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陇县人

第五节 药材

(来源:网站编辑 2024-08-05 07:18)
文章正文

  (一)种植沿革
  陕西药材产地广阔,素有“秦地无闲草”之称。西汉武帝时,长安已有药用植物的试种园,栽种从西域引进的红花、安石榴、大蒜等。汉代成书的《神农本草经》,将“陈仓谷”,即今宁强、留坝、勉县一带的天麻列为上品。梁代医学家陶弘景(456—536)编写的《本草经集注》,大量收集了陕西栽培及使用的天麻、黄芪、大黄、附子、麻黄等200多种药用植物,并作了详细记载。隋代有20余种本草书籍记载了陕西多种中药材的栽培和采集经验。唐代在长安建立了药用植物苗圃,开始了药材的社会商品生产。陕西省耀县人、医学家孙思邈(581—682)曾在太白山、陇山等地采集、栽种草药,编写了《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等书,收采了800多种药材。其中收采的大荔县沙苑子有滋补营养的效力,被唐肃宗令为进贡药物,并免征沙苑地方赋税。明代李时珍在其所著《本草纲目》中,收载陕西产药物576种。秦巴山区,历史上一直盛产药材。明代后期,镇坪县裴河乡人工种植的党参(条党),宁强县的西党(又名巴党、风党),平利的八仙条党等,因品质优良,曾畅销上海、广州、汉口、福州等地,并外销东南亚和日本。清代雍正十三年(1735)编修的《陕西通志》及各府、州、县志记载本地的中药材有200多种。咸丰、光绪年间镇坪的黄连已闻名全国,药农曾一度过半,外商终年不绝,在巴山山顶建起多处药材栈房,著名的有江西馆、武昌馆等。平利的八仙,岚皋的四季河,紫阳的洞河、回水以及宁陕、石泉、旬阳等地,都曾是历史上重要的药材产地。汉江沿岸的蜀河、安康、大道、洞河等城镇,很早就是有名的药材集散市场。民国初期,安康地区成桩收购的药材有200多种,其中党参、黄连、当归、杜仲、黄柏、厚朴、大黄等大宗药材近50种,仅平利、紫阳、岚皋3县的党参年产3700担,黄连350余担。中药材成为农村副业的一项重要产品。陕北定边、靖边一带的甘草被称为当地“三大宝”之一,远近闻名。
  (二)药材生产
  陕西有丰富的药材资源。因历史上多次战乱,大批药材园地荒芜,自生自灭。直至40年代末期,素以“巴山药乡”著称的镇坪县黄连棚只有4.5个(合10亩),平利、紫阳、岚皋3县的党参年产量仅1099担,黄连110担左右。全省家种药材种植面积不足1500亩,大批药材资源,破坏殆尽。
  1950年,国家将中药材列为土特产品,鼓励农民发展家种药材,实行自种自采,收入归生产者所有。在汉中、安康等老药区巩固发展传统的地道栽培药材的同时,在咸阳、宝鸡、商洛、延安等地进行了南药北引的野药家栽、家护的活动,使药材生产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1955年秋,全省相继成立了各级药材公司,并设立了生产管理机构,开始药材的计划性生产。1956年,各地积极进行中药材的引种、试验、示范工作,坚持“注意保护野生药材,并且根据可能条件逐步进行人工培植”的方针,到1957年全省家种药材有14种,种植面积由50年代初期的2000多亩发展到8600多亩。1958年以后,有计划地发展地道药材生产,继续开展引种试种,采取积极步骤变野生药材为家养家种的做法,使全省药材生产进入了一个全面试验示范的阶段。1959年,安康、汉中、咸阳、渭南、宝鸡5地区药材种植面积扩大到3.2万亩,西安、榆林等地(市)也开始试种,全省药材种植面积达到3.4万亩,比上年增加1.6万亩。平利、白河、宁陕等县先后办起了国营药材种植场和各种类型的集体药材种植场,使人工栽培的品种数量不断增加。同时从外省引种了元胡、白术、川芎、枸杞等,野生变为家种、家养的天麻、桔梗、冬花、银花也得到了发展。1960年全省药材种植面积扩大到4.7万亩。同年,因粮食作物减产,粮食紧张,影响药材生产。1961—1963年,全省药材种植面积下降到二三万亩,经过3年调整到1964年开始有所回升。1965年全省家种药材增加到33种。有341个社、队建立起中药材种植场,种植药材面积5.7万亩,比药材面积较大的1960年还多1万亩。当年共收购250种药材,收购总值800多万元,高出1957年收购量的70%。
  1966年全省药材种植面积上升到8.2万亩。“文化大革命”初期,不少地方放松了对药材生产的领导,有的把农民种药当作资本主义的自发倾向进行批判,加以限制,致使药材种植面积逐年下降,中药材的供需矛盾加剧。1972年后,陕西省革命委员会重新抓了中药材的生产工作,发放了扶持药材生产资金,给予化肥奖励,技术上指导等,各地又先后引种了浙江的白术,河南的怀牛膝、红花,四川的麦冬、川贝母,云南的云木香,河北的防风、紫苑,西德的水飞蓟,美国的西洋参等。全省种植面积超过千亩以上的药材有杜仲、黄连、生地、黄芪、附子、党参、天麻、当归、大黄、丹皮、山茱萸、枸杞、桔梗等。到1975年,全省药材种植面积发展到9.9万亩,1976年扩大到12.7万亩,家种品种58种,收购总值2750万元,比1965年增长2.2倍。1977年全省社、队药材种植场已达到4164个,种植药材16万亩,收购地道药材附子、蒺藜、甘草、杜仲等大宗品种2.7万担,比1965年增加58.8%。引种试验成功的川芎、白术、茯苓、云木香、菊花、川牛膝、元胡、北沙参、枸杞等10余种药材已大面积种植。野生变家种的药材日益增多,天麻、冬花、丹参、桔梗、二花等也大面积种植。当年共收购干天麻3.1万斤,供应了省内,还支援了外省。同时,养鹿达到2000多头,养麝188头,养麝取香成功。后因不少地方药农的口粮问题得不到解决,产销对路的药材面积落实得少,易产而产量又高的药材种得多,一度出现了药材生产的盲目性,如白芍、丹皮、当归、黄芪、生地等均超产积压。全省党参计划种植1万亩,而实种3万多亩;生长期长,栽培技术高的黄连等,则种得少,成了紧缺药材。1978年3月,陕西省革命委员会商业局、农业局、林业局、卫生局、外贸局和供销社联合召开了全省中药材生产会议,决定大力抓好黄连、当归、天麻、山芋肉、杜仲等20种主要药材的生产。同年8月,制订了《陕西省1976—1985年中药材生产发展规划(草案)》,要求各地、市将药材生产纳入农业发展计划,具体安排。
  1978年以后,各地开展中药材产销调查,压缩了逾量品种,发展了供应不足或紧缺品种。1979年全省药材种植面积由16万亩调整到12.9万亩。1980年又发放药材扶持资金,支持了元胡、山芋等紧缺品种的生产。全省药材种植面积下降到7.7万亩,收购金额3864万元,比上年下降1.6%。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社、队药材种植场大多由农民专业户和个体户承包经营,社、队集体药场减少到974个,全省药材面积继续下降至4.7万亩,加之收购政策不完善,贵重药材大量外流。1983年又出现了抬价抢购紧缺中药材的现象。根据这种情况,政府主管药材的有关部门实行专项贷款、扶持资金、奖励粮食、预付收购定金等办法,大力发展黄连、党参、黄芪、桔梗、丹参、连壳、杏仁、银花、知母、杜仲、黄柏、厚朴、猪芩、等13种药材,稳定发展天麻、当归等21种药材,使全省药材面积回升到8.7万亩,1984年发展到14.1万亩。到1985年末,全省种植的药材有10种主要家种药材、8种主要木本药材、4种主要野生变家种(养)药材,种植面积达到24.9万亩,总产1080万斤,连同野生药材,共收购21.6万担。
  (三)引种、栽培
  50年代后期,各地药材种植场试种、引种和摸索药材的栽培技术。1962年,陕西省中医药研究所在全省范围内开展药材资源的普查工作。1965年,从外省引进的元胡、白术、川芎、枸杞已在本省“安家落户”,桔梗、冬花、银花的野生变家种得到进一步发展。同年,宁陕县药材公司进行了野生天麻家种试验。陕西省药材公司还组织专人进行了天麻产区调查和组成了天麻试验小组,其后又改为天麻研究所,专门研究天麻的品种和生产技术。
  1976年,主要产药的地、县还分别举办了药材生产技术短训班,共进行了309期(次),参加培训的有2.9万人(次)。当年冬季,全省共栽培天麻15万窝,商品量较上年增加了两倍多。勉县、宁强县已成为全国天麻生产基地。安康地区北部各县和汉中地区各县引种黄连也取得了成功,并有不少高产典型。平利县小河大队药材场试种的黄连,平均亩产200斤。勉县采取附子与粮、菜套种,附子随挖随栽就地解决种源等技术,都取得了显著成绩。从1978年开始,陕西省开展了黄连、当归、天麻等药材的速生、高产、优质综合栽培技术的示范推广工作,使用超声波处理丹参、黄连等种子的技术,对人参采取种子催芽技术,对天麻进行有性繁殖,黄连使用生长激素、乙烯利等的试验研究。各地还因地制宜地推行了粮药、林药、菜药、果药等间作套种栽培技术,利用荒山秃岭和闲散土地栽培中药材。
  1980年后,在汉中、南郑、留坝、勉县、城固、镇坪等地试种西洋参,3年生开花结果,留坝县亩产达340斤。1982年,勉县金华乡等地试验天麻的有性繁殖技术——用树叶菌床法播种天麻籽,得到成功,平均发芽率7.4%,最高达18.9%,平均穴产天麻2.7斤。用有性繁殖种麻栽种,产量比无性繁殖的种麻高一倍,还有助于预防天麻退化,已在全省26个县大面积推广应用。
  据陕西中药材资源普查结果,陕西药用植物、动物、矿物及其它药物共达3291味,其中植物药2730味,隶属于241科,994属,2271种,在全国中药材资源普查统一布置的364个重点品种中,陕西有283种,占77.6%,其中有248种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正品药材。
  (四)名贵药材
  1.根及根茎类
  川芎 扶风县1963年引种,已发展至500亩,平均亩产150斤,最高亩产300斤。一般年收购8000斤,最高年收购1.2万斤。
  太白贝母 太白县进行野生变家种,获得成功,同时还种了新疆贝母。全县年种贝母170亩,可提供商品贝母1000斤。
  九节菖蒲 自明清开发以来,在华山周围山区盛产,华阴县所产九节菖蒲在国内具有声誉,历来运往陕、甘、宁、青各省区炮制良药。
  华州山药 华县种植历史悠久,面积最大时超过千亩,年产420万斤,年收购量50万斤,占全省药用山药的60%。
  大黄 秦巴山区有野生大黄,安康、汉中、宝鸡等地区的一些县栽培唐古特大黄。陇县曾年收购36万斤,产值36万元。
  天麻 秦巴山区各地、县均有种植,多推行人工栽培,年产鲜天麻60万斤。宁强、勉县、留坝、户县等多集中生产,勉县常年种植天麻500多亩,年产商品天麻10万斤。
  甘草 定边、志丹、安塞、神木、榆林等地野生并家种。年收购300多万斤。定边县累计调出2000多万斤,出口量占全国的20%以上,畅销欧美、日本及东南亚各国。
  附子 主要产于城固、南郑、勉县、汉中、户县、兴平、周至等县。其中户县年种植600多亩,亩产附子400斤,年产24万斤。
  党参 陕西党参驰名国内外。70年代以来推广了变野生为家种的栽培方式。凤县、留坝等地的凤党,年种植千余亩,平利县的八仙党年种万亩以上,收购6万多斤;镇巴县生产的巴党也年产6万斤;宜君生产的宜党,年收购量多时超过3000斤。
  黄连 巴山地区生产,镇平、平利县栽培历史长,产量高。巴山地区共存留黄连9670亩。镇坪县栽培的800多亩黄连,亩产80—140斤,产值55万元。洋县留存1004亩,栽植397亩,平均亩产250斤,年产商品量6300多斤。
  黄芪 宝鸡、陇县、黄陵、旬邑等地均有栽培。旬邑县产的膜荚黄芪,1974年经西安市药检部门鉴定,其药用价值优于蒙芪、晋芪及东北鸡爪芪等。
  黄芩 主要产于咸阳市北部及麟游等县。麟游年收购3万斤,销往四川等地。
  2.茎皮类
  杜仲 巴山杜仲称作“活化石”,主要产于巴山,现存600万株左右。岚皋县1978年以来,栽杜仲树300多万株,年产杜仲皮10万斤以上,1981年曾达24.8万斤,运销港澳、东南亚和日本。
  3.花类
  金银花 主要产于山阳县,素称山阳为“二花之乡”。1961年列入全省二花生产重点县。1983年种植6.7万亩,年收购5.8万斤。镇安县有5万亩,其中60%为栽种,产量年均10万斤,国家收购6—8万斤。
  4.果实及种子类
  沙苑子 大荔、华县、兴平、周至、户县等地生产。可单种,也可与小麦、玉米、棉花等套种。单种亩产300多斤,套种亩产100多斤。
  枸杞 主要产于靖边、榆林、蒲城等地。靖边县有4000多亩,1983年该县药材公司收购调出100多万斤,群众收入309万元。蒲城县南部生产的枸杞,1981年被评为优质产品,种植1209亩,年产5.6万斤,产值27万元。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