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隆回族自治县位于青海省东部,海拔在1884至4484米之间(其中县府所在地巴燕镇海拔2840米),总面积2740平方公里,为“八分山、一分水、一分川”。总体来看,县情有以下特点:化隆是一个以回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自治县,全县共有6镇ll乡2个管委会362个行政村30万人,回族、汉族、藏族、撒拉族、土族等12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3.4%。共有宗教活动场所407座,其中伊斯兰教清真寺351座、藏传佛教寺院56座。
化隆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农牧结合县,全县总耕地面积为54.9万亩(85%属浅脑山地区),主要以小麦、青稞、豌豆、马铃薯、油菜等种植为主;草场总面积为315.2万亩,主要以良种牛、细毛羊、半细毛羊和土鸡等养殖为主,养殖大户达2400家。县境内水电资源丰富,黄河流径8个乡镇(管委会)73个行政村168公里,建有大中型水电站7座(年发电量达到544.35万千瓦时),库区水域面积达11万亩,按照打造“万亩水域、百亩养殖、亿元产值”的目标,发展养殖面积达50亩的黄河冷水鱼养殖企业12家,形成了以养殖虹鳟鱼、金鳟鱼和白鲑为主的黄河冷水鱼养殖基地。
化隆是一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属国家和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近年来通过实施整村推进、移民搬迁等项目,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有效改善。但由于自然条件严酷、基础设施滞后、生态环境脆弱、农业“十年九旱”、工业企业发展依然比较滞后。
化隆是一个劳务输出大县,“十一五”以来,我县累计发放贴息贷款近3亿元,创出了一条由拉面产业带动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的路子,形成了以拉面经济为主和运输、建筑、季节性输出等为辅的劳务输出多格局形式,2015年遍布全国271个大中城市的14430家拉面店实现营业收入60亿元(拉面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3%),近200余名经纪人在义乌、广州等地长期与中东、中亚等40多个国家从事国际贸易活动,拉面经济已成为我县农民群众的“脱贫经济”和“致富经济”。
化隆是一个矿产资源比较富集县,目前发现的各类矿产有25种(占全市的46%),矿产地71处(占全市的29%),镍、金、铜等矿产丰富,其中镍保有资源储量占全省的10.51%,金保有资源储量占全省的2.64%,发展矿产资源开发产业的优势明显。同时,随着拉面经济的加快发展,广大群众流转土地的积极性较高。
土地资源
全县可利用的土地面积4042281亩,占总面积的98.35%;暂未利用的土地高山寒漠土面积67719亩,占总面积的1.65%。按利用状况在可利用的土地面积中草地面积2580351亩,占总面积的62.78%,占可利用面积的63.83%;农耕地526391亩,占总面积的12.81%,占可利用面积的13.02%;林地758319亩,占总面积的18.54%,占可利用面积的18.76%。
自然资源
县内水地面流量较为丰富,黄河干流水量充沛,水流湍急,河道窄深,落差集中,建站淹没损失小,是水力资源的富矿带。黄河上游青海段13座大、中型已建和规划修建的水电站中,县境内有7座,其中大型3座,即李家峡装机容量200万千瓦、公伯峡150万千瓦、积石峡100万千瓦;中型4座曲日麻卡等合计装机容量81.6万千瓦。7座大中型水电站总装机容量531.6万千瓦。此外可开发的水电站站址还有多处。县年平均自产地面径流量9259.82立方米,县外入径流量1138.6万立方米(湟中县群加沟客水)。地表水资源主要来源于支扎、雄先、查甫、黑城、昂思多、巴燕、初麻、金源、塔加9条主要沟道。集水面积 2078.7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75.86%。自产地表径流8089.59万立方米,占全县地表水资源的87.36%。因县内地形起伏不平,相对高差大,气候差异明显,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径流变化有很大差异。径流主要靠降水补给,因此径流年内分配与降水量呈正比关系。
旅游景点
1)夏琼寺:夏琼寺位于化隆县城西60公里,是藏传佛教格鲁派一代宗师宗喀巴剃度出家之寺,因而闻名于世,该寺始建于1394年,为青海省最古老的藏传佛教寺之一。
2)阿河滩清真寺:该寺坐落在化隆县甘都镇东的阿河滩村,建于清乾隆四十五年,其规模仅次于原循化县街子清真大寺,占地1938平方米。集藏式建筑,汉式建筑和伊斯兰建筑艺术为一体,是清真寺建筑群中甚为罕见的建筑工艺。
3)马阴山:古称拔延山,本古羌语,意为莲花山,为化隆至乐都之界山,随大业五年,炀帝曾围猎于此,遂见诸史书。别名“雪岭”因山顶积雪终年不化而得名。主峰高4295.4米,为县境内第二高峰,上有湫池,雨盈旱,北瞰乐都全境,南观化隆群山。春夏之际,日丽风静,碧天如洗,山顶银光耀目,山下青草茵茵,菜花敷金,攀其顶南望,为广袤起伏的草山草坡,牛羊成群,动如行云,似一巨型莲花之心,故名巴燕戎格城(意为莲化城)。
4)八宝山:八宝山位于化隆之西,黄河之滨,主峰高4404米,危崖屹岩,横空而立,坐观化隆、贵德、湟中、平安及西宁诸地,上有湫池,水清如鉴,深不可测,旱涝不变,人称,“龙王泉”山顶云遮雾障,积雪终年不化,因有金、银、铜、铁等八种矿藏,故名八宝,八宝之秀,当属其四周奇幽谷,此外,尚有俄堡岭、石门、药水石、小码头等景点。
5)河群丹霞:河群峡在县东稍南5里处,汇巴燕、拉水二流注入黄河,今随流辟临平公路,峡扼交通之喉,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绝险,南行入峡口,有河群水库,蓄水300余万立方米,四周绿树掩映,秀色迷人,为消暑胜地,内有丹霞沙山,经年风华雨蚀,蔚为奇观。
6)公伯峡:在化隆县甘都镇西黄河出口外,古名古什群峡,后因峡口驾有清真拱北一座,遂以名。峡中两山对峙,峥嵘崔巍,河道窄,河水挤冲而过,飞流如铎,声震山,夏口北岸,土地平旷,有废古城一座,汉代邯川城遗志,四周为汉五部屯田处之一,今为丰腴良田,花果园林,此峡又为国家级黄河上游规划之第四个梯级电站,设计年发电量约48亿度
7)黄河城:在今群科镇日兰村南黄河沿岸红崖上,分东西2城,隔一干沟相对,面积约8亩,墙基基本完整,此城为东晋咸康元年(335年)由前凉王张骏分浇河郡,筑黄河河城。
8)烈士陵园遗址:在今巴燕镇县烈士陵园所在地,东西约200米,南北约150米,文化层厚约1.5米,有大口瓮、彩陶壶、粗陶壶、鬲等物品残片及陶仿轮,残玉、饰件等文物,是青铜时代卡约文化遗址,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9)李家峡北岸景区:李家峡位于青海省东部,西南接贵德、湟中县,南为尖扎县,海拔2300米左右,距临平公路16公里,与五河公路相连,距平安火车站56公里,距飞机场65公里,位于电站北岸,水电条件便利,邮电通讯好,北岸造林2700亩,修建宾馆一座,铺建了宽敞的停车厂,农家小院10个,旅游船14只,集生态,旅游,餐饮为一体的吸引县渡假村。
参考资料:化隆回族自治县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