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燕京“香刹”法源寺
郑永华
丁香诗会之后就是佛诞节了,春夏之交的法源寺游人如织。这座千年古刹正在迎来最美的季节,堂前殿后丁香盛放,云蒸霞蔚。
“悯忠高阁,去天一握”
法源寺是北京城内现存唯一的唐代佛教名刹,肇于唐初贞观十九年(645年)。时唐太宗亲征辽东,回师途经幽州,诏于城内创建佛寺,以哀悼东征阵亡将士,“念忠臣孝子没于王事者,所以建此寺而荐福也”(《日下旧闻考》卷六十)。
修建历时多年,至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年)方最后竣工,并赐以“悯忠”为额。会昌五年(845年)“灭佛”,幽燕八州“惟悯忠独存”(《元一统志》卷一)。次年唐宣宗“再崇释教”,原秘藏尉使君寺废塔下的舍利重现于世,后移置悯忠寺的多宝塔下。悯忠寺在幽州的地位进一步上升,浸浸然有替代尉使君寺,成为幽州“第一名刹”的趋势。
唐后期中和二年(882年)悯忠寺遇火,“楼台俱烬”。景福年间,幽州卢龙军节度使李匡威复加修整。景福元年《重藏舍利记》称其“大庇生灵,巨崇象设”。李匡威捐献禄俸,建造了高大的观音阁,“横壮妙丽,逾于旧贯”。同时将寺中舍利请出巡示,“皆澡浴瞻礼,儭施重沓”,一时轰动内外。清人朱彝尊谓碑文“侈陈发缄时舍利光芒,异香郁烈,外石函封,内金函閟,其崇奉象教至矣”。此后悯忠阁遂为幽州城内的标志性佛教建筑,“悯忠高阁,去天一握”的俗语也不胫而走,可见其在唐代幽州的文化影响。
雍正帝赐额“法源寺”
1940年代法源寺庭院内的丁香
辽代时悯忠寺毁于地震,咸雍六年(1070年)修复,称“大悯忠寺”,奠定了此后佛寺延续的基本格局。辽大安十年(1094年)《观音地宫舍利函记》称:“愿我国家,二仪齐于圣寿,两曜等于文明,三宝长隆,四方永肃……获圆通之法门,愿大作于佛事。”大悯忠寺已成为辽南京城(今北京)重要的皇家祈福寺庙。
金大定十三年(1173年),金廷于寺内策试女真进士,夜闻铃声,考试官认为“文路始开,而有此得贤之祥”(《日下旧闻考》卷六十)。礼部又于寺中刊刻《令史题名记》,“所以示君子仕进之难,持己既廉,从事既勤”,展现了悯忠寺与金代中枢官员之间的文化交往。元好问《中州集》录金人史肃《登悯忠寺阁诗》称:“喧卑三界尽,制作六丁愁。聚士闲童子,移山老比丘。”
至元九年,元人邵(阙名)登览悯忠阁,赋诗感慨:“辽宋封疆归一统,幽燕形势控三齐……安得凭风溯寥廓,一枝回首谢卑栖。”陈孚《观光集》也记载了其与友人共游悯忠寺时所作诗,谓“天京朝万国,十二舜神州”,又称“国恩难独报,儒术幸同俦。偶此登阿阁,悠然想蓟丘”。金元时期的悯忠寺,一直是金中都、元大都令人向往的人文胜地。
入明后,悯忠寺因其独特的人文氛围,继续受到士人青睐。明初华亭(今上海松江区)诗人袁凯登阁览胜,激发思古幽情,称“唐家高阁古城隈,远客登临宿雾开”,又谓“闻说关河有戎马,故园南望思悲哉”。明正统二年(1437年)寺僧修葺寺庙,英宗赐名“崇福寺”,但民间仍多以“悯忠寺”称之。
清初,以“好佛”著称的顺治帝于寺内建立戒坛,康熙帝又御书“觉路津梁”匾额,并亲笔为寺院藏经阁题字。雍正十一年(1733年),雍正帝“发帑重加修饬”,次年竣工,赐额“法源寺”,此后遂以“法源寺”之名著称。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乾隆帝再次拨资修整,赐大雄宝殿“法海真源”御匾,并题“慧雨昙云,清净契无为之旨;金乘珠藏,通明开不二之门”等诸多御联。法源寺在清代顺、康、雍、乾四朝屡受皇恩,为这座千年古寺进一步增添了政治地位与文化地位。
法源寺在北京佛教文化史上有着重要影响。唐代悯忠寺为幽州律宗的传播中心,清代更被清帝钦定为律宗寺庙,以传授戒法见重。寺内保存的唐代《无垢净光宝塔颂》《藏舍利记》《为荐福禅师造陀罗尼经幢》,以及辽代《菩萨地宫舍利函记》等石刻经幢,皆为珍贵的佛教文物。辽代著名的《契丹藏》,也是由高僧诠明在大悯忠寺内编纂完成的。宋钦宗赵桓被俘北上,曾囚居于此。宋末遗臣谢枋得抗元失败,亦在此寺中绝食身亡。宋遗民汤雷奋曾作诗誉其“大节应无憾,初心不忘还”,复谓“纲常元未泯,公死实相关”,可见其文化影响。
佛诞日“车击毂,人摩肩”
基于悠久的历史传承,法源寺在清代不仅受皇室重视,在平民百姓间也闻名遐迩。
乾隆年间的《龙王菩萨灵井记》谓寺内“胜幡所树,津逮诸方。香积之厨,日食千指”。《燕京杂记》亦记载了法源寺“放生大会”的盛况,四月初八佛诞日,京人群集寺内,“豪商妇女、显宦妻妾凝妆艳服,蜂屯蚁集”,“车击毂,人摩肩”,“于是品绿题红,舄交履错,遗珠落翠,粉荡脂流。招提兰若中,竟似溱洧濮上矣。”(《北京佛寺遗迹考》)
法源寺既是民众祈福还愿的香火之所,也是京城文人聚吟雅集的胜地。清代顾炎武、翁方纲、纪昀(纪晓岚)、洪亮吉、蒋士铨、何绍基、龚自珍、林则徐等名士,都曾在寺内吟咏唱和。以金石著称的藏书家王昶有诗赞称:“宝塔开兰若,珠幢记竹林。教犹传讲律,时已阅辽金。紫褐名谁考?苍苔字半沉。戒坛春雨细,花外语幽禽。”嘉道年间著名的宣南诗社,也在此留下了众多唱和佳作。
清末至民国年间,法源寺的丁香成为都城“四大花事”之一。丁香在佛教文化中具有特殊含义,被誉为“西海菩提树”,是中国西部的佛教圣树。每当丁香盛放,满院繁华,有“香雪海”之誉,法源寺因而获得燕京“香刹”的雅称。
1914年,经学家王闿运曾召聚一百多人在法源寺中赏花叹咏。1917年至1919年间,“北漂”的齐白石曾两度入住寺内,在此结识大批耆老名宿,并开始“衰年变法”,开创了大写意花鸟画的独特风格。1920年,著名学者杨昌济病逝后停灵法源寺,青年毛泽东前往寺中为恩师守灵,协办后事。1924年,印度大文豪泰戈尔在徐志摩、林徽因等陪同下,慕名赴寺游赏,成为中外文学史上的佳话。至于台湾作家李敖撰写的小说《北京法源寺》,虽不尽合史实,但以佛寺的暮鼓晨钟见证了清末维新变法的历史悲剧,将这座千年古刹与时代恩仇、家国情怀、民族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从悯忠寺到法源寺,自唐代以来历久相承,屡经修缮,于清代最终定型,民国年间再建,为西城留下一处宗教文化胜迹。法源寺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规模宏大,布局严谨,是中国佛学院、佛教图书文物馆所在,已成为中国佛教文化传播和佛学研究的重地。(作者单位:北京市社科院史志学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