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兰州1月16日电 (记者 朱世强)“和全国其他剧种一样,陇剧也曾进入过低谷,文革期间陇剧受到摧残,直至80年代后,才开始走向繁荣。”第十六届戏剧“梅花奖”得主、甘肃省陇剧院国家一级演员雷通霞16日接受记者采访说。
雷通霞说的陇剧是甘肃独有的地方戏曲,原为皮影戏,采用道情唱腔,名陇东道情,流传于甘肃东部环县及曲子镇一带。相传在100多年前,民间艺人赶毛驴,驮锣鼓乐器,用皮影的形式四处表演,直到1958年才走上舞台。
“它是一个新型剧种,但也可以说是一个古老的剧种。l959年,甘肃成立‘甘肃省陇剧院’并成功演出《枫洛池》后,陇剧这一甘肃特有的戏曲剧种才被正式命名,并愈加专业化。”雷通霞说。
当年,陇剧成立时,全国很多省份都有了自己的省剧,豫剧、越剧、黄梅戏等剧种已在全国家喻户晓,广受欢迎,而甘肃还没有自己的剧种,在甘肃各方提议下,陇东道情最终被决定延伸为甘肃的剧种。
雷通霞说,当时,陇剧吸收了一批西北五省尤其是京剧界的名家名角,像四小名旦中的陈永玲、中华戏剧班毕业的尖子生,“他们都来参与陇剧的成立,无论从剧作还是演员,可以说陇剧成立之初,起点就比较高”。
出生甘肃本土的雷通霞主攻正、小旦行当,从小喜好文艺,每年村里的社火表演,她都是主角,12岁那年,她就能独自演出《柜中缘》等小戏。1981年,15岁的雷通霞报考了定西地区戏校,开始正式学习戏曲。1985年毕业后的十年时间里,她在定西秦剧团先后担任《铡美案》、《黄桂英》等戏曲里的主角,名噪一时。1996年,出色的雷通霞被甘肃省陇剧团相中。
雷通霞回忆说,“当时初学的是秦腔,从一名秦腔演员转行到陇剧是一个很痛苦的过程,但接触后发现,陇剧很贴近生活,音乐性比较强,尤其是板腔体和曲牌体的表现力比较柔和,能够展示出人物内心的矛盾和跌宕起伏的故事”。
在中国戏曲史上,剧种有过衰亡的事实,在改革开放的经济大潮中,有的剧种已悄然消失,但作为一个地方剧种能够走到今天,雷通霞认为,除了从基层招到一批能够演戏且演得好的人才外,陇剧在成立之初,就融入了诸多贴近生活的现代元素,表现手法也现代。
成立之时,陇剧曾出现了诸如《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等脍炙人口的剧目,文革结束后,受创的陇剧再次焕发青春,开始走进现代人的视野。“近年,陇剧在上海、杭州、苏州等地演出很火,一些小的陇剧戏还去过香港、澳门及东南亚国家,受到当地观众欢迎”雷通霞说。
尽管陇剧出现了文化部门官员赋言的“古所无而今所有”的艺术景象,但雷通霞认为,文艺批评家并未对陇剧的成长起到推动作用,只是一味地吹捧,不利于一个剧种和演员的发展。
雷通霞表示,评论家的批评过程是演员成长的过程,近年,陇剧没有特别好的评论,整个评论也未起到促进作用,“戏曲是综合艺术,这些人要确确实实懂戏曲,懂得文学和戏剧的表现手段,它是对演员、音乐及整台戏剧综合的评论”。
如今,除了甘肃省陇剧院外,甘肃还没有专门的院校培养陇剧人才,“戏剧讲究口传心授,传承是一个漫长的路程,戏曲演员的培养是比较困难的”。在此次甘肃“两会”上,作为政协委员的雷通霞递交了自己的提案,希望院团跟院校挂靠,培养陇剧人才。
“行话说,一天不练自己知道,两天不练同行知道,三天不练观众知道,戏曲演员是一个漫长训练和学习的过程,不是每个人都能做演员”雷通霞说,干这行要守得住一生的清贫,如果把这个职业用来发家致富太难了,只能作为心中的事业,爱好了,就得为它付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