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陇县人

陇县人民政府 统计公报 陇县二0一六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来源:网站编辑 2024-07-30 15:30)
文章正文

2016年,全县上下紧紧围绕“打造宝鸡副中心,建设幸福新陇州”战略目标,积极适应新常态,抢抓新机遇,紧扣做大总量和做优质量两大要务,团结带领全县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进一步解放思想,真抓实干,大力实施生态立县战略,聚力脱贫攻坚,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势头强劲、结构优化、效益提升、运行稳健的良好态势。

一、综合

县域经济平稳增长。全年实现生产总值67.5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0.3%。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7.88亿元,增长2.5%,对生产总值增长贡献0.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9.15亿元,增长16.5%,对生产总值增长贡献6.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0.52亿元,增长9.6%,对生产总值增长贡献3.0个百分点。

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6777元(按常住人口计算),折合3860美元(1美元=6.9370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7%。全社会劳动生产率达到42591元/人,同比增长12.6%。

三次产业比重达到26.5:43.2:30.3。其中,第一产业占比较上年降低2.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占比较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比提高较上年0.4个百分点。

二、农业和农村经济

全县坚持以现代农业园区为引领,以农民增收为目标,以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方向,高点定位、系统谋划,多措并举、加压奋进,特色产业呈现出竞相发展的良好态势。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2.90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3.9%。其中:种植业产值14.77亿元,增长3.7%;林业产值1.04亿元,增长13.8%;牧业产值14.76亿元,增长2.1%。

主要农产品产量有增有减。按照“稳定面积、科技投入、提高单产、确保总产”的粮食生产总体要求,全县继续围绕粮食单产提高工程,狠抓良种统供、测土配方施肥、小麦高产创建等技术和防霜冻、防虫害、抗旱保苗等综合措施的实施,战胜了冰雹、大风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全年粮食播种面积48.40万亩,比上年减少0.69万亩,下降1.4%;粮食总产量达到10.33万吨,比上年减少0.19万吨,下降1.8%。烤烟种植面积3.10万亩,同比下降22.7%;烟叶产量3674吨,同比增长20.4%;实现产值6869万元,同比增长21.5%;税金1511万元,同比增长21.5%。

畜牧产业持续优化升级。2016年底,全县大家畜存栏8.28万头,其中:奶牛存栏5.24万头;羊存栏7.91万只;猪存栏2.47万头;家禽存栏25.72万只;全年肉类总产量9915吨,奶类总产量17.96万吨。

畜牧业结构调整步伐明显加快。2016年全县建成奶山羊规模养殖场19个;在八渡镇高楼村建立了1万只“生态土鸡”试验示范场,随着我县奶山羊转型升级示范县项目的深入实施,全县奶山羊规模养殖场(家庭牧场)达到71个,县内向乳品加工企业交售羊奶的养殖场已达28家,月产奶量230吨,产值达115万元,规模化养殖、标准化生产、无公害畜产品产地已成为我县发展现代畜牧业的主要特征。

林业生产健康发展。全年造林面积2.5万亩,与上年持平;育苗面积2100亩,同比下降44.4%;零星植树312万株,木材采伐量12232立方米;核桃面积54.49万亩,下降0.1%;核桃产量达到8897吨,增长2.8%;板栗产量85吨,花椒产量22吨。

农村生产条件继续改善。农业机械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年末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5.39万千瓦,比上年下降15.0%;大中型拖拉机达到1721台,增长4.4%;小型拖拉机达到2397台,增长18.8%。全年机耕面积34.35万亩,下降11.9%;机播面积36.16万亩,增长6.3%。年末耕地有效灌溉面积6.92万亩,同比增长1.5%。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总量较快增加。全县工业完成增加值23.55亿元,比上年增长16.4%(按可比价计算);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4.9%,较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2.84亿元,增长14.0%(按可比价计算),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3.8%,较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50.51亿元,比上年增加10.18亿元,增长25.2%。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重工业实现产值40.48亿元,增长24.1%,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80.1%;轻工业实现产值10.03亿元,增长30.0%。煤炭开采洗选业是拉动全县规模以上工业生产增长的主要动力,拉动工业生产增长18.4个百分点,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对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贡献达73.1%。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效益提高。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9.56亿元,同比增长28.3%。从注册类型看,有限责任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7.44亿元,增长24.3%;私营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12亿元,增长46.6%。实现利税总额7.15亿元,增长70.2%。按轻重工业分,重工业实现利税5.34亿元,增长65.3%;轻工业实现利税1.82亿元,增长87.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税金2.96亿元,增长51.8%。

建筑业生产稳定增长。全县建筑业实现增加值5.60亿元,增长17.1%。具有资质等级的2户建筑企业集团公司及其下属的22个分公司全年实现建筑业产值6.25亿元,同口径对比增长22.5%。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9.7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5.3%;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1.23万平方米,下降30.2%。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全县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82.36亿元,比上年增长26.5%,较上年提高2.2个百分点。其中完成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80.50亿元,增长27.6%;农村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6亿元,下降31.2%。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第一产业完成投资32.79亿元,增长6.1%;第二产业完成投资22.80亿元,增长1.2倍;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24.91亿元,增长24.5%。三次产业投资占比为18.2:12.6:69.2。

五、交通、邮电

交通运输业平稳发展。全年全县完成货物运输量102万吨,货物周转量6525万吨公里,同比分别增长6.3%和6.0%;完成旅客运输量78万人次,旅客周转量6678万人公里,同比分别增长11.4%和19.1%。年底全县公路线路总里程达到1405公里,比上年末增加15公里,增长1.1%,公路等级进一步提高。年末全县拥有营运汽车1031辆,同比增长4.7%。其中普通载货汽车900辆,增长4.5%;载客汽车118辆,下降3.3%;在册出租汽车100辆,同比持平。全县在册汽车1533辆,其中轿车963辆;当年新增377辆,其中轿车276辆。

邮电通信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全年邮电业务总收入达到10406万元,比上年增长3.5%。年末电话用户达到22.66万户。其中:固定电话达到1.36万户;移动电话达到21.30万户,新增移动电话20275户。全县电话普及率达到896部/千人,比上年增长6.5%;每千人订有报刊达到32份。全县互联网宽带用户达到20578户,比上年增长6.9%,其中电视互联网用户达到1300户。

六、商贸、物价

市场消费需求多元化,消费品市场趋于活跃。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0.67亿元,比上年增长12.2%。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实现消费品零售额4.79亿元,增长14.6%,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3.2%,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8个百分点;限额以下实现零售额15.88亿元,增长11.5%,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76.8%,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4个百分点。

按地域分,城镇实现零售额17.94亿元,增长11.9%;农村实现零售额2.73亿元,增长14.3%。按消费形态分,批发业实现零售额2.26亿元,增长22.1%;零售业实现零售额15.76亿元,增长12.2%;住宿业实现零售额0.42亿元,增长10.3%;餐饮业实现零售额2.23亿元,增长4.0%。

市场物价呈结构性上涨,生产资料价格运行平稳。我县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为101.6%,同比上涨1.6%,涉及调查的八大类商品和服务呈“有增有减”态势。

全年各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呈现波动上涨趋势,与上年同期比,价格上涨最高的月份是三月份,为103.3%;价格上涨最低的月份是八月份,为100.1%。

七、非公经济和旅游业

积极改善投资环境,鼓励创业和再就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双创”提供低成本、全方位、专业化服务,更大释放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动,增强实体经济发展新动能。全县新发展个体工商户1073户,个体工商户总数达到5894户,同比增长12.4%;新发展私营企业158户,私营企业总数达到716户,同比增长20.5%。

旅游综合收入稳步提升。全县紧紧围绕“文化旅游名县”建设目标,以规划为引领,狠抓项目落实,积极实施关山草原生态旅游开发、龙门洞景观提升、秦源文化产业园三个重大项目建设,大美关山实现华丽转身,陇州社火荣获2016年首届黄河金三角民间社火大赛金奖。全年接待各类游客511.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4.7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4.8%和65.5%。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

地方财政收入增速回落。2016年,全县实现财政总收入29936万元,同比下降26.9%;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8913万元,同比下降36.2%;其中:工商税收入6623万元,增长4.3%。地方财政支出17.38亿元,同比增长12.4%。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3843万元,增长22.1%;公共安全支出6255万元,增长7.9%;教育支出33861万元,增长7.8%;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3360万元,下降20.3%;医疗卫生支出21896万元,下降1.2%;农林水事务支出33780万元,增长33.8%。

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同步增加,贷款增速快于存款增速。2016年底,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到81.76亿元,同比增长5.4%;其中住户储蓄存款余额达到62.59亿元,增长11.8%。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达到22.71亿元,同比增长15.4%。其中:短期贷款6.21亿元,增长14.0%;中长期贷款12.20亿元,增长23.4%。在各项贷款中,农村商业银行贷款20.27亿元,增长12.3%;农业银行贷款2.44亿元,增长50.1%;邮政储蓄银行贷款1431万元,增长28.8%。

保险事业稳步发展。全年保险业务收入6373万元,同比下降3.5%。其中:财产险业务收入2589万元,增长10.5%;人寿保险业务收入3784万元,下降11.2%。全年保险业务支出3505万元,增长20.9%。其中:财产保险业务支出1630万元,增长31.6%;人寿保险业务支出1875万元,增长13.0%。

九、教育、文化广播电视和卫生

教育质量稳步提升。全县有普通高中2所,在校学生5047人,增长6.3%;职业中学1所,在校学生605人,下降55.4%;初级中学12所,在校学生8161人,下降1.7%;全县小学63所,在校学生17387人,增长3.7%。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小学毕业升学率达到100%,初中毕业升学率达到92.25%。全县高考输送二本以上学生847人,二本上线率位居全市前列。

文化广播电视事业进一步繁荣。年末全县共有电影放映单位1个,艺术表演团体1个,镇文化站(馆)14个,公共图书馆1个。全县数字电视用户达到19340户,增长2.8%;其中:农村用户达到10367户,下降5.5%。数字电视入户率达到38.38%,通数字电视的村达到100个,数字电视播出节目达到182套。

卫生事业得到长足发展。依托国家扶持政策,医疗卫生保健基础设施得到加强,医疗卫生条件进一步改善,医疗机构救治能力继续提高。年末全县卫生机构数24个,床位1402张,增长1.7%;其中:医院床位955张,同比持平。全县卫生技术人员1333人,增长0.5%;其中:医生462人、增长4.3%,护师护士493人、增长10.5%。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3所医院和17所卫生院及158个村级标准化卫生室建成投用,农村设医疗点209个,乡村医生和卫生人员达到304人。

十、人口与人民生活

人口数量稳定。以稳定低生育水平为目标,强化管理、落实政策,深入开展“关爱女孩”活动,全县人口出生率为12.12‰,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18‰。年末全县总户数82760户,比上年增长3.6%;户籍人口272798人,比上年增长0.1%;其中:农业人口242500人,占总人口88.9%。常住人口为252496人,城镇化率为36.0%,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新增进城落户居民2418户10079人。

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全年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达到58207元,比上年增加2035元,增长3.6%。其中,企业单位职工平均工资68012元,下降6.7%;事业单位职工平均工资54131元,增长7.7%。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954元,同比增长9.0%。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6089元,比上年增加1910元,增长7.9%;其中,工资性收入17184元,增长9.2%;经营净收入1672元,增长4.8%;财产净收入1228元,增长3.7%;转移净收入6005元,增长6.1%。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达到17373元,比上年增加1391元,增长8.7%。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226元,比上年增加645元,同比增长8.5%;其中,工资性收入4303元,增长9.8%;经营净收入2073元,增长8.5%;财产净收入25元,增长8.7%;转移净收入1825元,增长5.6%。全年农民家庭人均支出为7950元,增长7.3%;其中:人均生活消费支出7113元,增长5.2%。

民生保障水平大幅提升。全县始终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头等大事来抓,突出重点,加大投入。完成农村移民搬迁1421户5686人,2.72万人实现脱贫。2016年度共发放小额担保贷款4717万元,完成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0.68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8.6亿元;弱势群体生活得到保障。为城镇居民1762户3995人发放低保金1775.98万元;为农村居民4580户12723人发放低保金3478.74万元。发放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9224.37万元,70岁以上高龄老人补贴949.62万元。救助受灾困难群众9476户34139人,发放救助金313.20万元;临时救助困难家庭773户,发放救助金125.51万元。

十一、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

劳动就业形势基本稳定。2016年底,全县全社会从业人员数达到15.86万人,同比增长0.4%;其中农村从业人员13.16万人,同比下降0.3%;城镇在岗职工人数0.95万人,同比下降1.0%;按三次产业分,第一产业从业人员6.89万人,下降0.4%;第二产业从业人员4.01万人,下降0.2%;第三产业从业人员4.96万人,增长2.1%。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4%,同比降低0.83个百分点,完成城镇新增就业人数2569人,开发公益性岗位1238个。

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为全县158个村布设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金融服务网点。全县182个机关事业单位7813人顺利纳入养老保险。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2.51万人;工伤保险参保9578人;生育保险参保8726人;失业保险参保5337人。

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参加医疗保险人数分别达到12015人和17448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加人数达到227066人,为34.46万人次报销门诊费1417.37万元,为4.22万人次报销住院费10160.49万元。社保体系更加健全,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9.99%,城镇职工和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有所提升。

十二、环境保护、能源消耗和安全生产

全县森林面积196.6万亩,森林覆盖率57.58%;全年降水量353.4mm,年平均气温12.2℃,最高气温37.2℃,最低气温-16.9℃;年平均相对湿度66.0%,全年日照时数2090.4小时,年平均风速1.8m/s,最大风速11.8m/s。

能源消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均有不同程度削减。全县万元生产总值能耗达到0.655吨标煤/万元;化学需氧量排放1719吨,比上年削减0.75%;氨氮排放量113吨,削减11.0%;二氧化硫排放量243吨,削减-19.7%;氮氧化物排放量234吨,削减20.9%;工业废水和工业烟尘排放达标率均达到100%;污水处理厂处理率达到94.87%;生活垃圾清运总量26383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7.5%。

全年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5人,同比增长66.7%;发生交通事故1153件,死亡42人;火灾事故166件;刑事案件立案数530件,犯罪人数96人。

指标解释

国内生产总值(GDP):指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对于一个地区来说,称为地区生产总值。英文缩写统称为GDP。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在一定时期内全社会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工作量以及与此有关的费用的总称。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指企业(单位、个体户)通过交易直接售给个人、社会集团非生产、非经营用的实物商品金额,以及提供餐饮服务所取得的收入金额。个人包括城乡居民和入境人员,社会集团包括机关、社会团体、部队、学校、企事业单位、居委会或村委会等。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城乡居民所购买的生活消费品价格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是对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进行综合汇总计算的结果。通过该指数可以观察和分析消费品的零售价格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对城乡居民实际生活的影响程度。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指调查期内居民家庭成员人均获得的、可用于最终消费支出和储蓄的总和,即居民可以用来自由支配的收入,既包括现金收入,也包括实物收入。全体居民可支配收入可以体现各地区城乡一体的居民收入及生活水平变化情况。按照收入的来源,可支配收入包含四项,分别为: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转移净收入。

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指住户用于满足家庭日常生活消费需要的全部支出,包括用于消费品的支出和用于服务性消费的支出。根据用途不同,消费支出可划分为食品烟酒、衣着、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务、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其他用品及服务八大类。

注释

1、户籍人口数和户数为公安部门统计的年报数;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为卫计部门按户籍和现住地口径统计的年报数。常住人口为统计部门抽样调查推算出的人口数。

2、地区生产总值及三次产业增加值绝对值为现价计算,增长速度为可比价计算。

3、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绝对值和增长速度均为现价计算。工业增加值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绝对值为现价计算,增长速度为可比价计算。

4、农林牧渔业总产值、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绝对值为现价计算,增长速度为可比价计算。

数据来源

本公报城镇新增就业、登记失业率、社会保障数据来自人社局;财政数据来自财政局;林业数据来自林业局;公路里程、公路运输客货量、周转量来自交通运输局;年末互联网用户数来自电信公司、网络公司、移动公司;金融业数据来自人民银行陇县支行;保险业数据仅包括县财产保险公司和人寿保险公司;教育数据来自教育局;气象数据来自气象局;艺术表演团体、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广播电视、图书等数据来自文化广电局;卫生、新农合数据来自卫计局;社会服务、低保和五保供养数据来自民政局;环境监测数据来自环保局;生活垃圾数据来自住建局;安全生产数据来自安全监督管理局。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