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事关民生福祉。近年来,黄龙县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作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抓手,聚焦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书写出了一幅具有县域特色的和美乡村答卷,乡村美、百姓富、农业强的画卷正在黄龙大地上徐徐展开。“改厕”改出绿色新生活
走进三岔镇,村里道路宽阔平坦,村民房前屋后干净整洁,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有序,所见之处呈现一幅美丽和谐的乡村新画卷。
“以前的厕所简陋脏乱,现在新建的厕所,使用起来既方便又干净。”走进三岔镇长石头村,提起户厕改造成果,村民们感慨地说。
三岔镇长石头村以开展全村村民用厕现状调查摸底工作为契机,多轮走访排摸,逐村逐户逐厕排查,全面摸排核实居民户用厕所状况,建立台账。建立农村户厕改造档案,做到“一户一档、一村一册”,确保底数清、任务明、情况实。针对不同农户的不同家庭情况,做到“因户施策”,在原有基础上能改建的就改建,减少成本,提高群众改厕的积极性。
“我们家厕所改造后,不仅干净卫生了,也比以前更方便了。”看着洁白的墙壁、全新的水冲式厕具,长石头村村民王建高兴地说道。
近年来,三岔镇不断探索乡村治理新路径,夯产业、抓经济的同时,积极建设美丽乡村,村子一天一个变化。下一步,三岔镇将不断推进农村户厕改革,同时加强后续管护服务。让农村改厕,改出农家新生活,改出文明新风尚。
小厕所是事关农村群众改善生活质量的一篇大文章。在推动改厕工作中,界头庙镇同样全面发力,采取单户、集中联建“厕污共治”建设模式,促进粪污雨污分离及无害化处理。在改厕实施中,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发挥农户“既是参与者,又是建设者、更是受益者”的作用。同时,完善管护机制,建立农户自行管护、村级督促奖惩的后期管护机制,确保户厕建得起、有人管,真正发挥作用。
今年以来,全县已完成厕所改造1201座。7个乡镇成立专项改厕办公室,47个行政村分别确定1名改厕管护联络员,层层压实责任,建立了“县镇村”一体管理运维机制。通过设立公益性岗位形式,成立清运维修队伍,配发专用抽粪车23辆,统一制作农厕服务卡,及时做好抽粪清运、维修指导,基本形成了覆盖村户、随叫随到的抽运维修服务网络体系,做到了改一座、成一座、用一座、群众满意一座。
“分类”分出环保新天地
屋舍错落有致,宽敞的水泥路直通家家户户,路面干净整洁,村民们聚在一起享受闲暇时光,农村和美画卷让人心生惬意。
“以前村里的环境脏、乱、差,很多人没有保护环境的意识。村里组织人员向村民们宣传垃圾分类的好处,呼吁我们共同保护环境。同时,为我们配置了分类垃圾箱,生活环境越来越好了。”家住白马滩镇村民杨荣贵说。
加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也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任务。每天早晨八点,随着一阵音乐声响起,一辆垃圾收运车缓缓驶入白马滩村的村间巷道,沿路村民听到“音乐”后,纷纷将装好的垃圾拿到门口,等待收运车辆到达便直接倒入垃圾收运桶内。
“我们这条‘音乐专线’运行时间为每日上午8∶00至10∶00,每天我负责上门一次收集,还会指导大家分类投放垃圾。”垃圾收运员现场介绍道,“从目前运行情况来看,村民们都很配合,大家都改掉了乱扔乱倒垃圾的陋习。”
垃圾虽小,却系着民生,连着文明。定时收集、定点运行的“音乐专线”模式,在减少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不及时带来污染的同时,也大大提高村民对垃圾收集的知晓率和参与率,让村民认识到垃圾收集势在必行,让“绿色、低碳、环保”理念深入人心。
如今,白马滩村垃圾收集“音乐专线”带动的“文明新风”吹进了白马滩镇的各个村庄,下一步,白马滩镇将根据白马滩村的垃圾收集情况,适时进行推广,利用网格化优势广泛宣传、充分动员,公开收集听取民情民意,积极探索垃圾收集转运定时间、定站点、定线路的“公交化”垃圾收运专线,不断提升农村垃圾收集精细化管理水平,常抓不懈垃圾收集工作,促进垃圾收集清运工作走向常态化,为白马滩镇生态文明提升增光添彩。
科学布局县域生活垃圾处理设施,黄龙县先后建成5个乡镇垃圾填埋场和5个垃圾压缩中转站;7个乡镇配备15辆垃圾收集转运设施,全面消除非正规垃圾堆放点,实施定点收集、定点倾倒、定时清运、集中处理。同时石堡镇积极探索建立了农村生活垃圾“论斤卖”机制,引导农户将生活垃圾自行分类,通过市场交易行为获取相应价值的货币或实物,有效解决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难、收集难、群众接受难”问题。
“治理”治出环境新面貌
鲜花绿植簇拥着村民小楼,与不远处清澈小溪组成一幅依山傍水的美丽乡村人居图,这样的场景在如今的黄龙县许多村落随处可见。
人居环境整治不松劲,乡村全力提“颜值”。近年来,界头庙镇也走上全面实施乡村建设,整治人居环境之路。界头庙镇坚持把“打基础、利长远”作为推进人居环境整治的根本要求,将改厕、雨污分流、清洁能源改造、路域环境综合整治一体化推进。全年共改厕32户。修建污水管网1490m,建设污水检查井36套,雨水井32套。即将实施清洁能源改造32户。集中治理四爱路路域环境修建石挡墙505m,新修水渠1200m,维修路肩1000m,道路两侧绿化1640㎡,有力推进了人居环境改善向常态化、精细化、长效化发展。
对于人居环境的变化,界头庙镇刘家塬组村民李思锋深有感触:“我们这儿以前可不是这个样子,原来村子破破烂烂的,出门都是土路,一到下雨天,出行就更不方便了。后来村里进行了改造,硬化了各条巷道,还装上了路灯,现在村子越变越美了。”
事实上,界头庙镇的喜人变化是全县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的一个生动体现。
截至目前,全县共清理农村生活垃圾数量1139.6吨,清理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数量198.39吨,清理村内沟渠315.2公里,清理村内水塘94口,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消杀174次,发动农民群众投工投劳数量9540人,开展入村入户宣传教育3530场,投入整治资金199.4万元。
近年来,黄龙县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核心,聚焦短板弱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实现了国家卫生乡镇全覆盖创建,清洁乡村、生态乡村实现全覆盖,21个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7个“美丽乡村•文明家园”提标建设成效显著,6个村庄入选全国“千村万寨展新颜”展示活动,创建省级文明村1个,市级文明村9个;荣获2020年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称号,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二类县通过省级验收。全县农村人居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
如今,漫步在黄龙的村村落落,村间道路平坦干净、溪水河流清澈见底、农舍庭院别具特色、乡风民情和谐淳朴。人居环境整治带来的效应正让黄龙大地发生蝶变,全县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稳步提升。(杜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