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顿 | 关山主景区云凤山
2022-02-17 20:40
『时光捡漏』您生活的笔记本
川有蜀道难,陇有关山艰。关山古称陇山,陇头等,系六盘山支脉,横亘于陕甘之间,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地之一,古以艰险荒凉闻名。郭仲产《秦州记》曰:“陇山东南四百八十里。登山岭东望秦川,四五百里,极目泯然。山东人行役升此而顾瞻者,莫不悲思。”庾信《哀江南赋》曰:“莫不闻陇水而掩泣,对关山而长叹”。
一改前人提起关山的悲凉忧愁,如今的关山,天堑变通途,满山松桦,遍野草原,牛壮羊肥,俊马飞奔,涧水哗哗,生机盎然,成为了游客踏青避暑的打卡圣地。就甘肃境内而言,广义上的关山(张家川人习惯说的“山里”),跨越了张家川县东北片的7个乡镇,东西长50余公里,其中的景点涵盖寺庙、石刻、水库、竹子,森林和草原等。关山比较大的旅游景点有4个:浅滩草坪—白石咀(平安)牧场,秦非子的牧马场—秦家塬,关陇古道—老爷岭和省级森林公园—云凤山。目前全部免门票。下面我们主要说说云凤山。
当地人经常说的游关山,其实是狭义上的关山,即省级森林公园:云凤山,其主体在张家川马鹿镇东南,风景秀丽,交通便利,集森林草原山水牛马于一起,是旅游关山的大本营。云凤山大致位于马鹿镇的花园村和寺湾村,被这两个村子包围着,也是旅游云凤山的两条主线路。“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如从云凤山景区往西经过小桥南下,就开始欣赏寺湾侧风景了。这里,两座巍峨俊秀的青山中间,夹着一条哗哗流淌的河流,岸边多见野花和香草,运气好的话,还有机会碰到三三两两的妙龄。除过发洪水的日子,这条河水不大,但其中的石头一定不小,你可以躺在石头上吸着森林里散发出的鲜氧,或小憩,或聆听河水与石头亘古的对话,或免费欣赏鸟儿婉转的歌喉,或与好友视频分享快乐,或直播。也可以跨过河流,到两面山上的松下采蘑菇,打蕨菜,见一些平时见不到的野草野菜和兔子一类的小动物。沿水泥路继续下行,还有小型娱乐场所,最后到达临近陕西边界处的马鹿大草原之西部:石槽沟景区之西(再往西行,就是通往清水县温泉的方向),由于这里人烟稀少,没有开发旅游项目,所以游客一般会原路返回。
游客从寺湾返回后,可从“国家森林乡村”——花园村东南上行,东过小桥,首先映入眼帘的第一个风景点便是“太极八卦石”,这里是游客集中游玩拍照的一个景点,这块石头脚下,是一条河流,河岸较宽,河水较缓,河床乱石林立,颇具气势。河两岸的青山郁郁葱葱,绵延起伏,重峦叠嶂,风景如画,放眼望去,四围山顶上自然天成的松柏连成的弧线,就像是经过了园艺师的修剪,那样的美观整齐,让人陶醉其中。此处便是欣赏秀美关山山势的最佳位置。继续驱车往南,扑面而来的青山和漂亮的柏油路国道狭窄处两侧的松林,在阳光的照耀下,催生出“山气”处处佳,翠绿“生紫烟”的奇特景象,真的是美轮美奂,让人欲罢不能,流连忘返。穿过一段青山,视野便会逐渐开阔,道路两边出现小面积带有稀疏树木的草原,游客一般会在这里下车,进入沟壑,在涓涓细流的树荫下,先乘凉,吃零食补充体力,然后去草原上徜徉徒步,拍照留影。过去多少年来,总有游客在这里搞野炊,体验草原生活,这不但污染了环境,还存在安全隐患,今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坚决制止了野炊行为。继续驱车或步行向前,就会到达云凤山最后一个旅游景点,也是游客集中的地方:东部关山大草原,即石槽沟景区之东。
若春夏时间,草原绿意盎然,山花烂漫,牛羊成群,视野开阔,美不胜收,一不小心,还让人误以为是走进了新疆伊犁的著名景点:那那提草原。而秋冬之际,尤以雾为美。去年大关山摄影俱乐部在此拍录的《关山的雾》的视频和图片,一经张家川在线等媒体报道,就引发了观众的轰动和追捧。从图片可以看出,山上是晨阳,大雾略微比山尖低,山顶上的摄影人腾云驾雾,而风吹雾动,山下的景观若隐若现,似真似幻,似海似浪,似云似雾,若临仙境。人间任何美好,都是一种邂逅,都是一种机会和缘分,可遇而不可求。碰到如此恰到好处的雾,真不多见。一般来说,游客光临此处,主要是看布满半山腰的牛马群,蒙古包,采摘野果,爬山,草原纵马等。玩好了,就可以结束关山主景区云凤山旅游了,原路返回。如还未尽兴,有两个选择,一,可往前再挪几步,到陕西陇县草原上的蒙古包里吃烤肉、过夜;二,隔日去秦家塬或平安草原,去看那里一望无垠的草原等。
古乐府别离之曲《陇头歌辞》云:“陇头流水,鸣声呜咽。遥望秦川,心肝断绝”。“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古人愁关山,今人悦关山。松柏四季绿,山水常年流,草原满牛马,野花开到秋。“金山银山就是绿水青山”,进入新时代,隔三差五的关山旅游,已成为了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如果朋友们喜欢关山,入山的交通四通八达,大家可以从陇县,清水,张家川东北,庄浪,华亭等地进入关山旅游。
END
作者简介
兰顿,《兰州日报》副刊作者。
主 编 | 星辰大海
责任编辑丨 素 笺
后台编辑 | 春风十里 微 微
编辑微信:hyds_1997
投稿及合作邮箱:sgjltougao@sina.com
关于“时光捡漏”读书会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