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陇县人

鄯善旅游,这6个地方最值得去!

(来源:网站编辑 2024-09-09 21:36)
文章正文

鄯善旅游,这6个地方最值得去!

2018-08-27 19:54

吐峪沟

推荐词:中国西部最具神秘色彩的地方

传说齐天大圣孙悟空大闹天宫时踢翻了太上老君的炼丹炉,火炭掉落人间变成了火焰山。幸亏孙悟空借来铁扇公主的芭蕉扇,才灭了漫天大火。虽如此,火焰山仍是全中国地面温度最高的地方。火焰山通体红岩,终年热气聚集,山上寸草不生。

火焰山

每当盛夏红日当空、地气蒸腾,火焰山就像一座正在燃烧着的山。而处在火焰山南北沟谷中的桃儿沟、葡萄沟、干沟、木头沟、吐峪沟、连木沁沟、树柏沟,依然流水潺潺,草绿花红,瓜果满园,一片生机。

吐峪沟位于鄯善县吐峪沟乡境内。

8月7日上午10时45分,我们到达吐峪沟风景区——吐峪沟大峡谷的入口。吐峪沟大峡谷长8公里,平均宽度约1米。峡谷中有火焰山最高峰,海拔831.7米。

走进大峡谷,像走进一个世外桃源。峡谷两岸群峰对峙,山体颜色五彩缤纷。那大大小小的奇峰异石,有的刀削如砥,有的壁立如屏,有的突兀如柱,有的又像野驼在奔驰,有的像老鹰在翱翔。

三个小时的跋涉,我们走出大峡谷,来到了吐峪沟村。

吐峪沟村是中国西部最具神秘色彩的地方,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距今已有2600-2800年的历史。十九世纪以来,吐峪沟村吸引了俄德英日等国探险家的目光。

千佛洞

吐峪沟有一石窟,当地人称其“千佛洞”,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千佛洞开凿于两晋时期,它的历史比敦煌石窟还早上百年,是新疆地区建窟最早、规模最大、壁画遗存最多的石窟之一,也是新疆的“三大石窟”之一。石窟内出土的《诸佛要集经》汉文写本残片被认为是有明确纪年的世界上最早的汉文佛经写本,写于西晋元康六年(公元296年)。

吐峪沟有一村落,依山而建。村子正中是一条主街道,街道两旁是一排排土房。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从村中流过。村落周边是古老的桑树和翠绿的葡萄园。当地的民居都采用黄黏土建筑,我们俗称的土砖房。吐峪沟村黄黏土民居是至今国内一座保存完好的生土建筑群,堪称“中国第一土庄”,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古村落”“国家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佳誉。

站在千佛洞对面的山路上,俯瞰吐峪沟村,我们仿佛看到一队队的使团、商旅、官兵,爬山涉水而来。

库木塔格沙漠

推荐词:冒险家的快乐家园

沙漠,沙漠,沙漠!我们来了!出生在江南水乡的人,对沙漠有一种莫名的渴望。8月8日凌晨,太阳还没起床,我们便奔着库木塔格沙漠而去。

库木塔格沙漠是世界上唯一与城市相连的沙漠,也是中国唯一以离鄯善县政府不过2公里远。史料记载,该沙漠命名形成于汉代,来自天山七角井风口和达坂城风口的国家东西两股狂风景名胜区,挟带着罗布泊湖底的细沙,在此相遇碰撞并沉积而成。因风向交汇点始终在鄯善城的南端,故未把鄯善城掩埋,创造了“沙不进、绿不退、人不迁”的奇迹。

骆驼沙海

库木塔格沙漠东西长62公里,南北宽40公里,总面积1880平方公里,是新疆第三大沙漠、中国第五大沙漠。

库木塔格风景区是中国最大的沙漠影视拍摄基地。20世纪80年代以来,先后在此拍摄了《七剑下天山》《沙漠驼铃》《楚留香》《火焰山来的鼓手》《沙漠剿匪记》《金戈铁马》《七剑下天山》《沙漠驼铃》《楚留香》等影视片。

库木塔格沙漠是冒险家的快乐家园。

喜欢户外徒步的人可以来这里。库木塔格沙漠内有两条徒步路线。一条是从沙漠公园处到栏杆乡,大约10公里路程,可以一天走完。另一条是从沙漠公园处穿越到沙漠西南侧的迪坎尔村,全程40多公里,也被称为南北大穿越,由于沙路难走,大约需要3天时间走完,且强度较大。

喜欢越野自驾的人可以来这里。鄯善因地制宜开发了沙漠冲浪旅游项目,现在是新疆的金牌旅游产品。在越野自驾营地,随处可见“冒险者”的身影。营地占地5平方公里,按照5A级标准建设,是新疆同期开办的5个汽车自驾游营地之一。

风景区管理人员告诉我们,自驾游营地设有汽车越野、汽车自驾、10公里沙漠体验观光、卡丁车自驾、沙漠冲浪车、趣味滑沙等旅游项目。旅客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沙漠日出

在这里可以一睹神奇的“海市蜃楼”。

因为光的折射,库木塔格沙漠经常显现湖水、沙丘、高楼等海市蜃楼景象。海市蜃楼一般每天上午10时开始,开始是一个个小水洼,一小时后就呈现一片波光粼粼的水域;下午14时后,开始形成一大片烟波浩淼的大海。据《大唐西域记》记载,玄奘取经行至库木塔格沙漠,就遇见海市蜃楼景象,感觉身边不断出现军队、随风飘扬旌旗等各种幻象。玄奘用十六个字来描述“易貌移质,倏忽千变,遥瞻极著,渐近而微”。

机缘不够,此行,记者只见“海市”,并未领略“蜃楼”奇迹。

鲁克沁镇

推荐词:西域名城、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鲁克沁镇在鄯善县城西45公里处,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吐鲁番十二木卡姆艺术的发源地、吐鲁番郡王府所在地,在清代曾一度成为吐鲁番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8月9日,我们走进这座汉唐时期的西域名城。

自古以来,鲁克沁就是连接古丝绸之路南北两道的枢纽,是丝绸之路的必经重镇。东汉永平末年(公元76年)主管屯田的戍已校尉移驻鲁克沁,使鲁克沁成为吐鲁番盆地开发最早的绿洲之一。因“柳色掩映”闻名,故取名“柳中城”。在当时,柳中城的主要作用是牵制踞守巴里坤的北匈奴南下塔里木盆地。因此,汉朝与匈奴多次在这里会战。班超的儿子班勇在公元123年任西域长史时,统辖西域的根据地也设在这里,亲率五百士兵进驻柳中城屯田戍边。

采摘葡萄

唐代的柳中城,东西长有1000多米,南北宽也有400多米,整个周长近3公里,在当时的西域算得上一个中等城市。现在,鲁克沁镇的中心城区,还保留着一段残高10余米、长50多米、黄土夯筑的城墙。城墙保存最好的地段在古城西南角,高12米,底基宽5——8米。

今天的鲁克沁镇,经过规划建设,已变成“田成方树成行,四周林带网”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走,我们去三个桥村看看。

从2016年开始,三个桥村打造美丽乡村,有序推进自然村落农房改造。他们把旅游作为支柱产业精心规划,不搞大拆大建,特别注重村庄原始风貌和历史文脉保护。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三个桥村修复了一条长1.5公里的旅游文化街区。

这里绿荫如盖,百年古桑到处可见,还有榆树,树龄最高的达600多年。村门口有一架水车,村中有小渠的水哗哗歌唱,恍如江南小镇。春天的杏花香,夏天的瓜果香,错落有致的民居,悠扬的木卡姆,“三个桥”村可谓色香味俱全。

十二木卡姆表演

民俗小广场上,村民们正在舞台上载歌载舞,表演十二木卡姆。木卡姆是阿拉伯语“乐章”的意思,是维吾尔族传统音乐经典,又称“吐鲁番十二木卡姆”,是由11个大曲组成的大型音乐套曲,经过历代诗人、乐师不断创作加工,再吸收其他民族优秀音乐演变而成。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个桥村历史曾经出了一位名人毛拉·翟丁。他是新疆著名的维吾尔族民间文学家,滑稽、幽默的表演艺术家,他被公认为阿凡提·纳斯尔丁的原型人物。阿凡提在中华民间文学中是“智慧、欢乐”的化身。

天山牧场

推荐词:大自然的宝库

武打小说里,诸多英雄豪杰、武林高手都来自天山。8月10日上午10时许,我们一行十余人,从鄯善县城出发,车行2个小时,来到了鄯善县天山牧场,来到海拔3500米高的帕提哈克勒克草原管护站。

席地而坐享受美食

天山是世界七大山系之一,呈东西向横跨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四国,全长2500公里。2013年6月“新疆天山”成功申请成为世界自然遗产,成为中国第44处世界遗产。鄯善县位于天山南麓。

天山是大自然的宝库。

这里的石头多是亮晶晶的,富含各类金属矿物质,有铁、铜,有金、钼,等等。

这里是优良牧草的基因库,已发现禾木科植物55 种,其中很多羊茅、草地早熟禾、西伯利亚三芒草、沙生针茅、野黑麦等,还有豆科的野生紫花苜蓿、草木樨等。

这里有天山雪莲,生长在海拔4000米左右的悬崖陡壁之上,是新疆特有的珍奇名贵中草药,人们奉雪莲为“百草之王”、“药中极品”。

这里有四条古道穿越天山南北。这些古道属于古丝绸之路穿越天山的重要交通要道,大都地势陡峭、碎石密布。现在,已成为驴友挑战自我的“试金石”。

放马奔腾

学着征战的将士,我们骑着马儿在牧场上“奔驰”,享受马背上奔腾的快感。

赤亭遗址

推荐词:唐玄奘曾在此讲经说法

鄯善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门户,也是历代中央政府治理边疆的战略要塞。所以,在这片土地上,至今仍然保留着许多军事遗迹。

8月11日上午,我们来到了位于鄯善县七克台镇南湖村的赤亭遗址,遗址长100米,宽100米,高20米,为土石结构。

当年,赤亭横亘于内地直通唐安西大都护府所在龟兹的交通要道,是唐代军事要塞,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它不仅是唐代戍边的烽燧,俗称烽火台,并兼有屯垦的驻军功能。

柳中城

在新疆有许多烽燧,基本是五十里一个,然而建有驿站的烽燧却屈指可数。当年赤亭烽兴建驿馆期间,为赤亭烽运送草料,就得动用12头牛,可见赤亭烽工程之大。

唐代边塞诗人岑参曾到此地,留下“火山六月应更热,赤亭道口行人绝”等佳句。还有唐玄奘,一路西行路过此地,在这里盘旋数日,并在附近的泽田寺讲经说法。

遗址在记者眼里,像极了一个大大的土馒头,只在东边还剩下一个烽火台,和厚达一米有余、断断续续的土墙。登上赤亭遗址的最高点,仿佛听到军马急促奔跑的呼啸声。

南湖奇石

在赤亭遗址不远处,有一个南湖奇石城,有千奇百怪的新疆彩玉供你欣赏和挑选。

1998年以来,南湖村村民走进戈壁荒滩,捡石头,找彩玉,学加工,开店铺,初步形成人人热爱彩玉奇石文化、家家参与彩玉奇石经营的特色产业体系。目前,南湖村85%以上的农户彻底脱离土地,专职从事彩玉奇石加工销售,南湖村由原来单纯的农业村变成了特色产业村。

彩玉奇石品种达到60余种,其加工销售覆盖17个国家和地区。童大旭是南湖奇石协会常务副会长,他介绍说,南湖村加工销售的奇石,多是自然原生态,少经人工打磨加工,保持了宝石最纯真的本性。

东巴扎乡

推荐词:民族风味浓郁

在库木塔格沙漠附近,有一个回族民族乡——东巴扎乡。8月8日中午,我们在东巴扎品尝到最正宗的回民特色美食,欣赏到“花儿”艺术。

鄯善县以维吾尔族居多,其次是汉族、回族。回族大多生活在东巴扎乡。东巴扎是吐鲁番地区惟一的回族民族乡。这里民族特色文化氛围浓厚,特别是回族“花儿”曲调,回民特色小吃如点心、馓子、粉汤、“九碗三行子”等均富有盛名。

“花儿”又称“少年”,是回族地区的一种民歌,实际上是一种高腔山歌。在“花儿”对唱中,男方称女方为“花儿”,女方称男方为“少年”,这种对人的昵称逐渐成为回族山歌的名称,亦统称为“花儿”。“花儿”是回族民族极具特色的民族文艺表演形式。

唱“花儿”

多年来,东巴扎乡大力扶持和培育“花儿”文化,不停地挖掘和培养“花儿”优秀人才,印发《鄯善县“花儿”东巴扎乡民俗风情印象》画册和“花儿口袋书”宣传花儿文化,搜集整理上百首回民特色原生态歌曲,举办“花儿”歌手大赛,从群众中挖掘一批新“花儿”歌唱人员,组织民间艺人,组建“花儿”演唱队等等。

在东巴扎乡,我们品尝到了地地道道的回民特色美食——九碗三行子。

“九碗三行子”是回族正宗的宴席,宴席上的菜,全部用九只大小一样的碗来盛,并要把九只碗菜摆成每边三碗的正方形.这样无论从南北或东西方向看,都成三行,故名“九碗三行”。这种宴席不仅摆法有讲究,而且上菜时也有一定的规范程序。

“九碗三行子”菜的烹任全部用蒸、煮、拌,而不用过油炸、菜的基本原料主要是牛、羊、鸡肉以及白菜、豆腐、粉条、辣子、木耳、黄花、鸡蛋、葱花和其他蔬菜。

九在回族人的心目中,是个吉利的数字,当平整的丈盘里盛着九碗三行子端上来时,其实已涵盖了人们最朴素的祈愿:天下太平。“九碗三行子”已申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鄯善东巴扎回族清真大寺又称“东大寺”,始建于清朝光绪末年(1907年),于1912年落成,至今已有105年的历史,为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近年来,东巴扎乡党委坚持把旅游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来打造,充分利用地理区位优势,以鄯善国家沙漠公园库木塔格精品景区建设、滨沙大道建设为契机,扶持农家客栈、家庭旅馆、农家乐等旅游餐饮项目;扶持和培育“花儿”文化,设计精品线路,串联特色体验点,注重挖掘回族美食,丰富旅游产品供给;抓好旅游配套设施建设,打造一批独具特色的美食街、风情街、民俗街,使东巴扎乡成为集影视拍摄、餐饮美食、旅游观光、休闲漫游为一体的特色沙漠小镇,使东巴扎成为当之无愧的鄯善“后花园”。

文字记者:张文凯

图片记者:彭斌

来源:衡阳日报

编辑:雷嘉雯

责编:梁丽君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