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12月10号以来,我省陆续迎来多轮寒潮,气温下降,雪花飘落的天气带火了滑雪温泉游,上周末,袁家村的温泉度假酒店迎来这个冬季的首波客流高峰。从2007年开始发展乡村旅游,袁家村对游客的吸引力有增无减,一火就是16年,其间不乏模仿者、竞争者和创新者,但袁家村从未被超越。今年四月,袁家村再次收获一项国字号荣誉,入选“第一批全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村级典型案例”,也是陕西唯一入选案例,稳坐全省乡村旅游的第一把交椅。袁家村持续火爆的背后究竟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袁家村可以被复制吗?欢迎收听广播专题:袁家村的“说明书”,你看懂了吗?
出录音:袁家村什么东西都可以复制,关键看谁复制,以什么目的来复制。录音完
说话的是袁家村党总支副书记、村委会主任王创战。作为土生土长的袁家村人,他和很多人的看法一致,袁家村远离大城市,交通不便,既没有叫得响的名胜古迹,也没有独特的山水资源,能有今天的发展成绩,离不开返乡能人,党支部书记郭占武的带领。
2007年,袁家村响应礼泉县发展乡村旅游的号召,将在外创业已小有成就的郭占武招引回来。当时,西安和宝鸡的一些村庄因为发展农家乐,年收入已高达500万元。郭占武也想效仿,他给村民开会算帐,群众一片叫好支持,可听说要花三、五万元改造院落环境,99%的人打起了退堂鼓。时间不等人,郭占武抱着试一试的态度,给袁家村开出了药方,做“关中民俗文化”。袁家村党总支书记郭占武:
出录音:我们07年我们定位我们做民俗,用民俗来吸引游客到袁家村来旅游,然后呢,让农民跟着旅游再去挣钱。所以,我们的思路是因地制宜,就是自己根据自己的地方,给自己想了一个发展的办法。录音完
所谓“民俗旅游”,就是让乡村生活本身成为旅游产品,吸引城里人到农村寻找乡愁记忆,既不需要花钱打造,也没有过高的技能要求,村子就是景区,家里就是景点,游客就像是远道而来的亲朋好友,可以吃到主人家的拿手好菜,可以欣赏老艺人的皮影制作、手绘年画,还可以进入老作坊,观看榨油酿酒的过程。在缺人缺钱,没有旅游资源的情况下,袁家村的旅游产业按照“因地制宜”的思路,以民俗游+农家乐的方式起步,并顺利发展了两年。
两年之后,袁家村遇到了几乎所有发展乡村旅游的地方都会遇到的问题:农家乐的菜品千篇一律,严重的同质化逐渐消磨掉了游客的热情。如何破题?袁家村的管理团队顺势提出了以“单品单店”的模式打造“小吃一条街”,日后,这里也成为袁家村最具有代表性的符号和经久不衰的根源所在。袁家村村委会主任王创战:
出录音:我们09年我们开始做了一条袁家村的小吃街,就是把陕西所有的传统小吃,我们集中在袁家村,我们要求现做现卖,要求小吃的店不能重复,要求从源头上供应原材料,保证食品安全。录音完
在食品安全的基础上打造“单品单店”的小吃街,这听起来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同一时期,出现在全国各个旅游地的小吃总是大同小异,食品安全问题更像是雾里看花。可是,袁家村人怀揣最朴素的愿望,用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方式做到了。对此,一直从事袁家村发展模式课题研究的咸阳市委党校经济教研室的郭芮深有感触。
出录音:包括我怀孕的时候,我在单位有时候不吃单位的食堂饭,我就点的是袁家村的饭,因为他们确实能保证他们的食品安全。据我了解袁家村他们有个口号叫“农民捍卫食品安全”,去打造一个就是现在我们城市人去追求的那种无公害绿色的这种食品,绿色健康食品。录音完
“农民捍卫食品安全”更像是一句口号,但袁家村就是有本事让消费者信服。用郭占武书记的话讲,农民不懂什么大道理,但一辈子从地里刨食吃,他们就是食品安全的天然捍卫者。对于外界关心的操作环节,那就更不需要复杂的条条框框,简单方便,容易上手是最大的指导原则。袁家村村委会主任王创战:
出录音:我们没有标准化认证,就比如说小麦,什么品种的原料,什么加工过程,比如说你是传统的加工过程,还是现在的加工过程,有没有添加剂,这是我们可能更多对食品安全的一个标准,就是原料、工艺和你的产品的品质。录音完
为了保障食品安全,袁家村作坊都采用“前店后厂”的生产销售模式。每名村干部都是食品安全监督员,所有农民经营户都写下庄重的食品安全承诺,并制作成牌匾高悬在醒目的地方,比如,有的店主挂牌发誓:“羊血如有掺假,甘愿祸及子孙”。质朴的语言将关中百姓的实诚性格体现得淋漓尽致,游客也更加放心地大快朵颐。于是,在没有严格标准化的情况下,经营户们自发形成的维护食品安全的行为共识,成为袁家村又一个成功的秘密。袁家村村委会副主任徐阿兰:
出录音:我们是希望在这个地方呈现的是百花齐放的一个小吃的业态。那么我们坚持的一个点就是单品单店,单品单店里头你不可避免的一个问题,就是有的挣钱多,有的挣钱少。这个时候你必须得让这些挣钱的产业带动这些不挣钱的产业,让袁家村进入到一个可持续性发展的过程当中。录音完
当袁家村进入可持续发展,每个人都能从中受益的时候,那么,大家自然愿意主动维护包括食品安全在内的所有营商环境。袁家村小吃街刚成立的时候,以“单品单店”为目标,通过竞争上岗招览了一批手工艺人,凭借着不错的味道和公道的价格,一些商户的生意异常火爆。可是,问题也随之而来。袁家村村委会主任王创战:
出录音:你做这个东西能挣钱,我在我家里开始也偷着做,比如你做豆腐能挣钱,我在我家里也偷偷的做豆腐,你的酸奶能挣钱,我在我家里也偷着做酸奶,我们发现市场开始有一点乱。我们为了不让你做,于是我们就搞了8家合作社。录音完
一家挣钱,家家仿效,一个东西卖得好,一窝蜂都去干,那就都赚不上钱。在小吃街运营差不多三年之后,2012年,袁家村选择了菜籽油、豆腐、酸奶等8个品类,成立专业合作社,吸纳村民入股,以此来解决产业发展和农民利益之间的关系。让人始料未及的是,入股的村民寥寥无几。袁家村村委会副主任徐阿兰:
出录音:因为实际上刚开始的时候,村民对我们村委会领导班子的公信力还不是很强,而且他认为你没有能力帮他挣到钱,就算有能力帮他挣到钱,中间会不会有两张皮的效应。录音完。
面对村民的观望,袁家村的管理团队再一次站出来,由村干部带头入股,等经营一段时间,有了明确的收入产出比,觉得百分之百能赚钱之后,再把钱撤出来,给村民们第二次入股的机会。这样一番操作下来,村干部赢得了村民的绝对信任,今天,如果袁家村再有开店入股的机会,村民们甚至都不问项目和选址,就会拿钱出来入股参与。如今,袁家村的合作社已经从最初的8家发展到30多家,他们将产品卖给游客,也直接供应给做小吃的商户,不仅实现了当初“单品单店”的目标,也成
功将旅游三产转变为二产的加工项目,周边村民的农产品也在袁家村有了销路,农民不用直接面对大市场,通过三产带二产促一产,袁家村的三产融合之路不仅顺理成章,而且越走越宽。
目前,在袁家村的经营者达3000多人,其中,原住村民只占三成,但是村里每一项产业都与他们的利益息息相关。袁家村村民王全胜:
出录音:不挣钱给村民也不入股,你像小吃街那个羊肉串就烤羊肉串那一个(项目),我入400块钱,一年要分2400,家家户户都入,不是我一个入。(记者)你现在大概入了十几家?那一年能拿到多少钱分红?应该10家左右,不到20万,我入的还少。录音完
通过入股合作社,袁家村村民发展产业的积极性被彻底激活,人人是股东,户户有分红,村民50%以上的收入都来自入股分红。值得一提的是,在入股时,袁家村还有一个重要原则,就是“钱少先入,钱多少入,照顾小户,限制大户”,以此来平衡不同收入的股民。袁家村酸辣粉合作社负责人马秋凤:
出录音:当时我就不理解,我说我在这经营我自己有钱投资,我为什么要给大家分对不对?就是第一年当你分红的时候,好多的群众他就是握着我的手说了这样的话说,感谢你,你看我什么都没有干,我今年分了这么多的钱,每个人都是感谢,这个时候我就感到非常的自豪,我就有一(种)成就感。别人入我的股,我也入别人的股。录音完
发展引发了村民利益关系的巨大变化,同时也激起了村民心理的剧烈波动,袁家村用调节股份的方式,避免两极分化,商户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监督,抱团发展,既确保了袁家村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又兼顾到每家每户的个人利益和眼前利益,从根本上保证了袁家村的可持续发展。袁家村党总支书记郭占武:
出录音:袁家村在走共同富裕,我们会在产业上不停的调整,调整到大家的贫富都不会差距太大,但是没有天上掉馅饼的,不可能说你不干平均分配,我们没有这个。我们解决农民的问题是先让他挣钱,再改变他的思想。录音完
纵观袁家村的整个发展过程不难发现,解决农民的问题始终是郭占武的核心理念,如果不能让村民挣到钱,不能调节收入分配,乡村旅游就会无序发展,恶性竞争,起步于农家乐止步于农家乐,而不可能做成产业,郭占武一步步把村民培养成为经营主体,让村民当老板和股东,家家有生意,人人能挣钱,而这一系列的利益调整和制度安排,也最终成就了袁家村的持续火爆。
出录音:(记者)你们是哪里的游客?我们是四川的。(记者)你们是第一次来吗?第一次。(记者)觉得咋样?可以。感觉很不错的,吃美食看风景。(记者)您是哪里人?我是咱西安的。(记者)您第几次来袁家村?我经常来一周来一次。小吃还可以,价格也不高。录音完
2015年,有了8年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经验的袁家村把目光投向了村外,“袁家村”品牌入驻西安高端商业综合体,通过“关中传统小吃+优质食材”打出了一片天地。每家城市店就是一个农民合作社,有能力的农民把人带出去,没能力的农民把钱带出去,村民直接或间接跟着袁家村受益。由村民投资600万元的西安首店,仅9个月就收回了全部成本。袁家村大本营也逐步发展起了酒吧、民宿、温泉度假酒店等多种业态。
在自身体量不断扩大的同时,袁家村还向外输出经验和人才,陆续在青海、河南、山西、海南等地打造属于当地的民俗旅游体验地,让‘袁家村’品牌扬帆出省,走向全国。袁家村村委会主任王创战:
出录音:一个地方一个特色,就是我们在袁家村就做陕西的民俗,我们在运城做山西的民俗,可能里面的产品也不太一样,风格也不太一样,我们最后的目标是你要看民俗,必须去当地的袁家村。录音完
从2007年摸着石头过河的起步,到2023年村集体经济年收入破10亿元,袁家村的每一步都走得小心翼翼,同时,也无比铿锵有力。抛开地域、民俗、小吃等这些成功要素,有人说,袁家村的成功关键在于有郭占武这样的带头人,可是,郭占武的威信也不是外界认为的先天就有,而是在不断帮助村民挣钱,公平合理给群众分钱的过程中逐步树立起来的。袁村家酸奶合作社负责人何林:
出录音:干这个事的目的就是要带领着农民一块挣钱,如果一个人能挣的话,郭书记一个人把这全挣完了呀,把村里全挣了,为啥郭书记不挣呢?我们这也是一样的,比如你也可以挣更多的钱,但是可能就想着我们咋能把这个合作社弄好。录音完
对于袁家村人来说,袁家村从来都不是一个静态的名称,而是一种不停探索的模式。袁家村没有一切都是规划好的按部就班,有的是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耐心和智慧,循序渐进、由小到大、由单一到多元,真正以农民为主体,解决好农民的出路,这才是属于袁家村的“说明书”。咸阳市委党校经济教研室郭芮:
出录音:村里面工作人员跟我们说,好多人就过来量他们这些建筑物的长宽高回去复制个小吃街,就很多都不成功的。这些模式都可以复制,但是你的目的是什么?你的目的是要促进共同富裕,那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一个目的,那你是可以复制的,但是如果你是那种你想挣个快钱什么,那你复制下来也没用。录音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