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陇县人

闲话《金沙滩》

(来源:网站编辑 2024-06-07 16:11)
文章正文

闲话《金沙滩》

2017-07-11 21:36

《金沙滩》是秦腔传统剧目之一,也是文武老生唱做并重的戏,其中《舍子》《点子》两折戏,作为折子戏更是广为流传。该剧既有酣畅淋漓的大段唱段,又有炽烈火爆的开打,剧中集中了体现父子情、兄弟情,人物刻画得比较细致,是一出非常经典的好戏。下面,我就从该剧的剧目沿革、演出特色、资料存佚等方面略谈一二。

长安书店《金沙滩》

剧目沿革上,就现在能找到的《金沙滩》版本,主要有以下八个:①19574月长安书店出版的,由李瑞阳整理的单行本《金沙滩》;②1963年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甘肃传统剧目汇编·秦腔》第一集中,收录有根据刘金荣演出本校勘的全剧;③甘肃人民出版社19628月出版的《舍子》单行本,为刘金荣演唱本;④陕西旅游出版社2000年出版的《金沙滩》单行本,收录三意社演出本;⑤2011年政协华阴市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华阴老腔剧本选辑》,收录有老腔《金沙滩》全本;⑥2010年太白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秦腔传统经典剧目选》,收录三意社演出本;⑦2011年西安出版社出版的《西安秦腔剧本精编》第45集,收录有三意社演出本;⑧2013年西安出版社的《秦腔经典四十剧》,收录三意社演出本。其中,四、六、七、八版本相同,均为三意社目前演出本,共六场戏。

从现存剧本来看,长安书店单行本共十场:《商议还愿》《韩昌接书》《五台降香》《被困幽州》《五郎突围》《五台劝反》《幽州解围》《杨继业舍子》《金沙滩》《五郎出家》。《甘肃传统剧目汇编·秦腔》收录的《金沙滩》,算上过场戏等,共十三场,但第一场是从杨继业带领八个虎子幽州解围开始,没有长安书店单行本前六场。据长安书店单行本作者李瑞阳的改编说明:“这次整理,系根据西安一带的演出本及东路本综合而成,采取了东路本没有的五郎出家,添上了西路本没有的五台及前几场,删掉了不必要的几场”。

长安书店李瑞阳《金沙滩》改编本目录

综合上述,并对比剧本,可以看出,50年代初期甚至解放以前,在陕西西安一带及甘肃演出的《金沙滩》,通常从杨继业率子幽州解围开始,至五郎出家结束,而陕西渭南一带,演出本从宋王登殿开始,先是定场诗,自报家门等传统形式,剧情直到金沙滩大战,没有后边的《点子》《五郎出家》两场。渭南一带流行的剧本,结构上类似《下河东》《破宁国》等传统剧。1956年举办的陕西省第一届戏剧观摩演出大会中,渭南专区朝邑群众剧团的贠安民,演出了《金沙滩》一剧,剧本改编者就是李瑞阳,根据当时的节目单,还有青龙、辽后肖银宗一角,在1957年的改编本中,李瑞阳进行了进一步精简。

贠安民演出《金沙滩》节目单

这两种剧本各有优缺点,西安及甘肃演出本结构紧凑,重点突出,东府渭南演出本剧情完整,细节连贯。李瑞阳的改编本虽然剧情完整,兼顾西安演出本及东府演出本特点,但因为演出时间过长,流行不广。当前常见的《金沙滩》的演出本一般有六场,即《五郎突围》《五台劝反》《幽州解围》《令公舍子》《赴宴点子》《五郎出家》。前面几场现在舞台已经看不到,综合各个版本剧本,将五郎搬兵前的剧情简介如下:

宋王登殿,商议前去五台还愿,杨继业劝阻未果,只得陪同宋王前去,潘仁美暗自修书与韩昌,告知消息。韩昌坐帐,接到潘仁美书信,闻听宋王前来,差人与宋王下书,前去幽州玩景。宋王在五台还愿时,游山赏景,结果毒龙出水,幸被七郎斩首,宋王大喜,封七郎为斩龙将军。韩昌派来的信使被毒龙出水吓跑,将书信遗失,被大郎拾取,后交于宋王。宋王观罢书信,执意要去幽州游玩,杨继业谏言不能前去幽州,与潘仁美相争,宋王听信谗言,欲将杨继业问斩,八贤王赵德芳劝阻,宋王才同意暂将杨家父子囚在五台,等幽州玩景归来再做发落。杨继业放心不下宋王安危,与赵德芳商议,派遣五郎扮作赵德芳家将,一同前去幽州。

宋王率众到幽州,命呼延赞前去打探,发现是一座空城,潘仁美仍进谗言,哄骗宋王进城。进城后,潘仁美又进谗言,宋王遂命呼延赞去五台,将杨家父子斩首。赵德芳暗中叮嘱呼延赞,将杨家父子留桩一月。宋王正在幽州游玩,忽被番兵层层围困,潘仁美出城退敌,暗中逃走。宋王方才大悟,这时赵德芳将叮嘱呼延赞之事告知宋王,宋王急忙命五郎前去搬救兵。杨五郎出城不敌番兵,达摩佛前来搭救,化就一座小庙,五郎进庙躲避。番兵退却后,小庙消失,空中飘下一帖,指点五郎入佛门。因为失却战马,五郎无法与父兄会面,又有土地神前来帮助,给五郎一头驴子,让他前去寻找父兄,五郎才得以逃走,并与父兄见面,通报幽州消息。

演出特色方面来说,《金沙滩》一剧男角众多,除金花公主、银花公主在剧中有一点过场戏外,几乎全为男角,在金沙滩还有紧张炽烈开打,这在其他剧目中也较为少见。剧中杨继业率领八个儿子幽州救驾,如果剧团财力雄厚的话,《金沙滩》是一个亮箱底的好戏,八个儿子加上杨继业,九身各色硬靠,一起出动,非常霸气威风。下面就主要谈谈《五台劝反》、《舍子》、《点子》、《五郎出家》几出戏的演出特色。

郭葆华、齐晓春、刘志政、梁安建《五台劝反》剧照(从左上起)

《五台劝反》中杨继业出场的扮相,在目前舞台演出中,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带罗帽或者蓬头,插铲刀头,或不插,穿香色道袍,带法绳,系罪裙,另一种蓬头,插铲刀头(也有不插),带法绳,扎黄色软靠。等呼延赞传旨后,有一场七郎牵马的过场戏,杨继业扮相改为戴金貂,扎黄色硬靠。后一种方式虽然省事,但并不合适。因为扎靠主要用于骑马出征等场合,杨继业被囚五台,作为戴罪之人,扎软靠并不合适,法绳罪裙更能说明他的处境。而且有七郎牵马过场,演员也有时间换衣服扎靠。

这里再说说面牌、茨菇叶、铲刀头的使用,这三者都是演员额前的装饰物,但具体作用上各有不同。面牌可以插于盔帽前中,也可以单独使用,但单独使用时,一般是和甩发相配,用于战败之将。而茨菇叶,多用于绿林草莽英雄,旦角也有用茨菇叶的,一般佩戴在头右侧,用于表现贞洁烈妇、守寡丧夫等情况。铲刀头,多用于老年武角色。茨菇叶和铲刀头都是由京剧传入,秦腔传统中多使用布结子,又名“英雄结”,需要演员演出前自己打,用于英雄豪杰、武将忠臣等角色,在现在舞台演出中已经逐渐废弃,很少见到。杨继业传统扮相中多使用布结子,但现在会打者很少,所以目前演出中,多采用京剧的铲刀头,也有使用茨菇叶的,我觉得茨菇叶用于杨继业不太合适。

《舍子》这场戏,集中体现了父子情、兄弟情,名为“舍”,其实更是“不舍”,看点主要是杨继业有“事急了才知把佛念”一段唱和连舍二子的细节表演。杨继业是衷心保国的杨老将,更是爱子情深的老父亲,因而这场戏杨继业多用老生步法,突出他的年迈与疼子。《舍子》中的兄弟情体现在杨大郎对二郎的阻拦,大郎知道金沙滩一去凶多吉小,不愿二弟前往,而二郎又要去掩护大郎,不得不去。弟兄同上鬼门关,何其悲惨!擅演《舍子》的演员有王超民、丁醒民、魏生义、康健民等,我主要说说王超民和魏生义的《舍子》特点。

齐晓春《金沙滩·舍子》剧照

王超民演戏非常注意细节,他的表演非常生活化,却又耐人寻味,例如他在《舍子》中的几个细节表演:在起“塌板”“万岁爷如今纳了闷”一段唱完后,给宋王施了一礼。这个细小的施礼,却能见到老先生的用心,因为接下来的谏言,又劝又有怨,或许会有冒犯,施完礼再讲也免得宋王怪罪。再看王超民在大郎换衣后的表演,“二导板”唱完一句“儿头戴王帽身穿黄”,接着起“跳门槛”,仔细端详大郎与宋王,看了又看,暗自沉思,再转“二六”:“打扮起来像宋王。却怎么眉目面貌都一样,莫非是造下这一场”。王超民的这段表演细腻感人,很有感染力。再如他在《舍子》中的两次苦笑,第一次是看大郎换衣后,看长短刚合体,几声苦笑,似笑实哭,催人泪下。第二次是大郎不让二郎前去赴宴,杨继业问明二郎原因,这时的几声笑,既有不得不送子前去的无奈,更有对儿子兄弟情深的欣慰,因而凄凉中又含有一丝欣喜。

刘志政《金沙滩·舍子》剧照

再对比其他演员《舍子》的录像,可惜的是,很多演员在演出中,忽视了很多细节表演,如“儿头戴王帽身穿黄”后“跳门槛”的端详大郎与宋王的表演。其实正是这些细节,才使得杨继业这个形象有血有肉,演戏时越细腻,也越有看头,演出来才能越感人。

民间流传一句话:“杨继业数儿——越数越少”,可见《点子》一折在观众中的影响力。《点子》的看点,主要在“大刀搜门”及数次“点子”的过程。这折戏只有十几分钟,仅有几句念白,但节奏紧张,颇为吃功,好的演员,能抓住观众,感人至深,令人心酸悲伤。演员需要通过形体语言,结合锣鼓点,把杨继业盼子、望子、失子、痛子的内心过程交代清楚。《点子》一折的难度,还在于演戏分寸和人物身份的把握,杨继业挂白三绺,同时又急着寻子,因而“大刀花”等不可过度,不能为了观众掌声,卖弄技巧而牺牲人物。要将爆发力放到最后与韩昌的对打,这时候的杨业悲愤交加,难以遏制,动作讲究“快猛”,犹如火山爆发一般,突出他的怒气冲天。

贠安民《金沙滩·点子》剧照

目前存世的录像资料中,以王超民和魏生义的《点子》为最佳:王超民的《点子》发挥了自己做功扎实的优势,在高台上有一个“前劈”的动作,在小小的桌子上,完成此动作颇具难度,况且他录像时已经年岁已高,动作还是如此干净利落,三次“点子”完毕,王超民还有一个劈叉,表示悲痛不已的状态。魏生义的《点子》和传统的略有不同,他的第一次“点子”,是在一个稍微高的土坡上,发现只有三个儿子,放心不下,觉得是不是地方太矮看不清楚,随后下马上山,再次瞭望,望子时用了弦乐营造气氛,在山上还是发现只有三个儿子,再跃下高台,紧接着数第三次。最后与韩昌交战时,和传统的也略有不同,韩昌多了一个过场戏,最后杨继业还有与番兵的交战,有一个番兵“串小翻”,杨继业耍“大刀花”后再下场。

当前舞台演出的《点子》中,有一些不合理的地方值得思考与商榷:一些演员将三次“点子”简化为一次,原来的三次“点子”,一次比一次情绪激烈,对比分明,现在简化为一次,舞台的渲染力丧失很多。还有些演员,为了展现功力,从高台直接“劈叉”下,虽然赢得了观众掌声,但我觉得这一点也不合理。因为“劈叉”一般表现武将骑马过程跌倒,或者二者相争互相扯倒等,杨继业点子后从高台“劈叉”,就有些不合情理了。当前更有改编者,给《点子》加了唱段等,将一出特色鲜明的做功戏变成了唱功戏。传统《金沙滩》中,《点子》之前还有《五台劝反》《舍子》两折唱功戏,后边还有《五郎出家》一折唱功戏,中间《点子》为做功戏,唱做交替,也符合观众看戏心理与习惯。《点子》加唱的改编,恐怕是过于草率,弄巧成拙吧!

梁安建《金沙滩·五郎出家》剧照

最后一折《五台出家》,主要是杨继业和杨五郎的唱功戏,这折戏唱词较为讲究。杨继业痛失五子,宋王封官加爵告慰,一段对唱的戏词,非常感人:

王:(唱)金梁玉柱来相撞,金梁倒把玉柱伤。诚恐逼反杨老将,用几句好话稳忠良。龙爪搭在虎背上,老将军耐烦听心上。众家虎子把命丧,为王封你伴驾王。

杨继业:(唱)把主的荣华富贵臣不享,但愿我众家孩儿禄寿长。

杨继业:(唱)儿呀你在世不能把荣享,儿死后才落个忠孝王。

王:(唱)二郎揽剑把命丧,为王封他节义王。

杨继业:(唱)儿呀你阴魂莫游荡,天波府望一望儿的娘。

王:(唱)三郎马踩肉泥酱,王封他白马将军归天堂。

杨继业:(唱)哭了声大郎二郎杨延广,不见我四子小八郎。

王:(唱)四郎八郎无去向,为无差人找下场;或他在或他亡,在世的封官死封王。

这段唱词,写得情真意切,感人泪下,这些词恰如其分地表现了杨继业无心高官厚禄,失子之后心中之痛。有些剧团在宋王封官后,杨继业还要换衣,由扎黄靠、戴金貂,改为穿白蟒或香色蟒,戴侯帽。

《金沙滩》一剧,已故的秦腔演员中,陕西的贠安民、甘肃的刘金荣、王超民、宁夏的丁醒民、新疆的王义民等演员都擅演此剧。存世的本折戏录像有王超民、丁醒民、魏生义、康健民、张世军、刘随社等,全折录音有袁克勤、袁相如、陈仁义、康盛富等。

王群厚饰演《金沙滩》韩昌剧照

我曾现场看过周至剧团齐晓春的《金沙滩》,他演从《五台劝反》演到《舍子》止,看过刘志政的全本《金沙滩》,还看过梁安建的全本《金沙滩》。他们或精于唱,或擅于做,各有特点,就不一一而论了。他们的配戏演员中,有几个印象较为深刻:一个是周至剧团的王群厚,功架甚好,他演的韩昌,开打迅猛,干净利索,特别是踏“三锤”,与鼓点结合紧密,很是威风。另外是三意社的杨力和王战毅,王战毅擅于做戏,他饰演的八贤王赵德芳,在《舍子》一场,会配合杨继业的表演,做出相应反应,不像有些演员,完全呆坐一旁,无论杨继业舍子如何悲痛,八贤王全然不动,似乎和八贤王没有关系。再说杨力饰演的杨七郎,勾脸的时候在上眼皮画了红色,金沙滩交战时,一下子冲到台口,速度敏捷,猛然一亮相,好不威风煞气!后边的开打也很是干净!

杨力饰演《金沙滩》杨七郎剧照

《金沙滩》作为一出传统名剧,历代唱红了很多演员,也成为考验演员功力的一出重头戏。传承至今日,已经过许多前辈名家的精心打磨,《五台劝反》《舍子》《五郎出家》许多唱段在戏迷中广为流传,《点子》已化为民间流行的歇后语,都已然成为经典。后辈的演员们,演出此剧时,莫要急着改革,能把此剧原原本本唱好唱红,就已经不是一件易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