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县是国家扶贫重点县和六盘山片区县。近年来,始终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治本之策和根本路径,认真贯彻中省市脱贫攻坚及产业扶贫工作的战略部署,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要求,以“抓党建、兴产业、促脱贫、争一流”为目标,聚焦产业、创新模式、健全机制,打造大产业、构建大板块、实现大覆盖,持续深化“菜单式”扶贫,形成了“1265”的产业扶贫新格局(“1”是一张“菜单”,精准到户;“2”是双百基地,嵌入承载;“6”是六大板块,统筹推进;“5”是五大新兴业态,全面突破)趟出了一条现代化产业扶贫新路子,产业扶贫在脱贫攻坚战中发挥了“压舱石”作用。先后为全国蜂业扶贫工作经验交流会、全国食用菌绿色生产与栽培技术培训班和全省产业扶贫现场会等重要会议提供观摩现场,承办全省农村经济工作会、全市农业局长半年工作座谈会;“借袋还菇”扶贫合作模式获全国“食用菌产业精准扶贫十大模式”,丰田蜂业专业合作社获2018全国10家“蜂业扶贫示范企业”;和氏澳贝佳婴幼儿配方羊奶粉被授予第二十五届中国杨凌农高会“后稷特别奖”;新华社《内参选编》等媒体相继报道产业扶贫经验做法,被确定为全国农村产权改革试点县。2018年12月,产业扶贫工作经验做法得到省政府主要领导的肯定批示。2019年5月7日,省人民政府网站发布公告,陇县退出贫困县序列。2020年9月接受九三学社中央民主监督,获得较好成效。
一、不断深化“菜单式”扶贫,开辟产业扶贫新路径。精准、高效是产业扶贫的核心要义。我们不断加深对产业扶贫的认识,坚持因地制宜,遵循客观规律,紧跟产业发展新形势,及时调整产业扶贫组织形式,实施“三大步”战略,推进产业可持续发展、群众可持续增收。第一步:推进“菜单式”全覆盖、力促扶贫精准化。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依托陇县奶山羊、苹果、核桃、烤烟、旅游、食用菌、中蜂等特色产业,创造性开展“菜单式”产业扶贫。按照“长短结合、因地制宜”原则,为贫困户量身定制种植、养殖、就业创业、生态、电商、旅游、光伏七类37项产业菜单,实行政府配菜、贫困户(村)点菜、部门上菜、考核评菜。从2016年开始,全县已组织落实贫困户五轮点菜,覆盖15826户贫困户。第二步:打造“双百”基地、实现群众组织化。产业精准到户后,急需解决技术、管理、经营等问题,急需提高产业质量效益。2017年以来,我们以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牧场)等为主体,投入贫困户每户5000元的产业直补资金和每户5万元的无息无担保小额贷款,以及每个公司、合作社200万元的半贴息贷款,聚力打造“双百”产业扶贫基地(即建设100个双百基地,每个基地带动100户贫困户),推动大产业与小家庭精准对接。“双百”基地既发挥市场主体在理念、管理、技术、市场等方面优势,极大地推进产业快速发展、提质增效;又减少了贫困户“单打独斗”式生产经营,通过“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有效规避市场风险,促进了贫困户“抱团”脱贫、稳定获益。全县建成嵌入式“双百”基地106个,其中养殖基地34 个、果业基地 26个、种植基地25个,旅游、电商、光伏等基地 21个,通过入股分红、托养代管、土地流转、园区带动、能人帮带五种联结机制,带动1.2万户贫困户发展产业,推动陇县产业扶贫迈上了基地承载新阶段。第三步:壮大产业板块、加快产业规模化。围绕全省“3+X”产业结构布局,按照“板块式布局、链条式集聚、循环式生产、集约式发展”思路,持续开展农业结构调整大会战,形成了举县兴羊乳、台塬栽苹果、川道食用菌、特色抓烤烟、浅山上核桃、深山育中蜂的产业板块发展格局。以和氏乳业、关山乳业两家龙头企业为引领,打造千河两岸奶山羊产业带;依托陕果集团的技术优势和盛源果品外贸出口优势,在南部山区打造苹果产业带;以“中国核桃之乡”和“陇州核桃”地理标志为引领,在北部山区沿线打造核桃产业带;以建设“陕西优质烤烟强县”为引领,以曹家湾镇为核心,在适宜地带打造烤烟产业板块;以建设温水香菇特色小镇为核心,建成中国西部食用菌之乡,打造食用菌产业板块;以打造“桃园蜜谷”和“花园蜂谷”为引领,依托八渡、固关、天成优越的自然资源,打造中蜂产业板块。引导“双百”基地组建基地联盟、合作社组建联合社,打破区域界限,共享生产要素,统一技术标准,抱团扩大生产,推进产业规模化集约化高效化发展,进一步将贫困群众嵌入产业链、融入大产业。
二、完善利益联结,培育产业扶贫新动能。产业扶贫中,产业主体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及方式至关重要,既牵涉到经营主体能否持续发展,主导产业能否持续壮大,又关乎贫困群众能否持续增收。按照“党支部+X+贫困户”产业扶贫组织形式,强化利益联结,动员群众充分参与。探索总结出了生态羊乳全产业链扶贫模式、“借袋还菇”扶贫合作模式、园区带动模式、能人帮带模式、入股分红模式、旅游、光伏、电商等新兴业态扶贫模式,通过入股、土地流转、劳务务工、托养代管等方式做实了产业扶贫利益联结。①生态羊乳全产业链扶贫模式主要是采取分户扩群、入股分红、基地带动、饲草种植、就业务工、技术支撑6条途径,引导贫困户全产业链参与百亿生态乳都建设,带动贫困户4861户,切实将贫困群众嵌入产业链、融入大产业。2020年获国家级现代农业(奶山羊)产业园,又被确定为国家级奶山羊规模养殖标准化示范区。②“借袋还菇”扶贫合作模式主要是按照“党支部+基地+贫困户”的组织形式,在党支部的引领下,通过“三免一借两保障”措施(即由食用菌生产企业免费向贫困户提供1个菌棚,免费供水供电和技术培训,租借菌袋8000袋,香菇以保底价回收、每季每棚保底收入8000元),将贫困户和企业结成联利、连心、联营的利益共同体,解决贫困户缺乏资金、技术和销路的问题,实现“双赢”。③园区带动模式是对于自愿流转土地的贫困户,采取园区带动的模式,1730户贫困群众通过流转土地,与农业园区结成利益共同体,既获得土地流转租金,又腾出劳动力在园区务工或外出打工,实现一份土地多份收入。如陇县盛源果品公司(东南现代农业园区),年苹果出口创汇1200万美元,占宝鸡市果品出口份额的60%,带动贫困户136户,人均增收3600元。④能人帮带模式是对于具有劳动能力但缺乏产业技术经验的贫困户,采取能人帮带的模式,组织全县470余名职业农民、土专家和专业大户,为贫困群众传经验、教技术,带动2350户群众发展产业。⑤入股分红模式是对于自身发展能力不足的贫困户,采取入股分红的模式,依托绿能牧业、宏盛农牧公司等经营主体,实行产业直补资金、土地入股等形式,与贫困户组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实体,全县2231户贫困群众入股,年终分红收益。⑥新兴业态扶贫模式是按照“五大新兴业态+贫困户”的“多元化”扶贫模式,全面实施“全域旅游富民”战略,通过打造旅游扶贫示范基地、旅游扶贫示范村,发展农家乐、民宿、旅游商品售卖户等带动贫困群众致富奔小康。关山旅游公司通过扶贫债券,流转土地,吸纳贫困群众从事保洁、商品零售等旅游服务,带动群众增收。按照“1+13”社区工厂建设布局,实施就业扶贫,通过公益性岗位、村镇社区工厂、技能培训等带动脱贫,实现了“楼上住人、楼下就业”;积极实施光伏扶贫,电商扶贫,生态扶贫,通过新兴业态使贫困户实现多渠道增收。
三、加快“三化”协同,推动产业扶贫新跨越。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为脱贫攻坚提供强力产业支撑。一是加快质量标准化。标准化是产业迈向中高端市场的通行证。我们不断健全贯穿产前产后产中、覆盖六大特色产业的标准体系,有效提高了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14户龙头企业、合作社的农产品通过了“三品一标”认证,先后获评国家奶牛养殖标准化示范区、国家绿色核桃生产标准化示范区,尤其在羊乳粉标准化领域,小羊妙可实验室通过了CNAS认可,和氏乳业牵头制定陕西省羊乳粉质量地方标准,同步建设省级羊乳研究中心和国家羊乳工程研究院,全力争取羊乳粉行业定标权。二是实施产业品牌化。把品牌建设作为一项战略性投资,县级层面主推生态乳都、大美关山两大优势品牌,带动两大战略产业不断扩大市场份额、持续蓬勃发展。聘请专业团队策划包装,推出“大美关山”区域公共品牌,培育30户子品牌,有力推动陇县羊乳粉、苹果、核桃、食用菌、中蜂等名优特产走出去、火起来。三是推进营销信息化。巩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成果,构建了县镇村三级电商服务网络,目前全县已创办中小电商企业30多家、网店微商530户,3000多人从事电商工作,上线陇州名优特产、民俗工艺品、陇县美食等特色产品近百种,年网络零售额突破2亿元。借助互联网营销张力,大力推进“电商扶贫”,建成4个电商扶贫基地,帮带900多户贫困户代销产品、增加收入。深化与陕西“寻秦集”移动平台合作,帮助1300多户贫困户月均代销产品2.5万件、销售额近100万元,为产业扶贫插上了信息化的翅膀。
四、推进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一是全面摸清家底。以全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县为动力,按照“碗好不如面好”的思路,以改革助力脱贫、以改革推动乡村振兴,立足实际,大胆探索,整县推进,按照中省市要求,确定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12345”工作法(围绕“还权赋能”这个核心,抓好资产、人口“两个清查”,落实资产清查结果、成员身份确定结果、股权配置结果“三个公示”,做到组织机构、政策指导、规章制度、民主监督“四个到位”,重点把好宣传发动、清产核资、股东确认、股份量化、建立组织“五个关口”),进一步规范操作程序,积极稳妥扎实推进。全县104个行政村全面完成了改革任务,共清查集体资产5.65亿元,其中,货币资金5586万元,经营性资产1.173亿元,非经营性资产4.453亿元;资源性资产134.45万亩。确定集体经济组织成员23.02万人,发放股权证5.3万本,成立村集体经济组织104个。二是创新方法改革。按照“2-3510”工作模式(一是在产权制度改革工作方面,重点清查3类资产,抓好5个关键环节,组建“10有”规范化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二是在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方面,建立3种发展机制,实行5星级管理,通过10种途径发展村集体经济),因地制宜,因村施策,按照“跟着走、并着走、自己走”的原则,各村采取入股联营、合作开发、村企联营3种发展机制,积极推动龙头企业、产业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社、能人大户等以资金、技术、场地等形式与村集体进行联营联建,消除了集体经济空壳村。全县村集体经济组织累计分红1680万元,大大增加了农民及贫困户收入,实现了可持续增收。三是壮大村集体经济。为确保改革工作顺利推进,县财政列支专项经费260万元,其中,村级工作经费245万元,县级工作经费15万元。为贫困村注入集体经济发展引导资金3403万元,为10个深度贫困村注入产业发展资金和集体经济补助资金1300万元;整合各级涉农财政资金2.04亿元,重点扶持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发展产业扶贫项目192个,注入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发展产业,撬动社会资金1.12亿元,为壮大集体经济提供了资金支撑,2019年全县农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到2054.74万元(其中可分配收入达到1353万元)。
五、配套保障体系,激发产业扶贫新活力。建立产业规划体系。县级编制完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规划、产业扶贫5年规划、农民收入倍增规划,以及100万只奶山羊、100万亩核桃、4万亩烤烟转型发展等专项规划,镇村和贫困户均编制特色产业5年规划和年度计划,为产业扶贫绘制了路线图。建立资金保障体系。县财政出资担保金撬动金融贷款,累计向3772户贫困户发放小额贷款1.83亿元、新型经营主体产业贷21笔2382万元。73个互助资金协会借款5635户3731.49万元。投入产业扶贫专项资金、整合涉农资金,用于产业扶贫3.44亿元,为发展扶贫产业提供了资金保障。建立技术服务体系。强化与世界奶山羊协会、西农大、北林大等协同创新,引进“羊博士、羊硕士”,建成西农大旱作农业、核桃试验站及奶牛、奶山羊试验基地,创建宝鸡农民科普大学。建立技术服务110指挥体系、产业发展指导员服务队伍、特聘农技员队伍三支技术服务队伍,推行“一个电话,专家上门”服务模式,整合农、畜、果、烟等部门专业农技人员力量及能人大户、乡土专家等力量,开展“三送一扶”(送政策、送资金、送技术,扶志气),技术服务3.5万户次,确保每个脱贫户掌握1-2门生产技能,每个贫困村培养1名技术能手,使贫困户学到发展技能,走上致富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