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陇县人

西北过年风俗美食盘点

(来源:网站编辑 2024-06-06 21:29)
文章正文

  酸汤水饺是一种陕西地区历史古老的汉族传统小吃,具有1000多年的历史。酸汤水饺是把羊肉水饺放在特制的酸汤内食用。酸汤含虾皮、熟芝麻、香菜末、韭菜末、牛油、香油、鸡油、甜醋、酱油等13种调料。

  羊肉泡馍

  羊肉泡馍,亦称牛羊肉泡馍,古称"羊羹"。西北回族风味美馔,尤以陕西西安最享牛羊肉泡馍盛名,北宋著名诗人苏轼留有"陇馔有熊腊,秦烹唯羊羹"的诗句。它烹制精细,料重味醇,肉烂汤浓,肥而不腻,营养丰富,香气四溢,诱人食欲,食后回味无穷。因它暖胃耐饥,素为西安和西北地区各族人民所喜爱,外宾来陕也争先品尝,以饱口福。

  商州糍粑

  糍粑,本来是南方人用一种江米(糯米)做成的食品,但是陕西商州人的糍粑不是用江米做成的,而是用洋芋做成,是镇巴柞水一带人们夏秋季节的主食之一,本地人叫此为“调和饭”,据说可以与关中的米面相媲美。山里人习惯了他们的洋芋糊汤饭,而一旦来了客人便以“硬糍粑”来招待客人,从而糍粑亦成为陕南乃至陕西的一道名贵风味小吃。

  肉夹馍

  肉夹馍是古汉语“肉夹于馍”的简称,陕西省特色食物之一。在肉夹馍中,以陕西地区的“腊汁肉夹馍”(猪肉)和宁夏地区的“羊肉肉夹馍”最出名。腊汁肉夹馍是陕西省著名西府(宝鸡市)小吃和西安市著名小吃。宁夏的肉夹馍为羊肉馅,每个摊前摆有炉子,和西北其他地方的馍没有区别。

  陕西年俗

  陕西民风古朴,春节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岁首。古代的“年”不是在腊月二十九或者三十,而是在“腊日”,即后来的“腊八”。南北朝以后才把腊祭移至岁末。到了民国时,改用阳历,才把阴历的“年”叫作春节,因为春节—般都在“立春”后,因而称其为春节。

  陕西人如今仍把春节叫作“过年”,并流传下来一个关于过年的故事。在远古时,有一种叫“年”的猛兽,每当寒冬将至新春来临的夜晚。出来食人,使得人们不得安宁。人们在与“年”的搏斗中,发现这种凶残的猛兽最怕火光和响声,于是人们想了个办法,一旦“年”出现时,便燃起大火,投入竹节,“年”一见熊熊大火,听见叭叭炸响的爆竹,就逃遁得无影无踪。后来,便逐渐形成了过年团聚。守岁、挂红灯、帖对联、放爆竹、吃年饭的风俗习惯。

  陕西乡村腊月二十三即入年关,把过腊月二十三叫“过小年”。农村有些地方叫“祭灶”,即祭主宰吉凶祸福的“灶王爷”,以求温饱。过罢小年,人们便为春节做准备了。一般农家,杀猪宰羊,碾米磨面,做点豆腐,购买蔬菜,吊挂粉条,准备好过年所需的一切食物。腊月二十七到二十九为关中人蒸馍时间。家家户均短几笼子馍馍,要吃到正月十五以后,有“正月十五以前不擀面”的习俗。妇女上街为老人和孩子添置衣裳鞋袜、老年人则购买红纸、年画、冥币、白麻纸等大年礼仪用品。

  大年前两天,陕西不论关中、陕南、陕北,还是城市农村,要“扫舍”,城里人叫打扫卫生。家家房前屋后,窑里赛外,连拐角都要打扫得于于净净。窗房上重新糊上白纸,贴上大红窗花。年三十早,家家房户贴对联和门神,屋里挂上年画。年终于来临了。

  进入腊月,人们便开始忙碌,一直忙到腊月三十日,过年便正式开始。大年三十晚饭前,家家户户必须把房子、院落、房前屋后打扫干净,收拾清整,贴好大红对联(有丧服的人家贴黄色或绿色对联)及门神、窗花等,大门及堂屋、卧室、灶房、牲畜圈等处都要贴相应的对联。一切准备就绪,便开始点腊烛、烧香、燃放爆竹、祭祀先祖。之后,全家大小便共聚一桌吃“团圆饭”,俗谓“团年”。晚上,各家灯火通明,炉火熊熊,老少彻夜不眠,围炉“守岁”,俗称“坐年根”。在守岁的同时,合家大小依次要洗澡,换新衣,包饺子,准备迎接新年的到来。待到子时(相当于今23时—1时),万家鞭炮齐鸣,意为“接天星”,“迎财神”,有的还摆上香案,行跪拜之礼。据说谁家鞭炮响得最先,财神就先光临谁家。然后,便是晚辈为长辈们磕头拜年,长辈们也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给孩子。同家分居的人,便开始相互奔走拜年,通宵达旦,直到初一早上。

  安康人从初一到初十,还有以观看天气的好坏预测五谷六畜是否兴旺的习俗。相传每天天气都有预示。即:初一观鸡,初二观狗,初三观羊,初四观猪,初五观牛,初六观马,初七观人,初八观谷(庄稼),初九观果(果树),初十观菜。俗称“新春十日晴,丰年乐太平,新春十日阴,谷米贵如金”。

  正月正闹花灯

  正月里来闹花灯,家家户户迎新春,形形色色的闹灯构成了陕西年俗的一大景观。

  西安正月十五“张灯”,可上溯至汉代。正月十五日,古代称这一天为上元节,这天的晚上称“元夜”,亦称“元宵”,汉文帝每到这一天晚上,即令张灯结彩,并出宫赏灯,与民同乐。从此,西安元宵节张灯的传统就兴起了,它显示了人们能够过上“文景之治”那样的社会安定、丰衣足食的好年景,并一直流传至今。西安的城墙、革命公园几乎年年都要举办花灯展。近年来,西安城墙的花灯展一年比一年规模大,从宣传中国传统文化中弃恶从善,尊老爱幼,祝年景“风调雨顺”,社会“吉祥如意”,人民“福禄康寿”,到反映在此建都的十三个王朝的典型故事都有,构成一幅幅赏心悦目的民俗和历史画卷,观众不仅从花灯里可以读一回西安的王朝史记,而且可以感受到具有浓郁三秦地方的民俗文化特色。

  在陕北,正月十五要“转灯”。各村镇都在空地上搭好九曲方阵,人们都去“转九曲”,又叫“转灯”。九曲方阵由361根高粱秆栽成一个方阵图,秆上挂着367盏油灯(现已换成彩灯),方阵没有重复路途,有人把它叫作九曲黄河阵。入夜,锣鼓唢呐齐奏,就可以转九曲了。“转九曲”从正月十四一直到正月十六,连转三晚。当地有一种说法,“转九曲”活九十。“打花”也是灯节的一个特色活动。这是一种土制烟花,把铜和铁溶化成铜水及铁水,再倒在放有湿沙的木板上,一齐抛向天空,在向下坠落时,将其打散。这种古老的烟火比之现在的一些烟花更有情趣。

  花灯是陇县传统的民间工艺品,花灯造型奇特,有天灯、龙灯、八卦灯、花篮灯、花鼓灯、蟾蜍灯、白菜灯、红纱灯、火罐灯、走马转灯、串珠彩灯等等。春节期间,亲友互相拜年要互赠花灯。舅舅给外甥送灯,一直要送到十二岁,最后一年的送灯叫“完灯”。正月十五灯节,热闹之极,街道上万家灯火,灯市把县城装点得五光十色、火树银花,买灯、观灯的人流熙来攘往。家家户户都要在院内悬天灯,门上挂门灯,连住在楼房里的人家,也要把灯悬挂在阳台上。孩子们成群结队挑灯走街串巷,叫“游灯”,而大人们则提上火罐灯、带上供品到祖坟祭祖,叫“祖茔挂灯”。

  甘肃

  拔丝洋芋

  拔丝洋芋是甘肃的一道地方菜,用甘肃特产洋芋作原料,夏天也有用白兰瓜作原料,制成拔丝白兰瓜。做法:洋芋洗净削皮,切成滚刀块或菱形块,分两次放入油锅中炸熟呈金黄色。炒勺内留少许油,将白糖放入不停地搅动,使糖受热均匀溶化,等糖液起小针尖大小的泡时,迅速将炸好的洋芋块倒入,撒上芝麻颠翻均匀后盛盘上桌。

  兰州拉面

  兰州拉面创始于光绪年间,系回族老人马保子首创。牛肉面以肉烂汤鲜、面质精细而蜚声中外。兰州牛肉面有一清(汤清)、二白(萝卜白)、三红(辣子油红)、四绿(香菜绿)、五黄(面条黄亮)五大特点。面条根据粗细可分为大宽、宽、细、二细、毛细、韭叶子等种类。面条用手工现场拉成,一碗面不到两分钟即可做好,再浇上调好的牛肉面汤、白萝卜片,调上红红的辣椒油、碧绿的蒜苗、香菜,食之令人叫绝。

  天水酿皮

  天水酿皮是用面粉制作而成的。其做法是将面粉用凉水和成硬团,然后在清水中揉搓,这样可以使面粉中的蛋白质和淀粉分离。淀粉沉淀后,倒去清水,加放食碱,调成面浆,舀入平底盘上笼蒸熟,凉冷后切成筷子粗细的长条即可。面粉中的蛋白质则另外蒸熟,切成薄片,随碗搭配。一碗黄亮透明的酿皮子,加上油泼辣椒、精盐、酱油、蒜泥、芥末、香醋、芝麻酱等调料,再加一小撮青菜,具有色艳味美、油浓汁足、凉爽利口、喷香解暑之特点。

  甘肃年俗

  甘肃春节习俗经过世代相袭、发展演变,并融入时代风貌,越来越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浓郁的人情味,热烈的喜庆气氛。地处西部内陆的陇原大地上,长期以来由于地域文化的差异,使各地形成了风格迥异的年俗。陇原大地上风格迥异的年俗。

  兰州社火

  老兰州人过年有很多讲究,腊月二十三祭灶,腊月二十四扫房子,腊月二十五一直到年三十,兰州人采购各色年货,制作食品。此时正是主妇们展示烹饪技艺的时候:花卷翻出花边,绽现红曲、姜黄。红曲点中,花蕊娇艳;油锅鼎沸,油果子、馓子翻滚;碗儿菜—扣好的粉蒸肉、虾肉、袈裟肉……一摞一摞。诱人的香味充溢厨房。

  除夕是春节的第一幕。从清晨开始,家里的长辈早早地起来开始扫院子,到中午一些手脚利索的人家开始洗大门、贴对联。这贴对联还有很多的讲究,若是隔壁或对门,谁家的对子贴的早,这家今年就会有好运。黄昏时分,全家围坐,共进年夜饭。宴后,家人一起嗑着大板瓜子、呷着“三炮台”香茶熬夜守岁,以求长命百岁。零点换岁之际,旧时要接财神、祭天地。老兰州人讲究水缸要挑满清水,谓之装财水。还要在大门前、院子里泼洒清水,谓之洒银水,以寄寓人们致富的愿望。

  初一早晨,全家共进象征长寿的臊子面。臊子汤由肉丁、香菇、胡萝卜丁、豆腐丁、金针、木耳、绿菠菜烹调而成,色香味俱佳;擀的面切成的面条,又细又长。饭后,孩子争着给长辈磕头拜年,长辈赠送红纸封包的压岁钱。

  初二,至爱亲朋间互相拜年,串东家,走西家,一直持续到初四。旧时兰州人上门拜年一包糕点当礼品,主人先敬三杯酒,再沏香茶、端四碟糖果瓜子,末了留客用餐。

  初五称为破五,吃荞面搅团。用荞面煮成糁饭状,烧上臊子,或素卤,或清汤,调上油泼辣椒、蒜泥、香醋,酸辣可口,使连日食用油腻菜肴的人大开胃口。

  初五以后,直到十五六,兰州城的新年社火就舞起来了,匝地而来的鼓声,炫入双目的色彩,古朴典雅的造型,充分体现了兰州特色。

  源于古代赛神祈福的兰州社火队的排队、角色很有讲究。打头阵的是风婆、雨师,寄寓着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愿望。其后是大头罗汉戏柳翠。系为一个戴大头面具的僧袍和尚,围绕花枝招展的柳翠姑娘,嬉戏而舞。继之为春官老爷坐龙杠。春官老爷,为春季之官。其形象颇似戏剧的丑色:戴圆翅乌纱帽,涂白眼窝,八字胡,着红官袍,持折扇,坐于太师椅上,颇为滑稽可笑。再后为十二三对竹马子古装少男少女打扮,胸前后背装置纱制马头、马尾。其后是“船姑娘”,再后是推车子、狮子滚绣球,更有兰州的太平鼓表演。

  陇东送财神

  据民间传说,财神是道家所奉诸神中的一个虚构人物,名赵公明,手持钢鞭,身骑黑虎,及其威武,又叫赵玄坛,俗称赵公元帅或赵公菩萨,善能“除瘟剪疾,保康禳灾,主持公道,求神如意”。不过,也有人认为,财神是赤脸丹凤的关云长,手提青龙偃月刀,身跨赤兔宝马,在中国文化中称为“义绝”主公道。

  在西北很多地方的农村,一直都有送财神的年俗。初一起床出门就要看财神方位,选择走向,根据天干地支,确定喜神、财神、贵神的所在方位。据说,初一一出门,就要朝财神、喜神方向走,就能发财,一年都会遇到喜事、吉利的事。

  另外在陇东的一些地方,人们认为初二是财神节。这天早晨,就有人挨家挨户送或售财神像,住户都付钱,不要时,只能说“已有”,忌讳答“不要”,以图吉利。

  在秦安的中山、五营等地认为初五是财神日,一年的财运都是财神决定的,所以初五这天大家忙着置办酒席,款待财神。这一天,民间将家中的尘土扫一些倒在村外,意味“送穷婆婆”,同时将外面的土撒入室内的各个角落,称之“请富婆婆”。然后家家户户都供奉祭品,在桌上摆放硬币、纸币等献财神,并在晚饭时刻焚烧财神像,然后全家庆贺。送财神,反映了人民对富裕兴旺的渴求。

  秦安灯谜

  秦安的灯谜活动主要集中在元宵佳节,历史相当悠久。解放前自由存在并发展,解放后才由政府及有关部门组织举行。

  元宵佳节,县城和部分乡镇都崇尚观灯猜谜。一般在农历正月十四开始,到十六七结束,称为倒灯,多为夜间,少为白天。常见的手工灯有宫灯、转灯、纱灯等数百种,千姿百态,琳琅满目。有的地方还搭五彩缤纷的灯门。元宵佳夜,县城机关单位或较大的乡镇都习惯举行破字猜谜活动。字谜内容多为创作与传统相结合,书写在长条各色彩纸上,贴在各种花灯上,人们一边观灯,一边猜谜,丰富多彩。解放后,灯谜发展较快,县文化馆每年都要组织举办灯谜会。1998年3月,县灯谜协会成立后,研究交流灯谜活动内容方法等。县城内活动比较集中的有泰山庙和县总工会等地。

  秦安县文化馆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大部分乡镇农村,还要点盆盆、点灯盏,实为“灯”的又一种形式,盆盆常用荞面蒸成,光滑型圆,开口边有剪子剪成的各式各样的花纹。内窝滴清油,放浸棉芯,每人1个,点完后看“灯花”,谁的灯花越多就说明谁的命运及财运越好。灯盏常用玉米面做成圆锥形。用胡麻杆缠棉花或黄纸剪的纸条,油浸后插入。点着放在门顶、灶头、牲口槽头等地方。家家大门和屋檐前还悬挂花灯,儿童自愿组织的灯火队,四处窜游,欢度节日。

  舟曲迎婆婆

  “正月十九迎婆婆”(舟曲称圣母娘娘为婆婆)是舟曲县遗留下来的一种带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民俗活动,是整个正月活动的高潮,犹如舟曲县的狂欢节。距今已有五百年的历史,在其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吸收了藏传佛教、道教的精华,神职功能不断膨胀,从以前单一的迎生送子、求儿求女扩展到今天保佑一方平安、祈福禳灾的民俗活动。

  “正月十九迎婆婆”是县城四街、两关以及附近村庄16个寺庙中供奉的16位“婆婆”聚集在一起游街、赐福、接受叩拜的一项民俗仪式。正月十九日上午,各寺庙将自己的婆婆和轿子精心打扮一番,婆婆穿戴一新,凤冠霞帔、珠光宝气,轿子四周挂满玻璃方灯、香荷包,富丽堂皇。晚九时16位婆婆先汇聚到城东驼铃山北段的东门上,依次进城,16位婆婆轿灯火辉煌,宛如明星长龙,从天而降。每座轿用彩旗开路,锣鼓相随,到每家门前停留几分钟,接受叩拜,各家焚香化马、鸣炮、祭酒献茶。轿停之处,新媳妇竟相摘取轿前悬挂的荷包,希望赐下娇儿,人们争先恐后钻轿子,意为消灾免难,保佑平安。从北街头至下西街口为16轿“婆婆”队伍最齐全的地段,之后,西路4轿出西门而归,余下沿街巡游,分别归庙。此时已到凌晨三时半,至此,“迎婆婆”仪式方告结束。

  “正月十九迎婆婆”有别于其他民俗形式,是多元化、综合性的艺术再现体,聚宗教、信仰、赐福、娱乐为一体,是羌汉、藏汉民族和睦相处的见证。如今为了迎合社会的发展需要,这一习俗也不断顺应发展潮流,改变自己,完善自己,响应地方政府的号召,经常增加新的时代内容,已成为集经济、文化、宗教、旅游、娱乐为一身的节日,在舟曲人民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青海

  羊肠面

  羊肠面是青海省省会西宁地区常见的一种风味小吃。它以羊肠为主料, 并伴以热汤切面共食。做法是将羊的大小肠管洗净,肠壁油不剔剥,装入葱、姜、花椒、精盐等为佐料的糊状豆面粉,扎口煮熟,并在煮羊肠的汤内投入已煮熟的萝卜小丁、葱蒜丁混合的梢子汤。羊肠分为肉肠和面肠之分,肉肠之中是羊的内脏等经过调味制作而成的。同时,有些地方还有用煎锅煎出来的大肚片,以及上好的羊腿肉,可谓是色香味美。

  干板鱼

  青海有句顺口溜:“贵德的梨儿享堂的瓜,湟源的干板鱼天下夸。”这话一点儿不假。青海省盛产湟鱼,因其体肥肉嫩味鲜而远近驰名。将湟鱼剖去内脏,洗净杂质,按大小摆列在滚烫的石板上或沙滩上晒干,即为干板鱼。干板鱼经水泡软后,肉质柔韧,可烹制出风味别具的佳肴。市面上出售的干板蒸鱼是把泡透的干板鱼,用葱末、食盐、蒜泥、胡椒、辣椒、花椒等佐料粉末加入面粉,调为糊状,涂抹在洗净的干板鱼上蒸熟。由于干鱼软化,佐料也就渗入肉中,待蒸气弥漫、香味扑鼻时取出,连鱼肉带面块一起食用,辛辣鲜美,芳香可口。

  青海年俗

  春节,家家户户都要走亲访友,互拜新年。而在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每年春节还有一件事情甚至比过年还重要,那就是给家里本命年的老人贺寿。

  正月里,村里总会有人贺寿,庄院们称之为“过营干”。据了解,子女们都要为虚岁61岁、73岁、85岁的本命年老人以及90岁以上的老人贺寿,有些人家也会为虚岁49岁的人贺寿。贺寿是每年过年,乐都人最重要的喜事之一,尤其在农村,贺寿更是整个村子的一件大事。

  每年一进入腊月,村子里就有人家贺寿,大一些的村子里,从腊月到正月,几乎天天都有人家贺寿。做寿的人家,子女会早早邀请乡邻,以及姑姑、舅舅等重要的亲戚,还需要拿着礼物去邀请。

  青海汉族人的年俗:“杀猪宰羊”还有“ 炸馓子”

  说到年俗,青海省汉族过年气氛隆重。从腊月二十三开始就正是进入了过年的氛围,青海过年周期比较长,在农村真正过完年是在农历二月二龙抬头那天才算过完整个春节。

  从进入腊月开始,农村人家就开始忙活起来,一般在腊月十七八开始杀猪宰羊,就开始为除夕和过年做准备,一些生活条件比较艰苦的地区农民很少买蔬菜过年,就用一些土豆和腌制的酸菜配上自家的宰杀的猪羊肉,就算过年了。

  腊月里每家每户都会炸制一些青海土语称之为“油饼”、“馓子”、“花花”等面食食品,它主要是用青海当地的菜籽油为炸制原料,以白面为主原料制成的食品。这些东西就等到为正月的到来准备。

  青海藏族过年极具宗教性

  藏族过年,更加带有民族特有的宗教性质,藏族过年由于受到藏传佛教的影响,所以也有很多繁琐的宗教仪式,藏族过年的节日节目有很多歌舞,如锅庄,还有藏族弦子等等歌舞形式,藏族过年在一些牧区,由于地理和气候的原因,所以很少吃一些蔬菜,都是肉类,还有就是牛奶等等的奶制品来过年,过年时家家户户都会吃手抓羊肉和酥油奶茶,酥油就是用牛奶提炼出来的固体奶制品,味道很鲜美,还有一些是风干肉,就是把煮熟的肉晒干,放起来储存起来,等到外出放牧时随身携带一块,可以充饥补充热量,这种肉食也会被用来过年使用的,藏传佛教对藏族的影响很深远,所以过年也就有一些宗教仪式来充当过年的娱乐项目,在青海一些藏族地区,正月里一些寺院会举办各种宗教仪式和活动,如在青海省海东地区化隆回族自治县查普藏族乡著名的藏族佛教圣地夏群寺,在正月十五会举办很壮大的法会,跳藏戏,还有许多宗教仪式,很多藏族同胞会在这天聚集在寺院共同观赏庆贺。

  在青海著名的旅游胜地,著名藏传佛教黄教三大寺院之一的塔尔寺,正月十五会举办很盛大的酥油花展,还有晒佛仪式,酥油花就是用酥油为主原料用手捏制成花的形状,这也是塔尔寺的三绝之一,由于酥油极易融化,所以制作酥油花必须要在很低的温度下制作,许多僧人就把结了冰的水,放在身边,要是万一在制作时手的温度达到了迫使酥油融化时就会旁边的冷水来浸湿手,以确保不能达到酥油的融点,所以僧人很艰辛,酥油花在塔尔寺是很神圣的,酥油花的主题一般都是宗教故事,所以都是一些佛教故事为主题而制作的,酥油花制作是从腊月秘密开始的,为什么说是秘密进行哪,在塔尔寺有两帮僧人制作,他们互相不会透露制作的主题的,到了正月十五这天各僧人会将他们制作的酥油花抬出来进行比赛,最后由寺院活佛来评比。这天寺院人山人海,都要观赏酥油花。很是热闹。

  宁夏

  盖碗茶

  盖碗茶是回族传统饮茶风俗。因盛水的盖碗由托盘,喇叭口茶碗和碗盖三部分组成,故称盖碗或三炮台,相传始于唐朝贞观年间。此茶因配料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一般有红糖砖茶,白糖清茶,冰糖窝窝茶,三香茶(茶叶、冰糖、桂圆),五香茶(冰糖、茶叶、桂圆、葡萄干、杏干),八宝茶(红枣、枸杞、核桃仁、桂圆、芝麻、葡萄干、白糖、茶叶)等。

  丁香肘子

  丁香肘子又称燎毛肘子,是银川的特色风味食品。其味肥而不腻,瘦而不柴,软烂适口,味道醇厚。丁香肘子制作方法是,肘子先经燎毛、刮洗后,皮净质洁,然后经白煮、上色、改刀、定碗、笼蒸、浇汁。每道工序的操作十分精细,加上选料讲究,调料中的丁香浓郁袭人,风味独特,深受顾客欢迎。

  手抓羊肉

  手抓羊肉源远流长,是生活在我国西北的蒙、藏、回、维等民族喜爱的传统食物,在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这与他们恶劣的生活环境和独特的生活习惯有很大的关系。外出游牧,数月不归,而羊肉却有饱食一顿,整天不饿之功效。手抓羊肉吃法有三种,即热吃(切片后上笼蒸热蘸三合油)、冷吃(切片后直接蘸精盐)、煎吃(用平底锅煎热,边煎边吃)。手抓羊肉特点是肉味鲜美,不腻不膻、色香俱全。

  宁夏年俗

  宁夏春节习俗

  一到腊月,就意味着到了年根。家家户户开始为过年做准备。每家每户都把要做的事情安排的井然有序。过年要数在农村最有意思。最能体会年味儿。

  腊月初,村里的米面加工厂就开始忙活了,每天都有很多人预约排队,宁夏盐池县人们要加工出最白的面粉用来做春节待客的点心,还要加工很多做年糕的面粉。

  从月初到月中旬,村里总会发出“啪,啪……”的声音,那是敲打毡的声音。“毡”是农村土炕上铺的,用羊毛擀出来的。工艺比较复杂,我小时候曾经见爷爷家有个擀毡将,用很多天才擀了一条上好的白羊毛毡。因为长年铺在土炕上,难免会有尘土,人们就在年底把它拿出来用棍子使劲的敲打。一般都是两个人一人捉一个毡角,其中一个人敲打。发出的声音在整个村子里回荡。简直就是鞭炮声的前奏,也是春节的前奏。

  扫尘

  “扫尘”也在这个时候拉开序幕。扫尘就是打扫家里的尘土。选个晴好的天气,把家里的每个角落都要打扫一遍。每到这个时候,就要起个大早,把家具该搬得搬出来,该遮的遮上。把炕上的被褥都拿出来。让屋里空徒四壁,好拿着大扫帚在墙上,屋顶挥来挥去,把一年的尘土都打扫干净。

  办年货

  打扫干净屋子就要开始办年货了。办年货都要到县里去。很多人都结伴而去。孩子们在这时候也最兴奋了,央求着大人给买好吃的,好玩的,好穿的。当然,父母在过年的时候最不能亏着孩子,总是尽着力的满足孩子的愿望。孩子们总会得到很多意料之外的礼物。大人们会给他们买头花,小耳环,彩色皮筋,有时候还有很多文具。吃的东西都是大包装的,花生,核桃,糖果是必备。还要给孩子买些不常吃的东西。再就是要买一些过年吃的菜。鸡鸭鱼肉等等。农村多数都养鸡,养羊。还有的养猪。到县里主要是买一些青菜,还有做点心的材料。买对联,鞭炮,烟酒,茶糖。总之每趟班车停下来都有人大包小包的拿个不停,人们脸上露着喜悦,为这即将来临的新年。

  办年货总是会有想不周到的,还要时不时的托别人再给稍点东西。或者就在村里的小卖部买了。要是一些小东西,大人们会让孩子去买,这个时候小孩子买剩下零花钱家长是不会要走的,因为要过年了。孩子们可以自己买点小鞭炮,或是小糖果和小伙伴们一起乐呵乐呵。大人们看着也高兴。

  走亲访友

  过年就是要走亲戚串朋友。所以家里一定要准备好招待客人的东西,必不可少的就是自家做的点心。家里做的点心我是如何也忘不了它的香。全部手工制作,原料都很正宗很天然。面粉是自家上好的面粉。食用油也是本地产的最香的油,有一种叫麻油,用大麻子榨的油,还有一种胡麻油,都非常香。做的点心一般有油炸的和烤制的两种。

  所用到的发面都是通过酵种发的。耗时两三天。一大盆面盖着很厚的被子在温热的炕上,慢慢的发出酸酸的发酵味。做点心也是几家子合在一起,既热闹又节省时间。都准备就绪的话,一天下来可以做三四家的点心。

  油炸的点心,主要是油饼,馓子,和果子。油饼用发面做,馓子和果子用死面做。宁夏盐池县和好多地方的差距很大,油饼是厚厚的圆形饼,香香甜甜的。馓子和果子的做法比较复杂,因为这两种面食都需要和很硬的面,通常都是两个劲比较大的人拿着擀面杖使劲的压才可以把面团压好。功夫不负有心人,这样费工夫的点心当然很好吃很受欢迎。吃起来嘎嘣脆。越嚼越香。光是金黄的颜色就很诱人了。还有一种油炸面食我们叫“花花”。也是用死面做的,只是切成各式各样的花样然后炸出来,所以叫做“花花”。一样好吃。

  烤制的点心种类就很多。基本都用发面。而且一般里面都会有馅料。非常好吃。我们用特制的铝锅来做烤炉,用炭火上下火烤制。因为是炭火,所以一般把屋外的一个小房间临时用作烤制工作间。有一个擅长看火候的人盯着,通常是家里的男人。他们在这时候要任劳任怨的熏着煤烟,熟练地翻动着里面的点心,看着火候,精心的烤制着。女人们则在家里不停地做着生坯子。小孩们总在这时候窜来窜去的,有时候也被大人们拉过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帮着给点心上点个红点。给包馅的点心放气。大一点的孩子干脆就叫过来端盘子。负责把做好的点心坯子送到烤制的地方,或者把烤好的点心端回来。每当这个时候,屋里屋外都洋溢着快乐。大家一起品尝着刚出炉的点心,说笑着,那一个个香甜的点心预示着来年一定是顺顺当当的一年。

  新疆

  手抓肉

  手抓肉因用手抓吃故得名。手抓肉做法较简单,即先将带骨的羊肉剁成块,放入清水中煮熟,捞出后上面撒上洋葱末、盐、再浇点滚汤即成。这种肉味道清纯软嫩,油香不腻,既可吃肉,又可喝汤,是本地人招待来客的美食。特别用小羊肉煮出的,谓之“羊羔肉”,其美味则更具上乘。

  新疆大盘鸡

  新疆大盘鸡主要用料为鸡块和土豆块,配皮带面烹饪而成。新疆大盘鸡色彩鲜艳,有爽滑麻辣的鸡肉和软糯甜润的土豆,辣中有香,粗中带细,而且经济实惠,适合亲朋好友聚会食用。大盘鸡来源有众多说法,真实的来源已无法考究,据说发源地是新疆沙湾县,流传多的说法为在新疆炒菜的基础上配以多种作料而成。

  烤馕

  烤馕是维吾尔族群众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最主要食品,也是维吾尔族饮食文化中别具特色的一种食品,维吾尔族食用馕的历史很悠久。馕的一般做法跟汉族烤烧饼相似。在面粉中加少许盐水和酵面,和匀,揉透,稍发,即可烤制。添加羊油的即为油馕;用羊肉丁、孜然粉、胡椒粉、洋葱末等作料拌馅烤制的为肉馕。馕的品种很多,大约有50多种,还有窝窝馕、片馕、希尔曼馕等等。

  新疆年俗

  新疆的春节与汉民族的春节不同。汉民族的春节是在农历一年的一月一日,而新疆哈萨克、柯尔克孜、维吾尔、塔吉克等民族的春节是在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禾草喷绿的时候,时间在每年三月二十一日前后春分节开始,到清明节结束,称为“诺鲁若孜”。从时间和景色上看,新疆的春节更贴合“春天的节日”这个名称。哈密维吾尔农民的祭青苗仪式是发展与保留得最完整、最富文化气息的春节庆典活动。

  还在冰天雪地的时候,村里品德高尚、家景富裕的人家就应村民之请用麦粒育出一盘青苗。在春分节这天,村民们请出这盘青苗,载歌载舞、牵着肥羊在村街上巡游,庆祝春天的到来。

  青苗传递到另一家供养,这一家的主人郑重地迎接青苗,精心侍养,村里德高望重者向主人与前来送青苗的村民祝福,大家唱歌跳舞祝贺。

  大家围坐在柳园之中举行歌舞娱乐活动。春姑娘坐在寓意着四季轮回的木制大车轱辘上,由四个小伙子抬着,踏着音乐的节拍边行边舞,绕场一周,由德高望重者揭去盖头,春姑娘走入人群。

  清明节这天,大家选出一位纯洁漂亮的小姑娘做春姑娘。大家将柳条抽去枝骨做成柳叶冠戴在春姑娘头上,同样戴着叶冠的小男孩抬着春姑娘向人们祝福,人们向春姑娘献上杏花和桃花。

  带有表演性质的歌舞娱乐开始。桌台舞是有着悠久历史的高难度舞蹈,牵马舞是一种道具舞,通过为新娘牵马的过程,表现农村中的爱情生活,十分生动形象、风趣幽默。

  歌舞娱乐活动的高潮是大家一起跳起欢快热烈的麦西热甫(集体舞)。

  在大家热热闹闹庆祝春天到来的时候,一部分人要到水渠边,将那盘青苗撒进渠水里,再来到田边,象征性地往田里撒一些麦种。而一群主妇们则在树林中架起大锅为大家煮春节饭。

  春节饭是用麦、玉米、青稞等谷物煮成的五谷八宝饭,盛于馕上大家同食,以此祈求和祝愿当年五谷丰登、生活美满。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