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陇县人

舌尖上的那些天台美食

(来源:网站编辑 2024-08-24 22:23)
文章正文

舌尖上的那些天台美食

2017-07-25 17:14

夏游天台,看古与今交相辉映

文/戚潇琦

“天台山者,盖山岳之神秀者也。涉海则有方丈、蓬莱,登陆则有四明、天台。皆玄圣之所游化,灵仙之所窟宅。夫其峻极之状、嘉祥之美,穷山海之瑰富,尽人神之壮丽矣。”东晋大文豪孙绰写下掷地有声的《游天台山赋》,将天台山的高品位的自然景观昭示于世,措词极尽华丽。

如文中所描述,天台,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有石梁雪瀑、华顶归云、桃源春晓等“天台八景”以及天姥山万马渡等胜景,也有隋代古刹国清寺,唐代诗僧寒山子隐居地寒石山,宋禅宗“五山十刹”之一万年寺和全国重点寺院高明寺,还有那画不尽的奇石、幽洞、飞瀑、清泉,说不完的古木、名花、珍禽、异兽……天台因而获得“佛宗道源,山水神秀”的美称。

天台,亦拥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寒山、拾得两位高僧隐居天台,被雍正皇帝封为“和合二圣”。一千多年过去了,“和合二圣”在天台留下的“和合文化”依然生机勃勃。天台还是中国最早产茶地之一。天台山盛产优质高山茶叶——云雾茶,诞生了东方茶文化——中国茶道。

如今,这片古老、神奇的土地迸发出新的活力。崇尚“人与自然和合、人与人和合、人与社会和合”的“和合文化”,在天台开启了文化复兴的大幕;文旅融合,构建了全域旅游的天台样本;天台干漆夹苎技艺、济公传说、刘阮传说三个国家级非遗,焕发新生机。

缤纷六月,清新夏日,不如就去天台,看古与今的交相辉映。

舌尖的极致诱惑,能让你记住一个地方。天台,不仅有摄人心魄的山川景致、瀑布溪流,有潜心修学的文人墨客、悠然出世的佛道高人,也有不少舌尖上的美味。这里,是一个能用美食治愈你的地方。

尝一口外脆里糯的饺饼筒

饺饼筒,是天台乡民的家常便饭之一,也是来天台必须要品尝的小吃。

相传,饺饼筒为济公所创。在国清寺为僧时,济公见每餐剩下很多菜肴,就把这些菜肴裹在糊拉拖里供下一餐食用,受到僧众欢迎,而被提拔为衣钵僧。

如今,饺饼筒已天台人农历新年间的传统美食,几乎家家都要包上几十甚至上百筒,家境差些的,则可酌减筒里的内容,然后置于竹篮内吊在梁上,吃时再在锅里烙热即可,能一直吃到元宵节。

据说,饺饼筒好吃与否,皮是关键,不能太薄,也不能太厚,要均匀,如果腕功不好,糊出来的皮就会厚薄不一。做皮时,而且还要讲究火候,不够火候,太嫩,火候太过,就会焦黄。皮起鏊也有讲究,要均匀的起,不然,皮熟的不均匀,也会影响口感。

皮准备就绪后,接着就是放上各种馅料了。肉片、猪肝、蛋皮、肉、豆腐、金针、木耳、粉丝、笋丝、菜梗要依照一定顺序放在面饼里一一裹上,再放在鏊上用油烙得两面油汪汪,黄灿灿。吃的时候不用筷子,双手捧起,大大咬一口,口感外脆里糯,肥而不腻。筒里各色佳肴经过高温油气的熏蒸已不再松散而并成一个整体,食时不会散落,而且多种荤素美味香气互相渗透,鲜味融会化合,汇成一种绝对特殊的鲜美滋味。

比饺子精致,比馄饨丰满的扁食

天台扁食也是麦粉制作而成的食物,有点像北方的饺子,南方的馄饨,但又有其自身的特点。它比饺子精致,比馄饨丰满,馅的多样性更非饺子、馄饨可比。至于它的形状,略带扁形,颇像耳朵。

扁食南北各地都有,像山西扁食、福建扁食、天水扁食、台北扁食……然而这些扁食更像饺子,用料以猪肉馅为主,和天台扁食差别较大。天台扁食外皮形状是正方形的且极为薄,可以透光,里料多用事先炒好的用萝卜、茭白、鸡蛋皮、豆腐皮和猪肉切成的碎丁。有人称为“杂蔬大馄饨”,而很多天台人会说成“蔬菜馅儿的水饺”。扁食很容易熟,因为料子本来就是炒熟的,皮子又极薄。在包的时候,把料放到皮上后,把皮子两端弯成圆形,用拇指、食指捏合,就成了周围高中间低的扁食。

扁食的吃法以放汤、油烙和蒸为主。放汤的吃法是事先在碗里放上几滴酱油和一撮葱末,更地道的会淋上几滴猪油,等扁食熟了,盛出来舀到碗里就可以吃了。油烙的就在平底锅里煎至两面金黄就可以了。蒸的就蒸熟然后蘸酱油就行了。在老天台人当中又为中意汤扁食,因为只有清汤里的偏食,才更能透出它的鲜香味和薄皮里馋人的馅儿。年轻一辈的则更喜欢油煎的和酥炸扁食,可以当做零嘴儿,解解馋。

美好寓意尽在“九大碗”之中

作为天台民间最为敬客的一种待客习俗,“九大碗”碗碗各有意义,莲子、海参代表多子多孙,人丁兴旺;鸡、鱼、肉象征着六畜兴旺;八宝饭象征丰衣足食;笋尖预示着子孙茁壮成长。九大碗后面还应配有菜汤和主食。

之所以称为“九大碗”,不只是因为每席有九碗菜,而是因为从古就有九龙造天台的传说,所以天台人有崇九习俗,而且“九”与“久”同音,故天台人也把“九”视为“吉祥”的象征,寓意长长久久。

天台“九大碗”有“东乡九大碗”与“西乡九大碗”之别,但大同小异。与西乡相比,东乡人用炒坠面和肉圆代替西乡的八宝饭和小炒。因为东乡没有拔厨的习俗,先上一大盆炒坠面,让人客填填肚子,可谓设想周到。炒坠面象征“情意绵绵”,肉圆象征“团团圆圆”。其他几碗的含意与西乡九大碗一样。另外,也有花生、瓜子、水果、四冷盘和主食,主食大多是馒头、米饭,也有糍、米饭。

“九大碗”上菜的顺序也有规定,不能上错。“西乡九大碗”按上菜顺序依次是:莲子、海参、全鸡、八宝饭、鱼、小炒、扣肉、笋尖、青菜蛋汤。“东乡九大碗”按上菜顺序依次是:炒坠面、莲子、海参、全鸡、肉圆、鱼、扣肉、笋尖、青菜蛋汤。

九大碗菜肴都盛在撇碗中,满满登登,除了带汤的与碗沿平以外,其他的菜肴都要高出碗沿好多,且碗碗出,热烫烫、色香味俱全,保证人客吃得尽兴。

五花八门的天台麦饼

麦饼,可以说是和天台风味食品中和饺饼筒齐名的食品。麦饼圆形,取其重新团聚之意。新媳妇结婚后的第四天,要迸厨房做肉丸糊麦饼,称“团圆麦饼”。一来表示孝敬公婆,二来借此显示自己的手艺。

在天台,麦饼的来历有个传说。很久以前,天台有户人家讨媳妇,一天,女方突然上门看望。家中没好菜,临时上市买,村居偏僻来不及。正好家里还有一碗未吃的肉丸,老夫妻急中生智,把肉丸捣糊,做成麦饼。谁知女方客人吃得津津有味,连声说好。从此,女方来男方相亲,总是以肉丸糊麦饼和桂圆茶相待。

天台人的手里,各种各样的麦饼都能做出来:豆腐麦饼、洋芋麦饼、腌菜麦饼、菜干麦饼、苔菜麦饼……用什么副食做馅就叫什么麦饼。譬如以肉末和鸡蛋作馅的麦饼,直径约有二十多厘米,厚度仅有半厘米多,一层薄薄的肉馅均匀地分布于饼内,尤为奇特的是肉馅上还裹着一层更薄的鸡蛋皮。咬上一口,顿时鲜香四溢,齿颊留芳。

麦饼端上桌,吃法也别具一格。不是用手拿着吃的,而是要用三只筷子撕着吃,类似西餐。左手拿一支筷压住饼,右手用一双筷撕饼。这里面也有故事,传说天台立县之初,正是三国鼎立之时。战祸迭起,百姓遭殃。他们敢怒不敢言,于是在吃麦饼时用上三只筷。意思是饼象征着完整的河山,三只筷子为三国,谴责魏、蜀、吴分裂国家。天台人吃麦饼时,一定会蘸一蘸酱油、醋、麻油、辣酱之类的调味品,如此品尝一番,味道更加,叫人惬意。

本刊编辑/戚潇琦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