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陇县人

千阳灯盏头碗碗腔皮影戏听过吗?第四代传承人带你了解

(来源:网站编辑 2024-01-25 11:08)
文章正文

关中西陲的宝鸡市千阳县,南依陈仓区,东邻麟游县、凤翔区,西靠陇县,北与甘肃省灵台县接壤。千阳悠久的历史孕育了厚重的文化,其中灯盏头碗碗腔皮影戏可谓关中西部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瑰宝。

冬日的早晨,记者驱车来到千阳县南寨镇南寨村一组,寻访78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灯盏头碗碗腔皮影戏第四代传承人齐勤忠,听他叙说这种戏曲遗产的前世与今生。

齐勤忠家有新宅院,他却固执地坚守在老院子里,如同他守着传统的灯盏头碗碗腔皮影戏一样。老伴儿因为脑梗而行动不便,近来又摔坏了腰椎,一直卧床不起,他每天都要给老伴儿烧炕。氤氲的烟气让院子里弥漫着静谧与安详。院子中,随意摆放着一些农具,更有一棵柿子树,上面挂满了红彤彤的柿子,艳丽的色彩和时不时从枝头飞起的喜鹊,成就了千湖湿地北岸这个小院独有的风景。

7dde5f11-bce4-44ff-be92-73e4a26655f5.jpg

  操作着灯盏头和连环板,齐勤忠老人用悠远婉转的唱腔演绎动人的故事。

匠心坚守

非遗传承人演示传统技艺

说起灯盏头碗碗腔皮影戏的来源,年迈的齐勤忠似乎有着难掩的悲伤与酸楚。

在他的叙述中,灯盏头碗碗腔皮影戏确切产生年代已经无法考证。大约在明代中叶,陕、甘两省交界处,遭逢灾年,战乱频发,饥民遍野,灾民到处乞讨。乞讨时,有人用绳穿起一串枣木片来伴唱,唱的是当地民歌、小调。长期的乞食活动中,一种有板有眼的固定腔调逐渐形成。后来,表演者又用农村家家都有的油灯碗碗击节。灯盏碗碗敲起来清脆悦耳,且容易就地取材,从而成为灯盏头碗碗腔皮影戏的专用敲击乐器。

29845c89-a775-48f1-b0e0-42aa85fd12e7.jpg

  千阳县文化馆内陈列的灯盏头碗碗腔皮影戏表演中所需的乐器,灯盏头放在醒目的位置。

进入清代后,灯盏头碗碗腔皮影戏这种独具特色的演唱形式作为一种民间娱乐活动被保留下来,俗称唱曲子。每年的庙会或家庭的红白喜事,灯盏头碗碗腔皮影戏就成为当地不可缺少的节目。

在齐勤忠出示的有关非遗项目传承申报资料中,记者看到他8岁就跟着大伯——第三代传承人齐保魁,以及三伯齐文功等先辈老艺人学唱灯盏头碗碗腔皮影戏。而在传承谱系中,齐保魁的祖父、父亲便是第一代和第二代传承人。

齐勤忠说,自己小时候一边上学一边学戏。后来,家里人认为学戏耽误前程,让他学木工活。他就只能白天干木工活,晚上去看戏、学戏。“学了20年,才算能真正正式演出了”。

为什么学这么长时间呢?原来,灯盏头碗碗腔皮影戏的表演者要生旦净丑都会唱,要在唱腔中体现不同的角色,区分出男女,还要学会甘肃、四川等地不同的方言,才能让表演趋于完美。“只唱一小段,那不叫学会。”

说话间,他搬出一个木箱,擦拭上面的尘土,小心翼翼地打开,取出里面用硬纸包裹的各种皮影。人物、马、虎、龙等形象栩栩如生,挂在院子里的细绳上,让人爱不释手。他还操作起一个骑着大马、头顶翎子、身背靠旗的武将,只三两下,加上嘴里的唱词,一名征战沙场的英雄就扑面而来。

随后,他认真地演示灯盏头碗碗腔皮影戏的灵魂乐器——月琴、灯盏头和连环板。

月琴长约75厘米,琴箱呈八角形,牛筋做弦,拨弦弹奏。古琴在老人的手里发出柔和、醇厚的声音。齐勤忠说,灯盏头碗碗腔皮影戏的伴奏乐器有文武场面之分,月琴一般和板胡、笛子、二胡、唢呐等一起配合在文场时使用。灯盏头声音清亮,用一根小铁棒敲击击节,和连环板、手锣、战鼓等一起使用,用于武场。所谓连环板,犹如快板,但比快板厚、窄,长约8厘米,宽约3厘米,厚约1.5厘米,用枣木制成,牛筋联合。

他一人操作着灯盏头和连环板,唱出一段悠远、婉转的唱词,让记者沉浸其中,久久回味。

“走进深山用目瞭,巧手丹贴来画描

山山水水水流道,坡坡尖尖长荒蒿

东山梅鹿西山跑,石崖涧下卧香狍

画眉不住喳喳叫,猿猴玩耍古林梢

打柴的樵夫道旁过,放羊的孩子唱山歌

高高山上一座庙,没几个善人把香烧

八方亭子盖得好,名柱上盘着龙两条

正行走,用目眺,眼前闪上一条河

河上架着独木桥,用手扳定杨柳梢

胆战心惊把桥过,险些把我摔一跤

回头来我把独木桥叫,奴家有言听根苗

假如奴夫把官做,打来银钱修好桥

一人修桥万人过,人做好事天知道

…… ”

演唱完毕,老人意犹未尽,解释说这是一个进京寻夫女人的心声,剧本名为《观山景》,表现了那时候的人们在物质条件极度匮乏的时代,内心依然向善、向美。

清新、婉转、悦耳,节奏感强,灯盏头碗碗腔皮影戏就是这样清越幽雅、细婉柔润、哀怜缠绵,表现着普通百姓最质朴的情感。由于生命力极强,受老百姓喜欢,因而便有了“灯盏碗碗一声响,在家的妇人心发慌”的口语流传。

e4f1ebb4-bdc5-406e-a493-cfd94065aad1.jpg

  齐勤忠老人和他的徒弟们在演出中 千阳县文化馆供图

风格独特

曾经流行陕甘一带

在千阳县文化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专干乔亚萍向记者介绍说,灯盏头碗碗腔又名“灯盏头腔”“灯盏子”“碗碗腔”“千阳碗儿”,常以皮影戏形式演出,因打击乐器中使用灯盏头器具击节而得名。据传,该剧种约在二三百年前出现在千阳县南寨镇南寨村齐家背后(地名,现南寨村一组),流传于陕西宝鸡、凤翔、陇县及甘肃平凉、灵台、华亭一带。因风格独特,演出方便,受群众喜爱,逐渐成为地方特色剧种。

它是民间艺人采当地民歌小调、西府曲子、关中道情、方言小戏之长,与本地皮影乱弹结合而成的独有剧种。据推算,该剧兴于清,盛于民国。

灯盏头碗碗腔皮影戏剧本到底有多少?2006年,有关部门对这项非遗艺术进行普查。当时,老艺人们说,传统剧本有200多本(折),过去常演的有约100多本,多由演唱艺人熟记于心,脱口而出。剧目多取自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历史人物、地方掌故。

灯盏头碗碗腔皮影戏属板腔体戏曲声腔体系。其板式有大板、二板、带板、尖板、滚板等五种板式。除滚板无欢音外,其余各板均有欢苦音之分。欢音轻松欢快、喜悦,苦音哀婉缠绵、如泣如诉。唱句以十字句、七字句居多。唱腔多鼻音拖尾,叫板、拖腔中的感叹助词多用方言“安”、“咦”、“哎”、“啊”、“呀”等字,具有较强的感染力。演出时,每个班社6到7人,一般一人挑线,4到6人奏乐,边挑线、边奏乐、边演唱,皮影人物生、丑、净、旦齐全,戏剧形式完整。

乔亚萍说,灯盏头碗碗腔皮影戏艺人的传承有家族传承和师徒传承两种方式。著名的传承人有张穆正、齐保魁、师春云、姚志一、柳家鼠等。

早在2005年就有专家给出论证意见说,灯盏头碗碗腔皮影戏在千阳生发、传承,兴盛了200多年,并传及陕、甘两省诸县,这段不短的历史证明了该剧种独特的艺术价值和较强的生命力。与当地的主流剧种秦腔比较,它至今保留了土生土长、应时应俗的原生态特点。同时,该剧种贴近时代,直接表现了民间民俗生活和人民群众的真情实感。抢救和保护这宗戏曲遗产,对中国戏曲的多元化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据介绍,2008年6月,灯盏头碗碗腔皮影戏被列入陕西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6d9f15a1-256f-4d38-97c3-20394017db89.jpg

  齐勤忠老人展示他珍藏的皮影

留住“乡愁”

“活态传承”任重道远

采访中,乔亚萍对灯盏头碗碗腔皮影戏的喜爱溢于言表。“它是陕西独一无二的稀有小戏剧种,研究它的发生、发展,直至目前濒危的过程,寻找其内外因素,对文艺民俗学、文艺发生学和文艺美学都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

乔亚萍说,正是考虑到它的珍贵价值,千阳县始终锲而不舍地加以保护、挖掘、整理、传承。几年前,该县非遗保护中心就将齐勤忠等老艺人申报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今年2月,又推荐申报其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在对民间艺人的保护中,千阳县邀请这些老艺人给专业剧团的演员们授课,制作音频、视频,出版相关书籍,并动员爱好戏曲的群众学习这项技艺,给予学习者每天40至80元的误工补助,目前参加培训的人次已经逾百。

随着老艺人们的离世,千阳县目前能完整演绎整部剧目的人不超过10人。“大部分爱好者都只是学了个皮毛,时不时跟着伴奏一下而已。”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千阳县另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千阳刺绣,其从业人员已有1.2万人之多。

齐勤忠老人对记者也表露出自己的忧虑:“我小时候学这个,唱不好,整夜整夜不睡觉,现在的年轻人咋就不爱这个东西呢?”“我年纪大了,不图吃喝,不图钱,就想着肚子里的一本本戏,能有人传下去。”

乔亚萍说,在传承保护灯盏头碗碗腔皮影戏的过程中,保护人员发现专业演员和民间艺人的表演中有着一定的差异,专业演员依据乐谱更严谨一些,民间艺人更随性一些,原汁原味一些。

她说,目前,摆在眼前的任务是如何更好的“活态传承”,在这项非遗瑰宝发展演变的环境中进行保护,在人民群众生产生活过程当中进行传承与发展,令灯盏头碗碗腔皮影戏活在当下,让更多的人在敲击灯盏碗碗的过程中,找到这项艺术持续发展与创新的力量。

乔亚萍所说的“活态传承”,不仅仅是传递技艺,更是传承文化和精神,通过各种方式,如政策、教育、市场等,鼓励和支持更多的人传承和创新,将传统瑰宝与现代技术相结合,推动文化遗产的传承、延续和发展。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