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悠久的陇县的青、洪帮会
青、洪帮是旧社会民间秘密结社组织形式,下层社会的人参加者多,其起源据《革命逸史》所载,清初康熙年间此种组织已秘密出现,当时距明王朝覆亡未远,明之忠臣义士如张煌言、瞿式耜、郑成功辈先后起兵抗清,迭受挫败,三数遗老知满清国基已固,匡复大业非一时所能成功,乃在下层社会中组织一种秘密团体,为传播民族主义思想之导线,使后人不忘亡国之痛,种族之情,徐图光复。
帮会在我国南方各省极为盛行,陕西也有,但不普遍。陇县地处山区,交通不便,出外经商谋生的不多,起初参加这类组织者很少。及咸丰、同治年间以后,左宗棠平定新疆回民起义,裁汰的士兵流落陇县,遂暗中组织洪门帮会,招收门徒,建立码头。陇县响应辛亥革命武装起义首领西关人王生义、韩刚,南乡人吴正彪、李占彪(均洪帮),李贵林(青帮)都是帮会“大爷”,为陇县光复立了功,有的丧了命,为革命作出牺牲。
陇县自1927年后较著名的洪帮大爷,城内是县衙三班班头路平、王英两人,设堂收徒,以便利他们办案工作。路、王死后,接班大爷为何有德、梁汉玉。1941年后斗行南街人李德胜,西街人王玉林为大爷。韩国钧即由东堎上大爷闻学仁引进在固关参加洪帮,先分为老三,后晋升为大爷。其余如东南乡河沟寨大爷阎虎,曹家湾大爷曹之慈,天成闻学仁,温水王忠,麻家台吴得胜,堎底下高某,高堎大爷张某(张老五),霸关口夏保生,峡口马金胡(回族),咸宜关大爷杨某等人。
洪帮的一些帮规戒条:
帮会因开初在下层社会里奠基发展,所以流传下来一些幼稚荒唐的帮规戒条。如:
一、奉行的“三把半香”思想(都是以讲义气为主导)
第一把香,是纪念《列国志演义》、《今古奇观》小说所载左伯桃、杨角哀舍命全交的义气;
第二把香,纪念东汉时刘备、关羽、张飞桃园结义事;
第三把香,纪念北宋时宋江等一百零八条好汉梁山泊聚义;
半把香为纪念隋朝末年瓦岗寨三十六好汉起义,但因唐王李世民杀了单同,其余弟兄未给报仇,反而投唐,背信弃义,违背了“不愿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的誓言,当不起一把香,而用半把香,并且插香时要斜插,表示贬损之意。
二、组织
洪帮开山山主为“龙头大爷”,主持帮内一切事情。第二名为“左堂大爷”,职责是发展成员。第三名为“右堂大爷”,办理文书事务。下分十辈人,即:威、德、福、子、宣、松、柏、一、支、喜。
威,西北堂
德,东南堂
福,状元堂
子,四喜堂
宣,五福堂
松,六寿堂
柏,七星堂
一,八仙堂
支,九魁堂
喜,十满堂
另外按行辈有代号的几个字,即孝(大哥),悌(二哥),忠(老三)、信(老五)、礼(老六)、义(老七)、廉(老八)、耻(老九)。
江湖上没有老四,据说瓦岗寨的单同排行是老四,他死于非命,为纪念他而缺此辈。老二的悌字辈也缺,因关羽排行第二。老七的义字,为纪念北宋杨家将的杨延昭兄弟辈为国战殁,也缺而不称。
三、开堂及入帮手续
大爷是大哥,只摆设香堂。老三无具体执掌。老五是“红旗大管事”,掌握帮内大权,大爷升帐坐堂,由老五传令开堂敬神(敬的是关圣帝君——关羽)后即发令:
“大哥坐在香堂,老六传令巡风。巡风大令如雷吼,在堂哥弟听从头,月宫门上要把守,来人须要问根由。大哥传令不自由,身家不清早些走;记事不明早回头。非是为弟言语抖,香堂命令不自由。”
传令后将新吸收的人叫上神堂,头顶两头点燃着的香,跪下敬神发誓,如“对国家不忠,对父母不孝,欺兄奸嫂、欺软怕硬者,自己愿受三刀六眼之罪”等语后,再由大哥开口分辈,视本人社会活动能力封为老几,就算入帮,成为帮内正式兄弟,遵行帮内戒规。
四、开山令及戒规
开山令:(由老五传达)
“大令出朝,地动山摇,遇龙掰骨,遇虎拔毛,逢山开路三千里,遇水造桥万丈高。”
戒规十条是:
“说十条,道十条,说起十条有根苗。第一忠心把国保,孝顺父母第二条。第三人要务正道,尊敬长上第四条。第五哥嫂莫说笑,红面失羞第六条。第七江湖莫乱道,说东走西第八条,第九贪赃受贿非正道,掐谷扭穗第十条。
“掐不得谷,扭不得穗,掐谷扭穗犯律条。头等光棍越了教,自己挖坑自己跳。二等光棍越了教,三刀六眼可不饶。三等光棍越了教,四十红棍更不饶。……”
五、洪帮的黑话
如将旱烟锅叫“云条”,条帚叫“摆拉”,土炕叫“稳台”,炕上的围墙叫“避风岭”,把驴叫“尖耳子”,马叫“疯子”,骡子叫“高脚子”,狗叫“皮娃子”,头叫“腮腹”等类。
青帮——理门公所
青帮是帮会的另一派别,仍以讲义气、利害与共为主,不过,在对外宣传上说是为了戒烟戒酒,因之把入帮者叫“在家理”,青帮的领导,组织处所叫“理门公所”。
青帮组织帮规,以“潘祖”为崇奉的教主,教旨是“家理传后代,义气垂千秋”8个字,帮内兄弟要以义气为重,互相帮助,互相爱护,必要时牺牲自己以成全他人。入帮要有人引进介绍,履行一定手续,拜师作徒。班次按“大通悟学”四字轮换排辈,如陇县理门公所“当家人”张广儒是“通”字辈,悟字辈的人就是他的徒弟,学字辈就是他的徒孙了。同班次人互称“老大”。无论那一班辈人收徒都要经过帮内当家的许可,民国时期参加的人有国民党军官,少数公教人员,及一部分无正当职业的流浪汉,青帮就由这些人组成。
清末陇县青帮首领是李贵林(另有传说,理门就是“李贵林门下”的代称),参加过辛亥革命的武装起义。1936年后当家人为山东人张广儒是通字辈人,帮内班次高。理门公所设在南道巷,每年要摆香堂(就是帮内的大集会)两三次,收徒拜师,由当家给徒众讲说不能灭师忘祖,及应该遵守的帮规戒律。时间多在晚上举行,看来还有一定保密性。入帮的给祖师爷布施财物是份内事,新进门的更要多贡献一些,表示敬礼之诚心。
无论洪帮、青帮都是以讲义气为主旨,但在实际行动上却难作到这一点,因利害冲突,互相陷害,生死相拼的事都是常见。例如:
一、陇县响应辛亥革命起义都是帮会份子发动,城内团头权永平是洪帮大爷,商议时他都参与,但临时变节,为官府收买,反而帮助陇州知州孙传琦带团守城,与同帮兄弟作战。
二、1936年12月间,国民党中央军二十五师关麟征部驻扎陇县,有关部一个姓多的连长和一个排长叫孙鸿江(保定人),一同经人介绍到陇县理门公所拜张广儒为师,以悟字辈参加了青帮。1937年2月,部队开往甘肃西峰镇驻防,孙鸿江排奉令守卫西峰镇北城门,解放军徐海东部也驻在距该镇不远北面一带,当时是国共第二次合作抗日时期,徐部不时上街采买生活用品,常出入北城门,但二十五师却对徐部戒备森严,检查频繁,不以友军看待。孙排长思想开明,对他部这种作法很反感,就持应付态度,没认真执行,后被多连长告发,以通共嫌疑,被团部撤职查办。他俩同时参加帮会,同是张当家的徒弟,却在这时一点义气也不讲,几乎使孙送了性命,能算义气垂千秋?三、1937年,杨玉润有个一同在陕西省保安第四团特别党部一起工作过的朋友宋尚志,赋闲同住在旅馆里。他曾加入青帮,因在西安住久,生活上发生困难,就以帮会关系去找西安理门公所请其帮助,要给他“涨一涨水,他好行船”(帮内话)。当家丁老头儿长叹一声说:“对不起,我们最近很困难,等一等到摆香堂时,你来请求本地各位‘老大’和‘三老四少’,给你涨一涨水!”说完给了一杯清水,连一顿饭没留他吃,宋就垂头丧气地回来了。
从以上这几件事看来,他们所讲说的义气是骗人,是要求别人对帮会负责人讲义气,出钱布施,他们对成员却并不这么义气了。并且,他们说的义气是无原则性、不分辨正义与非正义的,只要是同帮,不论做贼作恶,若与己有利就拉关系,讲弟兄,论交情,不然,“拔一毛利天下”它们都是不干的,确是帮会内部关系的真实情况。
(选自《陇县文史资料》第四辑)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