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陇县人

陕西民间美术数据库

(来源:网站编辑 2023-12-18 04:19)
文章正文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关中皮影》——第三章 关中皮影的班社组织——第三节 主要班社及艺人(三) 梁志刚  

 
 

    3.灯盏头碗碗腔皮影主要班社和艺人

    灯盏头碗碗腔,又名“灯盏头腔”、“灯盏子”、“碗碗腔”、“西府碗碗腔”、“千阳碗”,主要流布于关中千阳、扶风等县。“文革”时,灯盏头碗碗腔被禁;“文革”后,也没恢复起来,20世纪80年代,宝鸡市组织各剧种汇演时,千阳县文化馆临时组织,排演了一个多月才勉强演出。当时齐文公、齐碎元还活动。齐碎元还能唱,齐文公会二胡、板会、莲花落,不会月琴、打鼓打锣。过去都是5个人一班子,一人身兼多职。现在人员也不全,基本没有活动。

    齐家皮影戏班  千阳县灯盏头(西府)碗碗腔早期皮影戏班,为齐保魁曾祖父于清乾隆五十年(1785)前后创建,历经四代人的苦心经营,至第四代传人齐保魁1985年病逝,班子解散,一直堪称千阳碗碗腔皮影戏班的佼佼者。齐保魁(1894—1985),千阳县南寨镇南寨村齐家背后人,母亲早逝,从小随父亲四处奔走唱皮影,以兼唱灯盏头碗碗皮影戏为业,于民国27年(1938)继承父业,挑线、唱(全班只一人唱),并开始领班,人称“齐班长”。班子主要人员有:齐保魁,挑线、唱、领班长;齐文公,月琴、三弦,齐家背后村人;冯石蛋,吹笛;齐碎元,敲鼓、唱,齐家背后村人;齐乃忠,打板子、敲灯盏头,齐家背后村人。演出区域,西至陇东,东至凤翔、岐山。拿手剧目为《剪红灯》、《五云祚》、《火龙山》,常演剧目有《五鼠闹东京》、《五福堂》、《状元祭塔》、《青石岭》、《玉山起义》、《王宝和番》、《王兴进宝》、《韩梅破三关》、《乔太守乱点鸳鸯谱》、《碧血剑》、《刘月礼吃面》、(争老子打架)、《河州降妖》、《天竺国》、《茶壶记》、《三铺床》、《苦节图》、《太和城》、《李太白显圣》、《麒麟送子》等50余本。齐保魁从艺40余年,口唱手挑各具特色,影人弄刀舞马、坐立行走、甩发拂须、作揖听拜形象生动,舞姿逼真,唱腔别致。1960年受陇县人民剧团邀请,传授演唱技艺,排演了《金琬钗》、《五福堂》、《点红灯》、《状元祭塔》等剧目,并参加了上级文艺调演,其代表剧目有《双游狱》、《点红灯》、《乔太守乱点鸳鸯谱》等。在演出《李太白捞月》时,他将蜡烛置于罐内遮成弯月形,李白自月内跨鲤鱼而出,伸手捞月,逼真新奇,引人入胜。在演出《太和城》时,齐保魁手挑皮人,口中吹火,巧妙地制造气氛。他的挑线技术居当时之冠,对继承和传播灯盏头碗碗腔艺术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李学明班  西府碗碗腔、西府秦腔混合皮影戏班。清光绪五年(1879),宝鸡县巩家泉艺人李学明创办。由李家祖孙三代6人组成,李学明为领班,挑线、唱;长子李辛,生、净、丑;次子李德,旦;三子李侃,生、丑、净,孙子有柱,拉板胡兼唱;孙子祁劳,打鼓兼唱。三代人俗称“大碗”、“二碗”、“三碗”。光绪三年(1877),学艺两年的李学明15岁,回乡组班,演唱剧目有《金琬钗》、《十王庙》、《菩萨降火龙》、《玉凤楼》、《乔太守乱点鸳鸯谱》、《洞庭湖》、《哪吒闹海》、《银索计》、《泼水计》、《坛香坠》、《王祥卧冰》、《公冶长断八岔》、《葵花镜》、《阴阳扇》、《白玉楼挂画》、《秦瑞麟不认前妻》、《惠风扇》等50多本。活动于宝鸡县东部、麟游、岐山、眉县一带。1932年,因西府碗碗腔不景气,改为西府秦腔,1961年,宝鸡市戏曲汇演,宝鸡县人民剧团聘请李辛、李有柱、李祁劳进行唱腔指导,将《借年》用西府碗碗腔搬上大戏舞台。

    祁家皮影班(眉县)  为西府秦腔、西府曲子、西府碗碗腔混合的皮影戏班。清代中叶,祁家就有秦腔自乐班,领班人不详。光绪二十六年(1900),朱镇领祁家班去徽、成二县躲灾荒。当时,班内有名演员八娃:马娃(旦)、会娃(旦)、紧娃(须生)、朱娃(旦)、锁娃(板胡)、虎娃(须生),其余二娃不详,另有朱锁(净)、保平(旦)、奴奴(板胡)。民国初年,改秦腔为西府曲子,由马登科父亲领班。1932年后,又改唱西府碗碗腔。1957年参加县汇演后,经县政府批准,以祁家班碗碗腔为基础,组成了眉县重光皮影社。

    阎家皮影班  人称阎班长灯影班,陇县西府碗碗腔皮影戏班。1925年前后,陇县杜阳乡胡家庄阎智娃随千阳黄里碗碗腔皮影班演唱后,于1929年租赁黄里皮影戏箱,回陇县组织艺人创办阎家皮影班,自此陇县始有碗碗腔戏。该班共5人,分挑手、前手、上档、下档、后槽。挑手主要负责影人表演、包戏、唱白、敲打灯盏头;前手坐鼓、敲钩锣、连环板、手锣;下档拉二弦、吹唢呐;上档弹月琴、吹喇叭、帮挑手添灯油;后槽工铰子、笛、唢呐、碰铃。演出剧目主要有《劈桃山》、《劈华山》、《二猴碰头》、《王翦灭六国》、《忠孝图》等50余本。该班主要活动于陇县、宝鸡县西部、千阳县西部一带,1952年阎智娃病故后自动解散。

    眉县重光皮影社  眉县西府(灯盏头)碗碗腔皮影戏班。为抢救濒临灭绝的西府碗碗腔剧种,1957年,经眉县人民委员会批准,由眉县文化科主办,于同年2月17日,成立了西府碗碗腔眉县重光皮影社。县里派了朱海中为社长,吸收张荣茂、朱德明、王绪、王千红、汶长长、侯有劳、崔金田、李培玉、李水根等为成员。邀请王升荣、赵升荣打板并教唱,二郎沟孙希民、斜峪关全四拉板胡,共14人组成,采取农忙生产、农闲演出的办法,每场包场费7元,不足此收费标准时由文化科补够,高出不上交。1958年底,因演出收入锐减,入不敷出,故自行解散。

    姚志一(1898—1964)  灯盏头碗碗腔皮影艺人,千阳县张家塬镇双庙塬村姚家湾人,演出的剧目中诗文较多。挑线,生、丑、净、旦都能,代表剧目有《苦节图》、《蛟龙驹》等。

    千阳县现在能唱灯盏头碗碗腔的艺人只有3位了,分别是:李贵杰,1930年生,76岁,千阳县南寨镇小寨村五组人,主要唱秦腔,间唱灯盏头碗碗腔,仍能参加演出,但没有台口。陈宝玲,女,50岁,南寨镇朝阳村二组人,曾为陇县剧团的学生,师从齐保魁,既唱大戏也唱皮影,现因家中事多,儿子不让她演了。齐润霞,女,30多岁,原来唱秦腔,两三年前才开始学唱灯盏头碗碗腔。

    2002年前后,南寨镇文化站为拍电视片,组织成立了灯盏头碗碗腔皮影班,成员都是南寨镇的,有6男3女共9人,其中会唱的只李贵杰和陈宝玲二人,负责人是文化站站长樊传强。成员有:李贵杰(唱)、陈宝玲(唱)、齐润霞(唱)、齐常润(男,60多岁,月琴,不唱)、谢红莉(女,30岁左右,挑线)、张德财(50多岁,板胡)、张根茂(50多岁,二胡)、张有成(50多岁,笛子)、齐存让(60多岁,打板子和灯盏头)。2005年县、市、省电视台将南寨镇灯盏头碗碗腔皮影班演出的节目录了像,宝鸡市电视台还将其制作成光盘。

    如今现在千阳县还有五六副皮影箱子,其箱主分别为:郭九成,50多岁,城关镇西关人,只出租箱子,不参加皮影演出,是个为白事吹唢呐的吹班头;刘居田,50多岁,城关镇西关人,不会唱戏,只出租箱子,会吹唢呐,也是吹班头,其父是皮影艺人,已故3年,有3副箱子,卖了1副,一副刘居田用来出租,据说另一副箱子是陇县陈招贤刻的,最好,不露面;仵勤功,50多岁,城关镇西关人;赵喜让,50多岁,南寨镇三合村;任朝凤,30多岁,崔家头乡段家塬人。

    李有才班  扶风县西府(灯盏头)碗碗腔皮影戏班。1942年,扶风县黄堆乡齐镇李有才置箱组班,农闲演出,农忙稼穑,活动于扶风、永寿、乾县、武功、眉县、岐山、麟游、宝鸡县一带。班长李有才,生于1920年,挑线技艺精湛,也敲鼓、包戏,可包戏独唱42本碗碗腔剧目,主要有《黑松林》、《柳河川》、《白玉楼》、《龙泉剑》、《草桥关》、《全家谱》、《双银镯》、《打灯棚》、《三上坟》、《三元征北》、《双报恩》、《雪山梅》,《马破曹》、《邓艾取川》、《鸳鸯瓶》、《福寿图》、《龙凤灯》、《四花玩灯》、《马天龙走国》、《田发章走国》、《杜十娘》等,还有方言小喜剧《玩会》、《秃娃尿床》、《邱旺作诗》、《北邙山》、《双合印》、《捉蚂蚱》等。所演稍戏,诙谐滑稽,逗人发笑。从1965年起,该班先后10余次参加省市皮影调演,曾多次获得奖励。

    扶风县现有灯盏头碗碗腔艺人为:齐峻乾,67岁,黄堆乡(现法门镇)人,主唱,挑线,多面手,吹拉弹唱面面俱全,藏有三四十本剧本;齐锁银,40岁,齐峻乾之子,吹笛子,挑线;李海宁,女,33岁;李毛旦,著名灯盏头碗碗腔艺人李有才之子。

    4.阿宫腔皮影主要班社及艺人

    阿宫腔皮影班社主要流布于乾县、礼泉、富平等县。清代末年,乾县阿宫腔皮影戏班最有名的是任家班,艺人有任相公、任进思、任百思等;礼泉阿宫腔皮影戏班最有名的是瞎娃子灯影班、马娃子灯影班、乔娃子皮影班、友娃子皮影班,三原的王仓皮影班。当时民间流传着“乔娃子的竹棍(挑签)、友娃子的相,王仓的戏味赛蜜糖”这样的说法。富平的阿宫腔皮影艺人主要有段天焕、段明侠、王开文等。阿宫腔皮影戏班中,挑签的一般是班主,水平高者能在亮子后耍出烟火、翎子飞舞、头身分离等特技。

    阿宫腔皮影戏班一般由六人组成。有一顺口溜言其分工情况:“签手唱戏满台跑,两手忙把签子挑;二把手帮签心要巧,还要敲锣吹大号;打板的小锣堂鼓一齐敲,填空说白凑热闹;弹月琴的没品麻,抽空跟上拍大铙;二股弦带上领头拉,着急了还要吹唢呐;拿的胡琴手不离,打梆还要带吹笛。”

    富平县阿宫腔皮影剧团  其前身为“焕娃子皮影班”,是班主段天焕于清光绪年间,约富平的赵志奎、朱彦发,礼泉的安四、赵积福等人成立的。1952年,县政府批准段天焕皮影社为职业性的重点班社,任命段为社长,更名“民乐皮影社”,演职员有:段天焕、程应文、支树魁、党兆信、赵志奎,1953年又改名为“群乐皮影社”。1955年,段天焕收段明侠、王开文为学徒,聘请任喜德帮档。  1956年参加陕西省第一届皮影、木偶观摩演出大会,演出《观表》、《剪梅鹿》、《三霄坐洞》,获演出一等奖,段天焕、党兆信、支树魁分别获个人一、二、三等奖。省电台给《寒宫认母》、《王由挂画》录了音。1957年,县政府批准皮影社属集体所有制专业皮影社。随后,又招收学员王立胜、惠东新、徐东海、邢忠友。1959年,富平县并入铜川市,皮影社改名为“铜川市阿宫皮影剧团”。1961年,恢复富平县制,剧社又改名为“富平县皮影队”。以后试排了现代剧《三世仇》,1974年参加地区皮影汇演,节目为《红灯记》中的“痛说家史”、“斗鸠山”,及《龙江颂》中的“后山访旱”,由省电台录音播放。1975年,参加省皮影木偶选拔演出,节目为《常青指路》、《情深似海》、《闸上风云》。后同华县、礼泉组成陕西省皮影木偶演出团,赴京参加全国皮影木偶会演,演出剧目为《情深似海》,颇受好评。1976年,进行了皮影改革,聘请华县魏志全刻制了大影人,试制了机关布景和道具,县文教局还资助其购置了一台手扶拖拉机作为运输工具。

    段天焕(1899—1982)  艺名焕娃子,阿宫腔皮影著名艺人,家居陕西富平南董段堡,富平县皮影社社长,富平剧团艺术指导。段天焕师从友娃子,学艺刻苦,3年出师。他善于用嗓,天赋钢音、口齿伶俐,道白清晰,语言滑稽,嗓音独特,声调分明,尤长净门,语气逼肖,情切意真,一举成名。段天焕能演80多本戏,拿手的有《碧游宫》、《破渑池》、《七箭书》、《四贤母》、《赠绨袍》、《天台山》、《淮河营》、《炮打台城》、《白河用水》、《汉阳院下书》、《凤仪亭》、《古城会》、《蛟龙驹》、《玉瓶赠金》、《千里驹》、《张古董借妻》等。师傅友娃子善于演唱和创造诙谐风趣的善良人物。阿宫腔皮影戏是唱、耍一人相兼,前手不得照本而唱,要把剧本记得烂熟,才能随耍随唱,耍唱合一。

    5.弦板腔皮影主要班社及艺人

    上世纪弦板腔的流布区域逐渐缩小在关中的礼泉、乾县、兴平一带,礼泉、乾县、兴平三县弦板腔皮影的班社主要有王天德班、张国正班、孟文秀班、刘景班、胡永春班、张教练班、建娃班。

    弦板腔皮影戏班由五六人组成,人员固定,故有“四紧六松活”的俗语。解放后最红火的时候有40—50个班子,现在少多了,只有二三个班了。礼泉现在演出的弦板腔戏班主要有两家:(1)张国正班,活动范围主要在礼泉泔河两岸及泾河以东,咸阳以西;(2)刘景班,活动范围主要在礼泉县城以南,包括兴平、乾县。另外,还有张国正徒弟的冯启章班(不常活动),兴平县上志乡的抗娃班,韩世英班等。

    礼泉县皮戏班及艺人  礼泉县既是弦板腔的根据地也是发源地。弦板腔在本地叫弦板戏,只要一说,就都知道是弦板腔的皮影戏,邻县兴平则称“板板”。当地原来流行的是阿宫腔,因阿宫腔太软太缠柔,不为人们接受,渐渐没了声息。接下来流行道情,这是由阿宫腔到弦板腔的过渡形式。后来出现了雄浑豪放的弦板腔,大受欢迎,演唱至今。一百七八十年来,礼泉的弦板腔皮影戏演出从未间断,清代中期有40多个班社,清末到民国,有15个班社,100多艺人。杨五班传了5代。咸丰年间有一名为“大丰盛”,弦板腔皮影戏班,该班文字资料已无,也无家谱,但有一咸丰十年剧本上写有“大丰盛”字样。另有咸丰七年剧本《白马坡》,以及冯启章手中的“咸丰”年间的弦腔剧本《热河避暑》。

    大丰盛皮戏班  清咸丰年间,第一代:班长张长命,外号老张三,前手,生于乾隆间,咸丰时人。第二代:其子,外号小张三,前手,生活在咸丰、道光年间。第三代:小张无子,过继一子不唱戏。第四代:张玉虎(40多岁),不唱戏。

    王家皮影班  礼泉县皮影班  清乾隆时期成立,创始人王文,礼泉县新时乡鹁鸽寨村人,班子由4人组成,演出时舞台在一辆大车上,王文在“亮子”前耍牛皮娃娃(皮影)兼演唱,后边有乐队3人,其中1人敲鼓带敲小锣兼三弦,1人拉二股弦带拍铙钹兼吹唢呐,另1人左手摇“呆呆”,右手摔“结子”——亦称扎板子,带敲大锣兼吹大号(三节套长号)。王家皮影班属家班性质,是个“窝传窝”流传下来的班社,王文去世,大儿子王彦声领班,二儿王彦凯为台柱。其后是大孙子王全领班,二孙子王玉为台柱。到曾孙王天德时改班为社,王天德任社长,领社演出。第一代王文演唱的是道情和阿宫腔;第二代王彦凯演唱的也是道情、阿宫腔,但已开始在阿宫腔和道情的演唱中融入弦板腔元素了,以唱文戏为主,如《百宝匣》、《玉楼挂画》、《槐荫相会》等;第三代王全,长于演武戏;第四代王天德时,已加上了硬板三弦,增加了美的韵律,弦板腔作为一个皮影剧种开始逐渐流布。王家班四代前手在礼泉、乾县等县都是名闻遐迩的,能演出剧目130余本(折),其中拿手的有《木门道》、《韩原山》、《三英配》、《天水关》、《石佛洞》、《麻姑洞》、《马陵道》、《蛟龙驹》、《追风驹》、《腾云驹》、《西番驹》、《征北塔》等几十本。清末民初,灾害频繁,王家皮影社日渐衰落,传至王天德,虽曾繁盛过,终因后继无人而散伙。

    王天德(1903—1981)  陕西礼泉县新时乡鹁鸽寨村人,王家皮影班第四代传人。王天德的弦板腔灯影戏在乾县、礼泉、永寿、彬县、旬邑、长武、泾阳、三原、户县、周至、高陵诸县,几乎无人不晓。王是个多面手,随父唱影戏时,既敲板又扣锣,还要拉胡琴,甚至还得帮签子。王天德演戏认真细腻,对戏本上的字意不懂的不唱,历史朝代界限不清的不演。王有近300本手抄戏本。他虽是文盲,却根据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等资料,自编了32本戏。他唱腔的最大特点是粗犷豪放、慷慨激昂、坚韧有变,拖音宽长婉转、悦耳优美,如《祭灵》戏中刘皇叔“满营中三军齐挂孝”一句唱词,他唱得既悲壮浑厚,又哀婉感伤。王天德擅长揣摩人物心理,细致刻划人物性格,挑起影人来,活灵活现。他演唱《木门道》中的诸葛亮,性格文雅安静,举止大方,深谋远虑;演张邰手握长矛,吹胡子瞪眼,又有将勇兵强、无敌天下的气概。1956年,天德皮影戏团参加宝鸡专区皮影戏会演,演出《十八国临潼斗宝》,影响较大,获表演奖。又参加陕西省皮影戏会演,获一等奖。1958年,王天德进乾县弦板腔剧团当了3年教练,配合剧团将弦板腔皮影剧《紫金》改编成大戏,搬上舞台。于1981年去世,享年78岁。

    张国正班  张国正,1924年生于,礼泉县药王洞乡东张村,前手(挑唱),15岁学艺,师承张赵友(同村人,前手,已故)、张彦相(前手,张彦相的师傅是其父亲,其父的师傅是本村小名叫“命娃子”的,“命娃子”的师傅就不知道了),先学锣鼓,后学挑签子和唱,除二胡、板胡外,样样都行。戏班其他成员有:张志斌,75岁,敲鼓兼三弦、小锣、鼓、爆鼓、战鼓;张志荣,56岁,拉二弦,兼铰子、唢呐、小号、长号——仿马鸣,营造战场气氛;冯启章,63岁,药王洞乡寨子村人,板胡、二弦(此为主弦)、铙钵、唢呐;郑文涛,63岁,打板子兼敲锣;张志合,54岁,帮签子的兼二胡,还会雕刻皮影。

    采访中,张国正对笔者说:
  
    咱这村子的弦板戏是由阿宫腔发展过来的,什么时代已说不清了,据说是项羽烧了阿房宫,秦始皇的三千嫔妃逃出来后,传下来的。明清时期,本地大财东家大多有皮影箱子和班子。我20多岁独自上台挑唱,现50多年了,原来能唱几百本戏,现在老了,忘了许多。我的戏本在“文革”时被红卫兵“破四旧”,烧掉了100多本,现在家里还有270多本。演皮影戏,识字的人可以看本演唱,不识字的只能“吃本”(记在脑子里)。我和师傅、师爷一般都“看本”演出,师傅张赵友能“吃本”的有几本戏,我年轻时“吃本”的有15本左右。“吃本”戏不是把剧本的全部东西都背下来,主要记住剧本中的人物名字和大概意思就行了,  剩下的就由艺人即兴发挥,由于艺人的知识多少不同,随意说的成分多,张冠李戴是常有的事,有时历史剧和神话都混在一起了。看戏的人观赏水平和习惯也不完全一样,有的是听戏词看(品)文字,有的是看耍孩(皮影)的技巧,有的是看剧情。在礼泉不同乡镇也不一样,有的地方文化水平很低,可以随便编着演唱,没人听得出来,都是看热闹的;但有的地方比难演,像泔河以北地区,那儿的人文化层次高,懂得多,很挑剔,不能瞎编乱演。

    王俊彦班  王俊彦,领班长,挑唱(前手),17岁师从王天德,先是帮签的,王天德去世后当了前手,能看本唱20多本戏,已有20多年没演皮影了,现无箱子。班子成员有:刘三,三弦、敲鼓兼小锣;李留老汉、李罗儿、任娃,二弦兼唢呐、拍扇子(锣钵);李二老汉(已故)、王昆山(王天德之子,70多岁,已退休),打板子(重要)、勾锣、唢呐、马(长)号(有的是双长号);木耳(已故)、王俊彦、谭四林,笛子、扬琴。弦板腔乐队中,二胡是次要的;帮签的,闲时兼更次要的板胡。

    礼泉现存的弦板腔戏班还有刘景班、建娃班。刘景,56岁,挑线的,唱,包戏,柿得乡王都村人。建娃,41—42岁,挑线,唱,柿得乡王都村人。

    乾县皮影戏班及艺人  乾县现有两个皮影班子,都是弦板腔,分别为胡永春班和张教练班。

    胡永春班  乾县皮影戏班,人员不固定。胡永春,60岁,马连镇北上官村人,领班长、箱主、二弦、挑线、唱、文武场面;闫升,67岁,马连镇马连村人,唱弦板腔唱得原汁原味;许新平,60多岁,薛录镇大马村人,打板子(“呆呆”)打得好;胡小妮,35岁,胡永春之女,唱、挑、二胡(除鼓外铜器都会);洛春芳(已故),前手,唱得特别好;马团月,唱;胡禄玲,板胡,且是多面手(乐器),马连镇马连村人;晁建华,55岁,氏德镇纪村人,板胡、二胡、铜器;刘守忠,66岁,马连镇高家庄人,11岁学艺于刘五(刘正兴),敲鼓、呆呆(板子)。据胡永春介绍,弦板腔的唱者最少得有3个人,也可更多,女的多唱旦角,一个班子有一名女的就行了。自己干了很多年,接触了二三十个前手,武场面的乐器由胡提供,有时用张教练的箱子(皮影),由张当前手(挑、唱)。

    张教练班  张教练,1965年生,马连镇哱洛坊人,领班长、箱主、前手(挑线、唱)、乐器,16岁学艺,师从洛存芳(礼泉县柿得乡张冉村人,已去世2年,张说:师傅洛存芳是礼泉弦板腔的头一把前手——唱兼挑签),18岁出师。张能“吃本”演十几本戏,“看本”唱30多本,其中以三国戏为多。1990年一年主演100多台戏,1995年演了八九十台,2000年后每年演四五十台。除演戏外,张还用自制的手工皮雕刻皮影(自学),销往甘肃庆阳。

    乾县现有皮影箱子:马连镇有两副旧箱子;薛路镇坛子坊村退休教师王军,五六年前买了两副旧箱子,自己写戏,组织人演出,也能敲鼓,主要是爱好;梁村镇桑园村的赵国新,50多岁,会拉弦(板胡),不会唱、挑,有1副箱子。

    兴平县皮影戏班及艺人

    孟文秀皮影戏班  兴平县弦板腔皮影班社。班子成员8人,班主孟文秀(1925年生),演艺精湛,享誉兴平、周至、户县。孟文秀皮影戏班更名为“北汤台皮影社”。1956年参加陕西省第一届皮影木偶观摩演出大会,演出《乌江岸》,获三等奖;  1959—1964年,北汤台皮影社被县文化科改名为“兴平县皮影剧团”;“文革”期间,戏班子以宣传封、资、修的罪名被勒令解散;1976年,戏班又恢复演出活动。兴平县皮影班在民国时有十几个,解放后还有8个。

    清光绪年间,兴平县著名的皮影戏班有天训子班、换印子班;民国时蜚声西府的有陈廉贵皮影戏班。

  6.秦腔皮影主要班社及艺人

    慕仪马家皮影社  宝鸡陈仓区(原宝鸡县)西府秦腔皮影班,由慕仪乡慕仪村马好善的祖上创办。其父马般般系清末民国时期艺人,挑线技艺精湛,唱腔声音洪亮。马好善10岁随父学艺,天资聪颖过人,生、旦、净、丑皆能演唱,声腔婉转、宽厚洪亮、吐字清晰,所唱《滚龙床》、《孙膑坐洞》、《下河东》、《蛇蝎洞》,曾轰动岐山、宝鸡、凤翔一带。1955年,参加宝鸡地区民间业余戏曲汇演,获一等奖。1956年春,在陕西省民间艺术汇演中,该班演出的《孙膑坐洞》获一等奖。马好善曾先后任宝鸡县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宝鸡县政协委员,1983年病逝。

    慕仪贾家皮影班  宝鸡陈仓区(原宝鸡县)慕仪贾家堡贾烈贤创办的西府秦腔皮影戏班。贾烈贤主唱旦角,精于挑线,挑线技巧娴熟高超,为同行称道,双手能挑9人4马,表演马上马下十八般武艺,镫里藏身、马上射箭、杀回马枪等,行动灵活,技法奇特高超。常活动于岐山、宝鸡、凤翔一带,为皮影戏班社中较有影响的班子。

    韩有芳皮影班  正名为硖石乡皮影班,宝鸡市陈仓区(原宝鸡县)硖石乡秦腔皮影班社。班主韩有芳,生于1931年,硖石乡六川店村人,4岁开始学秦腔,后师承皮影戏挑签子的孙喜才。未拜师前曾学过“胡胡”(解放后叫板胡)。他对笔者说:
    
    师傅先叫我跟着他拉了3台戏的“胡胡”,然后才收为徒弟,学挑签子,一年后我就可自己挑、演了,然后又自学敲鼓。我没文化,不识字,但记性好。拜师时,师傅给我做了一身衣服,我(们)这里拜师时都不用给师傅钱礼,但逢年过节就要买些礼品拜望师傅,一年四季八节中的春节、仲秋、五月端阳节、重阳节这四个节一定要看望师傅。师傅要是看上你了就愿意收你为徒,不存在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习俗。我师傅去世20年,我师娘还活着,我还走了(看望)多年,直到她去世。这是凭良心的事,也有的徒弟不像样,师傅在时(活着)也不拜望,甚至不认师傅。师傅师娘对我很好,我师傅教了3个徒弟,只我一人学成。这里的师傅授徒一般不保留,喜欢你就多教,我师傅对我好,全都教我了。过去的影灯为青油(菜籽油)灯,后来是汽灯,现在用的是电灯。油灯为1—4个捻子,电灯为200瓦左右的。我发明用3个灯——在1尺长的小木板上固定绿、白、红3个灯,各灯都有开关,平时用白的,演神界、阴曹地府时用绿的或红的。常演的本子有:三国的《冲钢剑》(又名《赵济图跳井》);隋朝的《全家福》;唐朝的《唐王征西》、《温河》(也叫《瞻前影》,讲的是唐僧收沙和尚)、《刘全进瓜》、《唐王游地狱》、《黑风洞》(又名《王恩十一拜弟兄》)、《红灯记》(又名《孙纪高卖水》)、《程兴远和番》(又名《两朵梅》);宋朝的《包爷(拯)三下阴曹》、《包爷卖布》、《李世民》、《乾坤带》(又名《斩秦英》)、《霍氏骂殿》、《香莲串》、《富贵图》、《御当案》、《二龙山》、《杨文广征西》、《杨木孔下穴》、《铁壳坟》、《马靴子》、《铁罗成》、《目连救母》;明朝的《北风图》、《朱元璋起义》、《麒麟送子》(又名《朱洪武出生》)、《东台挡将》、《永乐王还愿》(又名《黄州卷》)、《黑染》(又名《审周爷》);清朝的《热河祭灵》、《鸳鸯帕》。

    戏班有七八个成员,现为7人,最多时8人。班子里除吹笛、唢呐等占住嘴的外,其他所有人都要唱,且一兼多职。挑签的马国强,83岁,硖石乡姜王村人;拍钹的程子科,68岁,硖石乡六川店村人;板胡朱英灵,70岁,硖石乡六川店村人;旦角韩英花,49岁,硖石乡六川店村人;二胡温志成,60岁,甘浴乡甘浴庙村人;旦角温灵梅,44岁,甘浴乡甘浴庙村人,温志成之女。此班人员较为固定。

    韩有芳次子韩冬生,1958年生,22岁开始学艺,业余唱过大戏,跟父班唱秦腔皮影戏有七八年,敲鼓,唱小生,4年前不唱了,因为戏少价低,顾不了家用,现在西安建筑工地打工。

    韩有芳家的乐器尺寸:勾锣(铜质),直径51厘米;钹(铜质),直径28厘米;手锣(铜质),直径22厘米;战鼓,直径25厘米;平鼓,直径23.5厘米;尖鼓,直径23.5厘米。

    中和堂皮影班  宝鸡市陈仓区秦腔皮影戏班。领班长柳天宝,1955年生,宝鸡市陈仓区上王乡姚家崖村人;挑线刘九文,小名刘文芳,1945年生;司鼓王新民,1942年生,陈仓区贾村镇玲珑村人,1952年开始学大戏的生、旦角,亦挑线、包戏(又名“包本”,即熟知该本戏的故事情节以及所有角色的唱词,并能讲、教、演唱);板胡柳天宝,1955年生,县功镇姚家崖村人;二胡李正会,1943年生,金台区硖石乡红硖村人,幼年学二胡、唢呐;旦角王秀芬,1960年生,渭滨区石坝河乡范家庄村人,学皮影戏有四五年。2006年2月11日,笔者由宝鸡市群艺馆退休副研究员赵家瑞引领,观看了该戏班在宝鸡市陈仓区县功镇李家崖龙渠堡演出的庙会戏,看到庙内张贴的账目清单,捐了些布施,吃了顿庙会饭。

    张全德班  宝鸡市陈仓区木樨乡秦腔皮影班。张全德,70岁,箱主、板胡、喇叭、唢呐、领班长、写戏。成员有:张新文(64岁,唱溜子、须生、挑签)、赵占荣(周原乡蔡子村人,包40多本戏,花脸、挑线子、敲鼓)、赵乖让(35岁,二胡、花脸)、刘天信(女,45岁,旦角,周原乡刘家村人)、玲玲(女,45岁,周原乡刘家村人)。

    强生富班  宝鸡市陈仓区(原宝鸡县)秦腔皮影班。领班长强生富,1943年生,宝鸡市陈仓区县功镇张家什字村人,学过板胡、唢呐,1964年跟皮影班拉二胡,拉过料子戏,后停了一段时间,至1997年又跟皮影班;箱主谭青,1935年生,金台区金河乡浴池村人,1956年左右开始学艺,学吹唢呐、鼓、二胡、唱,皮影箱子有32个身子、107个头、桌椅4套、花草2片,是5年前花了260元钱从别人手里买来的;挑线蔡生权,1946年生,陈仓区贾家镇龙新村人,1981年开始学皮影,会板胡、二胡、唢呐、锣,能包唱15本戏,师傅强义,71岁,贾家镇人;旦角吴英娥。

    贾村张小明班  宝鸡市陈仓区(原宝鸡县)秦腔皮影戏班,由贾村镇张小明于1983年组班,主要活动于原宝鸡县境内及甘肃天水一带。张小明白幼学唱皮影戏,挑、敲、唱全能,戏班成员有刘金霞(女)、胡居省、张三才、胡玲霞(女)等。

    陇县皮影戏班  据陇县皮影艺人康福海介绍,陇县的皮影戏班最多时有20多个,大约在上世纪80年代,现在没有市场了,剩下十几个,其中演出台口稍多些的有六七个班子,但主要是给庙会唱,其他场合都不唱了,也没有师傅再带徒弟,年轻人也没有想学的。陇县皮影戏班最少由6人组成,最多12人,一般多是七八个人。现有皮影戏班的领班长分别是:(1)县城:a.王宏喜,79岁,城关镇段家庄人,唱了一辈子,现在还唱,而且挑线、鼓、板胡都行,还包戏、写戏,陇县老艺人现在只此一人了。王宏喜全家皆能唱,有箱子,现住在县城,儿子承包了一个大戏舞台,戏也多。b.张玉琴,女,60多岁,是木偶皮影相结合的班子,现有皮影和木偶箱子各1副,能唱、挑线、梆子、勾锣,原来在凤翔学皮影、唱戏,在陇县知道的人不多,1990年后回到陇县唱,逐渐有些名气,1995年在陇县供销社主办的秦腔比赛中获一等奖,从此打响了名号。c.白志忠,30多岁,城关镇神泉村人。(2)温水镇:a.王龙成,60岁,峡口村人,打鼓、领班长、包戏、写戏、唱,现无箱子。b.张万林,30多岁,12岁学皮影,现有木偶、皮影、大戏3副箱子,擅长唱、挑线、鼓等,技艺较全面,该班的皮影戏演出场次较多。c.李万林,40多岁,有皮影、大戏两副箱子,戏也很多。d.仁全德,40多岁,领班长、挑线、写戏,有皮影、木偶两副箱子,“台口”(演出)多。e.任全德,40岁上下,温水镇人。(3)东南镇梁村:a。陈栓,60岁,擅长唱、板胡、写戏,一家三口都唱(儿子、女儿),有皮影、木偶两副箱子。b.陈栓荣,60多岁,东南乡梁家村人。(4)东风镇峪头村:张有为,60多岁,唱、鼓,箱主、包戏、写戏。(5)周关镇水滩村:何春江,60多岁,鼓、箱主、包戏、写戏。(6)凌府下镇凌府下村:王平仓,60多岁,箱主、包戏、唱、锣底下。(7)曹家湾乡金山寺:张全定,40多岁。另外还有些散零班,自己没箱子,演出也少,偶尔写出戏,临时找人组合唱。

    陇县民乐木偶艺术团  即张玉琴皮影木偶班,成员有:(1)挑线的,安小红,男,36岁,温水镇安家堡人,不多唱,小生,学艺约20年;王陇琴,女,33岁,陇县杜阳镇下梁泉村人,唱旦角。(2)扁雷子的(打鼓的),宋军校,男,40岁,东南镇张家庄村人,唱(花睑、须生)、锣、钹、挑线。(3)拍锣钹的,卢连义,男,60岁,杜阳镇下梁泉村人,包戏、唱(除旦角外都唱)。(4)打锣的(大锣、小锣),李秀琴,女,54岁,东风镇盖头村人,唱旦角、小生(较少)。(5)扯丝的(拉板胡),刘金田,48岁,千阳县草碧镇辛家村人,唱花脸、丑角、唢呐。(6)拉二胡的,张友生,50多岁,固关乡殿嘴村人,唱小生,须生;兰乃堂,50多岁,千阳县草碧镇雨花村人,唱须生,不会吹唢呐。张玉琴说,她这个班子的人员是固定的,大家在一起十几年了,从未分开过。其他班子的人员多不固定,往往是临时性的,一料子开戏前才叫人组班。领班长名声好的,艺人们就愿意跟着干,名声差些的,叫人组班也较难。皮影戏班人员的选择是双向的,领班长选艺人,想找技艺水平、性格素质都好的艺人,而艺人也不是被动的,也选择技艺、心态、名声好的领班长,到名声不好的领班长那里演出,也有损自己的名声,降低自己的身份。皮影戏是小戏,现在组班演出不用办任何手续、证件,大戏班子就需要经过政府部门审批,办好营业许可证才能演出。

    王宏喜班  王宏喜,80岁,陇县段家庆人。班子人数六七人。领班长:王宏喜;板胡:康宿海,唱生角,板胡拉得好;刘恩成,40多岁,牙科乡三里营人,唱生角、拉二胡;打鼓:王凯,34岁,王宏喜的次子,打鼓、挑线;旦角:寇存爱,王宏喜的二儿媳,32岁,唱旦角、挑线子,除板胡外都会;板(二)胡:徐继元,41岁,温水镇温水村人,板胡、二胡、唢呐,不唱;挑线:韩虎祥,31岁,东风镇赵家山村人,挑线、锣、唱生角、打鼓。此班人员不固定,自由组合,互相串班,现在的年轻人即使学会了也多不愿唱了。

    陇县皮影剧团  上世纪50年代经文化主管部门批准成立的民营公助、自负盈亏的县办秦腔皮影专业演出团体。陇县文化馆聘请皮影雕刻艺人陈召贤刻制全新皮影戏箱1副,于1956年4月报县文教科批准,由文化馆干部李健甫任团长,选招民间艺人徐升堂、王宏喜等8人组成,同年9月开始在农村演出。1959年,千阳、陇县合并,扩展为两个班子。1960年2月,陇县人民剧团请千阳灯盏头(西府)碗碗腔齐保魁班来进行指导,后齐保魁班并入陇县皮影剧团,成为其第三班。1961年9月,千阳、陇县又分县,灯盏头碗碗腔班仍归千阳县,陇县保留两个秦腔班,李健甫继任团长,毛振轩为副团长。1963年,为适应“大演现代戏”的要求,由县文化馆美工高云鹏设计、陈召贤刻制,又增添了全套现代皮影戏箱,演出现代戏《小二黑结婚》、《梁秋燕》、《穷人恨》等剧目,亦受观众欢迎。同年,该团以现代剧《赶花轿》、《飞鸽迷》等剧目,参加了陕西省皮影戏调演。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以“破四旧”为名,陇县皮影剧团被撤销。

    (出处:关中皮影/梁志刚著.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7)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