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陇县人

西秦刺绣是哪里的特产 西秦刺绣的艺术特色→MAIGOO百科

(来源:网站编辑 2024-09-25 06:32)
文章正文

民间绣活(西秦刺绣),陕西省宝鸡市传统美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2007年5月11日,西秦刺绣被列入陕西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6月7日,民间绣活(西秦刺绣)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Ⅶ-77。

地域产地

西秦刺绣是流行于陕西省宝鸡地区的一种民间刺绣艺术。在宝鸡的西周井姬墓葬中曾发现有刺绣遗迹,可见刺绣在宝鸡当地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西秦刺绣与宝鸡一带的社会生活和民俗风情关系密切,它普遍流传于宝鸡当地乡村,通过家族、亲戚、邻里等社会关系持续传沿,成为农家妇女必备的一种手工技能。

品质特点

西秦刺绣题材丰富多样,构思奇巧浪漫,造型简洁夸张,色彩明快热烈,其技艺自成体系,有平绣、悬绣和拼缝等各种绣法。

文化特征

造型特征

西秦刺绣的图案造型简洁、质朴,同时以夸张的造型、动态、神韵传递情感,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和趣味性。西秦刺绣总体构造讲究图案的完整性,多以对称的形式出现,追求饱满、圆润的体态,形成匀称、适宜的视觉感受。

西秦刺绣具有粗犷和“原生态”的风格,造型具有稚拙的特点,西秦刺绣的稚拙与历史上宝鸡北部县域闭塞偏僻,交通不便有关,较好地保留了农耕时代民间刺绣的“样子”。据专家考证,“蛙形耳枕”的造型姿态与临潼区姜寨遗址出土的陶盆上的青蛙纹比较相似。西秦刺绣的稚拙,与创作主体相关。西秦乡村妇女们的刺绣不是按照专业训练的技术来描绘出事物的比例、结构,而是写其大意,加之西部人的豪爽热情的性格,使得她们的刺绣图案造型稚拙、随意而又透露出一种老辣和苦涩。在稚拙的背后,是民间劳动妇女对刺绣造型手段和题材拓展以及创作力的体现。

西秦刺绣的造型具有怪诞的特点,西秦刺绣的怪诞,是怪而不恶,异而不稽的奇趣,其怪诞的审美愉悦来自于充分的“凑么”和粗犷风格,构成强大的悬念,吸引着人们的好奇心与探索欲。如五毒图案是人类,特别是儿童的守护神,它们在西秦刺绣中保留得比较多,这些图案多经过高度的简化概括而以几何方式的造型出现,给人以怪诞之感。

色彩特征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五行”和“五方”的概念,不同的色彩象征形成了独特的地域色彩体系,西秦刺绣在色彩搭配上具有浓厚的西北黄土地气息,体现了宝鸡当地人们对生活的热爱。西秦刺绣颜色鲜艳,对比强烈,善于用红色、黄色、蓝色、黑色这些饱和度高的色彩,反映出人们对美的追求,同时也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形成独特的美感。

图案特点

西秦刺绣作为地域性的民间艺术,与宝鸡当地人们的生活、风俗习惯密不可分,涉及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不同场景下的刺绣图案各不相同,不同的图案具有不同的寓意,如枕顶的刺花绣样,同是一种方形图案,给老年人用的大多采用福禄寿的图案,意思是祝愿老年人健康长寿;给小孩子用的多采用“五毒”纹样、老虎纹样,意思是避邪镇恶,祝福小孩像老虎一样勇敢健壮;年轻人新婚燕尔,则选择鱼戏莲、莲(连)生贵子、鸳鸯戏水一类的纹样以祝福新婚夫妇家庭美满,多子多福。又如孩子们的“老虎鞋“老虎帽”寄托着母亲的希望和祝福,做得格外威猛雄壮,透着结实憨厚的猛劲。总体上看,西秦刺绣图案寓意积极向上,展现了人们对生命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制作工序

西秦刺绣多以棉(麻)布料、绸锻、各色绣花线、金银线为材料,用碎布头、棉花、荞麦皮等作为填充材料,以绣花棚架、绣花针、镊子、锥子、剪刀等为主要器具,以棉(麻)布料、绸锻制作各类立体物品外形,中间填充碎布头、棉花、荞麦皮等,然后再以各色绣花线、金银线进行缝制。西秦刺绣常用到的工艺有绣、贴、拼、搐(方言音)等。

题材作品

西秦刺绣主要的创作题材有花草鱼虫、飞禽走兽、戏文人物、民间故事、字画楹联、四季蔬果等,其广泛应用于节日庆典、孩童护生、老人祝寿、婚丧嫁娶、宗教信仰等诸多方面。西秦刺绣代表性的绣品有大小规格的龙、狮、虎、凤,大小不等的“猪枕”“五福祝寿”“十二属相香包”及虎头帽、虎头鞋、猪头鞋、绣枕、五毒马夹、五毒裹肚、百花帐、万民伞等。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西秦刺绣中蕴涵着大量的历史文化信息,它充分体现着当地农民对生命、自然和社会的认识,以艺术的方式传达出他们的价值观和人生理想,可以为陕西民俗和地域文化的研究提供参考材料。

西秦刺绣布艺造型简洁夸张、构思奇巧浪漫、色彩强烈鲜明、寓意含蓄健康,是研究学习民族审美意识的形象素材。

西秦刺绣作为用品、礼品、玩物、祭品等实用艺术品,弘扬了民族的道德观念,对人们进行着真善美的感染和教育,是人们传达感情、爱情、友情的艺术形式。

传承状况

同其他民间艺术一样,西秦刺绣在传承和发展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后继乏人,面临困境。一是现代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发生很大变化,民间刺绣的实用性大大缩小,和宝鸡当地人的生活距离越来越远;二是老艺人越来越少,年轻妇女学艺者不多。西秦刺绣原来各县区城乡都很普遍,后来只有北部塬区的少数乡村还在继续,但从艺者人数、产品的数量品种同样越来越少;三是经济利益的冲击使刺绣作品质量下滑,一些精细的工艺制作技术后继无人,濒临失传。

传承人物

李爱姐,女,汉族,1938年10月生,宝鸡市千阳县人,第一批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项目名称:西秦刺绣。李爱姐从小受祖母的熏陶,六岁起随祖母、母亲学习刺绣,十三岁就能做枕头、绣花鞋,十四岁出嫁后一直利用衣闲时节制作各种布艺刺绣品,后进行刺绣装饰品的创作。李爱姐的绣品题材广泛、形式多样,造型夸张、色彩艳丽、粗犷古朴,做工精致,其主要作品有《福禄寿喜图》《十二生肖挂串》《百花帐》《龙》《八卦镜》《布制品大老虎枕》《鱼耳枕》《狮子头帽子》等,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原生态元素。

保护措施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宝鸡市群众艺术馆获得“民间绣活(西秦刺绣)”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民间绣活(西秦刺绣)项目原保护单位存在单位性质、机构等方面重大变化,不具备保护单位基本条件等情况,重新认定保护单位宝鸡市群众艺术馆(宝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社会影响

荣誉表彰

2000年,西秦刺绣在厦门文化艺术周展会中获得二等奖。

2012年9月,西秦刺绣在银川举办的中国西北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中获得银奖。

2013年,西秦刺绣在中国(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成果大展中获得突出贡献奖。

重要展览

2012年12月,西秦刺绣在土耳其首都安卡拉市会展中心举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中展出。

2014年9月9日,西秦刺绣在千阳旅游专题推介会暨“穿越丝绸之路、品鉴西秦刺绣、走进魅力千阳”精品展中展出。

2020年6月,西秦刺绣在第九届宝鸡市文化旅游节—千阳县第三届西秦刺绣文化旅游香包节中展出;同年11月,西秦刺绣在澳大利亚悉尼举办的“五牛更象——陕西非遗印象展”中展出。

历史起源

西秦刺绣作为旧时妇女的基本技能,普遍存在于宝鸡的广大地区,尤其以农村为多,它以家族、亲戚、邻里关系为纽带,世代传承。1974年12月,考古工作者在陕西宝鸡茹家庄的西周井姬墓葬中发现了保留在泥土中带有红、黄、褐、棕四种色彩的刺绣印痕,这些绣痕全部采用辫子股针法。这个发现印证了西秦刺绣悠久的历史,也说明了早在西周时期西秦刺绣已有专门的分工,工艺制作的式样已具有固定的规格。

宝鸡法门寺出土的唐代西秦刺绣有蹙金绣、平绣、贴金绣、绣加绘等多种工艺技法,做工精致,华丽。

明代和清代时期,西秦刺绣历经漫长的发展传承和不断创新突破,其材质、技艺、表现内容和应用范围都得到了发展,达到了鼎盛时期。这个时期的西秦刺绣形成了平绣、悬绣、绣拼贴缝制结合等多种技巧。作品有平面式、立体式、浮雕式等多种形式。内容涉及到龙凤狮虎、花鸟虫鱼、山水风景、戏曲故事、人文典故等诸多方面。应用范围有祭品、礼品、玩赏品和生活中常见的衣帽鞋包、枕被帘帕等实用品,刺绣布艺作品也逐步从家庭自用走向市场成为商品。

民国时期,虽经战乱、社会动荡,但由于宝鸡北部塬区交通相对封闭,西秦刺绣等民间艺术仍比较完整地存活下来,保持着原有的风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社会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刺绣布艺生存的条件也随之变化,愚钝妇女走出家庭投入社会活动和生产劳动,再加上一个又一个的政治运动,刺绣布艺的传承受到了影响。虽有政府和文化部门的提倡和引导,但还是一年年衰落。艺人后继乏人、品种数量减少,技艺水准下降。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以来,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各级政府文化部门对民间艺术加大了扶植力度,西秦刺绣得到复苏。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