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初中宿舍环境大揭秘 !哪家环境最好?
2021-08-05 10:49
提到中山的初中,家长们除了看各学校的教学及成绩以外,校园环境也备受关注。
选择一所学校就读,家长当然希望孩子能在一个舒适良好的氛围下学习,而宿舍作为学生的第二个家,住宿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生活。
今天就给大家盘点一下中山热门初中的住宿条件,供各位家长和孩子参考!
本文仅列举中山部分学校且排名不分先后,如有补充,欢迎各位家长在后台分享。
Part.1 公办学校
中山纪念中学
每个宿舍住8个人,四个上下木板床,宿舍备有橱柜、空调,宿舍楼内有饮水机。纪中采取的是太阳能热水供应,学生不再担心自己提热水洗澡啦!
中山第一中学
一中初中部有两栋宿舍,男女生宿舍的格局是一样的。每个宿舍住8个人,四个上下木板床。
一中宿舍内还配有饮水机、空调、橱柜,解决了学生日常饮水及收纳问题。同时,一中宿舍光线充足,环境良好。
比较特别的是宿舍还有桌子,可以视野开阔的做作业、自习、下棋等等,这也是学校鼓励的。
中山华侨中学
宿舍在学校对面,从教学区到宿舍区需要走人行天桥。
(侨中天桥)
侨中一个宿舍一般住9-10人,宿舍的花洒不出热水只出冷水,需要热水的话要自己用桶接,宿舍里就有出热水的水龙头。
中山实验中学
初中宿舍和高中宿舍在一片区域,但是初中有独立出来的几栋楼,宿舍8人间,每个宿舍有两个厕所,一个淋浴间,其中淋浴间的花洒会出热水,厕所里的水龙头只出冷水。
每一层楼都有饮水机,分为免费的和收费的(收费标准是0.08元/500ml。)
中山火炬二中
新校宿舍效果图
内宿情况:
人脸识别通行系统:在每栋宿舍大门出入口,安装摄像机,采用网络摄像机采集人脸对比,联动道闸开门。宿舍学生人脸识别通过才能进入,非本宿舍学生不能通行,刷脸警报。通过人脸识别系统中的考勤管理功能,实现对宿舍学生进行考勤管理,确保学生安全。
硬件配置:学生宿舍共计303间,可提供2400多个宿位,分布在宿舍楼1-6层。每间宿舍均配置中央空调,热水系统,8人寝,配置铁架床上下铺、钢制储物柜、不锈钢储物架、多功能鞋柜(2个)、晒衣杆(3条)、晾衣叉、毛巾及洗漱用品放置托架、肥皂盒等物品放置架、浴室毛巾架。大理石洗衣板,两间盥洗室、独立阳台。每间宿舍装有固定电话,便于学生与家长联系。
中山民众中学
民众中学新宿舍楼为5层高,首层作厨房使用,2—5层共有256个宿位,每层有8间宿舍,每间宿舍设上下铺住8人,并配有独立洗漱间和个人储物区,硬件设施配套较好。
石岐中学
石岐中学扩建效果图
中山市石岐中学扩建工程工程造价为8855万,总建筑面积约为1.89万平方米,工程建设内容包括一栋六层教学楼、两栋五层学生宿舍、地下一层停车场及连廊系统。 按照目前的建设进度, 大概率能够实现今年9月投用。
西区中学
宿舍效果图
铁成中学
Part.2 民办学校
纪中三鑫双语学校
女生宿舍楼龄较长,接近15年。男生宿舍新建3,4年,较新。
宿舍内一套房28人,分ab两间房,每间房住14个人。共用8个洗澡间,其中4个可以上厕所,初三部分宿舍20人一套房,就不分AB房了。同宿舍可以一起购买洗衣机干衣机,学校会统一收取学生换洗衣物,帮忙清洗(学生自愿选择)。
同时,三鑫宿舍每层楼道皆有饮水机,宿舍内有空调。24小时热水供应,配备空调,内外保人员24小时值班。
:
纪中雅居乐凯茵学校
纪雅男、女宿舍楼各 1 栋,共 240 间宿舍,上下铺,每个宿舍住 8 人,一共 1920个床位。提供上下铺木床、衣柜、鞋架、床上用品、宿舍挂式空调、蚊帐。
同时,纪雅宿舍内还设有洗衣房,学生可以刷卡消费,洗衣卡100元/张,下午17:00-19:30将脏衣物送到洗衣房,次日同一时间取回即可。学生也可以自己手洗。
(纪雅宿舍楼,左:男生宿舍;右:女生宿舍)
华南师范大学中山附属中学
初一新生入校时随机分配宿舍,但是同一年级的会安排在同一楼层,每个楼层有一位生活老师负责管理。
每个宿舍上下铺,八人间,有空调,配有两个洗脸池和两个冲凉间/洗手间,每个学生分配有一个储物柜。
中山桂山君里中学
新初一不管本镇外镇都是要住宿的(当然也有申请退宿),宿舍随机分配。初一初二女生住B栋,10人一间,洗澡房有3个。初三女生住A栋,14人一间,有干衣机,洗澡房有4 个,厕所3个。
中山市卓雅外国语学校
每间宿舍均配备独立卫生间、浴室、空调、公共电话、储物柜等基本生活设施。
中山市迪茵公学
宿舍的床一改普通学校铁架床的传统,采用的是“零甲醛”双层木质宿舍床。床与床之间的收纳式楼梯更加方便学生上下床。
根据热心家长的分享:迪茵宿舍版型比较多,2-14人间都有,商品房套间的标准,都装有空调。
博文学校
博文学校的宿舍较为宽敞明亮,宿舍内设有阳台、上下床、空调、热水系统等,并配备储物柜让学生储存物品
中茂学校
德恒学校
作为家长,你们最看重中学宿舍哪一方面呢?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