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陇县人

现实版“五子登科”在青海拉面小城上演

(来源:网站编辑 2024-04-03 11:30)
文章正文

2024年03月25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往期回顾

  中青报系  

 

现实版“五子登科”在青海拉面小城上演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超 实习生 尤强 曹伟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4年03月25日   04 版)

化隆人开的拉面小店遍布全国各地。受访者供图

https://vod.cyol.com/vod/data/video/202403/25/6baa355d-425a-45d6-9bce-47e87bdcb521/transcode_b12c674d-8247-06ae-25f8-87485876.mp4/av-g.m3u8

刚过去的春节,2001年出生的青海小伙马顺庆的中华牛肉面店“一天都没打烊”。每天早上9点10分,他就骑着电动车准时来到位于无锡市锡山区泾声路的店中。

起锅烧水、揉面醒面、熬制牛骨以及鸡骨汤……马顺庆与母亲、弟弟、姐夫四人要一直忙活到中午11点左右,才能正式接客。

2018年是马顺庆第一次走出大山,他从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县(以下简称“化隆县”)甘都镇甘都街村出发,乘坐大巴车去西宁,然后颠簸36个小时,乘坐绿皮火车的硬座来到无锡“投靠”开拉面店的舅舅。

1988年8月,化隆人韩录在厦门支起一个牛肉拉面摊子,成为化隆县第一个走出去“吃螃蟹的人”。如今,拉面小店如雨后春笋一般,遍布全国各地。

据官方统计,作为“拉面产业”的输出大县,化隆县共有11万人从事拉面行业,共计开办1.8万家拉面店。如今的化隆县城很安静,街道上来往车辆稀少,县城内甚至没有一家电影院,大多数青年劳动力都在外从事拉面产业。

化隆县的“蝶变”同时也影响了周边区县。海东市地方品牌产业培育促进局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2月底,海东市开拉面店总户数达2.83万户,从业人员16.84万人,累计实现经营性收入160.26亿元、利润55.55亿元、从业人员工资性收入61.89亿元。

拉面已成为当地富民工程的一块“金字招牌”。如今的化隆县更流传着脍炙人口的“顺口溜”——化隆老百姓靠着一碗面挣了票子,育了孩子,换了脑子,练了胆子,拓了路子,演绎现实版的“五子登科”。

    “亲帮亲、邻帮邻”走出去

在陌生城市开小店,马顺庆一家人的底气与信心从何而来?无论是“亲帮亲、邻帮邻”的环境氛围,还是化隆县政府为他们解决贷款开店、帮他们脱贫致富的决心,这些都成为他们愿意“出来闯闯”的动力。

自古以来,当地就有吃面食的传统。2012年,考古人员在位于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的喇家遗址发现了4000年前的面条,这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最古老的面条。

趁着生意闲暇时,马顺庆掐着指头算了一笔账。一碗牛肉面的售价为10元;一斤牛肉将近40元;菜籽油价格每桶原为220元,如今价格回落至170元;大豆油相对较为便宜,一桶为150元;面粉从120元降至90元。平均下来,马顺庆的小店一天的营业额为1500元,毛利润约35%。换句话说,经过一天辛劳,马顺庆一家能赚500元。

1987年出生的化隆小伙高文才也在无锡开了一家拉面店。这家拉面店外观不算起眼,狭长的经营空间内,能容纳20多人就餐。

一到饭点,这家小饭馆的生意就像刚出锅的面条一样,热气腾腾。

来自甘都街村的高文才兄弟三人都在经营牛肉拉面店。因为生意做得好,他们带着更多亲朋好友走出来。“村里已经有很多户来无锡开拉面店,他们生意好,我们才有信心来!”高文才说。

当初,高文才家只有几亩小麦地。兄弟三人正长身体,饭量大,家人只能出去向邻里亲朋借粮度日。

2003年前后,高文才发现,在贵阳开拉面店的村民回村后都盖了新房,新买的桑塔纳小汽车开进村子,村民们很是羡慕。

于是,高文才花了253元坐火车来到无锡。在那里,他的堂兄弟经营着30多平方米的拉面店,已在当地站稳脚跟。

学习了3个月手艺,高文才让家里把拖拉机卖了3000元,加上跟亲戚借的5000元,“咬咬牙”租下一间50平方米的小门面,开了一家拉面店。

仅仅一年零3个月,高文才就还清欠款。“只有老乡或者亲戚介绍,我们才感觉放心。”高文才回忆,他曾在苏州经老乡转让开过一家牛肉拉面店,当时转让费就6万元。

这些年,高文才的拉面店生意逐渐红火,他还攒下钱在无锡买了房,把孩子们接到无锡上学。他在甘都街村的老宅装修一新,豪华的沙发摆放在客厅里,家里油亮的木地板与天花板上的花纹遥相呼应。大院里停着的那辆白色宝马越野车,是他们“身份的象征”。

    “拉面护照”和“通关文牒”

“拉面护照”是很多化隆人记忆中不可磨灭的记忆。2003年前后,化隆政府为鼓励老乡们走出去,为开拉面店的老乡们颁发“拉面护照”和“通关文牒”。“拉面护照”其实就是经营许可证。由于充分考虑到拉面人四处奔波、极难长时间在固定场所经营的情况,化隆县工商部门在这张经营许可证的经营场所栏中填写的是“国内流通”。

拉面店主马真回忆,他拿着这张证件走南闯北,很多时候,各地政府工作人员也不清楚什么叫做“国内流通”。现实中,“通关文牒”却起了大作用。

这份文件其实是时任县长马吉孝起草的一份证明。证明上写着:恳切希望全国各地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对勤劳、勇敢、贫困的化隆人民给予优惠和照顾,并真诚地感谢您的关心和支持。

在证明结尾处,化隆县委县政府、公安、就业、计生、扶贫、民政、教育、林草等8个部门的公章,赫然在列。

马真表示,各地的工商人员拿着经营许可证询问情况时,他总会将“通关文牒”拿给他们看。一时间,这些工作人员都会很好奇,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小店,证明文件上竟需要8个单位的公章。

“有了这两样宝贝,沟通起来基本上没什么困难,我们还会受到一些照顾。”马真说。

尽管现在“通关文牒”“拉面护照”早已停发,但对于前两代拉面人来说那是他们出去闯荡时一辈子难忘的记忆。

在化隆县政府有一个部门叫做地方品牌产业培育促进局(以下简称“品牌局”)。单位的职责就是,通过设立驻外拉面经济服务办等多种方式,帮助化隆人在所在地进行拉面创业,帮他们排忧解难。

化隆县品牌局副局长马春云告诉记者,最高峰时,全国有60多个城市设有他们的办事处。如今,他们依旧在上海、苏州、无锡等45个城市设有办事处。目前,他们已在全国各地建立了18个流动党支部,外出务工流动党员达到739人。

化隆拉面人多数是少数民族同胞,最初几年,其中很多人不会写汉字,甚至不识字。出门在外,这些拉面人少不了和所在地城管、市场监管、工商等部门工作人员打交道。

为了从根源上解决这一问题,提高大家对化隆人的印象,办事处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时常背着一个公文包,包里揣一个公章,来往于各拉面店之间,为店主们检查合同上的文字与事实是否相符,积极宣传当地政策。

    回报家乡

拉面人韩光远逐渐将目光瞄向调料与农产品生产方向,他的产业几乎覆盖了整个拉面产业链。1997年退役后,韩光远跟着表兄弟来到广州。

一开始,他把店选址在机场附近,因为那里人流量大。而他发现,20斤拉面调料能卖360元,“食材利润远高于拉面利润”。

他从源头市场购买调料后,在中央厨房内进行加工,然后再配送到各门店。“中央厨房”能保证食材的口味统一。随着珠三角拉面店数量攀升,他的业务逐渐增多,拓展至深圳等地。

11年前,韩光远再次作出让人意想不到的决定——回乡创业。目前,他手中有多个青藏高原农产品系列品牌。他的公司一年生产粮油3000吨左右,特色农产品300吨左右。

化隆县提供的2023年的数据显示,化隆县“拉面人”返乡创办的企业有473家,吸纳就业7091人,实现销售收入16.54亿元,利润5.73亿元,务工人员年收入3.19亿元。

众所周知,拉面产业撬动了当地的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也带动青海的牛羊养殖、小麦油菜种植、电商平台、仓储物流配送等20多个行业。

在化隆县,很多村庄因为村民外出务工开拉面店,成为空心村。

1984年出生的韩君是化隆县甘都镇东一村党支部书记。2021年1月上任以来,他主要工作就是鼓励一些经济困难的家庭走出去从事拉面行业,以此改善家庭经济。

村里的90后小伙马福清家中经济状况一直不好。韩君发现,马福清非常愿意吃苦,就鼓励小伙子出去闯一闯。但对马福清来说,资金成了最大难题。考虑到马福清家庭的实际情况,当地的银行审批贷款存在一些麻烦。

让马福清没想到的是,韩君当机立断,拿出村支书的任命书找到银行。“我用村支书的身份,给马福清担保,如果他还不上钱,就我还!”

在韩君的担保下,马福清第一笔启动资金5万元到位。很快,马福清青海牛肉拉面店在广州开业。没让韩君失望,贷款不到一年就还清了。如今,马福清在广州的拉面店更大了,生意更好了。他始终没有忘记韩君的帮助,时常发微信向韩君汇报拉面店的进展。

37岁的马二不都也是坚持返乡的拉面人。他善于学习,在浙江开过店的他,能说一口流利的浙江话。如今,他回村成为群科镇滩北村党支部书记。

2015年,马二不都成立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开始养殖牛羊。当时还有24户较为困难的家庭,成为最早“入伙”的那批人。24户、共77人、每年10%的分红……参与合作社后,这些困难群众每人都能拿到分红5000元。靠着帮助村民致富增收,马二不都收获了大家的信任。

    路在脚下

今年38岁的韩玉良是化隆县远近闻名的企业家。企业供应菜籽油、拉面汤料等产品。

从2002年跟着哥哥前往上海打拼开始,韩玉良辗转宁波、内蒙古多地,走南闯北的他更加坚定要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品牌。后来,他在北京与朋友合伙开设连锁拉面店品牌——西北楼。

如今,他的拉面连锁店已有近百家,共雇佣了近千名员工。

经历新冠疫情,韩玉良开始转型,他将目光瞄准调味品制作。“开一家拉面店,熬汤是关键。”以前开店,拉面人像抓中药一样,拿着配方单子去调料批发市场买调料。花椒、胡椒、草果等20余种调料缺一不可。有时候调料卖光了,他们还要去更远的地方购买。

为什么不直接制作现成调料包装好售卖?说干就干,韩玉良将工厂设在青海省海东市平安区。

其实,每个化隆的夫妻店、家庭店店主心中都有一个品牌梦。2020年,拉面产业被资本盯上,很多投资人涌入面食赛道,融资热潮在2021年年底到了高潮。一时之间,夫妻店和品牌连锁店,谁更具有抗压性,也成为拉面人热烈争论的话题。

面对资本的冲击,更多像马顺庆这样的拉面人还是充满信心。他认为,当不可控因素来临时,连锁店、品牌店会因高昂的房租与用工成本支撑不住。而夫妻店则几乎没有用工成本,相对来说房租也较为便宜,甚至可以不怕吃苦坚持24小时营业,夫妻店有更强的抗压性。“比如疫情之后,活下来的大多是夫妻店。”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连锁店有更大的规模,更好的品牌效应与卫生环境。在同样的情况下,能卖出更高的客单价,以及吸引更多的顾客。这本身就抵消了一部分本应面临的风险。连锁店背后还有伙伴或品牌支撑,有着更大的资金支持。

“压力越大,风险越高,获得的利润也会随之上涨。”对于宁夏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专家保宏彪来说,他很看重这批开拉面小店的年轻人。一般来说,去往东南沿海或其他地方出差的少数民族同胞,基本还是坚持吃青海人开的拉面馆。“这些年轻人包容、坚韧、勤劳,希望他们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全球化分工、产业链协作过程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所、区域现代化研究院副研究员杨秋月认为,化隆的拉面生意,是“同乡同业”的典型代表,即老乡之间依靠社会网络(亲缘、地缘等),“一人带一姓、一姓带一镇、一镇带一县”,垄断某一类生意的社会现象。“同乡同业”对于促进城乡流动、农民致富都有积极作用,但也面临新形势下的新挑战。幸运的是,化隆县政府早早关注到这个问题,从品牌打造、政府背书、政策支持、人才回流等方面,探索“人、乡、业”相融的“本土现代性”发展模式,厚植产业生态土壤,为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提供了一种“化隆方案”。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超 实习生 尤强 曹伟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4年03月25日 04 版

版权声明:凡本网文章下标注有版权声明的均为中国青年报社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使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返回目录   下一篇

https://vod.cyol.com/vod/data/video/202403/25/6baa355d-425a-45d6-9bce-47e87bdcb521/transcode_b12c674d-8247-06ae-25f8-87485876.mp4/av-g.m3u8

刚过去的春节,2001年出生的青海小伙马顺庆的中华牛肉面店“一天都没打烊”。每天早上9点10分,他就骑着电动车准时来到位于无锡市锡山区泾声路的店中。

起锅烧水、揉面醒面、熬制牛骨以及鸡骨汤……马顺庆与母亲、弟弟、姐夫四人要一直忙活到中午11点左右,才能正式接客。

2018年是马顺庆第一次走出大山,他从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县(以下简称“化隆县”)甘都镇甘都街村出发,乘坐大巴车去西宁,然后颠簸36个小时,乘坐绿皮火车的硬座来到无锡“投靠”开拉面店的舅舅。

1988年8月,化隆人韩录在厦门支起一个牛肉拉面摊子,成为化隆县第一个走出去“吃螃蟹的人”。如今,拉面小店如雨后春笋一般,遍布全国各地。

据官方统计,作为“拉面产业”的输出大县,化隆县共有11万人从事拉面行业,共计开办1.8万家拉面店。如今的化隆县城很安静,街道上来往车辆稀少,县城内甚至没有一家电影院,大多数青年劳动力都在外从事拉面产业。

化隆县的“蝶变”同时也影响了周边区县。海东市地方品牌产业培育促进局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2月底,海东市开拉面店总户数达2.83万户,从业人员16.84万人,累计实现经营性收入160.26亿元、利润55.55亿元、从业人员工资性收入61.89亿元。

拉面已成为当地富民工程的一块“金字招牌”。如今的化隆县更流传着脍炙人口的“顺口溜”——化隆老百姓靠着一碗面挣了票子,育了孩子,换了脑子,练了胆子,拓了路子,演绎现实版的“五子登科”。

    “亲帮亲、邻帮邻”走出去

在陌生城市开小店,马顺庆一家人的底气与信心从何而来?无论是“亲帮亲、邻帮邻”的环境氛围,还是化隆县政府为他们解决贷款开店、帮他们脱贫致富的决心,这些都成为他们愿意“出来闯闯”的动力。

自古以来,当地就有吃面食的传统。2012年,考古人员在位于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的喇家遗址发现了4000年前的面条,这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最古老的面条。

趁着生意闲暇时,马顺庆掐着指头算了一笔账。一碗牛肉面的售价为10元;一斤牛肉将近40元;菜籽油价格每桶原为220元,如今价格回落至170元;大豆油相对较为便宜,一桶为150元;面粉从120元降至90元。平均下来,马顺庆的小店一天的营业额为1500元,毛利润约35%。换句话说,经过一天辛劳,马顺庆一家能赚500元。

1987年出生的化隆小伙高文才也在无锡开了一家拉面店。这家拉面店外观不算起眼,狭长的经营空间内,能容纳20多人就餐。

一到饭点,这家小饭馆的生意就像刚出锅的面条一样,热气腾腾。

来自甘都街村的高文才兄弟三人都在经营牛肉拉面店。因为生意做得好,他们带着更多亲朋好友走出来。“村里已经有很多户来无锡开拉面店,他们生意好,我们才有信心来!”高文才说。

当初,高文才家只有几亩小麦地。兄弟三人正长身体,饭量大,家人只能出去向邻里亲朋借粮度日。

2003年前后,高文才发现,在贵阳开拉面店的村民回村后都盖了新房,新买的桑塔纳小汽车开进村子,村民们很是羡慕。

于是,高文才花了253元坐火车来到无锡。在那里,他的堂兄弟经营着30多平方米的拉面店,已在当地站稳脚跟。

学习了3个月手艺,高文才让家里把拖拉机卖了3000元,加上跟亲戚借的5000元,“咬咬牙”租下一间50平方米的小门面,开了一家拉面店。

仅仅一年零3个月,高文才就还清欠款。“只有老乡或者亲戚介绍,我们才感觉放心。”高文才回忆,他曾在苏州经老乡转让开过一家牛肉拉面店,当时转让费就6万元。

这些年,高文才的拉面店生意逐渐红火,他还攒下钱在无锡买了房,把孩子们接到无锡上学。他在甘都街村的老宅装修一新,豪华的沙发摆放在客厅里,家里油亮的木地板与天花板上的花纹遥相呼应。大院里停着的那辆白色宝马越野车,是他们“身份的象征”。

    “拉面护照”和“通关文牒”

“拉面护照”是很多化隆人记忆中不可磨灭的记忆。2003年前后,化隆政府为鼓励老乡们走出去,为开拉面店的老乡们颁发“拉面护照”和“通关文牒”。“拉面护照”其实就是经营许可证。由于充分考虑到拉面人四处奔波、极难长时间在固定场所经营的情况,化隆县工商部门在这张经营许可证的经营场所栏中填写的是“国内流通”。

拉面店主马真回忆,他拿着这张证件走南闯北,很多时候,各地政府工作人员也不清楚什么叫做“国内流通”。现实中,“通关文牒”却起了大作用。

这份文件其实是时任县长马吉孝起草的一份证明。证明上写着:恳切希望全国各地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对勤劳、勇敢、贫困的化隆人民给予优惠和照顾,并真诚地感谢您的关心和支持。

在证明结尾处,化隆县委县政府、公安、就业、计生、扶贫、民政、教育、林草等8个部门的公章,赫然在列。

马真表示,各地的工商人员拿着经营许可证询问情况时,他总会将“通关文牒”拿给他们看。一时间,这些工作人员都会很好奇,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小店,证明文件上竟需要8个单位的公章。

“有了这两样宝贝,沟通起来基本上没什么困难,我们还会受到一些照顾。”马真说。

尽管现在“通关文牒”“拉面护照”早已停发,但对于前两代拉面人来说那是他们出去闯荡时一辈子难忘的记忆。

在化隆县政府有一个部门叫做地方品牌产业培育促进局(以下简称“品牌局”)。单位的职责就是,通过设立驻外拉面经济服务办等多种方式,帮助化隆人在所在地进行拉面创业,帮他们排忧解难。

化隆县品牌局副局长马春云告诉记者,最高峰时,全国有60多个城市设有他们的办事处。如今,他们依旧在上海、苏州、无锡等45个城市设有办事处。目前,他们已在全国各地建立了18个流动党支部,外出务工流动党员达到739人。

化隆拉面人多数是少数民族同胞,最初几年,其中很多人不会写汉字,甚至不识字。出门在外,这些拉面人少不了和所在地城管、市场监管、工商等部门工作人员打交道。

为了从根源上解决这一问题,提高大家对化隆人的印象,办事处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时常背着一个公文包,包里揣一个公章,来往于各拉面店之间,为店主们检查合同上的文字与事实是否相符,积极宣传当地政策。

    回报家乡

拉面人韩光远逐渐将目光瞄向调料与农产品生产方向,他的产业几乎覆盖了整个拉面产业链。1997年退役后,韩光远跟着表兄弟来到广州。

一开始,他把店选址在机场附近,因为那里人流量大。而他发现,20斤拉面调料能卖360元,“食材利润远高于拉面利润”。

他从源头市场购买调料后,在中央厨房内进行加工,然后再配送到各门店。“中央厨房”能保证食材的口味统一。随着珠三角拉面店数量攀升,他的业务逐渐增多,拓展至深圳等地。

11年前,韩光远再次作出让人意想不到的决定——回乡创业。目前,他手中有多个青藏高原农产品系列品牌。他的公司一年生产粮油3000吨左右,特色农产品300吨左右。

化隆县提供的2023年的数据显示,化隆县“拉面人”返乡创办的企业有473家,吸纳就业7091人,实现销售收入16.54亿元,利润5.73亿元,务工人员年收入3.19亿元。

众所周知,拉面产业撬动了当地的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也带动青海的牛羊养殖、小麦油菜种植、电商平台、仓储物流配送等20多个行业。

在化隆县,很多村庄因为村民外出务工开拉面店,成为空心村。

1984年出生的韩君是化隆县甘都镇东一村党支部书记。2021年1月上任以来,他主要工作就是鼓励一些经济困难的家庭走出去从事拉面行业,以此改善家庭经济。

村里的90后小伙马福清家中经济状况一直不好。韩君发现,马福清非常愿意吃苦,就鼓励小伙子出去闯一闯。但对马福清来说,资金成了最大难题。考虑到马福清家庭的实际情况,当地的银行审批贷款存在一些麻烦。

让马福清没想到的是,韩君当机立断,拿出村支书的任命书找到银行。“我用村支书的身份,给马福清担保,如果他还不上钱,就我还!”

在韩君的担保下,马福清第一笔启动资金5万元到位。很快,马福清青海牛肉拉面店在广州开业。没让韩君失望,贷款不到一年就还清了。如今,马福清在广州的拉面店更大了,生意更好了。他始终没有忘记韩君的帮助,时常发微信向韩君汇报拉面店的进展。

37岁的马二不都也是坚持返乡的拉面人。他善于学习,在浙江开过店的他,能说一口流利的浙江话。如今,他回村成为群科镇滩北村党支部书记。

2015年,马二不都成立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开始养殖牛羊。当时还有24户较为困难的家庭,成为最早“入伙”的那批人。24户、共77人、每年10%的分红……参与合作社后,这些困难群众每人都能拿到分红5000元。靠着帮助村民致富增收,马二不都收获了大家的信任。

    路在脚下

今年38岁的韩玉良是化隆县远近闻名的企业家。企业供应菜籽油、拉面汤料等产品。

从2002年跟着哥哥前往上海打拼开始,韩玉良辗转宁波、内蒙古多地,走南闯北的他更加坚定要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品牌。后来,他在北京与朋友合伙开设连锁拉面店品牌——西北楼。

如今,他的拉面连锁店已有近百家,共雇佣了近千名员工。

经历新冠疫情,韩玉良开始转型,他将目光瞄准调味品制作。“开一家拉面店,熬汤是关键。”以前开店,拉面人像抓中药一样,拿着配方单子去调料批发市场买调料。花椒、胡椒、草果等20余种调料缺一不可。有时候调料卖光了,他们还要去更远的地方购买。

为什么不直接制作现成调料包装好售卖?说干就干,韩玉良将工厂设在青海省海东市平安区。

其实,每个化隆的夫妻店、家庭店店主心中都有一个品牌梦。2020年,拉面产业被资本盯上,很多投资人涌入面食赛道,融资热潮在2021年年底到了高潮。一时之间,夫妻店和品牌连锁店,谁更具有抗压性,也成为拉面人热烈争论的话题。

面对资本的冲击,更多像马顺庆这样的拉面人还是充满信心。他认为,当不可控因素来临时,连锁店、品牌店会因高昂的房租与用工成本支撑不住。而夫妻店则几乎没有用工成本,相对来说房租也较为便宜,甚至可以不怕吃苦坚持24小时营业,夫妻店有更强的抗压性。“比如疫情之后,活下来的大多是夫妻店。”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连锁店有更大的规模,更好的品牌效应与卫生环境。在同样的情况下,能卖出更高的客单价,以及吸引更多的顾客。这本身就抵消了一部分本应面临的风险。连锁店背后还有伙伴或品牌支撑,有着更大的资金支持。

“压力越大,风险越高,获得的利润也会随之上涨。”对于宁夏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专家保宏彪来说,他很看重这批开拉面小店的年轻人。一般来说,去往东南沿海或其他地方出差的少数民族同胞,基本还是坚持吃青海人开的拉面馆。“这些年轻人包容、坚韧、勤劳,希望他们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全球化分工、产业链协作过程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所、区域现代化研究院副研究员杨秋月认为,化隆的拉面生意,是“同乡同业”的典型代表,即老乡之间依靠社会网络(亲缘、地缘等),“一人带一姓、一姓带一镇、一镇带一县”,垄断某一类生意的社会现象。“同乡同业”对于促进城乡流动、农民致富都有积极作用,但也面临新形势下的新挑战。幸运的是,化隆县政府早早关注到这个问题,从品牌打造、政府背书、政策支持、人才回流等方面,探索“人、乡、业”相融的“本土现代性”发展模式,厚植产业生态土壤,为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提供了一种“化隆方案”。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超 实习生 尤强 曹伟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