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陇县人

传统小吃“五香”有了食安标准

(来源:网站编辑 2024-06-05 18:29)
文章正文

用一种专门的豆皮裹上剁碎的精肉、荸荠、葱等,包成如春卷状,再放下油锅炸成外观焦黄、芳香酥脆的佐餐美味……炸五香条(卷),是闽南人最喜爱的地方传统小吃之一,早在1931年出版的《厦门指南》等史料中就有记载。1998年和2001年,炸五香条(卷)先后被认定为“福建名小吃”和“中华名小吃”。

如今,炸五香条(卷)已成为闽南婚丧喜庆、逢年过节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一道佳肴。不过,这样一种声名在外的地方传统美食却一直缺失“标准”。近日,厦门市食安联正式向社会发布《供厦食品 预制菜 五香条(卷)》食品安全团体标准,于今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从此,这种闽南特色传统名吃第一次有了自己的食品安全标准。

外观色泽气味等都有具体要求

随着预制菜的兴起,一些传统小吃也开始借力这股大潮,谋划做大做强。在闽南,不仅包括福建胜福食品在内的冷冻五香条生产企业应运而生,还有一些知名网红小作坊,比如八市阿杰五香、同安卢聪艺小吃等,也将半成品五香条卖给消费者,深受市民游客喜爱。但由于没有食品安全标准,五香条的食品安全难以把控,尤其是主要原料猪肉的选料和配比存在较大差异,缺少了食品添加剂使用规范,也存在一定的食品安全风险隐患。

为更好地规范五香条的生产经营,让消费者吃得更放心,今年初,在市市场监管局积极推动下,厦门市食安联牵头,福建省胜福食品有限公司、厦门宏旺味香食品有限公司、厦门市质检院、厦门中集信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共同起草了《供厦食品 预制菜 五香条(卷)》团体标准,适用于速冻而成的需熟制后方可食用的预包装五香条(卷)产品。

该标准首次以标准形式为五香条(卷)定义,并从外观、色泽、气味和滋味、杂质等四个方面给出感官的具体要求,还引入香港、台湾地区较严格的食品安全技术指标,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产品标准,填补了五香条这一闽南特色小吃的食品安全标准空白。

据介绍,此次发布实施的标准严格遵循国家前不久出台的《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中,规范预制菜范围的相关要求。由于该产品无相应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部分指标的设定参考了SB/T 10482-2002《预制肉类食品质量安全要求》和T/XMSSAL 0058-2023《供厦食品 预制菜》的要求。

产品标签须标注猪肉含量

技术指标上,标准对五香条的感官要求、理化指标、污染物限量、食品添加剂、农兽药残留限量和微生物指标等都进行了规定。其中,特别将蛋白质、食盐、淀粉、过氧化值和挥发性盐基氮含量作为产品的重要质量指标,做了明确规定。

“五香条(卷)的主要原料为猪前腿肉,蛋白质指标主要为衡量猪肉的含量。”标准主要起草人之一,厦门市供厦食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高静介绍,五香条产品蛋白质指标为每100克中不得少于8克。

在五香条(卷)中加入淀粉,一方面可以起到肉质鲜嫩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起到黏稠剂的作用,便于馅料黏合、易于包裹于豆皮中。但淀粉过多加入会降低产品的品质。为确保产品符合工艺要求又不影响产品品质,标准规定淀粉含量每100克中不得多于10克。“有了标准,以后五香条里猪肉和淀粉各加多少就有了统一的尺度。”标准起草人之一,福建省胜福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洪胜煌说,“通过蛋白质和淀粉的限量指标,更便于企业控制产品的营养和口感,保证品质,也可避免以次充好。”

此外,为控制产品的新鲜程度,防止其腐败变质,标准对反映产品鲜度的主要指标——挥发性盐基氮含量作出限定,规定每100克中不得高于10克,严于预制肉类食品质量安全要求推荐标准的要求。

五香条在制作过程中会加入保水剂磷酸盐,以获得缩水效果,使得肉质更嫩、更鲜美。为体现供厦食品的高品质,标准还特别规定,五香条产品除了磷酸盐外,不得添加任何食品添加剂。

高静介绍,为更好地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标准中增加了必须在产品标签中标注主料猪肉含量的要求。由于标准适用的是预制菜品,其食用方法(即烹调方法)会直接影响消费者的体验,标准还特别要求产品在标签中应标注食用方法。

链接

标准让地方美食“走得更远”

“此次五香条团体标准的出台,旨在提升供厦食品安全水平,也是我市在食品领域打造‘厦门标准’的又一尝试。”市食安联相关负责人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近年来,不少地方传统美食都努力从“深巷”走向四方。但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和速食产品线的研发,偷工减料、“挂羊头卖狗肉”等问题时有发生,影响了消费者体验和美食本身的口碑,不利于地方美食形成产业规模。在此背景下,制定标准无疑有利于树立标杆品牌,推动行业良性发展。

据了解,2020年起,市食安办指导市食安联,逐步建立覆盖“从农田到餐桌”全链条的供厦食品安全标准体系。“供厦食品安全标准”指的是结合厦门实际,对标国内国际先进食品安全标准,由市食品安全工作联合会组织制定的团体标准。目前已发布的供厦标准达105个,累计两千多项指标严于国家标准。其中不乏手工面线、土笋冻、马蹄酥、姜母鸭等,立足厦门本地特色制定的传统特色食品供厦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传统特色小吃食品标准的空白。2021年,市食安联推动厦门老字号协会和多家知名土笋冻小作坊制定的《供厦食品 土笋冻标准》,日前还成功升级为福建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在此次发布实施的五香条(卷)供厦标准中,见不到“适量”“少许”等模糊制作说明的出现,而是从感官性状、营养成分等方面将制作流程进行了量化。“地方传统美食要走向更大的市场,没有统一的标准,品质和风味千差万别,就很难形成品牌效应。”采访中,几家五香条生产企业代表都认为,制定统一标准,不仅能有效保障食品的安全,也是地方传统美食实现品质化、品牌化、产业化的必经之路。

“以标准搭桥,地方美食在对外发展的过程中才不会变质、变味。”市食安联相关负责人表示,供厦食品标准将继续把保障民生放在首位,通过保留美食最核心的传统特色,引导店家规范美食制作,改变经营模式,让地方特色美食拥有更安全的生产环境、更地道的生产工艺、更优质的服务,让消费者可以吃到更加卫生和安全的美食。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