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年鉴中共宝鸡市委员会
——————————————————————
市委工作综述
——————————————————————
【概况】 2006年,市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团结带领全市党员干部群众,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和省委重大决策部署,围绕建设“四市”、创建“两个最佳”、建设和谐奋进新宝鸡的思路目标,坚持走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道路,大力实施加快高新区发展、突破蔡家坡、突破西山“三大战略”,培育提升产业集群、交通区位、生态环境、人文特色四大优势,全市经济保持了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得到全面加强,实现了“十一五”良好开局、高点起步。先后获得国家园林城市、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先进城市、全国无障碍建设先进城市、首批中国旅游竞争力百强城市和全省首家省级文明城市等荣誉称号。全年实现GDP476.93亿元,同比增长13%;完成财税总收入52.3亿元,同比增长14.4%,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5.07亿元,同比增长25.9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9451元和2454元,同比均增长10%。宝鸡已站在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的新起点上,跨入了在西部率先加快发展、科学和谐发展,向全面小康目标迈进的新阶段。
【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思路得到深化完善】 2006年年初,市委提出要在提升全市综合实力、推进大城市和新农村建设、深化国企改革、建设双佳环境4个方面继续走在全省前列的思路目标。在市委九届八次全会上,对建设“四市”和“两个最佳”的思路目标进行深化完善,提出了坚持“十个必须”、建设和谐奋进新宝鸡的目标要求。结合贯彻落实省政府主要领导视察宝鸡时的讲话精神,先后召开市委常委扩大会、市级领导联席会议,对发展思路进行再完善,提出了坚持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加快建设西部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农产品加工基地、能源化工基地的工作思路,突出了工业强市的支柱地位,明确了全市发展的主攻方向。12月份,召开的市十次党代会,提出了坚持“十个必须”,实现“三个率先”(在西部率先实现工业化,率先建成现代化大城市,率先实现全面小康),建设和谐奋进新宝鸡的总体思路和战略目标。这些思路目标的提出,加深了全市上下、各个方面对市情的再认识,深化了对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解与把握,已经成为激励和指导全市人民共建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小康的行动指南,推动了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全市经济保持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 2006年,始终把工业强市作为“四市”建设的重中之重,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股权多元化为方向推进国企改革,以自主创新为核心发展品牌经济,以产业集群理念谋划工业发展,着力推动工业经济优化结构、提质增效。困难企业走出了困境,石油钢管、东岭、宝石、宝钛等骨干企业快速发展,中小企业通过吸引民间资本参与重组迸发出新的活力;装备制造业、金属冶炼及加工、能源化工、烟酒食品、新型建材等五大产业集群进一步壮大;3户企业的3个产品荣获中国名牌,46户企业的59个产品荣获陕西省名牌产品称号,全市名牌产品拥有量居西北前列;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76.19亿元,同比增长20.1%。坚持以新农村建设统领“三农”工作全局,全面落实支农惠农政策,市县两级财政共投入资金8.75亿元用于新农村建设,比上年增长18.9%。扶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阜丰生物、蒙牛乳业、秦宝牧业等龙头企业发展势头强劲,全市销售收入过千万元的龙头企业达到86户,过亿元的15户。实施工业强县战略,以工业园区为支撑的县域工业快速增长,县域经济在全市经济总量中的比重提高到57%,陈仓区再次跻身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十佳县区,陈仓、渭滨两区步入地方财政收入亿元县区行列。突破西山,开展社会扶贫,累计投资1.5亿多元,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和移民搬迁工作力度。全年栽植经济林13万亩,54所寄宿制学校大部分已建成,移民搬迁 6200多人,突破西山战略取得了明显成效。
【大城市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取得新进展】 2006年,修订完善了城市总体规划,开工建设了一批水、电、路、桥和通信等配套设施项目,城市东扩南移步伐明显加快。高新大道二期、滨河大道二期建成通车,渭滨大道、代马大桥、西宝高速辅道建设进展顺利。“四横十纵”城市交通骨架基本形成,大城市建设形成了南北呼应、东西贯通、齐头并进之势,建成区面积达到65平方公里。同时,县城和建制镇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关中西部百公里城镇群初具雏形。巩固创卫、创模成果,实施城市精细化管理,集中实施北坡搬迁和市区铁路沿线综合整治。全面启动申报“中国人居环境奖”、建设“国家节水型城市”工作,集中实施环保设施、绿化美化和碧水蓝天等八大工程,开展企业排污专项治理和小流域综合治理,加大南山北坡绿化和生态治理力度,全面加快 “绿色宝鸡”建设步伐。开工建设石鼓山橡胶坝、代家湾北坡生态园、市政广场、渭河南岸截污和十里铺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容等工程,城市环境质量改善。在西北地区率先建成了国家园林城市。千阳县建成国家卫生县城,麟游县、凤县建成省级卫生县城。提升城市载体服务功能,宝天高速公路开工建设,宝平、宝汉高速公路前期工作全面启动,郑西快客专线向宝延伸项目的预可研报告正在进行,宝鸡交通区位优势得到巩固。第三产业发展态势良好,餐饮和房地产业增势强劲,经二路、中山路核心商业区辐射能力进一步增强,陈仓物流园区跨入全省三大重点物流园区行列,宝鸡作为陕甘川宁毗邻地区物流中心地位得到加强。
【招商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取得新成效】 2006年,坚持招商决定发展,引资决定未来的指导思想,全方位扩大开放,狠抓招商引资和重点项目。坚持以旅游为载体扩大对外开放,着力打造法门寺、太白山、姜炎文化和周秦文化四大品牌,建设四条精品线路和十大旅游景区,成功举办了第六届“两节一会”和第二届“全球华人老家省亲祭祖大会”,法门寺、太白山等重点景区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全年旅游综合收入达到40.2 亿元,同比增长39%。先后组团赴江浙沪上门招商,积极参加西洽会等各类经贸洽谈活动,招商引资实现了新突破,全年合同引资233亿元,实际到位资金突破102亿元。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66个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蒙牛工业园、东岭10万吨锌冶炼等项目建成投产,宝钛工业园、法士特锻造系统技改等一大批产业项目建设加速推进,宝天高速、西宝南线改造、关中旅游环线等基础设施项目进展顺利,宝二电二期扩建、麟北煤田开发等重大项目的前期工作进展良好。积极实施外贸振兴计划,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6.1亿美元,同比增长3.38倍,进出口总额居全省第二,增幅居全省第一。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29.09亿元,同比增长30.8%,经济发展的后劲与活力显著增强。
【构建和谐宝鸡迈出新步伐】 2006年,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现代文明市民教育和“五大创建”活动,推进和谐文明新社区和文明家园建设。法门寺佛教文化旅游景区、石鼓山文化博览园、青铜器博物院等“十大文化工程”加快推进,城市人文品位显著提升。宝鸡市被命名为全省首家省级文明城市,凤翔县城被命名为省级文明县城,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六连冠”顺利通过验收。全市新增就业岗位5.3万个,实现劳务输出79万人。为全市11万名离退休职工落实了基本养老金待遇,顺利完成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工作。出台了《宝鸡市社会医疗救助试行办法》、《宝鸡市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试行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通知》和《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障工作的通知》4个规范性文件,使全市社会保障体系得到加强和完善。加大对农村医疗、教育的投入力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已经全面推开,以31所乡镇卫生院改扩建为重点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网络建设进展顺利,落实了“两免一补”政策,市财政列支700万元专款支持普通高中建设,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提高了1个百分点。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和基层平安创建活动,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开展五五普法依法治市工作,狠抓安全生产,深化巡防警务体制改革,开展严打斗争,确保了全市和谐稳定。
【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得到加强】 2006年,实行“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规范了市委工作程序。支持人大、政府、政协和军分区的工作,注重发挥工、青、妇等群团组织的作用。对全市重点项目建设、扶贫开发等重点工作任务,通过召开市级班子联席会议、领导包抓等形式,合理调配领导力量,共同抓好落实,全市上下形成了人心齐、人气旺,万众一心谋发展的良好态势。坚持把党的先进性建设作为党建工作的头等大事,巩固提高一、二批先进性教育成果,突出新农村建设主题,精心组织实施了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解决了一大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群众满意率达到99.1%,受到中央、省委检查组的充分肯定。以市县乡三级党委换届为契机,切实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扩大党内民主,加大干部监督力度,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换届环境,形成了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领导层。“问题村”和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集中整建,规范公选村干部的管理教育,全面建立并落实村干部待遇激励保障机制,村级组织发展生产、维护稳定的能力显著增强。开展和谐文明新社区创建活动,党的执政基础进一步强化。贯彻《实施纲要》,构建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全面推进警示训诫防线建设,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查办案件和纠风工作,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不断加强机关作风和效能建设,推动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入开展。
——————————————————————
重 要 会 议
——————————————————————
【市委九届八次全会】 2006年7月20至21日,在市委会议厅召开了市委九届八次全体(扩大)会议。会上,姚引良代表市委常委会作了《真抓实干,加快发展,为建设和谐奋进新宝鸡而努力奋斗》的报告,王宏作了《突出重点,狠抓落实,确保全年各项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讲话。会议认真回顾总结市委九届七次全会以来的工作,安排部署下半年全市以经济建设为重点的各项工作,讨论决定召开宝鸡市第十次党代会有关事项,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在新的起点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会上,对建设“四市”和“两个最佳”的思路目标进一步进行深化完善,提出了坚持“十个必须”、建设和谐奋进新宝鸡的目标要求。
【市委九届九次全会】 2006年12月8日,在市委会议厅召开了市委九届九次全体(扩大)会议。会上,审议了市第十次党代会召开的具体时间及建议议程;讨论了市委九届委员会工作报告和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讨论提交市第十次党代会决定的相关建议、提名、办法(草案),会上审议通过了市委2007年工作要点。这次会议的召开,为第十次党代会的顺利召开做好了准备。
【中国共产党宝鸡市第十次代表大会】 2006年12月14日至17日,在96401部队礼堂召开中国共产党宝鸡市第十次代表大会。来自全市各条战线的16个代表团438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上,姚引良代表中共宝鸡市第九届委员会作了题为《率先发展,科学发展,为建设和谐奋进新宝鸡而努力奋斗》的工作报告。报告对过去四年的工作进行了认真回顾总结,对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客观分析,作出了当前宝鸡的现代化建设各项事业已经实现了由重点突破向全面振兴的根本转变,具备了在全省乃至西部地区率先跨越发展、科学和谐发展的基础和条件的基本判断。大会以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省委关于“关中率先发展”的战略部署,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出发,立足宝鸡的优势和发展现状,对今后五年全市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提出了坚持“十个必须”,实现“三个率先”,建设和谐奋进新宝鸡的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会上,选举出市委委员45名、候补委员8名,市纪委委员31名,宝鸡市出席省第十次党代会代表49名。
【市委十届一次全会】 2006年12月18日,中共宝鸡市第十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市委会议厅召开。会议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市委常委会,姚引良为书记,王宏、闫超英为副书记,张民义、乌永陶、杨瑞乾、郭社荣、戴征社、钟峻青、乔军、龚晓燕为常委。会议批准了市纪委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结果,张民义为书记,倪宝生、李侠侠、张根萍为副书记。会上,市委书记姚引良代表新的市委常委会讲话,要求各级领导班子要带头做好八个方面的表率,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担当新使命,创造新业绩,树立新形象,带领全市共产党员和人民群众,开创和谐奋进新宝鸡的美好明天。
——————————————————————
重要决策和活动
——————————————————————
【学习推广千阳县新农村建设的典型经验】 2006年3月13日,市委颁发(宝鸡市[2006]3号文件)《关于学习推广千阳县“以创建文明家园为载体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典型经验的决定》。《决定》要求全市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推广千阳经验,精心组织,广泛动员,务求实效。要进一步理清思路,明确目标任务,突出工作重点,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总要求,紧紧围绕农村经济发展这个中心,探索建立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新机制,构建农民增收新格局,塑造农村繁荣新面貌,树立现代农民新形象,稳步推进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加强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 2006年3月27日,市委颁发(宝市发[2006]5号文件)《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的实施细则》。《细则》共8个部分36条,从认识和把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完善政治协商的内容、形式和程序,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参政议政作用和民主监督作用,加强中国共产党同党外人士的合作共事,支持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加强和改善中国共产党对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领导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规定要求。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006年4月18,市委颁发(宝市发[2006]6号文件)《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意见》共8个部分34条,从领会中央1号文件精神,把握推进社会主义总体部署,理清工作思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强组织领导等方面提出了具体举措,作出了周密部署。
【进一步加强人民政协工作】 2006年5月30日,市委颁发(宝市发[2006]8号文件)《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的实施意见》。《意见》共6个部分33条,从认识人民政协的地位和作用、搞好政治协商、推进民主监督、开展参政议政、抓好自身建设、加强和改善党对人民政协的领导等方面提出了比较明确、具体、可操作的落实措施。
【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六连冠”】 2006年4月18日,全市召开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六连冠”动员大会,市委书记姚引良在讲话中指出,创建双拥模范城活动是双拥工作的重要载体,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城市知名度的有效途径。作为全国首批命名并实现“五连冠”的双拥模范城,宝鸡市在这次命名评比中要统一思想,志在必得,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六连冠”。具体要求做好全民国防教育、拥军务实、拥政爱民、军民共建等工作。
【创建省级文明城市】 2006年4月20日,全市召开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动员大会,市委书记姚引良在讲话中指出,创建省级文明城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载体,是坚持以人为本、践行执政为民思想的重要举措,是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推进宝鸡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创建活动中,要抓好城市基础设施、城市管理、市民道德教育、“文明家园”建设等重点工作,确保争创省级文明城市一举成功。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2006年6月16日,召开市委常委会,研究了贯彻全省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精神的具体意见。会议认为,省上选定宝鸡作为试点城市,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宝鸡工作的肯定和支持,宝鸡市要按照党委领导、政府主抓、突出重点、先易后难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会议强调,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关键是要建立新的体制,搞活运行机制,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渠道,促进文化领域出人才、出精品,多演戏、演好戏,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加强村级阵地建设】 2006年6月23日,召开市委常委会,作出了加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的决策。会议认为,村级活动场所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决定用两年时间,对全市464个村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进行建设,市县要分别配套建设资金。会议强调,建设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要坚持统筹规划,严格管理,整合资源,避免重复建设。
【切实解决村级干部待遇报酬问题】 2006年6月23日,召开市委常委会,研究了村级干部待遇报酬问题。会议认为,解决好村干部的待遇和报酬问题,对于稳定农村基层干部队伍,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促进农村各项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会议决定,从2006年起,市对县转移支付的增量部分,全额用于补助县区解决村级干部报酬和历史拖欠问题。县区要切实抓好这项工作,积极配套资金,建立保护和调动村级干部积极性的待遇、激励和保障机制。
【全面贯彻落实公务员法】 2006年7月18日,召开市委常委会,研究了贯彻落实公务员法的问题。会议指出,公务员法是全国干部人事管理第一部具有总章程性质的法律,中省贯彻公务员法实施方案的下发,标志着公务员法进入了全面实施推进阶段。会议强调,要严格按照实施方案要求,加强组织领导,积极稳妥推进公务员法实施工作。
【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和申报中国人居环境奖】 2006年9月15日,召开市委常委会,作出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和申报中国人居环境奖的决策。会议认为,中国人居环境奖是综合反映城市人居环境水平的国家最高奖项,节水型城市是中国人居环境奖的基本条件之一。搞好创建工作,是宝鸡市建设“四市”、创建“两个最佳”的应有之义,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有力抓手。决定成立申报中国人居环境奖、建设节水型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全面启动创建工作,确保2008年建成国家节水型城市、获得中国人居环境奖。
【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 2006年11月24日,召开市委常委会,研究了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问题。会议指出,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是党的建设和政权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会议强调,在持续抓好廉政教育的同时,要着力抓好制度建设,加强民主监督,严肃查处农村干部违法违纪问题,切实维护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要坚持抓点示范,总结经验,推动农村廉政建设向纵深发展。
(何宝才 段军林)
中国共产党宝鸡市委员会
书 记 姚引良(4月任职)
副书记 王 宏(5月任职)
闫超英(11月任职)
常 委 姚引良 王 宏 闫超英(11月任职)
张民义 乌永陶 杨瑞乾 郭社荣
戴征社(12 月任职) 钟峻青
乔 军(11月任职)
龚晓燕(12月任职)
秘书长 杨瑞乾
副秘书长 张陇得 (兼) 史钧生 (兼) 崔建华
柳 晶 (女) 吕德平
陈小林(8月任职) 苏永兴
工 作 部 门
市委办公室
主 任 杨瑞乾 (兼)
副主任 崔建华(兼)
市委组织部
部 长 乔 军(11月任职)
副部长 侯万宝 牟林乐 陈留根(兼)
王都让
市委宣传部
部 长 龚晓燕(12月任职)
副部长 郑宝平 赵周荣 冉宗海
市委统战部
部 长 李 明(11月任职)
副部长 周菊梅(女)(兼) 王志林 李润林
市委政策研究室
主 任 杨宝玉
市委政法委员会
书 记 乌永陶
副书记 甘世杰 史钧生 杨建成(9月任职)
刘拴怀(9月任职)
市委老干部工作局
局 长 邓生波
副局长 王德年 贺 华(女)
田志坚(9月任职)
市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
书 记 朱瑞虹(女)
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主 任 陈留根(兼)
副主任 张春生(兼)
直属事业机构
市委党校(市行政学院)
副校长、院长 陈 平
副校长、副院长 谢丽娟(女)
市档案局(馆)
局 长 房玉环 (女)
副馆长 杨福仁 杨桂霞(女)
宝鸡日报社
总编辑 张陇得
副总编辑 符广成 吕向阳 赵录贤
市委党史资料研究室
主 任 史俊生
市机关事务管理局
局 长 张敬原(兼)
副局长 郑天勤 郭 伟(11月任职)
市区河道综合治理委员会
主 任 孟海平
副主任 段勤让(9月任职) 陈文让(兼)
王宗焕(兼)
挂靠和代管单位
市委保密办(市保密局)
(主任)局长 郑建岐
市文明办
主 任 冉宗海(兼)
市委610办公室
主 任 史钧生
副主任 贾佛生(9月任职) 白 明
张陇得(兼) 雷建平(兼)
市委基层组织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
主 任 王都让(兼)
副主任 张浩印
(索炳辉)
——————————————————————
组 织 工 作
——————————————————————
【概况】 2006年,全市组织工作按照“服务大局、突出重点、求真务实、争创一流”的思路,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目标,突出先进性教育活动和县乡党委换届两项重点,推进领导班子、干部队伍、人才队伍和党的基层组织、党员队伍建设,为建设和谐奋进新宝鸡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持。截至2006年末,全市共有党的基层组织9934个,其中党委445个,党总支622个,党支部8867个;党员190465名,其中女党员29335名,占15.4% ;少数民族党员977名,占0.5%;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党员46372名,占24.3%;2006年,新发展党员5457名。举办了纪念建党85周年歌咏演唱会和图片展。
【先进性教育活动圆满结束】 按照中央和省委的总体部署,从2005年12月份开始,在全市农村和部分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3184个基层党组织、87378名党员中开展了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一是针对第三批主体在农村的特点,紧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题,在全市开展“万名党员进万家、10项保障送温暖”、“一个部门联一村、一名党员带一户”和农村无职务党员设岗定责、承诺制等主题实践活动,市、县区机关共联系帮扶村1010个,科级以上党员干部包扶贫困户2800多户,共为联系村、贫困户捐赠钱物289万元。全市村党组织共列入整改项目的2.2万个问题,有1.8万多个得到解决,占82%,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突出问题和群众关心的行路难、吃水难、看病难等问题得到解决。二是总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会,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以来全市涌现出的200个先进基层党组织、150名优秀共产党员、60名优秀党务工作者,以及“三级联创”活动涌现出的93个“五个好”村党组织、12个“五个好”乡镇党委、12个“基层满意的县级涉农部门”进行表彰奖励。三是“七一”前夕,全市各基层党组织普遍召开了一次以“学习、遵守、贯彻、维护党章和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要内容的专题组织生活会。以“建设新农村、谱写新篇章”、“保持先进性、建功'十一五'”等为主题,先后组织召开了6个不同层次的党员代表座谈会,畅谈党的历史和丰功伟绩,听取基层党员的意见建议。
【落实《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 2006年,以学习贯彻《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为契机,组织各级领导干部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及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全年在市委党校举办县处级干部、优秀年轻干部、乡镇领导干部等培训班7期,培训干部420人;举办拔尖人才、国有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行政助理等专题培训班8期,培训干部743人;举办“宝鸡大讲坛”6期,参训干部4218人次。
【县区党委换届工作】 2006年,按照中央和省委的部署要求,一是开展县乡党委换届选举工作,县区和乡镇党委换届分别于10月底和8月底全部结束。此次换届,实现了省市委关于精简领导班子职数、减少党委副书记职数、扩大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交叉任职等改革目标,达到了提高素质、优化结构、控制规模、增强能力的要求。新一届县区委领导班子实现了“三增一降”,即年轻干部、妇女干部、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干部数量明显增加,班子成员平均年龄较换届前的44.8岁下降了2.6岁。二是指导金台区开展了首提名责任制和全委会差额票决试点工作,先后对10名乡镇和街道党政正职人选在全委会上进行差额票决。指导陈仓区采取“三推一考察”(群众海推、干部公推、领导选推,差额考察 )的办法,对区属16个事业单位的科级领导职位进行公开选拔。
【加强干部队伍监督和管理】 2006年,一是修订印发《市委管理干部职务名称表》和《市委组织部代市委管理干部职务名称表》。组织对市委管理的13户企业领导班子和79名高层管理人员进行考核考察,全面地掌握了班子运转情况及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企业领导班子建设的意见。二是命名表彰“四好”领导班子8个,并在宝鸡日报、宝鸡电视台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集中宣传。继续落实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市管党政领导班子正职年度报告等制度,加强对干部的监督和管理。
【人才工作】 2006年, 指导县区、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修订完善《宝鸡市有突出贡献拔尖人才选拔管理办法》,命名表彰市有突出贡献拔尖人才101名,并在市级媒体、刊物进行集中宣传。实施基层人才队伍建设援助计划,选派8名基层中青年骨干人才赴省上参加对口研修。落实拔尖人才相关待遇,先后组织对市管拔尖人才进行体检、慰问,并赴台湾、西藏考察疗养。
【推荐党代表工作】 2006年,一是召开会议对市第十次党代会代表推选工作作出部署,指导全市108个选举单位认真做好代表选举工作,全面完成了市十次党代会代表候选人初步人选的审查、候选人预备人选的审批和正式代表的批复工作,共推选市第十次党代会代表438名,其中各级领导干部代表299名,占68.3%,各条战线代表139名,占31.7%;妇女代表71名,占16.2%;少数民族代表10名,占2.3%。二是按照中央和省委的要求,精心安排部署,认真组织实施,圆满完成了党的十七大代表候选人初步人选推荐和省十一次党代会代表推选工作,共选举产生宝鸡市出席省十一次党代会的代表49名,宝鸡市推荐陕西省出席党的十七大代表候选人初步人选40名。
【建立村干部待遇激励保障机制】 2006年,按照“岗位职业化、报酬工薪化、待遇保障化”的思路,制定出台《宝鸡市关于建立村干部待遇激励保障机制的若干规定》,从10月1日起,全面建立并落实村干部待遇激励保障机制。村干部报酬由基本补贴、绩效补贴、奖励补贴三部分构成。基本补贴部分,村主要干部按川原村每人每月不低于300元、山区村每人每月不低于200元的标准确定,其他村干部按村主要干部的80%确定,由县区统一拨付到乡镇财务管理中心,采取工资折(卡)的形式按月发放到人;绩效补贴和奖励补贴部分,由县区、乡镇结合实际自行确定。同时,实行村干部离任补贴制度,凡连续或累计担任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20-30年或31年以上,且正常离任的,年龄满60岁后,每年分别给予不低于600元和800元的生活补贴。市委、市政府决定,从2006年起,由市财政使用每年市对县(区)一般性转移支付的增量部分,全额用于补助县(区)解决村干部报酬和历史拖欠问题。这一制度的落实,解决了多年来村干部待遇普遍偏低,且不能保障的老大难问题,调动了农村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基层党组织建设】 2006年,在农村,制定出台《宝鸡市公开选拔的村级主要干部管理考核暂行办法》,召开公选村干部座谈会,对公选村干部的先进事迹进行集中宣传报道,激发了公选村干部干事创业,这项工作被省委组织部评为全省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创新成果一等奖;围绕建设和谐奋进新农村,在全市102个村部署开展了第三批“问题村”整建工作;制定出台《宝鸡市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五年规划》,及时明确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在社区,建立并实行社区在职党员双重管理制度,开展“三项活动”、实施“三大工程”,即开展“五个好”社区党组织争创活动、实施“核心工程”,开展社区文明创建活动、实施“道德工程”,开展社区服务活动、实施“民心工程”,提升了社区党建工作水平。在企业,以“现代企业制度与党的建设”为主题,在宝鸡卷烟厂召开了第二次驻宝部省属企事业单位党建工作座谈会;以“两加快一提高”为目标,以扩大覆盖面为重点,采取摸底调查、专项督查等措施,指导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加快建立党组织、加快发展党员步伐。截至2006年底,全市已建立非公有制经济党组织233个,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229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员总数达到4887名。
【开展“共产党员先进性”实践活动】 2006年,结合先进性教育活动,在全市各级组织部门开展了“坚持公道正派,加强能力建设,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性”主题实践活动和以不跑官、不浮躁、不拉扯、不透风、不扎势、不懈怠为主要内容的“六个不”检查鉴戒活动。坚持以“公道正派”和“能力建设”为重点,在机关开展四项活动,着力提高组工干部四种能力。即开展经常性的学习培训活动,提高党员干部文字综合和口头表达的能力;开展专题调研活动,提高党员干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展重点难点工作突破活动,提高党员干部开拓创新的能力;开展“六个不”检查鉴戒活动,提高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能力。先后组织机关全体党员干部参观扶眉战役烈士纪念馆、重温入党誓词,组织科以上干部深入太白县桃川镇老爷岭村访贫问苦、结对帮扶,举办“迎七一”学党章、用党章演讲比赛,使机关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都有了新的提高。
(索炳辉)
——————————————————————
宣 传 工 作
——————————————————————
【用科学发展观推进理论武装工作】 2006年,围绕贯彻科学发展观,市委中心组集中学习12次,为全市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举办信息化、知识产权、法制等大型专题辅导报告6场。市委理论讲师团共为基层单位做理论辅导报告100余场,受众达8000多人次。举办培训班2期,培训理论骨干150多人。开展《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的学习宣传,到基层开展面对面的宣讲活动,运用新闻报道、理论文章、网上访谈、电视专题片、通俗读物和社科讲座等多种形式,宣传以人为本、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反映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实践和典型经验,推动科学发展观不断深入人心。调动社科理论界参与和谐宝鸡的理论研讨,与省社科联联合召开了“诚信宝鸡、平安宝鸡、人文宝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宝鸡装备制造业集群发展理论研讨会,形成了200余篇研究成果。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了理论学习先进单位和理论教育先进工作者评选活动、“党委书记讲党课(教材)”活动和党员教育“五个一”工程。
【创建全省文明城市活动】 2006年,一是4月份成立了市创建办公室,市委书记任组长,市长等各方面领导任副组长,抽调了50多名干部分9个处集中办公。制定下发了《宝鸡市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工作实施方案》,对《陕西省文明城市测评体系》中涉及的7个方面, 260项具体指标,细化分解,将任务逐级下达,明确了工作标准、质量要求和完成时限。健全工作机制,落实了目标管理责任机制、领导包抓机制、现场办公机制、效能督查机制、经费保障机制等5项工作机制,促进了创建重点任务的完成。在全省宣传部长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上,宝鸡市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文明城市”称号,是全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地级市。二是开展群众性社会实践活动和“五个十佳”评选活动,组织市民主动认养绿地、养管路段,在全社会开展评选市树、市花、市徽、市歌活动,引导群众在活动实践中提高文明素质,形成文明习惯。继续加强“诚信联盟”建设,组建了“赵二保”金牌文明供电紧修服务队、“尚礼”金牌文明出租车队、公交9路文明线路、电信10000号文明服务、工商12315投诉服务五个金牌文明示范样板。三是在全市开展了文明县城、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文明机关、文明校园、文明社区、文明景区、文明公路的创建活动,1000多个单位参与各级文明单位、机关学校的创建活动,全市12个县区积极开展省级文明县城的创建活动,凤翔县城被命名为省级文明县城。以“文明家园”建设为抓手,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千阳县的“文明家园”建设,为贫困山区农村如何建文明村、育文明人探索积累了成功经验,被中央和省级重要媒体宣传推广。全年全市累计投资13.2亿元,已建成“文明家园”示范村900多个。四是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组织青少年法制教育宣讲团,开展“送法进社区进校园”活动,建立社区青少年法律学校12所,聘请法律顾问10名,受理青少年来信来访80多件,协调处理侵害青少年合法权益的典型案件18起。“知心律师进校园”活动受到了中央文明委的高度评价和肯定。五是完成了为未成年人要办的“十件实事”,对全市12个县区50.8万名农村中小学生免除了学杂费,对16.7万名家庭比较困难的学生免费发放教科书,对2.4万名寄宿学生给予了生活补助,培训家长3万多人次。六是在全市开展传唱“八荣八耻”歌曲活动,组织了“八荣八耻”图片展览,在市区窗口单位、公共场所悬挂了5000多块公益广告宣传牌,宣传“八荣八耻”、公民道德建设和市民公约等。开展了“送温暖、献爱心、扶困助残”、“关爱女孩”、“婚育新风进万家”和科技、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等公民道德建设实践活动。
【把握正确舆论导向】 2006年,一是开展了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构建和谐奋进新宝鸡的宣传。组织“三个突破”(突破西山、突破蔡家坡、突破高新区)战略和“三个宝鸡”(诚信宝鸡、平安宝鸡、人文宝鸡)等大型主题宣传报道活动。首次在“四会”(全委会、人代会、政协会、党代会)的宣传报道中,通过宝鸡新闻网、宝鸡电视台进行了现场直播。二是在岐山和凤县召开了“宝鸡市县域经济新闻联席会”,省市新闻媒体累计刊发稿件300余篇(条)。加强典型宣传,深入持久地宣传报道了全市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宣传了一批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展示了新时期全市共产党员的时代风范。三是集中力量宣传报道了第十届西洽会、第六届“两节”活动。高规格、大规模、全方位宣传了丙戌年全球华人省亲祭祖大会暨招商洽谈会,56家媒体、260多名记者报道盛会,中央电视台、陕西电视台分别现场直播了祭祀大典、两会开幕式和《同根同祖、同一首歌》大型演唱会,累计发稿1600多条。四是组织驻宝记者站、市级新闻媒体记者深入西山贫困村采访体验,召开“新闻记者感悟西山报告会”,对推动全市人民支持西山脱贫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拓宽外宣渠道,制定实施了《宝鸡市进一步加强对外宣传实施方案》。完善新闻发布和新闻发言人制度,制订了《宝鸡市突出公共事件新闻发布应急预案》,使公共突发事件的信息发布有章可循。全年共召开各层次各类新闻发布会28次,其中省以上新闻发布会3次。五是广交朋友,扩大新闻协作网络,先后与马鞍山、鞍山、天水、平凉、连云港等市新闻宣传单位开展了对口交流、节目互换和外宣协作,对扩大宝鸡市的对外影响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中央电视台“小崔说事”栏目推出了村支书与省长的谈话节目。与中央电视台《探索与发现》栏目合作,制作了10集宝鸡历史文化探索与发现的系列节目并陆续播出,观众反响良好。在宝鸡人民广播电台、宝鸡新闻网开办“宝鸡之宝”专题专栏,宣传宝鸡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文物古迹。组织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驻境外国外记者来宝鸡市国有企业进行考察采访,共发稿10余条(篇)。六是组织开展了全市第十四届“科技之春”宣传月暨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集中示范活动。各县区也分专题开展了各类下乡活动,使“三下乡”活动真正做到了常下乡、常在乡。围绕建党85周年和长征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组织全市歌咏演唱会、大型图片展、组织纪念文章等,增强了党员干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七是组织召开了全市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研讨会,引导企业积极营造和谐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及时将宝鸡石油钢管有限责任公司构筑精神动力体系的成功经验在全市推广,取得了良好的示范引导效果。
【繁荣全市的文化艺术】 2006年,一是组织群众表演团体“激情广场大家唱”参加央视“激情广场”三周年纪念活动,受到首都文明委和中央电视台的表彰。组织大型眉户现代戏《迟开的玫瑰》在宝鸡演出三场,开展对外文化交流,邀请港台摄影艺术家、接待云南迪庆等外省文艺演出团体来宝鸡开展作品展览、演出交流活动,在杭州举办“任步武书法作品”大型展,有效宣传了宝鸡市的文化艺术形象。二是推进 “十大文化工程” 建设,努力形成覆盖全市、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的文化服务体系。截至2006年底,市区已建成多功能文化活动室70多个,文化广场10个。三是率先在全省首家安装网吧视频监控系统,有效地降低了网吧内各类刑事、治安案件的发案率。组织全市宣传文化系统学习《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若干意见》,成立了宝鸡市文化体制改革办公室,开展《宝鸡市文化事业改革和文化企业发展》、《宝鸡市文化事业经费情况调研》等专题调研,为全省确定的试点城市探索了一些思路。四是在首届”中华情”海内外青少年书画征文大赛中,宝鸡市多项作品获奖,宝鸡社火、风翔泥塑、风翔木版年画3个项目入选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开展宣传思想工作创新成果征集活动】 2006年,按照出思路,出创意、出成果的要求,在全市宣传文化系统开展了“全市宣传思想工作创新成果”征集活动,收到近30篇有较高价值的调研报告。其中,《宝鸡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民思想状况调研报告》被省委宣传部采用并报送中宣部;《创建“精神动力”体系,促进三个文明建设》在省委宣传部调研专报上刊登;《全市县(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情况调查》在省上相关刊物发表;《用创新精神打造宣传思想工作新优势》,为进一步作好宣传思想工作提供了支持;《以文明家园创建为突破口,推进新农村建设》等文章被省宣部《宣传工作》采用。在全省召开的调研与舆情信息工作会议上,宝鸡市委宣传部被省委宣传部表彰命名为“调研工作先进单位”。
(王武军)
——————————————————————
统 战 工 作
——————————————————————
【概况】 市委统战部主要职能是负责全市统一战线工作,指导12个县区委统战部和市级6个民主党派、工商联、民族宗教及对台工作,协助市政协指导12个县区政协工作。编制20人,内设办公室、 统战科(含统战二科)、民族宗教科、市委台湾工作办公室(市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机关后勤服务所。截至2006年底,全市有民主党派成员2094名,总支委员会12个,基层支部108个;有工商联会员4490个,非党知识分子7.49万人;有28个少数民族,2.1万人;有佛教、道教、伊斯兰、基督教、天主教等“五教”,信教群众22.3万人,宗教职业人员744人,政府批准开放的宗教活动场所262处;有台属1600多户、台资企业12户,有归侨、侨眷等侨务对象1800多人,去台人员1500多人,是全省统战工作任务较大的地区之一。2006年,宝鸡市委统战部被省委统战部评为全省统战工作先进单位。
【开展基层统战工作】 2006年, 一是指导乡镇开展统战工作试点。在对乡镇统战工作探索的基础上,11月~12月,先后到千阳县南寨镇对试点工作进行了调研和指导,帮助乡镇明确了工作范围、内容和任务,指导乡镇用各种方式方法和途径开展工作,同时,总结好的经验和做法,利用统战信息的宣传,促进全市乡镇统战工作的开展。二是开展学校统战工作调研。根据中央统战部、教育部《关于加强高校统战工作的意见》的精神,采取全面发放调查摸底表和走访调研的方式,摸清了全市部分院校、高初级中学及职业学校统战工作现状,形成了《宝鸡市学(院)校统战工作的调查报告》。结合全市统战工作现状,市委统战部起草了《关于加强学校统战工作的意见》(初稿)下发各单位,指导开展工作。三是根据中央统战部,国务院国资委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统战工作的意见》精神,为了掌握全市国有企业统战工作现状和对《意见》的贯彻落实情况,市委统战部和市国资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对〈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统战工作的意见〉贯彻落实情况进行摸底的通知》,通过摸底掌握了全市43户国有企业(部属27户,市属15户)统战工作情况。
【贯彻落实中央5号文件精神】 2006年,一是组织民主党派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组织各民主党派、工商联负责人参加市委中心组《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学习讨论。提高对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认识,指导民主党派举办党员培训班7次,培训成员600余人,派员专题辅导报告7次。二是协助市委召开宝鸡市各界人士反腐倡廉情况通报会;召开民主党派对《中共宝鸡市委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的实施细则》座谈会;召开民主党派对《中共陕西省委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巩固和壮大新世纪统一战线的意见>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座谈会;全年召开市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学习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座谈会、情况通报会、民主协商会8次,统战系统双月座谈会5次。三是根据中央文件和省委统战部《关于培养选拔党外干部工作联系会议纪要》的精神,与市委组织部协商,推荐5名党外干部参加省委统战部举办的党外县处级领导干部培训班;推荐2名无党派人士参加11月上旬省社会主义学院举办的培训班。协助和指导民主党派发展新党员78名。全年,安排6名党外干部走上了领导岗位,促进了全市党外干部安排工作。四是根据省委统战部《关于协助各民主党派市县级组织做好换届工作的意见》的文件精神,市委统战部制定了《关于我市民主党派换届问题的请示报告》,在征得市委同意后,及时指导市级民主党派合理确定换届代表、规模和人选,同时争取经费52万元,保障民主党派换届工作正常进行。五是全年,走访、看望了各民主党成员及社会新阶层人士1000余人,与市委办协调解决了民主党派传阅市委、市政府文件的分发问题,保证了民主党派能正常传阅市委、市政府文件,为民主党派更好的参政议政奠定了基础。
【民族宗教工作】 2006年,一是“八一”前夕,组织全市民族宗教界代表人士10多人分别慰问了市军分区、市武警支队和金台区交警队部队官兵,为他们送去了西瓜、茶叶等降温消暑用品和生活用品,受到了部队官兵的热烈欢迎。11月,组织全市民族宗教界500多人士在西山开展了“献爱心,送温暖”扶贫帮困活动,共捐款3.06万元。指导法门寺寺院在扶贫帮困、捐资助学、慈善事业等方面共捐款60多万元,受到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好评。 二是重点看望了德高望重的兰福俊阿訇、李镜峰主教、宏智法师、王兴理道长和赵庭秀长老等代表人士;专程看望参加中国道教学院学习的杨新泰、陈宗静学生;全年共看望宗教界代表人士30多人(次),走访320多个宗教场所。11月初,举办全市民族宗教界代表人士联谊会,会上组织代表30余人考察了市高新区、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三是针对梵蒂冈拟对香港教区陈日君主教,举行新任枢机册封典礼和庆祝会,按照省委统战部要求,市委统战部协调有关方面做好相关工作,保持了全市天主教界的稳定。7月,解决了群众路清真寺因门前土地被占用问题。针对“五一”期间,天主教凤翔教区400多名教徒在渭滨区晁峪乡高堡山举行非法聚会活动,协调渭滨、岐山、陈仓等有关方面,稳妥地制止了这次非法宗教活动。四是9月14日前后,天主教眉县十字山将举行大规模圣架瞻礼聚会活动,外省部分教徒也来参加,预计人数达到万人以上。按照省、市委主要领导指示和要求,会同市公安局、民族宗教局、眉县县委、县政府等有关方面制定工作预案,采取措施,稳妥地控制了天主教眉县十字山圣架瞻礼聚会活动的规模,确保了此项活动没有出现问题。五是指导市佛协、道协、伊协、基督教两会分别召开理事、委员(扩大)会、市佛教第五次代表大会、增补了天主教凤翔教区李镜峰主教为市政协第九届委员。指导市道协顺利举行了原副会长、龙门洞住持田嗣顺道长三周年祭奠法会。完成了法门寺与韩国道诜寺缔结友好寺院仪式活动。组织全市民族宗教界代表人士参加迎新春团拜会和清明节祭祀活动。市伊协班子主要负责人去世后,及时对班子进行了调整,增选了1名常委和秘书长,指导为市伊协办公室配备了2名工作人员。
【为全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2006年,引导和支持民主党派、工商联开展调研视察活动40余次,形成《关于我市新农村建设情况的调查》、《实现宝鸡装备制造业跨越式发展》等调查报告和理论文章54篇,其中《民主党派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宝鸡市建立农村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情况的调查》等12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关于推进旅游名市建设的几点建议》、《和谐社区建设的探索与思考》等22篇被市级刊物和部门采用。
【调研和宣传工作】 一是2006年初,制定了《2006年度全市统战理论研究课题计划》,将课题分解到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各县区委统战部,并建立了由市委统战部领导牵头,各科室负责人参与的调研工作领导小组,市委统战部完成《努力实现“六个转变”,积极为“十一五”经济建设服务》、《建立健全培养选拔党外代表人物长效机制的思考和模式》等4篇调研报告。各县区、市级各民主党派,分别完成了《关于民营企业代表人士参政议政状况的调查》、《发挥社区统战优势,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广交党外朋友,为兴县富民聚力量》等调研报告28篇,其中有7篇理论文章被省市级刊物采用。二是先后派员在市县两级党校进行统战理论专题讲座12次,参加学习750余人;编写《宝鸡统战信息》24期,编发稿件178篇,被《陕西统战信息》、《炎黄情》、《各界导报》、《宝鸡日报》等刊物采用151篇
(苏晓春)
——————————————————————
精神文明建设
——————————————————————
【宝鸡市获“省级文明城市”称号】 2006年,围绕创建首批省级文明城市目标,坚持“原机构运行,小班子集中;大面积巩固提高,抓难点集中攻坚;着力开展活动,营造良好氛围,提高市民素质”的创建工作思路。一是成立了创建省级文明城市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抽调35名工作人员,组成9个工作处5个工作组,具体组织实施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将《陕西省文明城市测评体系》中7个方面、37项内容、122项任务、260项具体指标,细化分解到三个区及51个市级责任部门和单位,制定下发了《宝鸡市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作标准、质量要求和完成时限。二是建立健全了创建文明城市目标管理责任机制、领导包抓、现场办公、效能督察和经费保障等机制,保证了各项任务的落实。三是将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工作任务分为巩固提高和集中攻坚两大类,分别进行了完善提高和重点攻克,确保按期达标。重点实施了城市交通网络体系建设,完成了钛城路、渭滨大道等一批交通工程建设,抓多功能室内文化活动场所建设。对市郊10个街道办(乡镇)、46个“城中村”进行了集中整治,对市区35条背街小巷进行改造,加大市区铁路沿线环境卫生整治力度,拆除有障市容的建筑物1750多平方米。通过整治,解决了路段清扫保洁责任不实、垃圾明曝堆放、公共场地乱堆乱放杂物、公厕户厕改造不到位等问题,市容市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城市管理走上了阶段整治与长效监管有机结合的新路子。四是运用舆论工具,引导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关注创建,了解创建,参与创建。先后组织了“文明城市大家谈,我为创建献一策”征文活动, “寻找文明宝鸡新榜样”、“我的社区我的家” 大型采访活动;“我身边的文明人”和“我身边的文明事”评选活动受到各界的关注和好评;在媒体设立“曝光台”对一些不文明行为进行鞭挞批评,用舆论的力量倡导文明,革除陋习,全市形成了“手牵手、共创文明城市,心连心、同建和谐宝鸡”的氛围。在开展省级文明城市创建的同时,全市开展了文明县城、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文明机关、文明校园、文明社区、文明景区、文明公路的创建活动,有1000多个单位参与各级文明单位、机关、学校的创建活动,全市12个县区参与省级文明县城创建活动。2006年12月,宝鸡市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首批“省级文明城市”称号,凤翔县被命名为省级文明县城。
【推进公民思想道德建设】 2006年,一是强化理论学习,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采取报告会、培训会等形式,组织干部群众深入学习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举办“宝鸡大讲坛”,邀请国内著名学者专家作专题辅导报告,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二是围绕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开展了“走向文明”系列教育和“万人牵手共创文明”等活动。印发“携手你我他,共创文明城”倡议书5000多份。开展文明机关评比竞赛活动,组织青年志愿者认养绿地、认管路段;打造了5大金字服务品牌,即:“二保”供电紧修服务队、“尚礼”文明出租车队、公交金9路、电信10000号客服、工商12315投诉中心。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及省级媒体对“二保”金牌文明服务队作了重点宣传。三是围绕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结合“公民道德宣传日”,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扶困助残”、“关爱女孩”、“婚育新风进万家”和科技、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等实践活动。编发了《市民素质教育画本》,开展了“八荣八耻”歌传唱活动,宝鸡市“激情广场大家唱”近50名歌友,将《八荣八耻歌》唱上了中央电视台。在市民中开展了“五个十佳”(十佳文明市民、十佳文明青年、十佳文明小公民、十佳服务明星、十佳诚信单位)评选活动。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2006年,一是结合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施意见》,健全和完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网络。二是组织开展“争做合格家长、培育合格人才”家庭教育宣传实践活动。在各中小学开展了“红色之旅”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组织青少年法制教育宣讲团,开展“送法进社区进校园”活动,向中小学生及家长宣讲《未成年人保护法》,成立了宝鸡市青少年法律咨询中心,全年协调处理侵害青少年合法权益的典型案件18起。宝鸡市“知心律师进校园”的经验在全国得到了推广。三是按照市文明委提出的“十件实事”要求,对“十件实事”进行了分解,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对全市12个县区50.8万名农村中小学生免除了学杂费,对16.7万名家庭比较困难的学生免费发放教科书,对2.4万名寄宿学生给予了生活补助,创作编排了《少儿踢踏》、《美丽的白玉兰》、《龙娃》等一批面向儿童优秀文化作品,完成了为未成年人要办的 “十件实事”。
【建设“诚信宝鸡”】 2006年,一是开展“诚信单位、诚信机关、诚信公民”等评选活动,增强全社会践约守诺的诚信意识。在环保系统开展“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唱响诚信环保主题”演讲大赛。在公安机关开展了“创亮点、争一流,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执法水平”竞赛活动。在邮政系统开展了“诚信形象建设年”活动。在工商系统开展了“提高文明素质和守法经营”活动。在民办企业开展了“自律与诚信建设教育”活动。在房地产企业、中介服务机构开展了“诚信建设和优质服务竞赛”活动。二是以创建国家金融生态环境模范城市为契机,加强金融系统信用体系建设,开展信用社区、信用乡镇、信用村和信用户创建活动。截至2006年底,全市已建成信用乡镇1个,评选信用村镇80个,信用农户42.2万户,建立农户信用档案55万户。三是在巩固提高“电信行业诚信联盟”、“塑造房地产业新形象”的基础上,开展“诚信环保”、“诚信药监”、“诚信税务”等活动,营造了诚实守信的良好社会氛围。
【创建“文明家园”活动】 2006年,在全市12个县区成立了“文明家园”建设领导小组,制定了建设规划,明确了创建标准,提出了具体措施。各县区结合实际,采取部门帮扶、企村联建、文明单位“一帮一、结对子”等形式,开展创建活动。每个县区都建有重点乡镇和示范村,坚持以点带面,推动“文明家园”建设。重点以“绿色宝鸡”建设为主要内容。组织全市47个单位部门深入西山贫困地区,采取驻村帮扶,定点联建等形式对农民进行科普教育、实用技能培训,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狠抓“文明家园”建设,截至2006年底,全市累计投资13.2亿元,硬化乡村道路1600公里,安装路灯12000多盏,修建垃圾台1500余处,植树1700万余棵,通过“一池三改”修建沼气池7900多座,改厕12000多个,修建各类活动室870多个,全市村容村貌和村民生产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有了明显提高。
【西部开发助学工程】 2006年,为了使“西部开发助学工程”这项工作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做了4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宣传“西部助学工程”的重大意义和具体内容,并将“西部助学工程”实施细则及有关精神在《宝鸡日报》公示,指导各中学在毕业班广泛宣传,做到家喻户晓。二是坚持在学生本人自愿申请的基础上,采取自下而上、逐级审核、学校参与的办法,按照“优中选贫”的原则,确定受助对象。三是建立由人大、政协、纪检等部门组成的“西部助学工程”监督小组,并聘请群众义务监督员监督此项工作实施的全过程。四是由宣传部、文明办、教育局、民政局等部门组成联合工作小组,深入乡镇、村(居)委会详细了解贫困学生的家庭情况,对初步确定的受助学生,在新闻媒体上公示,听取各方意见,做到多方审查,严格筛选。对接受资助的学生,采取召开座谈会、信函调查、走访家庭等方式,了解关心他们的成长进步,使受助学生树立“特困不特别”的思想,促使他们从“物质上受助”过度到“精神上自助”。同时,对因指标有限而得不到“西部助学工程”资助的学生,与市民政局、市妇联、团市委联系,申请相应的救助,全年受助贫困大学生共14名。
【建设县乡文化站】 2006年,一是在申报太白县文化中心建设项目的基础上,完善麟游县文化中心、太白县桃川镇文化站和千阳县南寨镇文化站的建设,使每个中心(站)都建有宣传教室、综合活动室、图书阅览室、民间艺术展览室等。二是对各中心(站)的机构设置、资产管理和工作人员等情况定期检查,制定了宣传文化中心管理办法,明确了工作任务,不定期组织文体艺术活动、开展科技人才培训、传播致富信息。
(方 岩)
——————————————————————
政 策 研 究
——————————————————————
【概况】 2006年,市委政策研究室围绕实现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主题,加强对全市调研工作的协调指导,开展调查研究,调研成果转化,发挥了为市委决策服务的参谋助手作用。完成室内调研报告9 个,为市委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全年出版《宝鸡通讯》12期。
【协调指导全市调研工作】 2006年,一是安排确定全市2006年重点调研课题。按照市委对调研工作的总体要求,征集各部门和各县区调研课题,经过论证,确定100个重点调研课题,以市委办文件印发,对全市调研工作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二是评选表彰全市2005年优秀调研成果。对全市2005年78篇优秀调研成果进行了通报表彰。三是规范调研工作程序。建立健全调研方案准备审查、调研报告评审制度,对完成的调研报告集体开会,进行严格的评审,保证了调研质量,使调研工作进入制度化、程序化轨道。四是发挥特邀、特约研究员的作用。在《宝鸡通讯》开辟专栏,刊配照片,彩页介绍市委政策研究室聘请的特邀、特约研究员的调研成果。
【开展全市城市经济发展对策调研】 2006年,由市委政研室牵头,从市级部门抽调13人,组成专题调研组,历时半年,通过考察周边城市经济发展情况,对比研究宝鸡市城市经济发展,形成了《宝鸡市城市经济发展对策研究》调研报告。报告从分析全国城市经济发展走向和宝鸡周边城市发展态势入手,提出宝鸡要加快建设中心大城市,努力构筑产业集群,推进工业化,实施科学招商引资。从宝鸡实际出发,论述了宝鸡城市经济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宝鸡大城市建设的目标定位和产业选择,提出了宝鸡城市经济发展的战略举措。报告形成后,送市委领导参阅,对勾画宝鸡市区域性中心城市具有参考作用。
【开展全市机床产业发展情况调研】 2006年,装备制造业是全市工业经济的支柱产业,机床工具产业是装备制造业的核心,发展装备制造业,必须率先发展机床工具产业。市委政研室联合市工交办、市机械工程学会到企业和相关部门,进行了调研。形成的《整合优势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调查报告,报告认为全市发展机床工具产业集群有诸多有利条件,打造全市机床工具产业集群,要明确发展重点和方向,壮大龙头企业,强化协作配套,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搭建政策平台。市委要求市级有关部门以调查报告为主题,召开研讨会,进行探讨。
【开展全市外贸经济发展情况调查】 2006年,市委政研室对全市外贸出口发展情况进行调查,形成了《优化外贸出口商品结构,促进外贸经济增长》调查报告。报告对全市近几年对外贸易迅速发展的态势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巩固和提升机电和有色金属产品、培养和扩大高新技术和轻工纺织产品、突出特色农产品出口,发挥外贸经济的带动作用,加快外向型经济的发展的对策建议。报告在报刊登载,对搞好全市外贸经济具有参考价值。
【开展全市新型合作医疗试点工作调研】 2006年,市委政研室对全市开展的农村合作医疗试点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调查报告分析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试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差距,提出要从改善条件、完善制度、加强监管、做好宣传、加强领导方面做好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的几点建议。调研报告在报刊上发表,为全市做好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工作提供了参考。
【《宝鸡通讯》再获“全国城市十佳党刊”殊荣】 2006年,《宝鸡通讯》立足宝鸡,放眼全国,创新办刊理念,完善办刊手段,丰富办刊内容,提升办刊质量,发挥为市委领导决策服务的功能和作用,使《宝鸡通讯》成为具有参考性、指导性和可读性的图文并茂的核心期刊。在继2005年被评为“全国城市十佳党刊”之后,于2006年6月在山东省临沂市召开的第十五届年会上再次被评选为“全国城市十佳党刊”。
(蔡广林)
——————————————————————
农 村 工 作
——————————————————————
【概况】 2006年,市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履行协调指导职责,落实中央和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及时出台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了全市新农村建设的总体思路、突破重点和政策措施,保证了全市新农村建设工作顺利启动。筹备召开了全市农村工作会议,对全市农业和农村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关于学习推广千阳县以创建文明家园为载体,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典型经验的决定”。明确提出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要求,立足宝鸡实际,以“三集中”推进“三化”为方向,以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为重点,以持续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文明家园建设为载体,以强化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全面提高农民整体素质为基础,统筹城乡,科学规划,试点示范,分类指导,突出特色,注重实效,努力建设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社会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2006年,市委政研室会同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联合举办100名乡镇领导干部参加全市乡镇领导干部培训班。组织22名新农村试点村干部参加了全省新农村建设培训班学习。
【开展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 2006年,根据全市新农村建设总体部署,一是制定下发了《宝鸡市社会主义新农村试点工作方案》,明确提出5方面的试点内容和4个阶段的试点任务。全市共安排228个试点村,其中市级试点示范村50个,县、乡试点示范村178个。市财政安排50万元专项资金(每村1万元)作为市级试点村的规划编制和启动经费。试点示范布点兼顾了不同区域和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主要在村级规划编制、加快发展“一村一品”主导产业、搞好村庄治理、建立长效工作机制等方面进行试点。二是6月和9月份,市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分两次对12个县区的50个市级试点村进行了全面检查。参与了市政府8月份组织12个县区长和市级相关部门专程赴旬邑考察学习新农村建设活动。11月上旬,市委市政府在召开的全市县域经济研讨会上,采取流动现场会的形式,现场观摩,交流学习方式,达到了探索规律、创新机制、典型引路的目的。据不完全统计,全市新农村建设中整合各类建设资金1.1亿元,新建人饮解困工程110处,建成通乡通村油路、水泥路1180公里,建成户用沼气池1.3万口。三是全年,落实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1.36亿元,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人口达到170.7万人,改扩建乡镇卫生院36所。新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159个,整建“问题村”68个,602个村公开选拔618名党员干部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占到全市村总数的 33.5%。
【编制新农村建设规划】 2006年,制定了《关于编制<宝鸡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的安排意见》,启动了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加强对规划编制工作的科学指导,对全市县区和市级部门160余名参与新农村建设规划编制的业务骨干进行了为期2天的集中培训。率先完成市级规划编制任务。全市新农村规划由一个综合规划和建设现代农业、推进农村工业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村庄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培养新型农民、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等8个专题规划构成。组织力量重点对凤翔县新农村建设规划编制工作进行调研,总结凤翔县和50个市级试点村新农村建设规划编制工作的典型经验,制定了《关于县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编制工作的指导意见》,以市委办、市政府办文件下发县区组织实施。截至2006年底,县区和试点村规划编制已基本完成。
【深化农村改革试验】 2006年,市农村改革试验区办公室围绕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优化农村改革试验项目布局,加强具体指导,强化目标管理,加快了试验成果的总结推广。金台区联盟村“城中村”城市化改革试验项目,按照试验进度安排,取得了预期效果,市上组织力量对该项目成果进行了评审验收,为推进全市其他城中村改造提供了有益借鉴。对凤翔县“完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等6个试验项目的阶段性成果进行了提炼总结。围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安排12个县区进行乡镇职能转变试点,各县区普遍制定了试点方案,重新确定乡镇主要职能和机构设置,开展试点工作。
(杨义科)
——————————————————————
政 法 工 作
——————————————————————
【确保全市社会政治稳定】 2006年,坚持“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原则,一是按照“全面安排、分级排查,重点跟踪、集中协调,突出化解、解决问题”的工作思路,全年先后组织开展群体性事件处置协调会35次,不稳定因素专项排查6次、全面排查11次,对台帐管理的71件突出问题均做到了化解任务、包抓领导和直接责任单位“三明确”。二是围绕影响稳定的企业改制、下岗职工再就业、拖欠费款等重点问题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先后协调国资委对74户企业的不稳定问题进行逐一排查,对9个维稳工作重点单位,逐户落实了具体包抓领导,加速了胜利机械厂、陕开等11个企业的破产、改制工作,成功预防和减少了全市企业不稳定事件的发生。三是针对黄金周和重要节日、重大会议的敏感时期,坚持维稳工作走在前,提早制定维稳工作预案,切实落实维稳工作责任。完善了市、县、乡、村四级维护稳定工作信息报送制度,坚持了重要时段信息日报、专报制度,做到了有事报事,无事报平安,确保全市维稳工作信息灵、情况明、底子清。四是坚持每月对全市维护稳定工作情况进行总结,对“一控制、两下降”目标落实情况进行通报。落实了维稳信息报告制度。各县区和市级各部门重要时段坚持每日零报告制度,重大问题随时报告和跟踪报告。年初重申了《关于对发生重大严重危害社会稳定问题的地方实行领导责任查究的实施意见》。五是9月份,下发了《宝鸡市维护稳定工作暂行规定》,拟定了《突发群体性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流程图》和《不稳定因素排查化解工作流程图》。六是组织全市政法部门领导干部接待日活动12次,开展联合接访活动3次,集中约访1次。处理群众来信316件,涉及案件247件;接待群众来访283人次,涉及案件171件,群众来信转办率和来访接待率达到100%。工作中,对重点、疑难信访案件及时介入,加大协调督办力度。全年召开重大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协调会15次,督办案件18件。
【推进“平安宝鸡”建设】 2006年初,一是市委、市政府批转了市委政法委、市综治委《关于深入开展“平安宝鸡”建设的实施意见》,按照“创新防控机制,强化基础工作,突破薄弱环节”的思路,完善和继续推进“维稳安全、治安打防、矛盾调处、法制教育、基层创安”五大工程。年底,在省综治办和省统计局开展的公众安全感调查中,全市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率为90.34%,对平安建设的知晓率43.78%,均名列全省第二。截止2006年11月底,全市共受理治安案件8682起,立刑事案件7502件,侦破刑事案件4249起,打击、查处各类违法人员3489人。全市1至11月份,共立“法轮功”邪教组织违法犯罪案件25起,破获23起,破获其它邪教类案件4起。二是凤翔、眉县、岐山等县区,二级巡逻队伍建设做到了人员职业化、防区责任化、报酬货币化。扶风、千阳、凤县等7个县区以公安为主体,依托单位组建了二级巡逻队伍,对县城实施全方位巡逻防范。全市156个社区建立统一标识、统一规范的警务室,实现了一区一警,18个社区实行一区双警。全市农村建立治安中心户长(山区农村为十户联防)33350个,挂牌管理31987个。80%以上的单位实现了无发案目标。三是在矛盾调处工程方面,实行乡镇综治、司法、信访、维稳“四办合一”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联席会议制度,坚持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纳入各级党政领导工作考核,重申矛盾纠纷排查调处领导责任制、部门责任制和领导责任查究制。在法制教育工程方面,继续抓了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大力实施青少年违法犯罪社区预防计划和“校园净化工程”,启动并开展了“律师进社区”和“知心律师进校园”活动。在基层创安工程方面,将全市平安乡镇、平安村、平安社区、平安小区、平安单位、平安企业、平安医院、平安铁路线、平安校园、平安家庭等群众性创建活动与企地共建、军民共建、警民共建等基层创安活动有机结合,基本形成了多形式、多元化、多渠道携手联动共建平安的大创建工作格局。
【政法队伍建设】 2006年,一是在全市政法系统组织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市委政法委、12个县区和5个市级政法部门成立了法治理念教育活动领导机构,制定了具体实施意见,逐级落实了“一把手”负总责的教育工作领导责任,确保了教育活动有人抓、有人管、组织开展有实效。二是5月下旬,组织举办了全市政法系统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学习班,聘请专家教授,对县区政法委书记、县区政法部门主要领导和市级政法部门中层以上领导干部180多人进行了集中培训健全各类执法制度228项,结合办案职责量化执法岗位1200多个。全市公安机关推行案件主办警官责任制,为每个干警建立执法档案,落实了办案责任。市公安局在推型“一案一评一打分”的基础上,集中开展执法质量评查活动,考核各类案件4363件,评出优秀案25件,较差案14件,对较差案涉及的单位和个人一票否决。2006年受市委、市政府表彰奖励的10个、个人有10名,其中评选申报级表彰奖励的5个、个人有7人。
(谢 冬)
——————————————————————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
【概况】 2006年,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以平安建设为平台和总抓手,强化“维稳安全、治安防控、矛盾调处、法制教育、基层创安”五大工程,各级各部门和各基层单位对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工作的重视程度提高,各种形式的基层平安建设活动广泛开展;城乡治安防控体系完善,技防设施建设得到真正重视并有一定突破;矛盾纠纷排查调处、预防违法犯罪、法制宣传教育等基层基础工作通过平安建设得到提升。人民群众对当前治安状况的满意和基本满意率为90.34%,对平安建设的知晓率为44.78%,满意率和知晓率均位居全省第二。
存在问题:一是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仍然十分繁重,治安形势平稳但不容乐观;二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措施在个别地方和单位落得不实;三是全市技防建设有待快速推进;四是对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的调查研究和指导创新不够。
【部署“平安宝鸡”建设的任务】 2006年1月6日,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全市平安建设动员大会,市委常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等领导出席会议,时任市委书记吴登昌,对开展“平安宝鸡”建设做了全面部署。随后,各县(区)相继召开了平安建设动员大会,结合实际对本县(区)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工作做了具体安排部署,市级各部门和各基层单位相继召开会议,传达、贯彻全市动员大会精神,结合实际,制定本系统本部门平安建设的具体目标任务。市委政法委、市综治委根据中、省《关于开展平安建设的意见》,制定了《关于深入开展平安宝鸡建设的实施意见》,以市委办、市政府办文件批转下发,明确了“平安宝鸡”建设的工作目标和重点,以及各级领导、相关部门在平安建设中的职责任务和保障措施等。年初,政法工作会上,市委副书记、市综治委主任黄龙与各县区签订了《2006年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安建设、维护社会稳定目标责任书》,市综治委向市级各部门下达了 《2006年度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安建设、维护社会稳定目标责任书》。全市各级共签订治安责任书241063份。
【提升“平安宝鸡”建设的参与率和知晓率】 2006年,一是在宝鸡日报全文刊登了市委书记在全市平安建设动员大会上的讲话和市上《关于深入开展“平安宝鸡”建设的实施意见》;二是3月2日,在市区主要街道和县城所在地举行了大规模的集中宣传活动,市委副书记黄龙,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乌永陶亲自上街宣讲平安建设;三是市综治办与宝鸡日报社、移动公司开展了“平安宝鸡”建设有奖征文活动,共收到征文175篇。在宝鸡日报刊登47篇,评选表彰了12篇优秀稿件的作者;四是在宝鸡电视台和广播电台新闻栏目举办12个县区委书记和市级公、检、法、司四长“话平安”活动,组织各届群众代表开展了“百姓说平安”活动;五是移动、联通、电信公司向手机和小灵通用户发送平安建设宣传短信110万条;六是各县区和一些部门也开展了宣传活动。扶风县开办了乡镇和县级部门“一把手谈平安建设”电视广播专栏。扶风县、凤县等组织平安建设文艺演出小分队,深入乡镇街、基层单位和农村进行巡回演出。渭滨区组织平安建设演讲团,深入街道、社区巡回演讲,凤县、太白县在中小学生中开展“我为家人传平安”活动等等;七是政法各部门开展了以“送温暖、知民情、讲法律、搞防范”为主要内容的千名政法干警“四深入”活动,营造平安建设的浓厚氛围。据统计,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安建设宣传活动期间,全市共展出宣传版面4910块,悬挂横幅974条,发放宣传资料501800份,张贴标语4650条,办学习(培训)班744期,召开座谈会、报告会384场次。
【落实“平安宝鸡”建设的措施】 2006年按照省委提出的“一控两降”的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目标,一是建立健全了党政主要领导负总责,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责任格局。市委常委会6次专题研究“一控两降”工作,市委维稳办制订了《“一控制、两下降”工作实施方案》,市委要求各级、各部门要下决心解决一批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控制群体性事件上升的势头。二是健全了影响社会稳定隐患排查机制,强化“一控两降”的基础工作。三是健全完善维稳工作信息预警机制,对排查出的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矛盾隐患实行台帐管理和化解消号制度,对重大不稳定问题,由市级领导包抓调处。四是建立“一控两降”通报制度。有效促进各项稳控措施的落实。截至2006年底,全市进京访276人次,赴省群体访28批844人次,来市群体访340批7945人次。共发生群体性事件185起9793人,起数和人数同比分别下降11.5%和16.8%。
【治安防控】 2006年,一是坚持并规范三级治安巡逻网络,切实抓好街面防控。市级一级巡逻在2005年巡防体制改革的基础上,完善交叉布局,职能互补各项措施,加强了对市区主要街道的治安控制。二是抓了金台、渭滨、陈仓三区和各县城二级治安巡逻队伍的规范化建设。重点解决二级巡逻在人力、财力和责任制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渭滨、金台、风翔、眉县、岐山二级巡逻队伍建设实现了人员职业化、防区责任化、报酬货币化。渭滨区成立了由110人组成的巡防大队,凤翔、千阳、凤县等7个县区以公安为主体,依托单位组建二级巡逻队,对县城实施全方位、全时段巡逻防范。三是抓了社区警务室规范化建设和巡逻队伍建设。全市156个社区都建立了统一标识、统一规范的警务室,实现了“一区一警”,其中18个社区达到“一区双警”。民警坚持每周2至3次下到社区,指导社区的治安巡逻防范和开展便民服务。金陵新村社区成立了由中房公司组建的巡防中队,加强了该社区的治安防范工作。四是抓了乡镇巡逻队伍建设。各乡镇由综治办牵头,以派出所为主体,从驻地单位抽调人员,组建了乡镇巡逻队,组织在乡镇政府所在地的街道、背街小巷、偏僻小道和农村集市开展治安巡逻和对村组巡逻的检查。五是抓了以农村治保会组织为依托,治安中心户长为骨干,依靠群众的专职治安巡逻队伍建设。太白县在农村党员中开展了争做“义务治安员”活动,把发挥党员在农村治安防范中的积极作用与巩固先进性教育成果有机结合起来。眉县在汤峪镇进行了警务进村试点工作,收到初步效果。六是建立了区域和跨区域治安联防机制。通过签订治安联防责任书,建立互访回访、信息通报交流等制度,开展了宝鸡市与周边地市、县与县、乡镇与乡镇、村与村治安联防活动。七是在单位内部继续开展以“五无四安一优”为主要内容的“争安创优”活动。5月份,市综治委和市公安局召开会议,对全市开展“争安创优”活动以来涌现出的10个单位法人代表和54个先进集体、87个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奖励。市人民银行等10个单位向全市各企事业单位发出了平安建设倡议书。9月份,在市区启动了校园警务特派员工作,首批21名警务特派员进驻21所学校开展工作。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 2006年,一是健全了由综治、司法、信访、维稳等部门参加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联席会议制度,对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矛盾纠纷和隐患问题进行造册登记,实行台账管理和化解消号制度。二是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的责任机制。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纳入各级党政领导年度目标,严格矛盾纠纷排查调处领导责任制、部门责任制和领导责任查究制。三是健全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的长效机制。各县区在乡镇普遍推行了“四办合一”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机制,对农村矛盾纠纷集中排查,集中处置。四是全市司法系统从元月10日至4月30日,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矛盾纠纷”百日”排查调处活动,化解了大量民间矛盾纠纷,消除了一大批影响社会稳定的不安定因素。全年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6378件, 调处6355起, 调处率和调处成功率分别达到99.5和94.2%。
【预防违法犯罪】 2006年,一是努力抓好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健全两劳释放人员接交三联单制度,力争做到不漏管、不失控。截至2006年年底,共接收刑释解教人员604名,实现就业498名。层层落实帮教责任,建立健全定期回访、谈话、帮教制度,努力减少重新犯罪。二是努力抓好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认真抓了学校法制教育,开展了“拒绝毒品、走向文明”宣传教育活动,市上组建了由15人组成的青少年法制教育报告团,巡回报告演讲40多场次,有1.2万多名青少年受到了法制教育。实施青少年违法犯罪社区预防计划和“校园净化工程”,开展“律师进社区”和“知心律师进校园”等活动。三是加强法制教育,提高全民法律素质。年初,市委、市政府对全市“五.五”普法做出了安排部署,制定下发了“五.五”普法规划。各单位结合实际制定了“五.五”普法实施方案,将普法教育列入干部职工教育学习计划之中,9月和12月,市普法办分别对全市科级以下干部和县处级以上领导进行了法律知识考试,参考率达到98%。
【基层平安创建活动】 2006年,一是开展基层平安建设活动。在前些年开展治安模范乡镇街、单位、安全小区创建的基础上,在城乡基层广泛开展了平安乡镇、平安村、平安单位、平安企业、平安铁路线、平安大道、平安校园、平安家庭、平安社区、平安保险、平安质检、平安车队等一系列创建活动。二是开展平安铁路示范段创建活动。铁路沿线各县区、各乡镇层层做出了安排部署,签订了创建责任书。三是委托各县区综治办对已命名的市级平安单位进行严格的年审,通过的审验,共注销13个,撤销27个。
【推进技防设施建设】 2006年年初,将加强技防设施建设列入当年工作要点。6月1日,市综治办组织各县区有关人员赴西安考察学习了雁塔区北山门口村、西安站前公安分局等单位的技防工作经验,起草下发了《关于大力推行技防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了“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典型引动,适时联网”的总体思路和各县区、市级部门的工作任务和重点,由综治办牵头,公安机关组织实施。千阳县公安和电信部门联合,由电信部门先投资30万元,在县城建成了覆盖主要道路和地段的视频监控系统,投资由县财政逐年偿还,为贫困地区如何加强技防建设提供了示范。凤县在居民家中推广“家无忧”防盗装置,岐山县在蒲村镇南庄村农户统一安装红外线感应报警器,这些都为全市加快技防建设起到了示范和带动作用。11月中旬,召开了全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暨技防建设工作会议,凤翔、凤县也建起了覆盖县区的视频监视系统,市区主要街道、新建社区、一些市场和许多企业单位也安装了监控设施。
【健全完善考核机制】 2006年,一是完善了各级各部门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制,市、县(区)都建立了各级党政领导履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安建设工作职责述职评议制度。团市委、市妇联、市教育局、市交通局、市卫生局、市信访局等6个部门先后在市综治委全会上对本部门履行职责情况和本系统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安创建工作情况进行了述职,综治委成员对其履职情况进行了评议。二是建立领导包抓和工作联系点制度。市、县区主要领导、领导班子成员和综治委成员单位负责人都确定了综合治理、平安建设联系点,坚持经常深入联系点检查指导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工作,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6月份,市政协组织委员先后深入凤翔、扶风、渭滨等县区,对全市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安建设情况进行了视察,并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安建设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三是强化考核机制。市、县区综治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安建设、维护社会稳定目标责任分解细化,量化考核分值,制订考核细则,组成考核组,由市、县级领导带队,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情况进行验收和考评,经过验收、考核,市综治办联评,综治委审核,市委常委会审定,申报凤翔县为省级平安县,渭滨区和凤县为市级平安县区。对眉县、千阳县和市国税务局、地税局、国土资源管理局实行了“一票否决”。
(王德会)
——————————————————————
老 干 部 工 作
——————————————————————
【概况】 2006年,市委老干局共有工作人员11名,其中局长1名、副局长3名(兼职1名)、助理调研员1名、正副科长3名。市委老干局直属单位2个,市干休所为正县级推公事业单位;市老干部活动中心(老年大学)为副县级事业单位。全市共有离休干部2104名,其中:行政单位707名、事业单位534名、企业单位863名;市直单位1001名、12县区1103名;平均年龄80.3岁。10月份,在北京召开的全国老干部工作“双先”表彰大会上,局长邓生波被评为“全国优秀老干部工作者”,受到中组部、人事部的表彰,享受劳模待遇;12月份,在全省老干部工作“双先“表彰大会上,市委老干局、市老干部活动中心被评为“全省老干部工作先进集体”,受到省委组织部、省委老干局、省人事厅的表彰。2006年围绕老干部医保、企业老干部管理服务、老干部党支部建设、老干部门自身建设开展了调查研究,形成调研报告8篇。中国老年报、省委老干局情况交流、陕西老年报等刊物采用市老干局信息20多篇。全年接待来访老干部90多人次,受理来信56 份,与上年相比下降40%,办结率95%。
【老干部医疗参保达98%】 2006年1月17日,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张民义主持召开“三个机制”2006年度第一次联席会议,会上提出年度工作意见。会后(市老局、市财政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三家联合发文,就做好市属企事业单位离休干部第四轮医疗参保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同时利用1个月时间对市属企事业单位离休干部医疗参保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研和重点督办。5月25日,召开第二次联席会议,研究有关企业参保问题。11月16日,协调召开第三次联席会议,分析形势,研究解决了突出问题,对2007年工作提出原则意见。经过努力,2006年市直老干部第四轮医疗参保达到98%,12县区继续实现了“全员覆盖,拖欠为零”。
【做好划转企业老干部工作】 2006年,一是利用两周时间,对省上划转宝鸡市21户企业的老干部情况进行了调查,建立了信息库,实行了微机管理;二是对2005年以前拖欠医药费情况进行了逐人统计,上报省委老干局由省上负责清欠,共计50万元;三是理顺了管理关系,21户企业有老干部的12户,已有8户参加了宝鸡市老干部医疗统筹,1户无拖欠,对4户正在破产或即将破产改制的企业拖欠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春节前全部兑现;四是270多名老干部遗霜按新标准领取了生活费,占总数的98%。
【老干部组织健全率达99%】 2006年,一是利用一月时间,由局领导带队,深入6个县区、市级4大家办公室12个老干部党支部,对老干部党支部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并结合实际情况和存在问题形成了《关于全市离退体干部党支部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二是6月9日,召开了全市老干部党支部建设工作会议,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张民义作了重要讲话,市委组织部副部长牟林乐主持会议,市委老干局局长邓生波通报了全市老干部党支部建设调查情况,会上扶风县委组织部介绍了法门镇老干部党支部工作经验。各县区委组织部分管部长、老干局长,市级有关部门人教科长80余人参加会议。截至2006年底,老干部组织健全率99%,生活正常率90%。
【向老干部通报重要情况】 2006年1月14日,以市委、市政府名义举行了“老干部迎新春茶话会”,时任市委书记吴登昌主持、市长姚引良向老干部通报了2005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2006年工作思路,并向老干部拜年、祝贺新春!同时对市级机关老干部进行了春节慰问。年初,市人代会和政协会都邀请部分老干部列席了会议。10月23日,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召开了市级老领导“迎双节、话和谐”座谈会,50多名地市级离退休老干部参加,市委书记姚引良讲话,副市长戴征社通报情况。2006年是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按照市上的安排部署,及时提出走访慰问老红军的意见。9月21日,市委书记姚引良分别看望慰问了在市区居住的老红军李志新、弓升俊、南怀礼,代表市委、市政府向他们送去了慰问金。9月22日至25日,市委常委吕晓明、张民义、杨瑞乾先后来到老干部家中或医院病床前慰问了老红军康杰、刘多荣、白世荣、刘世培、张毅生、贺鸿海、刘桂忠、刘子明;受市委领导委托,市委老干局还慰问了在县区居住的老干部崔狱山、安文秀、樊希贤、马顺玉、赵志明、徐录玉、王治中、薛玉辉,转达了市委、市政府的良好祝愿。所到之处,领导和相关部门都向老干部通报了情况。
【老干部活动】 2006年,一是10月30日至31日,省人大常委会原主任李溪溥、省政协原主席周雅光等19位省级离退休老领导、老干部,在宝鸡市委书记姚引良、代市长王宏、市委常委张民义、杨瑞乾等陪同下视察了宝鸡城市建设、工业企业和社会事业发展情况,先后看了宝鸡市污水处理厂、行政中心、渭河生态治理工程、高新区管委会、石油钢管厂、秦川机床厂、金德管业、蒙牛乳业等11个工程项目和单位。11月14日至15日,西安市市级老领导,20多名老干部考察参观了宝鸡市容建设和旅游名胜。二是11月8日至10日,组织50多名市级老领导在千阳、凤县、凤翔和市区参观了城市建设、重点工业项目以及新农村建设。三是组织老年书协、邮协、摄协及合唱队、京剧队、秦腔队等文体团队在元旦、春节、元宵节、“五一”、“七一”、国庆节期间开展大型演唱活动10次。组织合唱队、舞操队参加了省上纪念建党85周年文艺会演,获金奖。四是9月下旬,市老干部书法协会组织会员以“新农村建设”为主题,举办了书画展,展出作品240多幅。
【老年大学】 2006年,市老年大学2005级4个班194名学员完成了一年制的书法、绘画学业,于6月27日结业;2006年9月新招书法、绘画第九届学员204名。6月初,组织学员观看了“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录像电教片; 6月14日,组织学员观看了心脑血管及腰椎病防治保健讲座;6月16日,举办了纪念建党85周年、长征胜利70周年及学员毕业书画展。截至年底,市老年大学办学8年,一年制书法、绘画两个主体班已毕业学员937人。
(王玉祥)
——————————————————————
市直机关党的工作
——————————————————————
【概况】 2006年,市直机关党组织围绕全市中心工作,为宝鸡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提供思想和组织保证。截至2006年末,市直机关工委所辖直属党组织86个,其中党委9个,党总支28个,党支部49个。党委、总支下辖机关党支部255个,党小组270个。现有党员5106名,其中少数民族党员36名,女党员897名,干部3417名,工人299名,离退休职工1294名,党务干部665名,副处以上干部580名。建立机关工会组织86个,有工会会员3973名,建立团支部13个,有共青团员186名。
【建设学习型机关】 2006年,一是制定下发了《关于2006年度市直机关理论学习的安排意见》和3个专题通知,对全年和各阶段理论学习进行了安排部署;二是连续举办了两期政治理论培训班,为市直83个部门(单位)培训了361名骨干;三是购买了近千册学习书籍和5个方面内容的电教光盘,为基层提供学习辅导资料;四是采取多种形式,指导、督促各部门机关党组织组党员干部学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暨总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大会上的讲话》、《江泽民文选》和《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学习了《公务员法》和与本职工作相关的经济业务、科技文化等知识。五是开展“创建文明城市,构建和谐宝鸡,展示机关风采”为主题的读书演讲比赛活动。来自市直机关56个单位、78名选手参加了比赛,其中3名获一等奖,6名获二等奖,10名获三等奖,11名获得优秀演讲奖。在此基础上,选送了3名代表我市参加全省职工读书演讲比赛,分别获得一、二等奖和优秀组织奖。六是开展小型多样的文体活动。组织举办各类体育竞赛135场(次),灯谜晚会15场,文艺演唱会30多场。
【创建规范化党支部】 2006年,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采取了新的措施:组织党员尤其是机关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认真学习了《宝鸡市直机关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工作暂行规定》、《关于创建规范化党支部的实施办法》等文件,提高认识,明确要求;采取召开座谈会、交流会、深入各部门检查指导等方法,促进基层党组织扎扎实实地做好创建工作。“七一”前夕,评选表彰了33个规范化党支部、45名优秀党务工作者、122名优秀共产党员,并向市委推荐了5个基层党组织、5名共产党员和2名党务工作者作为全市的先进受到了表彰。
【开展“三项教育”活动】 2006年,从年初开始,先后在市直机关全体党员干部中组织开展了“形势任务教育活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和“党章学习教育活动”。组织党员认真学习了市委领导在市委九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等7个形势任务教育指定文件,学习了胡锦涛同志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党章和有关辅导材料。同时,结合工作实际讨论、落实2006年的工作任务和具体措施;对照“八荣八耻”进行全面检查改进;按照党章规定规范自己的言行。使党员干部比较全面地了解了市委、市政府全年的工作部署和本单位、本人的工作任务,基本掌握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主要内容、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以及党章的各项规定,明确了应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统一了思想,增强了信心,为做好各项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推荐党代表工作】 2006年,按照市委部署和党内有关规定,利用一个多月时间,组织市直机关86个部门(单位)的机关党组织、4700余名党员,地进行了党的十七大代表、省十一次党代会代表候选人初步人选的推荐和市十次党代表大会代表、市直机关党代表会议代表的推选工作。经过三上三下,层层推选,并召开市直机关党代表会议进行选举,按规定选举产生了市直机关出席市十次党代会代表47名;推选市直机关出席党的十七大代表5名、出席省十一次党代会的代表14名。
【党风廉政建设】 2006年,在抓好工委机关党风廉政建设的同时。一是将党风廉政建设作为党建目标管理的重要内容,年初与目标任务一起下达。二是坚持经常对市直机关党员干部进行党风廉政建设教育,及时下发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实施纲要》的通知。三是组织市直机关全体党员干部观看了《“高速”腐败——人生路上亮红灯》的反腐倡廉教育录像片,用原北京市首都公路发展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毕玉玺“高速”腐败的反面教材教育党员干部,只有做到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才能永远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按照党内有关规定、《市直机关纪工委关于对科级以下党员干部违纪案件实施党纪处分权限的规定》和程序,认真严肃地做好违纪党员处理工作。年内对5名违纪党员做了开除党籍、党内严重警告和警告处分(其中2名县处级干部),维护了党纪的严肃性。
【举办全市建党85周年演唱会】 2006年,“七一”前夕,举办了“宝鸡市纪念建党85周年歌咏演唱会”。这次演唱会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响应,共有来自市直机关和金台、渭滨、陈仓三区58个单位、近万名党员干部组成的31个合唱团登台演唱,市上领导全部出席并参加了演出。经过评比,4个合唱团获得特别奖,18个合唱团获得了一等奖,9个合唱团获得了二等奖。此次演唱会影响之大在全市都是空前未有的,受到了各级领导、广大干部职工以及人民群众的好评。
【召开全市机关党建工作交流会】 2006年8月下旬,在陇县召开了“宝鸡市第二次机关党建工作交流会”,市委常委、秘书长杨瑞乾到会并做了重要讲话,市直机关工委书记朱瑞虹作了《建立健全机关党建工作长效机制,努力提高全市机关党建工作整体水平》的报告。会议共收到研讨文章21篇,与会的50多位市县区机关工委、市直机关党组织负责人围绕主题进行了深入研讨,有6人在大会上交流了建立党建工作长效机制、加强机关党的建设的经验。
【扶贫工作】 2006年,一是按照市上安排,承担了陈仓区坪头镇西庄村的扶贫任务。机关工委及时成立了包扶领导小组,确定了一名领导主抓这项工作,并安排专人驻村扶贫。截至2006年底,帮助村上完成核桃园建园41.5公顷(20530株)、花椒16.1公顷(18100株)、板栗0.73公顷(610棵)的栽种任务;新修坪西公路西庄段2.6公里,争取扶贫资金39万元;完成劳务输出310人。对8户特困家庭送去米面油、棉被等生活用品和慰问金1600元,为村小学捐赠了3000多元的学习用品,协调有关单位落实人畜饮水资金38万元,二是9月,根据市委领导要求,在市直机关和财政拨款事业单位的党员干部中,开展了“为西部山区建设寄宿制学校捐款”活动。组织市直机关及有关单位的10087名党员捐款443225元,其中市直机关捐款110295元,衣物6099件。三是机关工会组织为困难职工送救济金32万元,米面油15000多斤。
(张 波)
——————————————————————
机 构 编 制
——————————————————————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2006年,从规范执法行为,加强执法人员作风建设出发,组建成立了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执法督察机构,对市直属综合执法支队和金台、渭滨、高新区3个大队的机构名称进行了规范,理顺了管理关系;抓好全省农业综合执法试点工作,市农业综合执法支队机构和人员落实到位,。同时,审批成立了9个县的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机构;对全市列入地方公安机关建制序列的11个企事业公安派出所(分局)的174名编制进行调整,撤销了市公安局虢冯路派出所,规范了企业移交地方的公安派出所的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对县区两级畜牧兽医职能进行调整和市县乡三级工作机构的设置,明确了市农业局依法履行畜牧兽医行政管理职能,给市县区畜牧兽医中心(站)分别加挂了动物卫生监督所和动物疾控中心的牌子,赋予相关的执法、监督和预防控制职能。规范了乡镇畜牧兽医站的机构设置,强化了动物强制免疫、产品检疫、疫情调查、兽药监管等公共管理职能;提出了宝鸡市关于国土资源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并报市政府常务会审定下发;参与了宝鸡市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办法的调查论证。对冯家山水库管理局进行了定性定编。
【事业单位改革】 2006年,一是本着做大做强宝鸡市技工教育,唱响“宝鸡技工”品牌的思路,提出了宝鸡铁路司机学校及农干校等7家干部培训机构并入宝鸡技术学院的整合意见,报省编办待批。根据宝鸡职业技术学院并校组建工作的需要,核定了宝鸡职业技术学院内部行政、教学机构设置和领导职数;二是围绕宝鸡市国家级卫生、园林城市的巩固和提高,针对现有体制中条块分割等问题,就宝鸡市与金台、渭滨、陈仓三区环卫、绿化体制和机构编制调整问题提出了改革方案。调整和加强了市园林环卫局的机构和职能,理顺了下属事业机构的管理关系;三是根据建设旅游名市的需要,重新整合并设立了市大唐秦王陵博物馆、先秦历史文化博物馆和宝鸡法门寺文化景区管理委员会;四是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提出了加强农村医疗卫生机构建设的意见,与市人事局、财政局、卫生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全市乡镇卫生院人员编制及财政预算实施意见》,对乡镇卫生服务机构的管理体制和机构编制作了明确和规范。审批了陇县等7个县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机构,核定了编制,明确了工作职责;五是针对陈仓园地区小学生上学难的问题,研究并成立了宝鸡实验小学;六是对市房改机构进行了调整。将原房改办由单设机构调整为挂牌机构,职能调整到市房管局。成立了市住房保障中心,承担市区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房建设。将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的隶属关系调整到市财政局,加强了住房公积金的财政监管力度。同时,为了保证居民住房维修工作,成立了市住房维修资金管理办公室,以加强对住房维修资金的收缴和管理。
【乡镇机构改革】 2006年,探索建立符合税费改革后农村实际的乡镇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抓了岐山县乡镇机构改革试点工作。8月份,岐山县的乡镇机构改革方案报经省编办、省人事厅批准实施。根据全省农村综合改革工作会议精神,确定了千阳县作为全市乡镇机构改革试点县。各县区也分别确定了一个乡镇进行试点;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严格控制乡镇机构和人员编制,确保5年内乡镇机构编制和实有人员只减不增的精神,加强乡镇实名制管理,切实控制乡镇机构编制和人员增长。集中精力对乡镇实名制管理情况进行了检查,对实施实名制管理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进行了研究解决;按照省编办关于乡镇模拟分类标准,指导各县区对所属乡镇进行分类,经过测算后,提出了乡镇分类意见。
【事业单位登记管理】 2006年,联系人事、财政、公安、人行、物价等13个部门召开了关于《事业单位法人证书》使用问题联席会,初步建立了登记验资制度和部门协作监督机制;组织开展了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和相关人员培训。分两期对市属事业单位410名法人代表和相关人员进行了以事业单位法人登记管理、事业单位改革、国有资产管理及财务制度等为主要内容的业务培训。同时,参加了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组织的登记管理工作人员培训班,市县区共培训10人;完成了2005年度市属事业单位法人年检工作,共年检单位238个。及时办理设立登记和变更登记,全年共受理登记单位32个,变更登记的单位110个。同时,组织召开了以年检工作为重点的汇报座谈会。
【机构编制监督检查】 2006年,对各县区贯彻落实《关于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机构编制和财政供养人员有关问题的意见》的实施意见》(宝市发[2005]10号)精神的监督检查,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确保控制机构编制和财政供养人员政策的有效贯彻落实。与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市财政局、市监察局组成联合督查组,利用1月时间,对全市12个县区进行了一次全面督查,比较全面地掌握了各县区2005年以来,在机构编制和财政供养人员控制方面的工作情况。起草了督查情况报告,及时报送市委、市政府,同时将督查结果向各县区作了通报;为了加强对机构编制工作的社会监督,11月份,开通了全国统一的“12310”举报电话,并配备了相关设备,建立了举报接收管理制度。对于接收的举报电话和信访问题,及时办理,全年共受理15件,全部办结或记录在案。
【机构编制日常管理】 2006年,协调组织、人事、财政和监察部门,探索建立了严格控制机关事业单位财政供养人员增长的协调管理机制。全年完成了省上安排的5次机构编制调查摸底任务,各项数据资料准确无误、报送及时;完成了2005年全市各级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统计年报汇总和人员结构分析,编印了全市机构编制资料汇编;同时,按照省上安排,对市县机关自定事业编制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登记,为公务员登记工作进行了必要的基础准备;注重加强调查研究与信息宣传工作,先后有3篇工作信息在省机构编制简报上刊登,1篇在市政府简报上刊发;参与了市上组织的创园、创文和创建节水型城市、最佳人居环境等中心工作;2006年,市编办被评为“全市基本单位普查先进单位”。
(刘杜君)
——————————————————————
党史资料征集研究工作
——————————————————————
【概况】 2006年,市委党史研究室编辑出版《宝鸡党史》刊物4期,发表文章110多篇,约26万字,发挥了《宝鸡党史》刊物的窗口作用;3月上旬,召开了全市党史工作会议,传达贯彻全国、全省党史工作会议精神;7月份,对全市党史工作和县区党史工作机构进行了一次调研;完成了《陕西党史》投稿任务和省委党史研究室下达的《陕西党委工作记事》宝鸡部分的资料征集任务;协助中央党史研究室、省委党史研究室完成《农村致富带头人》专题片的拍摄工作。年初,按照市委组织部统一安排,派员驻村参加全市第三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活动中市委党史研究室领导去村里慰问了6户老党员、并送去了米面油等生活用品。
【完成《中国共产党宝鸡历史》的撰写工作】 2006年,《中国共产党宝鸡历史》正本第一卷全面记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在宝鸡地区创建组织,壮大队伍,带领人民群众夺取政权英勇斗争的历史。根据省委党史研究室审阅意见,对一卷本做了修改完善和资料补充,精编工作也有序进行。书稿完成精编工作后,根据市委审定意见修改后正式出版。
【完成《2005’中国共产党宝鸡大事实录》编辑工作】 《2005’中国共产党宝鸡大事实录》,是市委审定按年度出版的综合性党史资料书、工具书。书中收录内容为市委全委会、全委扩大会的工作报告、决议、决定;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重要讲话及发表的重要文章;县、区委书记抓党建、抓发展的思考文章:宝鸡市大事记及各县区大事记;领导名录、市委重要表彰决定;各县区党委工作综述:市级部门及有关企事业单位的工作简述及相关照片等,全书60万字。
【完成宝鸡地区抗战时期调查统计工作】 2006年 年初,市委党史研究室根据中央和省委党史研究室提出的要求,在全国进行抗战时期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调查统计工作。市委办公室下发文件,2006年3月,成立了调查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委党史研究室,负责组织协调和实施具体工作。由于调查时间紧、任务重、保密性强,室内确定专人负责,并对县区工作人员进行了培训。市委党史研究室集中人力到市档案局查阅了民国1937年至1947年档案103卷,档案目录1256条,复印相关资料200多张,查阅有关书籍资料10余本。并及时将省委党史研究室查阅到与宝鸡有关的档案复印资料分发到相关县区。市委党史研究室依据各县区上报的资料逐项核对,统一汇总后上报省委党史研究室。
【党史宣传和教育工作】 2006年,一是“七一”前夕,由市委党史研究室主办的“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大型图片展”在市科技馆开展,市委书记姚引良、市长王宏等市党政军领导出席了首展式。市级机关、部队、企事业单位以及学校组织党员干部进行了参观。展出8天,参观人数达10万人次。图片展共分伟大征程、巨人的足迹、百名英烈、解放大西北和西府风云五部分,采用上千张弥足珍贵的历史照片,制作200块展板,分别反映了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过程,党逐渐发展壮大的光辉历程,革命战争年代全国著名的百名英烈和他们的英雄事迹,从1949年成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的成就,以及共产党人在西北地区及西府夺取政权的斗争历史。本次展出得到了市委领导的高度赞扬,宝鸡市各大新闻媒体对纪念活动进行了报道。二是9月,市委党史研究室、市社科联、市党史学会联合召开了“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暨中共宝鸡地方基层组织建立80周年理论研讨会”。市委常委、秘书长杨瑞乾作重要讲话。会上共有10篇论文进行了交流,《宝鸡日报》作了报道。三是宣传红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奋斗历程,举办了《红军不怕远征难一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图片展。展览分红色飘带、胜利会师、红军长征过宝鸡三部分,共征集图片550多张,制作展板130多块。
(张 诚)
——————————————————————
档 案 工 作
——————————————————————
【概况】 2006年,市档案局拓宽档案工作服务领域,强化服务职能。先后与有关单位联合下发了《关于婚姻档案管理的规定》、《关于加强重点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工作的通知》、《关于在全市开展建立家庭档案活动的通知》等文件。举办档案业务培训班三期;参与了九公里、冯家山水厂改扩建工程竣工档案验收工作。3月8日,全市档案工作会议召开,140余人参加了会议,市档案局局长房玉环与各县区档案局长签订了档案工作目标责任书。4月6日,召开企业档案工作座谈会,就如何进一步加强企业档案管理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全面提升省AAA级档案馆标准和水平,购置打印机4台,全年接待查档人员520人次,调阅档案、资料2765卷(册);接收了市纪检委、重工局、创建办等20多个部门档案共3357卷(盒);接收整理现行文件300多份,接待查询人员140人次,查阅文件92份,复印329张。市档案局被评为“全省档案宣传通讯工作先进集体”,被市委、市政府评为2006年度目标管理责任制工作一等单位,被市综治委评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优秀单位。
【省委省政府联合检查组来宝鸡督查档案工作】 由陕西省委督查室、省政府督查室、省档案局、省发改委、省财政厅领导组成的省委联合检查组一行12人,在省委办公厅纪检组长刘意茹的带领下,于2006年10月18日,对宝鸡市贯彻落实省委办、省政府办《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档案工作的意见》落实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市委副秘书长陈小林、市政府副秘书长张望全程陪同检查。检查组先后深入扶风、千阳和市档案局(馆)察看和了解情况,在听取了档案工作情况汇报后,反馈了意见,就今后进一步做好档案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省市领导检查指导档案工作】 2006年3月11日,省档案局局长王建民、副局长王吉德、办公室主任赵万吉,到宝鸡市档案局检查指导工作。市档案局局长房玉环作了工作汇报,王局长一行详细查看了市档案工作展室、计算机房、档案库房,对宝鸡市的档案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要求全市各级档案部门,要认真学习借鉴广东等地档案工作经验,进一步抓好档案资源建设,丰富馆藏,搞好档案信息开发利用。5月25日,市政协副主席田志刚带领16名委员,对市档案局承担的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检查,现场视察了档案库房、展室、现行文件阅览中心和计算机房,并深入渭滨区档案局进行了视察。
【召开图鉴编纂工作会议】 2006年6月2日,《中国二十世纪图鉴·陕西卷》宝鸡部分编纂工作会议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了全省《图鉴》编纂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了宝鸡市前段《图鉴》资料征集工作情况,全面安排了市《图鉴》资料收集和编纂工作。大会由市政府副秘书长李耀虎主持,市委常委、秘书长杨瑞乾出席会议并讲话。市档案局局长、市《图鉴》主编房玉环作了工作报告,省档案局副局长、省《图鉴》总编室副总编甄生枝莅会指导。省档案局编研处张文峰、各县区档案局分管编纂工作的领导及各部门负责编纂工作人员共90多人参加了会议。会后,市档案局抽调业务骨干4人参与《图鉴》资料收编工作。各县区、市级部门也确定分管领导及专门人员认真开展了此项工作。截至年底,共筛选整理上报照片1500余张,编配文字6万多字。
【抢救重点珍贵档案1002卷】 2006年8月17日,市档案局、财政局联合召开全市国家重点珍贵档案抢救和保护经费管理工作会议。各县区档案局长、财政局分管副局长、档案局负责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工作的计算机管理人员近40人参加了会议。会后,进行了“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补助费管理信息系统”软件操作培训。市局及各县区申报重点档案抢救项目计划书。截至年底,共抢救重点档案1002卷9088张,对馆藏6665卷到期档案进行了鉴定。配备重点档案抢救资金共计70万元,其中市局29万、县区41万。
【档案宣传与编研工作】 2006年 ,档案宣传编研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年编发《档案工作简讯》12期、《宝鸡月份大事记》12期,汇编了2005年《宝鸡大事记》,编写了《2005年宝鸡市五大班子组织沿革》。在《中国档案报》、《陕西档案》、《宝鸡日报》等报刊发表宣传文章20多篇、信息50多条。9月5日,各县区、市级部门采取多种形式,开展了声势浩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颁布19周年宣传活动。市档案局、金台、渭滨区档案局及市级40多个部门,在市火车站广场,设立宣传点,进行了《档案法》宣传。副市长张玉忠、市政府副秘书长张望、市人大副秘书长刘升周视察了宣传活动,市电视台进行了宣传报道。
【档案目标管理考核及认证】 2006年底,市档案局对全市各县区、市级机关的档案目标管理和执法情况进行了检查考核。市级91个部门,优秀单位28个、良好42个、合格21个;12个县区中,优秀4个、良好6个、合格2个。市地税局、市地税征收分局、市国税局、宝鸡交通征费稽查处、太白县地税局、眉县国税局、金台区国税局、渭滨区国税局、凤翔县国税局、陈仓区国税局10个部门档案室经过目标认证,达到省3A级;工商银行宝鸡分行等4个部门档案室达到省2A级;市药监局等5个部门档案室达到省A级。
【档案信息化建设】 2006年,市档案局下发了《全市“十一五”期间档案信息化建设指导意见》,加快了档案目录数据库建设步伐。年内共输入目录352994条,其中市馆输入70589条,还开展了全文录入(扫描)工作。市档案局、陈仓区、凤县档案局已建立了档案信息网站,定期对外发布档案信息。金台区、太白、千阳县档案局都制作了档案网页,点击人数达到23527人次。10月28日,由宝鸡市档案局和市信息中心联合开发研制的兰信档案管理软件,通过陕西省档案局专家评审鉴定,部分档案馆、室已安装使用。
【开展档案资源整合试点工作】 2006年,市档案局组织部分县区和市级部门档案管理人员赴安徽、上海、沈阳、青岛考察学习档案资源整合工作经验。确定千阳县为试点县,局领导先后多次深入千阳县精心指导试点工作。截至年底,县档案馆已接收婚姻登记管理中心的档案204盒,指导整理地籍档案260盒。
(崔果利)
——————————————————————
党 校 工 作
——————————————————————
【概况】 市委党校、市行政学院是在市委、市政府直接领导下培养党员领导干部、理论骨干和公务员队伍的重要阵地。内设11个教学和业务处室。现有教职工74人,其中专职教师39人,行政人员25人,工勤人员10人。专职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15人,具有中级职称的21人。2006年,培训、轮训各期各类主体班次学员1946人。
【教学工作】 2006年,市委党校、市行政学院积极适应大规模培训干部的新要求,适应“四市”建设和创建“两个最佳”奋斗目标的要求,适应党员干部的思想、工作实际,结合继续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继续推进“短、专、快、精”的干部培训方式和方法的变革。根据新时期、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改进教学办法,突出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和授课内容的时效性,突用性,利用电视、网络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开创新的教学模式。全年共举办各种主体班次18期,培训干部1946人。其中,县处级领导干部进修班3期142人,优秀年轻干部培训班2期101人,乡镇领导干部培训班1期98人,市直机关党员干部培训班2期364人。行政班子助理培训班1期31人,拔尖人才培训班1期100人,纪检监察干部培训班2期74人,妇女干部培训班1期59人,国企高管人员培训班1期16人,预备公务员初任培训班1期 93人,市直机关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1期279人,全市选调生培训班1期84人,领导干部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学习辅导班1期503人。全年共毕业学历班学员1297人,教师授课良好率90%,学员培训合格率100%。招收省本、中函、市委党校大专、西北五省区党校研究生等各类班次学员999人,2006年,被评为全省党校系统招生工作先进单位。
【科研工作】 2006年,突出“两个服务”,为宝鸡经济建设服务,为教学服务,狠抓对科研活动的宏观协调与管理。修改、完善了《高层次科研成果管理办法》和《党校教师科研工作量管理考核办法》,并根据教学中的难点、疑点问题和市上重大宣传、建设课题制定科研计划。全年全校教职工共撰写理论文章100余篇,其中在市级以上刊物上公开发表31篇;60篇论文在全市党校系统第10次理论研讨会上获奖;13篇文章在全省党校系统第20次理论研讨会上获奖。8篇文章在全省行政学院“新农村建设”征文及研讨会上获奖,并获得全省地市级行政学院唯一的组织奖;第11次被评为全省党校系统理论研讨会征文组织工作先进单位;完成了省规划办和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8项课题的申报工作;完成了2005年市社科联规划办3项招标课题,获优秀2项;获准立项2006年度全市重点课题2项;完成了2006年全市党校系统28立项课题。《宝鸡理论学刊》开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社会主义荣辱观”、“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学习体会”等特色栏目,刊登文章100余篇。学刊全年对外交流5322期。
【教师队伍建设】 一是通过召开校委会、中心组学习讨论会、中层以上领导干部会、处室政治理论学习会、支部学习会等形式,加强政策学习,时事学习,提高教职工的思想认识和政治理论水平;二是继续巩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多次组织人员深入基层,深入各县区党校和各教学点,认真调查研究党校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制定措施扎扎实实进行整改;三是通过教职工互相听课、新任课程试讲、增加科研工作量、深入实际调研、支教等方法,促使教职工不断提高授课质量和科研水平,增强工作能力;四是积极创造条件,选派教职工外出考察学习。全年共选派9名年轻教师外出进修,资助7人读在职研究生,1人读博士;五是从学校领导干部队伍实际出发,选拔任用了3名科级领导干部,充实了中层领导干部力量。
【扶贫帮困】 一是帮助扶贫点陈仓区坪头镇四沟滩村制定扶贫开发规划,帮助落实村小学重建资金;二是为村上配送了一批教学设施和办公设施,解决了两户贫困户生活困难和孩子上学经费问题;三是请市上农业专家给村民讲授核桃栽种技术知识,捐资5000元购买核桃树苗,并送去各种养殖、种植资料300余份,订《宝鸡日报》1份;四是为西山建校捐赠资金4605元,捐赠治理荒坡资金1000元;五是为灾区捐款1230元,衣物120件;六是安排2人长期驻村扶贫。
(马俊鸣)
——————————————————————
保 密 工 作
——————————————————————
【概况】 2006年,市委保密办、市国家保密局制定出台了《宝鸡市保密检查工作暂行办法》、《宝鸡市保密宣传教育工作暂行办法》、《宝鸡市定密工作暂行规定》等制度,为基层做好保密工作、加强保密管理提供了依据。全年,与12个县区、34家市级重点涉密部门和16家重点军工企业分管领导签订了保密工作责任书。对2001年-2005年度保密工作成绩显著的陇县保密局等46个先进集体和王爱萍等60名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奖励。2006年8月27日宝鸡市保密技术检查中心成立。全年,形成1篇调研材料和2篇经验材料,先后被《保密工作》、《陕西通讯》、《宝鸡通讯》等刊物刊载。市国家保密局被省委保密委员会推荐为“全国保密工作先进集体”评选单位。
【省国家保密局领导来宝鸡检查】 2006年9月20日,省国家保密局保密技术检查中心主任贾林一行4人来宝鸡,对市委办、市政府办的保密制度建设和涉密载体、涉密计算机、笔记本电脑、办公自动化、互联网管理等方面情况进行检查,查出了一些泄密漏洞和管理不规范的情况。市委办、市政府办于11月底前进行了整改。
【宝鸡被确定为定密试点市】 2006年6月,省国家保密局确定宝鸡为定密工作试点市。6月8日,省国家保密局局长郝维祥一行来宝鸡安排开展定密试点工作。根据省国家保密局要求,截至年底,全市12个县区、98个市级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统计,共确定保密要害部门553个,要害部位926个;产生“三密”文件 10933份:其中绝密级171份、机密级804份、秘密级9958份;涉密计算机2096台:其中绝密级63台、机密级271台、秘密级1762台;涉密磁介质1373个:其中绝密级37个、机密级353个、秘密级983个;涉密人员4697人:其中核心涉密人员328人、重点涉密人员1125人,一般涉密人员3224人。截至2006年底,全市110个重点涉密单位共投入保密硬件设施经费830多万元,先后购置计算机隔离卡、红外报警装置、视频监控系统、手机探测仪、身份证识别仪等各类保密设施。
【出台《宝鸡市保密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办法》】 根据市委常委会议精神,2006年5月11日,市委保密办、市国家保密局制订出台《宝鸡市保密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办法》。《办法》共6部分8个方面,从组织领导、保密管理、设施建设、制度建设、定密工作、宣传教育、信息反馈、失泄密事件查处方面,对保密工作考核作出了具体规定。
【制定“五五”保密普法宣传教育规划】 2006年11月14日,经市委保密委员会同意制定下发了《“五五”保密普法宣传教育规划》。《规划》共6个部分,从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工作原则、任务要求、实施步骤、保障措施方面,对今后五年保密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曹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