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味李沧 | 探寻舌尖上的李沧之美
2021-01-22 10:54
风 味 李 沧
若是说上各地的美食,少不了广州的早茶,上海的小笼包,四川的火锅,云南的米线,武汉的热干面,北京的烤鸭。这些都是人类的智慧和对自己味蕾的诚实。
青岛李沧也是一样,这个承接岁月与时间的传递者,用着舒缓的节奏,演绎着美食的独特韵味。那是一种阴阳的调和,更是一种平凡到极致的美轮美奂。南来北往,这个美食的交融地诞生出了风靡一时的菜系。
▲李村夜市 (疫情前资料图)作者/晓彤 设计/蒙蒙、艳云
来源/新浪山东
“从锅贴到戳子肉,从李村大集到夜市江湖,李沧的美食在发展中不断注入属于自己地域特色的young元素,层叠出复杂而美丽的李沧风味。”
1、脂渣
在吃的法则中,风味重于一切,
李沧的脂渣从来没有把自己束缚在一张乏味的食品清单上
人们怀着对食物的理解,
在不断的尝试中寻求转化的灵感。
脂渣是青岛非常有名的特色小吃,有100多年的历史传承。郑庄脂渣、鹏程脂渣等李沧的“代表作”已经不同于普通意义上的民间脂渣,它已然成为了青岛的特色之一,经过多年的研究、加工和改良后,品质更加优质。
以前脂渣用的肉都是肥膘,不符合现代人的要求。经过一次又一次对不同部位的肉的实验,最后将做脂渣的肉定在了猪腹部的五花肉最外面一层——白五花。
从一开始把肉放入清水中,用大火煮,然后调至温火慢慢把肉中的油脂熬出,再到用油将其炸至金黄、出锅,要历时两个多小时。炸的时候还要不停搅拌,以防金黄的脂渣变糊。
最后,将金黄的脂渣中的油脂完全压出,才算完成。一般来讲,6斤多肉才出1斤左右的脂渣。入口咸香酥脆,伴随咔嚓咔嚓的节奏,脂渣之味深入人心。
2.锅贴
总是有那么多的老沧口人
在那等着热气腾腾的锅贴,
人流如车流不停交替,
就是为了那口老味道。
沧口锅贴是山东青岛著名的地方小吃,锅贴包制时一般是馅面各半,呈月芽形,锅贴底面呈深黄色,酥脆,面皮软韧,馅味香美。沧口锅贴外焦里嫩、鲜香可口,经久而不衰,原沧口锅贴铺后改名为青岛锅贴,是名副其实的岛城特色小吃,被评为“山东名小吃”、“中华名小吃”、“中国名点”。新鲜出炉的锅贴皮薄馅大,外酥里嫩,种类多。不管什么时候,沧口锅贴总是很受欢迎,来往的吃货们好的就是这口经典老味道!
新鲜出炉的锅贴皮薄馅大,外酥里嫩,种类多。不管什么时候,沧口锅贴总是很受欢迎,来往的吃货们好的就是这口经典老味道!
3.戳子肉
“戳子”,是青岛话簸箕的叫法,而簸箕是一种带着把手的小铁盒。戳子肉顾名思义,是在戳子里加工,并当做容器盛肉的一种奇特的烧烤。戳子架火烤制,每一样食材都是给力又重口,大蒜,辣椒,孜然…与每一样食材都能形成这么诱人的画面!
对于不掺杂感情的食客来说,戳子肉是美味,是新奇。但对于老李沧来说,那个铁盒子里,藏着放不下的城市温度和一段回不去的旧时光。
4.苦肠
名为苦肠却是越嚼越香,
苦在舌尖,香在心头。
感受舌尖上的非遗。
制作苦肠需要经过多道严格的工序,许多工序外人看似简单,但是稍不留神就会影响苦肠的口感,老主顾常常说吃一口便知道是不是正宗的苦肠,而这味道便是来自四代人对于苦肠制作技艺的坚守和执着。
煮制好的苦肠色泽红润,带有一丝苦味却又香醇美味,虽名为苦肠却是越嚼越香,苦在舌尖香在心头。
东李苦肠虽是老青岛人的一道家常菜,但却凝聚着李沧最具特色的烟火气,也延续着青岛这座城市的生活情结。
5.夜市江湖
有人说,生活在李沧,吃喝玩乐还不够,
夜生活里的李沧,让这里更增添了一丝惬意感。
夜市从来都是一个烟火气息十足的地方,那随着升腾烟火交织弥漫的都是对美食的钟情。每当夜幕降临,李村夜市人来人往,络绎不绝,各种小吃面前排起长队。
李沧的夜市发展至今又成了一种乡土特色文化。商贩为了吸引顾客,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各种传统食品得以传承弘扬。各地又有各地的特色,络绎不绝的叫卖声、街头五颜六色的灯牌、川流不息的人群,处处彰显着李沧这篇沃土强有力的烟火气息。边吃边走,在夜市寻觅李沧别样的经济活力。
6.李村大集
有的阅尽沧桑的回首,有蓦然回首的凝眸,
不变的,还是老青岛、老李沧人对大集特殊的温暖情怀。
李村大集,历史上一直是青岛市李村、沧口和城阳等地及周边百姓采购生活物品的集中区域。新中国成立前,李村大集已跻身山东省四大集市之一。
往常临近过年,岛城年味儿最浓的地儿非李村大集莫属!入眼全是红彤彤的对联福贴,耳边各种叫卖吆喝声,别提多热闹了。李沧人曾说过,赶大集是不可获取的年味,红彤彤的街头,置办年货的顾客,肆意玩闹的孩童都已成为李沧年味的一部分。
一路走来的新老记忆,有的湮漫模糊的时光影像流年旧影,有的朴素暗淡然而从来也不缺乏温暖,有的阅尽沧桑的回首,有蓦然回首的凝眸,不变的,还是老青岛、老李沧人对大集特殊的温暖情怀。
在这个人潮汹涌充满着商业气息的地段,
李沧用它的意气风发,
包容着来这里生活的人们。
人类美好的渴望与愿景,
早已在岁月的流逝中悄然化为
对柴米油盐这些本质的追寻。
多元化的形象和对文化的传承,
使食物成为这里对生活最直接的描写方式。
“无论是本地的居民还是外地的游客,在这里都能获得熟悉的生活场景和生活痕迹的还原,不会紧张,也不缺乏归属感,这恰恰是一个城市富有生命力的衡量标准。”
图片综合自网络
© 新浪山东出品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