左右,中等个头,脸上的笑容露出关中人的憨厚。五宝谈起石鼓与秦都城遗址有说不完的话题,在天将暗的时候,我们告别了五宝,走出县委。明天去石鼓的出现地与秦都城遗址。

三畤塬


三畤塬面积很大,从宝鸡县境内渭河、汘河的交汇处至旧武功县川口大约二百多里路。我们要去的魏家崖村在塬的西北角,是宝鸡县千河、乡汘河与渭河交汇之处。车在交汇处河滩的公路上停了下来,我们从一条土路走上三畤塬。听蒋五宝说我们脚下的土路是通往陇县的古道,这样一条可以同时通过两辆小驴车的土路也有两千年的历史。


陕西宝鸡魏家崖村石鼓寺

再向上走就到了石鼓寺。寺内墙上有两幅壁画,一幅画的是秦文公指挥工匠刻制石鼓,另一幅为秦公“东猎”图,还写有石鼓的文字。听说都是遵照当地长者的意思画制的。寺前有一个用来捣米的石臼,不知道在寺里放了多少年,已经风化得很厉害,侧面有一块像文字又像图案一样的东西。石臼比故宫里的“作原鼓”小,石臼的石质与塬下河滩里的鹅卵石一样。

  在塬头上的土坡旁有几户人家,白瓷砖砌成的大门,院内整齐的住房,主人听说我们是从北京来的,请我们进屋里坐。屋里摆放着黄土泥制作的各种雕塑,是老汉儿子的作品。人物塑像颇有神韵,使我们不由得赞叹当地人文化底蕴的深厚。


魏家崖村泉眼






在这家人院子的崖下十几米的深处,有一个岩洞,口内有五眼泉,五眼泉的味道各不相同,从岩洞口和泉眼旁立的碑可以看出它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泉眼。我们站在坡上却看到岩洞里流出的水被旁边的一家私人企业引进了院里,碑也让人用泥糊上了。


陕西宝鸡渭河滩


走上三畤塬的最高处站在源头的西北角向远处看,渭河与汘河交汇处一收眼底,交汇处的河滩上有许多大的鹅卵石,一些当地人将鹅卵石砸碎用于建筑业。当地的老人都说到河滩在许多年前草茂水盛,这里正是先秦氏族首领非子替周朝养马的地方。



魏家崖村石鼓出现地


塬上魏家崖村的麦地是当年石鼓出土的地方。

  魏家崖村所在的塬西与塬南都是深达十几米的土塬断壁,东面是大水冲成的沟,北面与三畤塬的大土塬相连,秦文公建都城“千渭之会”就在这里。石鼓当年作为记录秦公打猎的刻石,放在王宫、寺庙里。宫殿被战争毁灭,石鼓流落田野。

  在田野边的断层处可以清晰地看到很厚的遗址层,在断层下端我挖出一块瓦片,而在断层的上面挖到两块褐色的瓷碗片,再向上1米就是地面的麦地。当地的老乡告诉我们,这几年时有西北和西安各校的老师带着学生到这里考察,陕西研究历史的学者也经常到这里来,可见西北的史学家们对魏家崖村重视了。

  在去“平阳遗址”的路上,同行的蒋五宝讲起了魏家崖村几千年的历史。魏家崖村建立过周王的牧马邑,又曾经做秦国的都城、天兴县城、蒯城、石鼻城、武城镇等城镇,出现过许多重大历史人物与事件。唐朝的杨炎就出生在石鼻城,他首创了“两税法”。北宋苏轼曾经在凤翔担任过“通判”,他视察宝鸡时当夜宿于武城镇,专门写过一首七律诗《石鼻城》。在魏家崖村短短的半天时间里,我们听到、看到的全都是各朝代历史上的大事件。




八庙村


八庙村是秦在中原的第二个都城“平阳”遗址的所在地,蒋五宝先生对它研究多年,还没有成果发表,我们此行只是看了一下现场。

  八庙村的麦地边也有厚厚的断层。砖瓦层中的残瓦上有明显的绳纹,还有几何形状的瓦,一块一寸厚的砖上有近似龙凤的花纹,非常漂亮,许多陶器碎片也在其中。在整个遗址堆积层中再没有夹杂其它物,瓦片很大,有些几乎是整瓦。向周围走了几百米,路边的断层全是碎瓦,同行的蒋五宝说方圆四里路0.7-1米的浮土以下全是碎瓦层,情景很壮观。这块土地没有人发掘过,原始状况保存得较好,相信以后会受到重视的。


凤翔县石落务村 


凤翔县石落务村是宝鸡之行的第三个村庄,据说是石鼓流落的地方。

  北宋皇祐四年向传师当凤翔知府时,在这里找到了遗落的“作原鼓”。当时作原鼓已经让老百姓做成捣米的石臼,向传师将它运至凤翔府学,与九鼓存放在一起。


凤翔县石落务村

到石落务村里一看,我们有些失望,村里没有一点古史的痕迹,即使几间旧民房也年代不远。在农机场的院子里有一个文化大革命时期建成的舞台,可容纳几千人露天看戏、看电影,是石落务村的中心。村在塬上,周围是一望无际的麦田。


雍城遗址


在日落时,我们赶到了雍城遗址凤翔县八旗屯。

  雍城是先秦的第三个都城,过去称雍州。秦以此地做都城长达264年,后迁到咸阳。从这里到宝鸡县魏家崖村有二十多里路,在路边牛围栏旁我们看到陕西省人民政府立的雍城遗址石碑。


陕西凤翔雍城遗址









八旗屯村前有条河叫雍河,河至武功县流入渭河,现在河里没有水。过去水大的时候一直可以通到山西,秦国曾经用船运粮去山西,据说历史上秦晋结好的故事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遗址旁灰土层


在石碑不远处,我们看到遗址断层上厚厚的瓦片层和灰坑。瓦片层中有牲畜的牙齿、头骨、牛角等物,还有一块蚌壳的碎片,这些都说明,当年这里居住的人口很多,雍河的水曾经很大,河里有蚌,而现在只有土塬上的麦地和零星的几户人家了。听老乡讲雍城从古至今都是兵家必争之地,当时的宝鸡县属于雍州官辖,政治与权力的中心在凤翔而不是在宝鸡。到民国初年,这里的官道改道走了底店镇。后来陇海铁路通车,这里从此安静下来。

石鼓山上石鼓寺


 宝鸡市石鼓山

2日上午8点多钟,我们坐车去寻找青铜器馆李仲操老先生所论述的石鼓出现地石鼓山。车到石鼓山没有站,我们在半山的公路上下了车。按照路人的指点,先去了公路北面的石鼓寺。因西宝公路从原石鼓寺穿过,寺从山下向北迁移了两百米,搬到了半塬上。

石鼓寺中一座三开间的殿,只有殿脊上的砖雕是旧的,其余的都是新物,寺的门口有一块宝鸡市人民政府立的石鼓山的石碑,看过石鼓寺后开始上石鼓山寻找石鼓的出现地。


宝鸡市石咀头石鼓寺



上山的小土路坡很陡,爬到半山的时候遇到几个长者,他们是当地农民,告诉我们山上有个石鼓堡村,山下的茵香河曾经出土过一块与石鼓有关的石碑。我们又问:知道石鼓出土在山的什么地方?回答是不知道。

  下山去了茵香河。河水从石鼓山与周公塬之间的山里流出,河川里有一片黄红色的芦苇,据说嘉庆年间的石碑就出土于附近地区。再向河川里走有一个养鱼塘,再向里河水变成了小溪,整个河川没有任何历史文化的遗迹。

  整个石鼓山不太大,风景也不美,如果不是说它与石鼓有关,像这样的地方在宝鸡附近很多。石鼓山连着鸡峰山,鸡峰山是宝鸡的标志,很早以前叫陈仓山。秦文公十九年(公元前751年)在此山得到“陈宝”,陈宝是一块石头。据说颜色为紫粉色,上面有像肺一样的图纹。秦文公以为是神,在陈仓北阪设祠,并亲自祭祀。

  在周公塬的南崖畔上向北望,市区就罩在了工业的尘雾之中。

  从山上下来后去了宝鸡火车站广场,老马在火车站拍了一张全景,昨天听蒋五宝说“文物南迁”时,石鼓运到宝鸡,曾在火车站前广场展出了三天。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