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2024第七届小龙虾产业大会暨第三届江西永修龙虾节在江西永修开幕。经过多年发展,永修小龙虾年产量超4万吨、综合产值达20亿元,一跃成为江西小龙虾养殖第一县。
第三届江西永修龙虾节现场。新华网发 李攀攀 摄
一水两收实现生态双赢
随着龙虾季的到来,永修县26万亩稻虾田也迎来“满塘红”。
永修县毗邻鄱阳湖,修河、潦河两大水系贯穿东西,丰富的水资源为稻虾综合种养模式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稻虾连作”喜获丰收。新华网发 梁振堂 摄
“简单来说,稻虾综合种养模式就是‘稻虾连作’,即一个生产周期养一季小龙虾,种植一季水稻。”据永修县三角乡稻虾养殖户彭玉安介绍,4月初在水田里投放虾苗,小龙虾以稻田杂草为食,其粪便能增强土地肥力。这样既不影响粮食生产,又能养好小龙虾,“稻虾连作”让一片水田实现两份收益,助力农民增收。
“‘稻虾连作’相比以前单纯种植水稻的话,农药化肥使用量减半,成本节约了不少,大米的品质也更好了,两者种养结合堪称‘天作之合’。”谈及种养模式,彭玉安算了一笔账,以前种稻每亩收益200元至300元,现在每亩额外增收2000元至3000元,收益提高了一大截。
近年来,永修县大力发展以稻虾为主导的特色农业。为支持稻虾养殖,该县专门出台了稻虾产业发展方案,推动稻虾种养发展,全县种养面积呈指数增长。如今,永修稻虾养殖面积突破26万亩,稻虾产业综合产值达20亿元,成为“中国生态小龙虾之乡”“中国小龙虾全产业链发展示范县”。
“在实施稻虾连作的农田,单季水稻产量稳达1200斤以上,高产示范田最高单产达2200斤,实现‘吨粮田’突破,促进了农民增收,巩固了粮食安全。”永修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
小龙虾“爬”向全国大市场
清晨,位于永修县的江西小龙虾交易中心,人头攒动、门庭若市,一筐筐鲜活的小龙虾被有序地分拣、装箱,或被送往小龙虾精深加工厂,或“坐上”开往全国各地的冷链快车,完成从“田间”爬上“餐桌”的旅程。
江西小龙虾交易中心内工人正在分拣小龙虾。 新华网发 梁振堂摄
“稻虾田就是‘聚宝盆’!”谈起小龙虾养殖,永修县三角乡稻虾养殖大户徐绘高激动地说,这正是当地养虾人对稻虾产业发展信心十足的生动写照。
“以前,我们的小龙虾出售完全靠虾贩,价格由他人主宰,利润不高。现在县里发展小龙虾产业集群,建起了龙虾交易中心,小龙虾可以每天送达全国各地,利润就更可观了。”在交易中心现场,徐绘高边打包边说,“现在每天能卖出2000斤龙虾,而且是自己发货,我们对养虾更有信心了。”
“稻虾连作”如何做大做强?龙头引领是关键。永修县引入全国最大小龙虾交易公司——湖北潜江潜网集团,建立了江西小龙虾交易中心,有效解决虾农虾商养虾难、卖虾难、卖价低、运输难等难题,构建了融生态养殖、加工贸易、餐饮文化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
“进入5月后,每天交易量达200吨,物流覆盖全国200个城市。”江西虾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周鑫如是说。据了解,目前,永修涉虾专业合作社近500家,自主种养农户超2700户,直接受益者超15万人。
小龙虾产业链延伸更长
永修小龙虾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出了江西省规模最大的小龙虾产业集群,迅猛的势头也让企业看到商机。
在江西柳伍食品有限公司小龙虾加工厂内,12条生产线按需有序运转,挑拣、清洗、浸泡、蒸煮、分选等10多道小龙虾加工工序在流水线上高效完成。“我们已具备日加工量300吨小龙虾产能,销售网点遍布全国各重点城市。”江西柳伍食品有限公司行政部经理任净表示,永修龙虾已从季节“网红”变成全年“长红”。
近年来,永修科学谋划产业发展路径,坚持“龙头引领、全链发展”的思路,全力推动稻虾产业全链条提档升级,坚定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虾客天下美食街夜景。新华社发 宋建明 摄
入夜后,白天蒸腾的热浪逐渐消散,在永修县虾客天下美食街,各种口味的龙虾香气飘散开来。喧闹的街市上,不少来自南昌、九江等地的食客三五成群,围坐桌前大快朵颐,品尝来自鄱阳湖畔的小龙虾。
酒香也怕巷子深。只有走出去,才能让小龙虾香飘更远。
五一假期,2024第七届中国小龙虾产业大会暨第三届江西永修龙虾节系列活动之一的“永修龙虾进南昌专场推介会”先后走进南昌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红谷滩万达广场,吸引了众多市民品尝美味永修小龙虾。
“不久前,我们在北京开启永修龙虾专场品鉴会,掀起了新一轮永修龙虾消费热潮,让永修龙虾真正走向全国。”永修县农业农村局水产技术指导股负责人邵徽禹表示,在这次龙虾节期间还举办了2024中国小龙虾产业高质量发展交流会、江西省小龙虾养殖技术培训会、优质农产品展示展销会、小龙虾烹饪创新大赛等活动,提升永修龙虾节的知名度,助力永修小龙虾产业做大做强,促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