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2022年兰州市榆中县地理、水文资料(附地理位置图、水系图、土壤侵蚀图)1地形地貌
榆中低山黄土丘陵区属陇西黄土高原的西北部分,在地貌单元上属强烈侵蚀堆积的黄土丘陵区,其上覆盖有第四系黄土地层,形成黄土梁、峁等地形,在沟谷区,基岩裸露,岸坡陡立,具有基岩山区的地形特征,地势大致呈北高南低,黄土覆盖在起伏较小的第三系红层之上,黄土梁峁广泛分布于区内,黄土梁顶海拔高程在2200~2500m,黄土梁峁之间且多由较大的沟谷所分割。梁峁、沟谷相对高差 80~300m,山顶呈混圆状,山坡坡角约20º~35º。区内丘陵起伏、沟壑纵横、地形破碎、水土流失严重,为典型的黄土丘陵地形地貌。工程区内较大沟谷众多,大体走向呈东北、西北向,沟道长几百米到几十公里,沟道宽50~250m,沟谷纵坡10~15‰。沟谷两侧发育有洪积台地,多呈不对称分布。受人为影响,两侧台地多呈不连续,少部分为耕地,大部分遭开挖、回填,呈高低起伏状。主沟两侧次级冲沟大致呈南北向展布,沟间梁峁大体呈东西向延伸。文库_工程资料_模版下载
2气象榆中县气候类型属中温带半干旱气候区,多年平均气温7.0℃,极端最高气温36.4℃,极端最低气温-25.8℃,最热月(7 月)月最高气温26.2℃,最冷月(1 月)月最低气温-l3.1℃,气温日相差较大,多年年平均总降水量372.1mm,多年平均年总蒸发量1343.1mm(20cm 蒸发皿),≥10℃积温为2400℃,榆中县的降水由南向北迅速减少,年季变化显著。年内降水分配极不均匀,春季少雨干旱,降雨多集中在 5、6、7、8、9 五个月,占全年降水量的 81.4%。多年平均年总日照时数2562h,年平均无霜期148天;全年多西北风,多年平均最大风速13.78m/s,最大风速 19.6m/s,平均风速 0.9m/s;最大积雪深度 12cm。历年最大冻土深度1.26m。(甘肃省)2022年兰州市榆中县地理、水文资料 (附地理位置图、水系图、土壤侵蚀图)
3水文宛川河是榆中县内最大的一条河流,属黄河一级支流。发源于甘肃省临洮县站滩乡泉头村,于龙泉乡刘家嘴进入榆中县境内,河道呈东南-西北走向,流经龙泉、高崖、甘草、清水、三角城、夏官营、金崖、来紫堡八个乡镇,在来紫堡东、西坪村响水子峡汇入黄河。河长 83.7km,河道平均纵坡 12.4‰,流域面积1867km2,其中榆中境内河长75km,流域面积1801km2。(甘肃省)2022年兰州市榆中县地理、水文资料 (附地理位置图、水系图、土壤侵蚀图)
4地质地震(1)工程地质(甘肃省)2022年兰州市榆中县地理、水文资料 (附地理位置图、水系图、土壤侵蚀图)
榆中地区主梁呈南北走向,从车道岭至韦营长达 70 公里,次梁呈东北、西北向展布,长几百米到十几公里,管床地基层均为第四风积黄土层,层厚大于30m,以粉质壤土为主,呈黄色,干燥,稍密状,硬塑状,孔隙较为发育,具明显大孔隙及垂直节理,上部结构松散,向下逐渐密实。管沟地基层为第四系风积黄土,该层属湿陷性黄土,具高压缩性和强湿陷性。其天然含水量为8.8~10.2%,天然状态下干密度为1.15~1.33g/cm3,孔隙比为0.831~1.160,原状土的压缩系数为a1-2=0.10~0.34MPa-1,湿陷系数0.113~0.151,天然状态下允许承载力为130kPa。粘聚力为20~30kPa。(甘肃省)2022年兰州市榆中县地理、水文资料 (附地理位置图、水系图、土壤侵蚀图)
(2)地层岩性大牛工程师
榆中县地层有震旦系地层、第三系地层、下白垩系地层及第四系,现分述如下:模版下载_十四五_模版下载
一、旦系下统兴隆山群(Z1xn):由一套浅海相中基性火山碎屑建造及海相碳酸盐建造经后期多种变质作用而成的诸变质岩系组成。岩性为浅灰色网脉状硅质条带白云岩,主要分布在高崖至兴隆山一带以南地区,区域厚度可达309.37m。(甘肃省)2022年兰州市榆中县地理、水文资料 (附地理位置图、水系图、土壤侵蚀图)
二、下白垩系地层(K1hk):岩性以红色砂砾岩、中粗粒砂岩及砂质泥 岩为主,呈互层状分布,较为致密,块状构造,内碎屑结构。岩石强度属中等,干抗压强度为14.8~25.8MPa,软化系数为0.56,属中硬质、易软化岩层。抗风化及抗水能力较差,遇水易崩解,表面风化强烈。强风化层厚约 1.5~2.0m。厚度较大,是该地区黄土丘陵下部基岩地层,岩层面高低起伏变化较大。(甘肃省)2022年兰州市榆中县地理、水文资料 (附地理位置图、水系图、土壤侵蚀图)
三、第三系地层(N1x1):该层由一套山麓相与河湖相的砂岩、和泥岩组成,工程区湟水河两岸以河湖相的细粒沉积为主,岩性为红色泥质砂岩及砂质泥岩,该层呈红色,可见沉积层理,致密坚硬,中~厚层状。局部地段小型褶曲等较为发育。岩质软,遇水易软化、膨胀,岩体呈强风化状,风化层内节理裂隙发育,强风化层厚1.5~2.0m,其下为中等风化~弱风化,裂隙不发育,岩质较坚硬,岩层产状近于水平,层位稳定。其饱和抗压强度为 10~20MPa,软化系数0.5左右。该层分布于黄土丘陵下部,层厚大于100m。工程资料_规划纲要_报告模板
四、第四系地层(Q)大牛工程师
1)、中更新统地层(plQ21):为离石黄土层,分布于黄土梁峁区,一般伏于风积黄土层之下,淡褐黄色,局部微红,土质均一,结构密实,分布于黄土梁峁中部,在侵蚀严重冲沟中有露头出露,厚度大于150m。资料下载_资料共享_十四五
2)、上更新统地层(plQ31):分布于榆中兴隆山山前洪积平原下部。为半胶结状砂砾石层,呈杂色,骨架颗粒部分接触,成份以板岩、砂岩、及砂砾岩碎屑为主,泥钙质胶结。较为密实。厚度大于10m。(甘肃省)2022年兰州市榆中县地理、水文资料 (附地理位置图、水系图、土壤侵蚀图)
3)、冲洪积砂砾石层(al-plQ31),位于宛川河谷高阶地与冲洪积倾斜平原交接部位,青灰色,呈松散~稍密状,厚度 3~6m 左右,具近水平层理,骨架颗粒少部分接触,成份以砂砾岩、石英砂岩、板岩等为主,泥砂质充填。碎石磨圆度不好,分选性一般,粒径一般为20~30mm,部分为30~60mm,最大可达100mm,局部夹砂土薄层及透镜体,可见沉积韵律。大牛工程师
4)、第四系上更新统风积黄土(Q32):分布于区内黄土梁峁上部, 最大厚度不超过30m,呈淡黄色,干燥~稍湿,具大孔隙(孔径1~3mm)和垂直节理,手捏易碎,偶有鼠洞,地表有较多植物根系。具高压缩性和强湿陷性。工作报告_十四五_模版下载
5)、第四系全新统地层(al-plQ4):分布于工程区冲洪积倾斜平原上部及各冲沟上部,为冲洪积松散堆积物。其中沟道及盆地下部多为冲洪积砂砾碎石土层,不均质,含较多砂土及壤土薄层及透镜体,并含较多植物根系及腐殖质,较为松散,局部呈架空结构,骨架颗粒成份多为石灰岩、白云岩及石英片岩,充填物为砂粒及泥质。颗粒由南向北逐渐由粗变细,厚度 10~20m 左右。盆地上部则以含砾粉质壤土为主,呈黄色,干燥~稍湿,坚硬~硬塑状,含较多砾石,偶夹粉细砂、砾石薄层及透镜体,表层有虫孔及腐根,较疏松;该层土由上向下逐渐密实,具冲洪积斜层理,厚度0.5~1.5m 左右。大牛工程师
6)、第四系全新统地层(plQ4):分布于各支沟上部,为洪坡积层,以粉质壤土为主,呈黄色,干燥~稍湿,坚硬~硬塑状,表层有虫孔及腐根,较疏松;该层土向下逐渐密实。该层厚2~3m。(甘肃省)2022年兰州市榆中县地理、水文资料 (附地理位置图、水系图、土壤侵蚀图)
7)、人工填土层:主要为人工平整土地,修筑工路及其它形成,为粉质壤土和砂碎石混合而成,结构疏松,层厚1.5~5.0m 不等。文库_工作报告_十四五
(3)水文地质文库_工程资料_工作报告
榆中县属大陆性气候,夏季干燥炎热,冬季寒冷,气温日差、年差均变化大,全年总降水量为470mm 左右,雨季多在7—8月份,九月下旬降雪,历年三月解冻,水系北流汇入宛川河。资料共享_规划纲要_十四五
榆中县地下水按其埋藏条件和含水层的孔隙性质进行分类。有三种类型:即岩溶裂隙潜水;裂隙潜水;第四系孔隙潜水。(甘肃省)2022年兰州市榆中县地理、水文资料 (附地理位置图、水系图、土壤侵蚀图)
岩溶裂隙水:主要分布在工程区南部基岩山地区,岩性为网脉状硅质白云岩,裂隙发育,岩层破碎,加之长期地下水化学侵蚀作用,岩溶也较发育,因此构成良好的地下水活动场所,含水性强,在高崖峡、龛谷峡河、徐家峡河、兴隆峡河、石门沟都有常年流水,单泉最大流量为 0.95l/s,岩溶裂隙水化学类型为HCO --Ca2+-Mg2+型水。矿化度0.5g/l 左右,PH值7.6左右。(甘肃省)2022年兰州市榆中县地理、水文资料 (附地理位置图、水系图、土壤侵蚀图)
裂隙潜水:地下水主要赋存于黄土覆盖下的基岩裂隙及第四系松散堆积物的孔隙中,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工程区广泛分布的第三系红色泥质砂岩及砂质泥岩,为泥钙质胶结,较为致密,薄~中层状,碎屑结构,岩质较软,遇水易软化、膨胀,岩体表层呈强风化状,风化层内节理裂隙发育,强风化层厚 2.0~2.5m,其下为中等风化~弱风化,裂隙不发育,除上部约 2.5m风化裂隙内含少量裂隙水外,在工程区未发现地下水在基岩裂隙中溢出,地下水活动微弱。因此本区地下水主要为咸水覆盖下的淡水~咸水,水化学类型为S0 2--Ca2+-Mg2+型水。矿化度一般大于3g/l。(甘肃省)2022年兰州市榆中县地理、水文资料 (附地理位置图、水系图、土壤侵蚀图)
第四系孔隙水:主要分布在榆中盆地区,地下水的补给主要由南部基岩裂隙水侧向补给,灌溉回归水补给及大气降水补给控制,内发育的河流有在高崖峡、龛谷峡河、徐家峡河、兴隆峡河石门沟都有常年流水等,并汇入黄河一级支流宛川河,这些河流均发源于兴隆山,呈北北东流向。由于干旱少雨,河水逐年减少,多呈间歇性河流,其水化学类型为 HCO --Ca2+-Mg2+型水,矿化度 0.3~0.5g/l,为饮用及工程用水的良好水源。模版下载_资料共享_报告模板
(4)地震工程咨询_工作报告_模版下载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划分,设防水准为50年超越概率 10%,其中韦营乡、中连川、清水驿乡、甘草店、龙泉乡和高崖镇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5g,贡井乡、园子岔乡、上花岔乡、哈岘乡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g,和平镇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2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以上乡均为0.45s。相应地震基本烈度为Ⅶ度,建议本工程按基本烈度Ⅶ度设防。(甘肃省)2022年兰州市榆中县地理、水文资料 (附地理位置图、水系图、土壤侵蚀图)
5地形地貌榆中低山黄土丘陵区属陇西黄土高原的西北部分,在地貌单元上属强烈侵蚀堆积的黄土丘陵区,其上覆盖有第四系黄土地层,形成黄土梁、峁等地形,在沟谷区,基岩裸露,岸坡陡立,具有基岩山区的地形特征,地势大致呈北高南低,黄土覆盖在起伏较小的第三系红层之上,黄土梁峁广泛分布于区内,黄土梁顶海拔高程在2200~2500m,黄土梁峁之间且多由较大的沟谷所分割。梁峁、沟谷相对高差 80~300m,山顶呈混圆状,山坡坡角约20º~35º。区内丘陵起伏、沟壑纵横、地形破碎、水土流失严重,为典型的黄土丘陵地形地貌。工程区内较大沟谷众多,大体走向呈东北、西北向,沟道长几百米到几十公里,沟道宽50~250m,沟谷纵坡10~15‰。沟谷两侧发育有洪积台地,多呈不对称分布。受人为影响,两侧台地多呈不连续,少部分为耕地,大部分遭开挖、回填,呈高低起伏状。主沟两侧次级冲沟大致呈南北向展布,沟间梁峁大体呈东西向延伸。文库_资料共享_工作报告
6土壤榆中县地处陇西黄土高原,图层深厚,土质疏松,侵蚀严重。土壤类型主要有灰钙土和黄绵土,其中灰钙土又包括淡灰钙土和旱地厚层淡灰白土,黄绵土主要是川台旱地黄绵土。(甘肃省)2022年兰州市榆中县地理、水文资料 (附地理位置图、水系图、土壤侵蚀图)
7植被榆中县地处陇中黄土丘陵中部偏北,植被属半干旱草原植被类型,天然植被稀疏,种类主要有蒿类、长茅草、针茅、红砂、猫头刺等。人工林以防护林和经济林为主,乔木树种主要有:杨、柳、榆、槐、侧柏、云杉等;灌木树种主要有甘蒙柽柳、柠条、枸杞等。经济树种主要有:桃、苹果、梨、杏、大枣等。大牛工程师
植被覆盖度在14%左右。大牛工程师
地理位置图大牛工程师
大牛工程师水系图大牛工程师
模版下载_县域经济_报告模板土壤侵蚀图十四五_县域经济_模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