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在宁夏回族自治区永宁县西部一个叫玉泉营的地方,茫茫戈壁、连绵沙丘。4月份的一天,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福建省对口帮扶宁夏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带队来到宁夏考察,闽宁两省区负责同志共同商定,要在这里组织实施闽宁对口扶贫协作,建设一个移民示范区。一场跨越2000多公里、历时20年的闽宁协作由此展开。
习近平满怀信心地预言:“闽宁村现在是个干沙滩,将来会是一个金沙滩。”
1997年7月,这个地方被命名为“闽宁村”;2001年12月,闽宁镇正式成立。二十多年里,闽宁陆续接纳了来自宁夏“西海固”六个国家级贫困县的4万多名移民,“西海固”地区曾在1972年被联合国粮食开发署确定为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之一。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2017年,闽宁镇的农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达11976元,相比开发建设初期的农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500元,增长了22.8倍。
“风吹沙石跑”的干沙滩
今年29岁的沙金龙是闽宁镇的第一代移民,在搬迁到闽宁镇之前,他的父母在宁夏固原市西吉老家种着几亩薄田,勉强糊口。“老家山大沟深,十年九旱,庄稼收成没有保障,吃水要走十几里山路去挑,日子过得很难。”
1990年10月,宁夏南部山区西吉、海原两县的1000多户百姓,搬迁到首府银川市近郊的永宁县境内,建立玉泉营、玉海经济开发区,这是闽宁的前身,他们也是闽宁镇的第一代移民。沙金龙跟随父母从大山里走出来时只有1岁。
闽宁镇第一代移民最困难的是种粮难。 新京报记者 王飞 翻拍
“当年他们刚搬到闽宁镇时,见到的也是一片荒芜的‘干沙滩’。那时候的闽宁几乎没有绿色,到处都是一堆一堆的小沙丘。最魔幻的是,到了晚上,一场风过去,这个小沙丘就会转移,或者是合成了一个更大的沙丘。可总比西吉老家走不出的大山要好一些”,沙金龙说。
上世纪80年代,这里是贺兰山东麓洪积扇上的一片戈壁滩,虽说距首府银川市仅百十里路,但自然环境却有天壤之别。从空中俯瞰,黄河从此处穿境而过,在带来充沛灌溉用水的同时,也裹挟着沙石于此淤积。当时的闽宁,风吹沙石跑,干旱不长草。
初来乍到的移民试着耕种,但在沙地上种田,让他们倍感拓荒之难。沙金龙的父辈们发现,这里土壤沙砾层厚,连钢锹都插不下去,别说种庄稼了。开好一片地,得用筛子把沙砾一点点筛拣掉,留下的土壤才能耕种,“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就是闽宁当时的真实写照。
对于当时艰难的耕作环境,作为闽宁镇第一代拓荒者的福宁村老支书谢兴昌感慨颇深,“当时的戈壁滩从来都是一眼望不到边,春天里整天刮沙尘暴,刮得伸手不见五指,夏天晒得能看见蒸腾的热浪,冬天干冷干冷的。”
搬迁之初,移民们的思路都还很保守,习惯性的种植玉米和小麦,一年下来收成很少,只够勉强维持自家的口粮。到了1997年,搬迁数年后,闽宁地区的农民人均纯收入也只有500多元。
产业发展的起点
1997年是闽宁的建村之年,也是闽宁产业发展的起点。在此前的一年,宁夏、福建第一次对口扶贫协作联席会议在福州市举行并签订了协作协议,确定福建对口帮扶宁夏。
“1997年4月,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习近平率领福建党政代表团奔赴宁夏,参加闽宁协作第二次联席会议,提出了建设‘闽宁村’的设想。”据闽宁镇镇长王勇强介绍。
三个月后,“闽宁村”正式命名。制定了“两年建成,三年解决温饱,五年走上致富奔小康”的规划。闽宁村开始大规模地兴修水利、整理土地、引黄入滩,并开始培育发展特色产业。
2001年12月7日,经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闽宁镇正式成立,闽宁镇在闽宁村的基础上并入玉海经济技术开发区。随着宁夏和福建交流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福建商人带着资金和技术来到闽宁。
闽宁镇第一个特色产业——菌草产业,是在福建省的支持下,由福建农林大学指导帮助闽宁镇搭建温棚。截止到2008年,全镇共有148户群众投身于发展菌草产业之中,全镇菌菇生产面积达到45万平方米,据不完全统计,年产鲜菇500多吨,实现产值250多万元。
但这个特色产业在2008年以后突然进入低谷。据闽宁镇镇长王勇强介绍,当时移民们对这个产业盲目扩大生产,放松了病害防疫,导致整个产业迅速回落。直到近两年引入新技术,菌草产业才开始回暖。
闽宁人发现,虽然戈壁滩上的土壤贫瘠,不适宜耕种粮食作物,但是独特的光热水土等条件却适合种植葡萄,尤其利于酿酒葡萄的生长。酿酒葡萄——成为闽宁镇另一个特色产业。其实,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一些闽宁的农户就开始零星地种植酿酒葡萄,也有福建商人过来投资建葡萄园和酒庄,但在当时并没有形成规模化的产业。
立兰酒庄的老板邵青松是地地道道的宁夏人,从上海服装学院毕业后办过时装公司,又在一家著名白酒企业担任宁夏地区的负责人。2009年,对葡萄酒并不了解的邵青松发现了闽宁镇的这一机遇,他与几个朋友合作进入了这个陌生的领域,“我们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买来了葡萄酒专业的教材,自学葡萄种植与葡萄酒酿造专业知识。”
技术员对移民们进行葡萄种植培训。 新京报记者 王飞 翻拍
经过几年的发展,酿酒葡萄产业在闽宁镇渐渐成规模。如今,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产区被誉为“东方的波尔多”。闽宁全镇葡萄种植面积达到6.2万亩,已建成酒庄13家,葡萄酒年产量达2.6万吨,综合产值9.3亿元。更带动了一批农民实现了脱贫致富,拉动该产业移民每人每年增收3000元以上。
除了酿酒葡萄,肉牛养殖也是闽宁镇的一大特色产业。宁夏犇旺生态养殖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瑞刚是闽宁镇的第一批移民。1991年,20岁的王瑞刚从老家西吉搬到了闽宁镇。由于他之前进过城、打过工,有一技之长和人脉,就在村里挑头组织劳务输出,跑运输、包工程、卖建材,成为闽宁镇远近闻名的致富能人。
几年前,已经积累了一定资本的王瑞刚涉足肉牛养殖,如今他的养牛基地已经有两千多头的存栏量。在王瑞刚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尝试“特色养殖”。
在官方表述中,今天的闽宁镇已构建了“特色种植、特色养殖、光伏产业、旅游产业、劳务产业”五大主导产业格局。
脱贫致富
2013年闽宁镇已经走入了发展的快车道,这一年5月,宁夏回族自治区在闽宁镇召开现场会,要求把该镇打造成“闽宁协作移民扶贫示范镇”,并提出了“一年小变、三年大变、五年走到全区前列,与银川市同步进入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刘莉一家就是在这一年移民到闽宁镇,他们是闽宁镇的第三批移民,也是到目前为止的最后一批移民。2013年8月,刘莉跟随西海固大山深处的隆德县大麦沟村全村100多人一起,搬迁到闽宁镇原隆村。
提起生活了十几年的大麦沟村,刘莉说:“我们那里用水非常不方便,每天凌晨三点,村里人都要轮流去三里地外的一口井里打水,攒一桶水要等上半个小时。”
与老家不同,闽宁的农民有土地流转或入股分红收入,随着小城镇中心村周边的供外蔬菜、设施园艺、有机大米、酿酒葡萄等生产基地的陆续落成,大批农民放下了锄头,走进企业成为了产业工人。
刚搬到闽宁镇,刘莉看到,政府给每户移民盖了两间砖瓦房,村里还修建了硬化路,水电连通,每家配备电磁炉等基本的生活用品。不需要装修,直接就能入住,而她7岁的儿子还可以在镇里的小学就近上学。
刘莉搬迁过来的第二天,她就坐上街上招短工的中巴车去种树。一天下来挣了80块工钱,给家里买完菜和干粮,还剩60块钱。“虽然是打零工,但还能攒下钱来,这比我在老家种地要强得多。”
2014年底,她在离家不远的酒庄里打零工,从为葡萄园除草做起,到学习生产技术成为一名操作工,一年后当上了班长。很快,刘莉便掌握了葡萄酒种植酿造的全部工艺流程,被提拔为车间主任。
2018年7月29日,航拍闽宁镇原隆村和葡萄园区。新京报记者 王飞 摄
如今刘莉年收入已经能达到10万元左右。据官方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闽宁镇农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达7120元,比上一年的4685元增长了34%。
“(移民)搬迁前,村里妇女常常闲坐聊天,大家都很迷茫,不知道干什么能改变自己生活,慢慢人就萎靡了。从搬迁到现在,随着经济水平提高,我们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富的不仅仅是经济,还有思想。”刘莉告诉记者,就算是只靠为企业打理农田的村民,现在一年下来也能有两万左右的收入。
从输血到造血
如今,黄河水滋润着戈壁滩,昔日的荒漠变成了绿洲。闽宁镇已经告别昔日的“干沙漠”,目前全镇产业总值达到32亿元,20年增长23.7倍。
走在闽宁镇内,能明显感觉到以201国道为分界线,闽宁被分为了新老两个部分。在201国道西侧的新闽宁镇内,数十栋带有浓郁福建风格的楼房正在施工。根据闽宁镇的官方规划,这里未来将被打造成商贸服务中心,汇集特色旅游、商务洽谈等多个创收项目。而闽宁产业城和闽宁扶贫产业园,更吸引了一大批企业落户园区。
王瑞刚在今年发起了“扶母还犊”项目,农户从大型养殖企业购买已怀牛犊的母牛进行饲养,等到母牛产下牛犊并长到六七个月大,需要进行育肥时,养殖企业再根据协议,以高于市场价5%到10%的价格进行回购,在养殖企业进行集中育肥出栏。既扩大了企业的养殖规模,又增加了养殖户收入。
沙金龙在今年3月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辞职回乡创业。随着闽宁镇的发展,越来越多外出求学的年轻人回来,他们成为闽宁发展的内生动力。沙金龙和几位年龄相仿的朋友一起创办公司,生产烘焙用的奶油。
在沙金龙看来,闽宁镇建设发展的过程实际上是产业发展、产业扶贫的工程,也是从“输血式”向“造血式”扶贫模式的转变,需要的不仅有政策和资金,还有科学技术的支持和年轻人的冲劲。
截至2017年底,闽宁镇注册各类农产品商标48个,有5家企业已是自治区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仅2017年,就有18亿元的产业项目落户闽宁镇,“造血式扶贫”的内生动力源源不竭。
在闽宁镇镇长王勇强看来,闽宁镇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下一个颇具潜力的产业领域将是特色旅游。“从银川到闽宁只有不到一个小时的车程,完全可以打造成银川市民的‘周末花园’。”
王勇强说,下一步闽宁将充分发挥银川西线旅游带和贺兰山东麓葡萄文化旅游长廊核心区的优势,打造“游览、采摘、娱乐、吃住”和“自然有机-生产休闲-游乐”一体化的旅游格局。
20年来,闽宁镇农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由建设初期的500元增长到2017年的11976元,比开发建设初期净增加11400多元,增长22.8倍。
闽宁协作从单一的经济援助,发展为政府、企业、社会相结合的对口协作机制,迎来了科技、教育等全方位多领域纵深发展的新格局,创造了全国东西扶贫协作的“闽宁模式”,也将闽宁镇真正变为了一片“金沙滩”。
■ 改革亲历
王勇强 闽宁镇镇长
闽宁镇的发展算得上是从零起步。20多年来,4万余名贫困农民举家搬迁到这个贺兰山东麓的戈壁荒滩上,闽宁逐渐发展成为现代化生态移民示范镇。
宁夏南部的西海固山区常年干旱少雨,素以“苦瘠甲天下”而著称。上世纪80年代,国家启动“三西”扶贫开发计划,而解决西海固广大老百姓的生计问题,就成为了计划的重要目标之一。
1990年10月,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的努力下,宁夏南部山区西吉、海原两县的1000多户百姓,举家搬迁到首府银川市近郊的永宁县境内。
贫困的百姓从山区来到平原,从不毛之地来到城市周边,最大的愿望就是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过上好日子。然而,移民之初,条件十分艰苦,这里位于贺兰山东麓的戈壁荒滩之上,土地沙砾很多,钢锹插不下去,水却渗透得很快。庄稼长不成,初代移民们就用筛子把沙砾一点点筛拣掉后再行耕种,可以说,他们是闽宁真正意义上的“垦荒者”。
1996年,国家实施东西对口扶贫协作,最终确定福建对口帮扶宁夏。1997年4月,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习近平率领福建党政代表团奔赴宁夏,提出了建设“闽宁村”的设想。
在闽宁发展的前期,世世代代靠天吃饭的百姓,依然抱有强烈的“等靠要”思想。那时候的镇政府办公楼里,每天都挤满了人,大家抱着“宁可不工作也得上镇里来领救济金”的心态互相“攀比”,甚至还有一些明明可以凭劳动养家糊口的年轻人也来向政府申请救济。
“输血”容易“造血”难。为帮助群众“拔穷根”,镇政府决定将精确扶贫与产业相结合,利用闽宁的地理资源优势和福建对口援助的技术优势,坚持走“种葡萄、养黄牛、育苗草、抓劳务、建园区”的产业发展道路,最终保证了移民稳定增收,从脱贫致富迈向小康之路。
2013年起,闽宁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7120元,比上一年上涨了34%。
在产业发展的同时,闽宁镇也着力于提高居民生活质量。这里的基础设施和群众生活条件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持续开展了生态修复、防沙治沙、农田林网、镇村绿化、环境治理五大工程,被评为国家级生态乡镇。通过植树造林9000余亩,闽宁早已告别了过去“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历史。而移民住房更是由原先“三不挡”的土坯房变成为现在户均120平方米的砖瓦房,内部设施一应俱全。
2017年,闽宁镇的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1976元,比开发建设初期净增加11400多元;全镇6个行政村、1.2万多户村民,手机拥有量达2.5万部,户均超过2部;全镇轿车拥有量达3200辆,平均每4户就拥有1辆。
■ 改革辞典:对口帮扶
1996年10月,中央召开了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关于尽快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决定》中确定了对口帮扶政策,要求北京、上海、广东和深圳等9个东部沿海省市和4个计划单列市对口帮扶西部的内蒙古、云南、广西和贵州等10个贫困省区,在扶贫援助、经济技术合作和人才交流等方面展开多层次、全方位的协作。
■ 改革物语
上世纪90年代初期,第一代移民来到闽宁时,这里还是一片荒芜的戈壁滩。闽宁的土壤沙砾层厚,大大小小的沙砾占了一少半,开好一片地,得用筛子把沙砾一点点筛拣掉,留下的土壤才能耕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