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陇县人

两汉时期凉州刺史部到底在哪里?凉州刺史部在武威。与天水陇县没有太大的关系

(来源:网站编辑 2024-05-05 12:07)
文章正文

发布于:甘肃省

原标题:两汉时期凉州刺史部到底在哪里?凉州刺史部在武威。与天水陇县没有太大的关系

涼州治所的準確時間地點——

《後漢書 竇融列傳》 記載竇融更始年間出任張掖屬國都尉, 在任至建武五年而歸附光武帝, 光武即授其爲涼州牧。 至建武十二年隴蜀平, 光武帝於是“詔竇 融與五郡太守奏事京師... 融到 詣洛陽城門 上涼州牧 張掖屬國都尉 安豐侯印綬 詔遣使者還侯印綬” 。 如此, 則涼州在光武帝建武五年至十二年間乃治於張掖屬國境內, 唯具體治縣未知(應即張掖屬國都尉治所) 。 竇融之後的涼州所治, 以《續漢書 郡國志》 載涼州刺史治漢陽郡隴縣觀之, 或即改治於隴縣也。

降至桓帝初年, 查《後漢書 張王种陳列傳》 : “後涼州羌動 以种 暠爲涼州刺史 甚得百姓歡心... 遷漢陽太守 戎夷男女送至漢陽界 暠與相揖謝 千里不得乘車 及到郡 化行羌胡 禁止侵掠” , 若此時涼州仍治漢陽郡隴縣, 則种暠之由涼州刺史轉任漢陽太守, 何須言“到郡” 、 又何須“送至漢陽界” ? 另由种暠之官“千里不得乘車” 看來, 疑桓帝初年涼州刺史非但不治隴縣, 且很可能遠治於河西。 復查《水經 禹貢山水澤地所在》 : “澤水二源 東北流爲一水 逕姑臧縣故城西 東北流 水側有靈淵池 王隱晉書曰 漢末 博士燉煌侯瑾善內學 語弟子曰 涼州城西泉水當竭 有雙闕起其上” 。 侯瑾, 《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 全後漢文》 云: “瑾字子瑜 敦煌人 桓帝時徵有道 復徵博士 皆不至” ,桓帝時人侯瑾以姑臧縣爲“涼州城” , 此合乎前文桓帝朝涼州可能已經遷治河西的推斷, 且進一步可知涼州遷治之所即武威郡姑臧縣也。

靈帝時代, 涼州又已還治漢陽郡。 《後漢書 虞傅蓋臧列傳》 載蓋勳靈帝中平元年前“初舉孝廉 爲漢陽長史” , 漢陽長史爲漢陽太守的主要屬官見文末附註 , 應與太守同治。而在蓋勳就任漢陽長史期間, 見“武威太守倚恃權埶 恣行貪橫 從事武都蘇正和案致其罪 涼州刺史梁鵠畏懼貴戚 欲殺正和以免其負 乃訪之於勳... 蓋勳乃諫鵠曰... 鵠從其言 正和喜於得免 而詣勳求謝 勳不見” , 此段文字雖未明確涉及當時涼州刺史的治所, 但以前後文意察之, 涼州刺史梁鵠及其從事史蘇正和應與蓋勳同城, 否則不易理解梁、 蘇二人訪詣蓋勳之舉。 按靈帝時代漢陽郡治冀縣, 則中平元年之前涼州業已由武威郡姑臧縣改治於漢陽郡冀縣也。

靈帝之後, 涼州治冀的局面便未再發生變動, 如《後漢書 虞傅蓋臧列傳》 : “中平元年 北地羌胡與邊章等寇亂隴右 刺史左昌因軍興斷盜數千萬... 邊章等進圍昌於冀” ; 《三國志 魏書 二李臧文呂許典二龐閻傳》 : “建安十七年 馬 超復圍涼 州所治冀城甚急” 。 獻帝建安十八年, 漢廷“省州并郡” , 涼州省并。 建安二十五年, 魏王曹丕割雍州河西地復置涼州, 以張既爲刺史, 《三國志 魏書 劉司馬梁張溫賈傳》 載張既之官時言: “今武威危急 赴之宜速” 、 “乃潛由且次出至武威 胡以爲神 引還顯美 既已據武威 曜乃至” , 則復置後的涼州應治於武威郡, 具體治縣雖史無明載, 疑即桓帝時代的涼州“舊治” 姑臧縣。

附註: 關於“漢陽長史” , 據《續漢書 百官志》 : “每郡置太守一人 二千石 丞一人 郡當邊戍者 丞爲長史” , 劉昭註引《古今注》 亦言: “(建武 十四年 罷邊郡太守丞 長史領丞職” , 則邊郡長史應即爲邊郡太守的主要屬官)

《后汉书·光武帝记》注释:“武威郡,故城在今凉州姑臧县西北,故凉城是也”。

凉州治所的准确时间地点——

《后汉书 窦融列传》 记载窦融更始年间出任张掖属国都尉, 在任至建武五年而归附光武帝, 光武即授其爲凉州牧。 至建武十二年陇蜀平, 光武帝于是“诏窦 融与五郡太守奏事京师... 融到 诣洛阳城门 上凉州牧 张掖属国都尉 安丰侯印绶 诏遣使者还侯印绶” 。 如此, 则凉州在光武帝建武五年至十二年间乃治于张掖属国境内(此实为武威属国), 唯具体治县未知(应即张掖属国都尉治所) 。 窦融之后的凉州所治, 以《续汉书 郡国志》 载凉州刺史治汉阳郡陇县观之, 或即改治于陇县也。

降至桓帝初年, 查《后汉书 张王种陈列传》 : “后凉州羌动 以种 暠爲凉州刺史 甚得百姓欢心... 迁汉阳太守 戎夷男女送至汉阳界 暠与相揖谢 千里不得乘车 及到郡 化行羌胡 禁止侵掠” , 若此时凉州仍治汉阳郡陇县, 则种暠之由凉州刺史转任汉阳太守, 何须言“到郡” 、 又何须“送至汉阳界” ? 另由种暠之官“千里不得乘车” 看来, 疑桓帝初年凉州刺史非但不治陇县, 且很可能远治于河西。 复查《水经 禹贡山水泽地所在》 : “泽水二源 东北流爲一水 迳姑臧县故城西 东北流 水侧有灵渊池 王隐晋书曰 汉末 博士炖煌侯瑾善内学 语弟子曰 凉州城西泉水当竭 有双阙起其上” 。 侯瑾,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全后汉文》 云: “瑾字子瑜 敦煌人 桓帝时徵有道 复徵博士 皆不至” ,桓帝时人侯瑾以姑臧县爲“凉州城” , 此合乎前文桓帝朝凉州可能已经迁治河西的推断, 且进一步可知凉州迁治之所即武威郡姑臧县也。

灵帝时代, 凉州又已还治汉阳郡。 《后汉书 虞傅盖臧列传》 载盖勳灵帝中平元年前“初举孝廉 爲汉阳长史” , 汉阳长史爲汉阳太守的主要属官见文末附注 , 应与太守同治。而在盖勳就任汉阳长史期间, 见“武威太守倚恃权埶 恣行贪横 从事武都苏正和案致其罪 凉州刺史梁鹄畏惧贵戚 欲杀正和以免其负 乃访之于勳... 盖勳乃谏鹄曰... 鹄从其言 正和喜于得免 而诣勳求谢 勳不见” , 此段文字虽未明确涉及当时凉州刺史的治所, 但以前后文意察之, 凉州刺史梁鹄及其从事史苏正和应与盖勳同城, 否则不易理解梁、 苏二人访诣盖勳之举。 按灵帝时代汉阳郡治冀县, 则中平元年之前凉州业已由武威郡姑臧县改治于汉阳郡冀县也。

灵帝之后, 凉州治冀的局面便未再发生变动, 如《后汉书 虞傅盖臧列传》 : “中平元年 北地羌胡与边章等寇乱陇右 刺史左昌因军兴断盗数千万... 边章等进围昌于冀” ; 《三国志 魏书 二李臧文吕许典二庞阎传》 : “建安十七年 马 超复围凉 州所治冀城甚急” 。 献帝建安十八年, 汉廷“省州并郡” , 凉州省并。 建安二十五年, 魏王曹丕割雍州河西地复置凉州, 以张既爲刺史, 《三国志 魏书 刘司马梁张温贾传》 载张既之官时言: “今武威危急 赴之宜速” 、 “乃潜由且次出至武威 胡以爲神 引还显美 既已据武威 曜乃至” , 则复置后的凉州应治于武威郡, 具体治县虽史无明载, 疑即桓帝时代的凉州“旧治” 为武威郡姑臧县。

附注: 关于“汉阳长史” , 据《续汉书 百官志》 : “每郡置太守一人 二千石 丞一人 郡当边戍者 丞爲长史” , 刘昭注引《古今注》 亦言: “(建武 十四年 罢边郡太守丞 长史领丞职” , 则边郡长史应即爲边郡太守的主要属官)

本文作者:慕容维维,别名独孤神威,字明维,毕业于南开大学,主攻匈奴学、突厥学、鲜卑学、魏晋十六国南北朝史研究的信息检索和数字化。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